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教案:動物運動的形成

字號:


    初二生物教案:動物運動的形成
    一、骨與骨之間是怎么連接的?關節(jié)有什么特點?
    教師活動
    l、簡單總結上節(jié)課的內容,同時提出
    新的問題:人體有那么多骨頭,它們是怎樣連接的?為什么人能夠很靈活地做各種各樣的運動?
    2、學生回答后,做必要的補充和說明:
    骨與骨之間以纖維、軟骨和骨組織連接的,而關節(jié)是骨與骨之間能夠 活動的連接、并由此轉向指導學生 觀看掛圖:關節(jié)的剖面模式圖。講解關節(jié)的結構。
    3、做演示實驗:觀察關節(jié)的結構。進
    一步加強學生對關節(jié)結構的了解。
    4、指導學生進行體驗活動并提出問題;不同的關節(jié)運動的方向是否相同?這種特性與人的運動功能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有些關節(jié)很容易脫臼?
    5、放幻燈片指導學生觀看不同部位關節(jié)的運動方向。隨后歸納總結關節(jié)的結構和功能及與人體運動的關系。
    6、指導學生觀看人體骨骼的模型,講 解各個骨骼的特點及其功能,并隨 時讓學生感受一些骨骼的特殊功能 及作用,幫助學生記憶。
    7、指導觀看人體肌肉掛圖,講解肌肉
    的名稱、作用和特點,并讓學生在自己身上相應部位找到掛圖中的部分 肌肉,讓學生體驗了解自己的身體 結構,幫助學生加強記憶。
    8、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牛的腓腸肌。并提出問題:腓腸肌是組織還是器官?腓腸肌的收縮怎樣帶動骨骼
    學生活動
    l、認真聽取老師對上節(jié)課知識的總 結,并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根據自己 的知識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骨與 骨之間是靠關節(jié)連接的,人能靈活 地做各種各樣的運動也是因為有關 節(jié)的緣故。
    2很有興趣地聽取老師對問題的補 充,注意自己未曾了解的結構,并跟 隨老師仔細觀看掛圖,牢記關節(jié)的牢記關節(jié)的結構特點及其作用。
    3、觀看老師做演示實驗,辨認關節(jié)各個組成部分,并把實際看到的關節(jié)結構與掛圖上的結構進行比較,找出理論和實際的差別,并向老師提出疑問。
    4、配合老師,帶著問題做體驗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體驗不同部位的關節(jié)的運動方向有什么不同,并根據常識回答肩關節(jié)等容易脫臼的原因?
    5、認真觀看幻燈片,比較體驗活動中各個關節(jié)的活動方向是否與幻燈片中
    說的一樣,之后聽取老師對關節(jié)結構和特點的總結,做好筆記。
    6、認真觀看人體骨骼模型,在腦子中區(qū)分各種骨骼的名稱和特點及其所在的部位。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可以在自己身上相應部位找到所講骨骼位置。
    7、認真觀看人體肌肉掛圖,很有興趣地聽取老師對于不同肌肉特點的講解,并思考其特點和其作用的聯系,努力記住各個肌肉的名稱,并在身上找到其所在的位置,以加強記憶。
    8仔細觀察牛的腓腸肌,辨認各部位的名稱,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腓腸肌
    運動?
    9、總結:總述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說明人體骨骼肌的作用:除了參與運動外,還有維持人體形態(tài)、保護內臟器官、參與呼吸和排便、表達感情、維持體溫等。強調人體的骨骼和骨骼肌是相互協(xié)調才使人體完成各種各樣運動的。教會學生在運動中怎樣避免關節(jié)和骨骼受傷以及簡單的急救方法。
    教學反思:
    作業(yè)布置:
    是器官,腓腸肌收縮的時候牽拉骨骼使之運動。
    9、聽取老師的總結,掌握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區(qū)分各種骨骼和肌肉的名
    稱、特點及其作用。在腦子中形成一種觀念: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是互相調節(jié)才使人能夠靈活運動的。并學會簡單的關節(jié)脫臼急救方法,有意識的在以后的運動中避免關節(jié)的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