幽居冬暮

字號:


    幽居冬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頹年浸已衰。
    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譯文及翻譯
    作者:佚名
    譯文
    是鳥翅膀被摧殘的日子,在郊外園林寂寞的時節(jié)。
    晨雞因樹上雪光而驚啼,鴨子在嚴(yán)寒中苦守冰池。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體漸已變衰。
    我本有匡救國家的職分,在不能與我的夙愿相期?
    注釋
    ⑴羽翼摧殘:鳥兒的翅膀被折斷。
    ⑵郊園:城外的園林。唐張九齡《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詩:“宅生惟??h,素業(yè)守郊園。”
    ⑶曉雞:報曉的雞。唐孟浩然《寒夜張明府宅宴》詩:“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
    ⑷鶩(wù):鴨子。
    ⑸急景:同“短日”,急馳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時光。唐曹鄴《金井怨》詩:“西風(fēng)吹急景,美人照金井。”忽:一作“倏(shū)”,迅速。“云”字無義。
    ⑹頹(tuí)年:猶言衰老之年。晉陸機《憫思賦》:“樂來日之有繼,傷頹年之莫纂。”寖(jìn):漸漸。
    ⑺匡(kuāng)國:匡正國家。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夫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其能。”分(fèn):職分。
    ⑻夙(sù)心:平素的心愿。《后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惟君明睿,平其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