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夜

字號:


    倦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竹涼侵臥內(nèi),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涼氣陣陣襲入臥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灑滿了。
    好一個清秋月夜!夜越來越?jīng)?,露水越來越重,在竹葉上凝聚成許多小水珠兒,不時地滴滴答答地滾落下來;此時月照中天,映襯得小星星黯然失色,像瞌睡人的眼,忽而睜,忽而閉。
    月亮已經(jīng)西沉,大地漸漸暗下來,只看到螢火蟲提著小燈籠,閃著星星點點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棲宿的鳥兒,已經(jīng)睡醒,它們互相呼喚著,準備結(jié)伴起飛,迎接新的一天。
    這一夜思考著千樁萬樁的事,哪一樁不與戰(zhàn)事有關(guān)?徹夜難眠啊,只能枉自悲嘆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
    注釋
    倦夜:題注:《吳曾漫錄》云:“顧陶類編題作《倦秋夜》。”
    倦:疲倦。
    涼:涼氣。
    侵:侵襲。
    臥內(nèi):臥室,內(nèi)室?!妒酚?middot;魏公子列傳》:“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nèi),力能竊之。”
    野:野外。
    滿:一作“遍”。
    庭隅(yú):庭院的角落。
    重(zhòng)露:濃重的露水。
    涓(juān)滴:水點,極少的水。《孫綽子》:“時雨沾乎地中,涓滴可潤。”《藝文類聚》卷一百引晉李颙《經(jīng)渦路作》詩:“亢陽彌十旬,涓滴未暫舒。”
    稀星:稀疏的星。
    乍(zhà)有無:忽而有忽而無。乍:忽然。
    “暗飛”二句:一作“飛螢自照水,宿鳥競相呼”。
    暗飛:黑暗中飛行。
    自照:自己照亮自己。
    水宿(sù):謂棲息于水。
    相(xiāng)呼:相互叫喚。
    干(gān)戈:指戰(zhàn)爭。《史記·儒林列傳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空(kōng):白白地。
    清夜徂(cú):是說清靜的夜晚易逝。徂:消逝,流逝?!堕L門賦》:“徂清夜于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