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淮安市市級黨政機關從基層公選公務員、公選科級領導職務公務員工作有關問題解釋

字號:


    一、關于《簡章》中“以上”、“以下”、“以前”、“以后”的界定問題
    《2012年淮安市市級黨政機關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簡章》、《2012年淮安市市級黨政機關公開選任科級領導職務公務員簡章》中“以上”、“以下”、“以前”、“以后”均包括本項。
    二、關于公開選調、選任對象問題
    公開選調對象為我市縣(區(qū))以下黨政機關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機關工作人員,不含法院聘任制書記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yè)單位和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不得報考。
    公開選任簡章中要求的在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滿4年,不包括省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經(jīng)歷。
    三、年齡計算
    年齡計算截止日期為2012年11月1日。比如35周歲以下,即1976年11月1日以后出生人員。以此類推。
    四、年限計算
    3年以上公務員工作經(jīng)歷,即2009年11月1日以前取得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工作經(jīng)歷。以此類推。
    五、關于在淮安的中央、省垂直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報考問題
    符合相關資格條件的,可以報考。
    六、關于黨校學歷報考問題
    黨校學歷是指中央黨校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校舉辦的學制兩年以上的長期班次(包括函授學歷教育),按照省(區(qū)、市)委以上黨校下達的招生計劃,經(jīng)統(tǒng)一考試合格錄取的學員,學完必修課程,經(jīng)考試合格,取得畢業(yè)證書的,可認定為黨校學歷。具有黨校學歷且符合職位要求的可以報考。
    七、關于成教、函授、自學考試等方式取得的大學學歷報考問題
    具有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承認的大學學歷且符合職位要求的,可以報考。
    八、關于專業(yè)問題
    選調職位專業(yè)要求為專業(yè)類別的,按《淮安市公務員招錄考試專業(yè)參考目錄(2012)》執(zhí)行。
    九、關于部分市級機關如工商、稅務、公安、國土等所屬分局(或直屬局)公務員報考公開選調職位問題
    符合條件的,可以報考。
    十、關于中共預備黨員報考問題
    職位要求中共黨員的,符合職位其他條件的中共預備黨員可以報考。
    十一、關于報考政法機關的資格問題
    除簡章、計劃職位表規(guī)定的條件外,配偶、直系親屬被判處死刑或正在服刑者,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者,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危害國家安全罪者,不得報考相關的政法機關職位。
    十二、關于回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guī)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審計和財務工作。
    直系血親關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近姻親關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配偶。
    報名人員不得報考有上述回避關系的職位。
    十三、關于身份證問題
    居民身份證在本次選調的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辦理調動手續(xù)等環(huán)節(jié)都要使用,考生必須準確填寫居民身份證號碼。不能使用新舊身份證同時報考,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即取消選調資格。
    報名時可以使用15位或18位號碼的身份證,考試時攜帶的身份證號碼一定要與報名登記的身份證號碼一致。
    居民身份證丟失尚未補發(fā)的,由原簽發(fā)居民身份證的公安派出所或原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并在證明上寫明原身份證號碼。
    十四、關于報名資格初審結果查詢問題
    報名1天內,上報名網(wǎng)站查詢資格初審結果。如資格初審未通過的,在規(guī)定時間內,可改報其他符合條件的職位。
    十五、關于考試問題
    本次公開選調考試主要測試報考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不指定考試范圍。筆試、面試均統(tǒng)一組織。
    十六、關于考察問題
    報考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視為考察不合格: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的;
    (二)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
    (三)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四)違反財經(jīng)紀律,浪費國家或集體資財?shù)模?BR>    (五)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七)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八)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的;
    (九)因政治、經(jīng)濟和其他問題正在接受審查且尚未有結論的;
    (十)觸犯刑律被免予刑事處罰的;
    (十一)受過刑事處罰、勞動教養(yǎng)的;
    (十二)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
    (十三)在國家法定考試中有嚴重舞弊行為的;
    (十四)自2009年11月1日以來,曾受記大過、降級、撤職、留黨察看處分的;
    (十五)有配偶、直系親屬被判處死刑或正在服刑,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危害國家安全罪等情形,報考政法機關的;有配偶、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正被立案審查,有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且正在服刑等情形,報考相關政法機關的。
    

中共淮安市委組織部
    

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