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實務復習筆記(10)

字號:


    工程總承包的主要方式
    1)設計、采購、施工(EPC)/交鑰匙總承包。 2)設計——施工總承包(D—B)。
    3)設計——
    采購總承包(E—P) 4)采購——施工總承包(P—C)。
    1.提高價值的途徑:
    按價值工程的公式V=F/C分析,提高價值的途徑有5條:
    ①功能提高,成本不變; ②功能不變,成本降低; 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④降低輔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 ⑤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
    其中②、③、④條途徑也是降低成本的途徑。
    2.掙值法的基本理論:
    ①已完成工作預算費用: BCWP=已完成工程量×預算單價
    ②計劃完成工作預算費用: BCWS=計劃工程量×預算單價
    ③已完成工作實際費用: 已完成工作實際費用,簡稱ACWP,即到某一時刻為止,已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所實際花費的總金額。
    在這三個費用值的基礎上,可以確定掙值法的四個評價指標,它們也都是時間的函數(shù)。
    ①費用偏差CV: CV=BCWP-ACWP
    當CV為負值時,即表示項目運行超出預算費用;當CV為正值時,表示項目運行節(jié)支,實際費用沒有超出預算費用。
    ②進度偏差SV: SV=BCWP-BCWS
    當SV為負值時,表示進度延誤,即實際進度落后于計劃進度;當SV為正值時,表示進度提前,即實際進度快于計劃進度。
    ③費用績效指數(shù)CPI: CPI=BCWP/ACWP
    當CPI《1時,表示超支,即實際費用高于預算費用;當CPI》1時,表示節(jié)支,即實際費用低于預算費用。
    ④進度績效指數(shù)SPI: SPI=BCWP/BCWS
    當SPI《1時,表示進度延誤,即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后;當SPI》1時,表示進度提前,即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快。
    3.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論: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鎖置換法或連環(huán)代替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形成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fā)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并分別比較其計算結(jié)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