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家庭教案(6篇)

字號: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班家庭教案篇一
    1、嘗試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2、觀察閱讀畫面,理解操作要求,能正確進行匹配操作活動,比較實物多少。
    3、初步體驗關心小動物的情感,在老師的引導下,愿意講述操作結果。
    4、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生興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小動物家場景(每個家由三個空格組成,上面貼有小羊、小豬的標記。)小豬圖片4只、小羊圖片3只。幼兒用書活動過程:
    一、送小動物回家。
    1、請五名幼兒(3人抱小羊,2人抱小豬)每人抱著一個小動物進場,觀察小動物家的場景:這是誰的。家?小羊家有幾個房間?
    2、教師:每個房間住著一只羊,請把自己抱著的小羊送回家里去吧。
    3、教師:小羊的家有幾個房間?有幾只小羊?小羊和房間哪個多?哪個少?
    4、師幼共同小結:一個房間住一只小羊,房間沒有空的,小羊也沒有多的,小羊和房間一樣多。
    5、師幼共同觀察小豬的家,引導方法相同,最后總結得出:小豬少、房間多。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小鳥找樹,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有多少?請你用連線的方式幫小鳥找到大樹朋友,比一比:小鳥和大樹哪個多?哪個少?給多的一組打√。
    2、蝴蝶找花。先數(shù)數(shù)花有多少,再用連線的方式,給每朵花找一個蝴蝶朋友,比一比,蝴蝶和花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3、放水果。先數(shù)小盤子里有多少,再用連線的方式,給每個盤子里一個水果,比一比:盤子和水果誰多少?還是一樣多?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4、蓋蓋子:先數(shù)茶碗有多少,再用連線的方式,給每個茶碗蓋上蓋子,比一比:碗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
    三、討論活動
    1、請幼兒介紹自己操作比較的結果。
    2、教師出示一只小羊,現(xiàn)在小羊和房間哪個多,哪個少,怎么辦?啟發(fā)幼兒嘗試用添上一個房間的方法使物體數(shù)量一樣多。
    3、教師出示一頭豬,現(xiàn)在小豬和房間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
    本節(jié)活動在幫小動物找家的時候幼兒不能很好的分辨。應該讓幼兒觀察完動物后接著想一想他們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導。直接出示的話,讓幼兒看起來比較抽象。這些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所以在下節(jié)課上應該做一下調整。
    小班家庭教案篇二
    整理玩具
    1. 能把同類的玩具放在一起。
    2. 對整理玩具有興趣,能按教師的要求參與活動。
    1. 積木、木珠、玩具等。
    2. 玩具各三個、框子。
    能把同類玩具放在一起。
    操作法、觀察法等。
    教師活動
    一、認識玩具,知道他們的名稱。
    1. 師:我們的玩具寶寶要回家里,你們來說一說這些玩具寶寶都叫什么?
    2. 引導幼兒說一說玩具的名字。
    3. 幼兒說出玩具名字,教師傾聽。
    二、認識玩具的家。
    1. 師:玩具寶寶要回家,那它們的家在哪里呢?
    2. 師:誰能來找一找!
    3. 幼兒根據(jù)老師的要求給玩具找家。
    三、幼兒操作。
    1. 整理玩具,并認識框子。
    2. 幼兒按照實物標記把和它相同的玩具歸納到框子里,把玩具整理完。并且一邊整理一邊說“我把積木送回家”等。
    小班家庭教案篇三
    1. 能按照事物的大小分類。
    2. 喜歡參與集體游戲,享受和大家一起玩游戲的樂趣。
    3.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1. 《花兒的世界》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4頁。
    2. 大的和小的昆蟲 圖片,例如蝴蝶、蜜蜂、蜻蜓等。
    3. 呼拉圈。
    4. 音樂。
    1. 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圖中有多少只蝴蝶、蜜蜂和蜻蜓。
    2. 請幼兒在書中指出比較大的蝴蝶、蜜蜂和蜻蜓。
    3. 發(fā)給每位幼兒一張大的或小的昆蟲圖片,請拿著同一種昆蟲圖片的幼兒手拉手,然后比一比誰的昆蟲大)(,誰的昆蟲小。
    4. 把呼啦圈放在地上當做昆蟲的家,向幼兒示范游戲的。玩法:
    播放音樂,請幼兒拿著昆蟲圖片圍著呼啦圈行走;當音樂停止時,教師說出一個指令,例如“大蝴蝶回家了”,拿著大蝴蝶圖片的幼兒便要立刻走進呼啦圈。
    5. 幼兒可交換昆蟲圖片,重復進行游戲。
    1. 能按事物的大小分類。
    2. 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數(shù)學來源與現(xiàn)實,存在于現(xiàn)實,并且應用與現(xiàn)實,數(shù)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xiàn)實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小班家庭教案篇四
    1.能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閱讀繪本,理解“清清、密密”等詞。
    2.會用繪本的句式,在一問一答中表現(xiàn)繪本內容。
    3.感受有家的溫暖。
    繪本《家》人手一份,相關的ppt圖片,《家》的大書一本以及相關場景的圖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帶了一只找不到家的小動物,它是誰呢?小蟲子、誰知道小蟲子的家在哪里呢?幼兒說一說、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哦,真的是草叢。出示飛躍的草叢圖片、它是什么樣子的草叢呢?幼兒說一說、
    2、師:那我們一起來問問小蟲子吧!“小蟲子,小蟲子,你的家在哪里?”如若你是小蟲子,你會怎么回答呢?引導幼兒說我的家在綠綠的`草叢里、
    3、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蟲子是怎么說的?“小蟲子,小蟲子,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綠綠的草從里?!蹦俏覀儊硗嬉粋€游戲,你們做小蟲子,我來問,好嗎?師幼共同游戲、。
    二、自主閱讀,尋找其它動物的家
    1、師:我們知道了小蟲子的家在綠綠的草叢里,我們還有小動物需要找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小鯉魚、小黃鶯、小白云圖片、我們一起來猜猜它們的家在哪里呢?幼兒猜測、
    2、師:這些小動物的家都藏在這本叫《家》的書里面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呢?
    3、引導幼兒自主看書。提示幼兒:看書時要保持安靜,學會用大拇指和食指一頁一頁地翻閱??吹较矚g的地方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
    三、集體交流,游戲體驗
    1、師:寶寶們,看好了嗎?你找到了哪些小動物的家呢?它的家在哪里呢?
    追問:池塘是怎么樣呢?幼兒回答、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書中是怎么說的?我的家在清清的池塘里、
    2、欣賞繪本《家》至“我的家在高高的藍天里”,提醒幼兒注意:書里面是怎么說池塘和樹林的,用了哪些好聽的詞語?理解“清清、密密”。、
    3、幼兒看著圖片分組和老師一起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讀繪本至藍天頁。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經驗
    1、師:老師這里也有一本大書《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從開始到我的家在高高的藍天里、
    2、師:其實這個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束呢?這個是誰呢?寶寶、沒有出生的寶寶的家在哪里呢?誰知道嗎?在媽媽的肚子里、那誰會用好聽的話來回答我呢?小寶寶,小寶寶,你的家在哪里?幼兒回答、
    3、小結:每個人和動物都有自己的家,這個家是暖暖的、溫馨的。在自己的家里,我們很開心、很幸福。
    小班家庭教案篇五
    1、初步感受兒歌歡快的韻律,喜歡念兒歌
    2、愛上幼兒園,感受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場景:貝貝的家、幼兒園以及貝貝和爸爸媽媽的圖片各一。
    1、設置懸念,引出話題
    提問: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貝貝小朋友卻說他有兩個家,請你猜一猜他還有個家在什么地方?
    揭示答案:貝貝說幼兒園是他的另一個家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提問:早晨,貝貝是怎樣離開家的?他高興嗎?你是怎么離開家的?
    提問:到了幼兒園,貝貝做了些什么事?他高興嗎?你在幼兒園會做哪些事呢?
    3、幼兒學念兒歌
    (1)教師有表情地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2)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3)引導幼兒用歡快的情緒朗誦兒歌
    建議:
    1、用兩拍子的節(jié)奏念出兒歌的韻律,在念到家時可適當加重語氣
    2、平時可引導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畫冊》(第一冊p8)的相應內容
    附:兒歌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親親爸爸,
    親親媽媽,
    高高興興離開家。
    做做游戲,
    聽聽故事,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小班家庭教案篇六
    1、通過觀察,知道柳樹發(fā)芽了,學會說"春天,發(fā)芽"等詞語。
    2、體會春天的變化,感受陽光的溫暖,表達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4、通過觀察,了解春天的一些顯著特征。
    5、觀察春天的花與鳥,激發(fā)幼兒對動、植物的興趣。
    柳樹發(fā)芽了,表示春天來了。
    1、《春天》的磁帶,錄音機。
    2、冬天和春天的柳樹圖,《春天》的教學課件。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知道想再試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認識春天
    1、老師播放《春天》的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課件。
    2、老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柳樹有什么變化?
    3、老師出示課件中的放大的。柳樹嫩牙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告訴幼兒,春天到了,柳樹發(fā)芽,并指給幼兒看。
    4、老師出示冬天的柳樹圖,提問:這是春天的柳樹嗎?為什么?
    5、老師出示春天的柳樹圖,提問:這是春天的柳樹嗎?為什么?你還看到了什么?
    6、老師變念春天兒歌,邊做肢體律動,引導幼兒跟隨老師做肢體律動。
    附兒歌:
    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兩臂上舉,兩手做招手的動作)
    柳樹發(fā)芽了,(兩手并攏,掌心相對,慢慢做張開的動作)
    大雁飛回來了,(兩手自然張開,上下擺動雙臂做飛翔的動作)
    我們真呀真高興!(兩手并攏,掌心相對,做笑臉的動作)
    三、小結:
    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大雁飛回來了,讓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