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滿井游記練習題及答案

字號:


    滿井游記練習題及答案
    1.加粗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燕地寒 y4n  鱗鬣 li8   倩女 qi4n   蹇者 ji3n
    B.花朝 zh1o   脫籠之鵠 h*  墮事 hu9   靧面 hu@
    C.飛沙走礫 l@  輒 zh6    罍而歌者 l6I 己亥 h4i
    D.廿二日 ni4n  山巒 lu2n   茗 m0ng    鮮妍 y2n
    2.與“娟然如拭”中的“然”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
    A.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C.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
    D.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3.與“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語法功能相同的項是
    [ ]
    A.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D.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4.與“鱗浪層層”修辭手法不相同的項是
    [ ]
    A.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麥田淺鬣寸許。
    D.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5.與“呷浪之鱗”修辭手法相同的項是
    [ ]
    A.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C.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D.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6.品味下面譯句,選出譯得好的一句
    ①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
    [ ]
    A.局束在一間房子的里面,想出去也出去不得。
    B.只好躲在房子里面,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②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A.好像剛打開鏡子,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
    B.好像鏡子的剛剛磨光,冷光閃射從匣子里發(fā)出一樣。
    ③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 ]
    A.薄冰開始溶化,水波就露出明光。
    B.冰層開始溶化,水波突然閃出亮光。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來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選出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 ]
    A.①凍風時作      ?、谟跁r冰皮始解
    B.①呷浪之鱗      ?、邝[浪層層
    C.①于時冰皮始解  ?、谑贾继镏?BR>    D.①欲出不得      ?、谫蓴?shù)友出東直
    8.選出加粗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
    [ ]
    A.①娟然如拭      ?、谟迫蛔缘?BR>    B.①游人雖未盛     ②風力雖勁
    C.①未之知也      ?、谄厣持B
    D.①泉而茗者       ②紅裝而蹇者
    9.試說“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的含義。
    ________
    探究能力測試
    閱讀《初至天目雙清莊記》,回答問題。
    數(shù)日陰雨,苦甚。至雙清莊,天稍霽。
    莊在山腳,諸僧留宿莊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聲,徹夜到枕上。石簣夢中誤以為雨,愁極,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簣起。石簣嘆曰:“暴雨如此,將安歸乎?有臥游耳。”僧曰:“天已晴,風日甚美,響者乃溪聲,非雨聲也。”
    石簣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數(shù)碗,即同行。
    10.本文是袁宏道所寫。他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形成文學的重要流派,世稱________。詩文強調抒寫“________”,作品多寫閑情逸致。
    11.翻譯句子。
    ①至雙清莊,天稍霽。
    ②溪流激石作聲,徹夜到枕上。
    ③暴雨如此,將安歸乎?有臥游耳。
    12.作者極力刻畫友人的情緒的目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A 2.D 3.A C D 4.A 5.C D 6.①B②A③B 7.D 8.C 9.擺脫一些限制,便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美好的東西。 10.公安派;性靈。11.①到雙清莊時,天稍稍放晴。②小溪的流水激蕩著山石發(fā)出泠泠的聲音,整夜地傳到睡覺人的耳朵里。③暴雨下得這么大,將怎么回去呢?只有躺著聽山水之聲了! 12.作者極力刻畫友人情緒的變化,使文章富有情趣,并且天目山的美,在友人的情緒從期盼到失望又到興奮的變化中,已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