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 暮春歸故山草堂詩(shī)

字號(hào):


    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 暮春歸故山草堂詩(shī)
    朝代:唐代
    作者:錢起
    原文:
    谷口春殘黃鳥(niǎo)稀,辛夷花盡杏花飛。(谷口 一作:溪上)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殘,黃鶯兒的叫聲幾乎聽(tīng)不到了,迎春花早已開(kāi)過(guò),只有片片杏花飛落芳?jí)m。
    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實(shí)在幽雅,惹人憐愛(ài);它依舊蒼勁蔥蘢,等待著我的歸來(lái)。
    注釋
    ⑴故山:因詩(shī)人久居藍(lán)田谷口,心中一直將此地視為故鄉(xiāng),故稱“故山”。草堂:茅草蓋的堂屋。
    ⑵春殘:一作“殘春”。黃鳥(niǎo):即黃鸝、黃鶯(一說(shuō)黃雀),叫聲婉轉(zhuǎn)悅耳。
    ⑶辛夷:木蘭樹(shù)的花,一稱木筆花,又稱迎春花,比杏花開(kāi)得早。
    ⑷憐:喜愛(ài)。
    ⑸清陰:形容蒼勁蔥蘢的樣子。
    ⑹溪上:一作“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