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省唐山學院本科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考核內(nèi)容和方式

字號:

收專業(yè)所在系 專業(yè)名稱 學科類別 接收計劃 考核方法及成績構成 接收最低標準
筆試(占總評成績比率 60%) 面試(占總評成績比率40%)
考核科目 參考書目 備注 面試基本內(nèi)容 備注
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系 環(huán)境工程 工科 5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第5版(大連理工大學主編) 50%     筆試一張卷,筆試最低60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徐壽昌主編) 50%    
化學工程與工藝 工科 6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第5版(大連理工大學主編) 50%     筆試一張卷,筆試最低60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徐壽昌主編) 50%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工科 8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第5版(大連理工大學主編) 50%     筆試一張卷,筆試最低60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徐壽昌主編) 50%    

    2013年擬轉入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學生的
    考核辦法及考試大綱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對擬申請轉入的學生進行筆試和面試。筆試課程為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占總分數(shù)的60%;面試占總分數(shù)的40%。按照總成績排序擇優(yōu)確定人選。課程考試大綱如下:
    一、課程的性質(zhì)和內(nèi)容
    無機化學是化學工程、環(huán)境工程等專業(yè)的第一門化學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化學平衡、物質(zhì)結構的基礎知識,各種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zhì)等基礎理論,使學生掌握無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培養(yǎng)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氣體
    ⑴掌握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式及應用
    ⑵掌握氣體分壓定律、分體積定律并能進行有關計算。
    ⑶了解真實氣體狀態(tài)方程式及應用
    2.熱化學
    ⑴掌握熱力學的術浯和基本概念(包括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狀態(tài)和狀態(tài)函數(shù)、過程、相、化學反應計量式和反應進度等)
    ⑵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
    ⑶能用蓋斯定律由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熱計算化學反應熱效應。
    ⑷了解焓、焓變、熱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及計算。
    3.化學動力學基礎
    ⑴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⑵掌握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速率方程式
    ⑶掌握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Arrhenius方程式及應用
    ⑷理解碰撞理論、活化絡合物理論、活化能與反應速率關系等反應速率理論和反應機理
    ⑸了解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4.化學平衡 熵和Gibbs函數(shù)
    ⑴掌握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表達式、與反應速率系數(shù)間的關系及實驗測定方法
    ⑵掌握標準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包括判斷反應程度、預測反應方向、計算平衡組成等)
    ⑶掌握濃度、壓力、溫度、催化劑等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及Le Chatelier原理
    ⑷了解熵、自發(fā)變化的概念,熵變、焓變對自發(fā)變化的影響
    ⑸了解Gibbs函數(shù)的概念,Gibbs函數(shù)與化學平衡的關系
    5.酸堿平衡
    ⑴了解酸堿質(zhì)子理論的基本概念,酸、堿的相對強度
    ⑵掌握水的解離平衡和溶液的pH
    ⑶掌握弱電解質(zhì)的解離平衡及離子濃度計算。
    ⑷掌握緩沖溶液和同離子效應概念,會基本計算。
    ⑸了解酸堿電子理論與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6.沉淀—溶解平衡
    ⑴掌握溶度積、溶度積規(guī)則的概念及基本計算。
    ⑵掌握同離子效應與鹽效應、pH、配合物的生成等對沉淀溶解度的影響…
    ⑶掌握兩種沉淀之間的平衡轉化關系
    7.氧化還原反應 電化學基礎
    ⑴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及配平
    ⑵掌握電化學電池的概念,F(xiàn)araday定律,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方法,原電池的最大功與Gibbs函數(shù)
    ⑶掌握電極電勢概念及應用,運用Nernst方程式進行相關計算
    ⑷利用電極電勢以判斷氧化劑、還原劑相對強弱,氧化還原反應方向和電動勢計算。
    ⑸通過元素電位圖,了解元素各氧化態(tài)的氧化性,并能判斷某一物質(zhì)能否自發(fā)地發(fā)生岐化反應。
    8.原子結構
    ⑴從氫原子光譜了解能級的概念。
    ⑵通過Schrodinger方程了解四個量子數(shù)意義,初步了解原子軌道、幾率密度、電子云概念,了解S、P、d原子軌道角度分布及電子云角度分布圖。
    ⑶掌握多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
    ⑷掌握原子的電子層結構和元素周期系表,及元素性質(zhì)的周期性。
    9.分子結構
    ⑴掌握價鍵理論(包括共價鍵的本質(zhì)與特點、共價鍵的鍵型及雜化軌道理論)
    ⑵理解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⑶了解分子軌道理論要點,了解同核雙原子分子軌道能級圖。
    ⑷掌握鍵級、鍵能、鍵長、鍵角等鍵參數(shù)概念
    10.固體結構
    ⑴了解晶體結構的特征與晶格理淪,球的密堆積,晶體類型。
    ⑵了解金屬晶體的結構,金屬鍵理論及金屬合金。
    ⑶掌握離子晶體結構理論及晶格能、離子極化的概念。
    ⑷掌握分子晶體結構理論及分子的偶極矩和極化率、氫鍵的概念,說明分子間的吸引作用的原因。
    ⑸了解層狀晶體
    11. P區(qū)元素及化合物
    ⑴P區(qū)元素概述。
    ⑵掌握硼族元素概述、單質(zhì)及硼、鋁的重要化合物。
    ⑶掌握碳族元素單質(zhì)及碳、硅、錫、鉛的重要化合物。
    ⑷掌握氮族元素單質(zhì)及氮、磷、砷、銻、鉍的重要化合物。
    ⑸掌握氧族元素單質(zhì)及氧、硫的重要化合物。
    ⑹掌握鹵素單質(zhì)及鹵素的氫化物、鹵化物、多鹵化物、鹵素互化物、含氧化合物、擬鹵素。
    12.d區(qū)元素及化合物
    ⑴d區(qū)元素概述。
    ⑵掌握鋅和汞單質(zhì)及重要化合物。
    ⑶掌握鉻和錳單質(zhì)及重要化合物。
    ⑷掌握鐵、鈷、鎳單質(zhì)及重要化合物。
    ⑸掌握銅族元素和鋅族元素單質(zhì)及重要化合物。
    三、試卷題型
    1、名詞解釋(15分)
    2、選擇題(30分)
    3、填空題(25分)
    4、分析計算題(30分)
    四、考試用書
    采用大連理工大學無機教研室編的無機化學(第五版)和華東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無機化學實驗作為本課程的考試用書。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該課程的知識點,建議根據(jù)需要,參考相關教材,如:
    [1]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編.無機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武漢大學等校編.無機化學(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北京師范大學等編.無機化學(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傅獻彩主編.大學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申泮文主編.近代化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華彤文等.普通化學原理(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有機化學》教學大綱
    一、課程的性質(zhì)和內(nèi)容
    有機化學是環(huán)境工程的一門必修的專業(yè)技術基礎課。有機化學理論是環(huán)境化學、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治理、環(huán)境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基礎。學習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zhì),合成路線以及有機化學基本理論,掌握有機化學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
    (1)掌握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的涵義。了解有機化學的發(fā)展歷史。
    (2)掌握有機化合物結構和性質(zhì)上的特點。
    (3)掌握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基本概念。
    (4)了解有機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團分類的方法,熟悉常見的官能團。
    2.烷烴
    (1)能正確書寫烷烴的構造異構體,掌握烷烴的命名原則。
    (2)能用原子軌道雜化理論解釋烷烴中碳原子的構型。
    (3)掌握σ鍵的形成、結構特點及特性。
    (4)掌握構象式(紐曼式和透視式)的寫法。
    (5)掌握烷烴的物理性質(zhì)(沸點,熔點,溶解度,比重等)存在的規(guī)律性的變化。
    (6)掌握烷烴的氧化,裂化,取代反應。
    (7)掌握烷烴的鹵代反應----自由基反應的條件、歷程及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
    (8)了解烷烴的天然來源。
    3.烯烴
    (1)掌握sp2雜化的特點,形成π鍵的條件以及π鍵的特性。
    (2)掌握烯烴的命名方法,了解次序規(guī)則的要點及Z-E命名法。
    (3)掌握烯烴的重要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α-H的反應)。
    (4)掌握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歷程,馬氏規(guī)則和過氧化物效應。
    (5)了解烯烴的來源和制法。
    (6)了解乙烯、丙烯和丁烯。
    4.炔烴、二烯烴
    (1)掌握炔烴和二烯烴的結構和命名。
    (2)掌握炔烴的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烯烴和炔烴化學性質(zhì)的異同。
    (3)掌握共軛二烯烴的結構特點及其重要性質(zhì)。
    (4)掌握共軛體系的分類,共軛效應、超共軛效應及其應用。
    (5)了解乙炔、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
    5.脂環(huán)烴
    (1)掌握脂環(huán)烴的命名方法和基本結構。
    (2)掌握環(huán)烷烴的化學性質(zhì),環(huán)的大小與穩(wěn)定性的關系。
    (3)掌握環(huán)烷烴的順、反異構現(xiàn)象和環(huán)己烷的構象分析(船式和椅式、a鍵和e鍵)。
    (4)了解脂環(huán)烴的結構、環(huán)張力、穩(wěn)定性。
    6.單環(huán)芳烴
    (1)掌握掌握單環(huán)芳烴的構造異構、命名、來源、制法。
    (2)掌握苯環(huán)的結構特征,能用價鍵理論說明苯的結構。
    (3)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學性質(zhì)。
    (4)熟悉苯環(huán)上親電取代反應歷程,能熟練應用取代基定位規(guī)律。
    (5)了解單環(huán)芳烴的來源、制法
    7.多環(huán)芳烴和非苯芳烴
    (1)了解聯(lián)苯及其衍生物
    (2)掌握稠環(huán)芳烴(萘,蒽)的重要性質(zhì)
    (3)了解非苯芳烴
    8.立體化學
    (1)掌握立體異構、光學異構、對稱因素(主要指對稱面、對稱中心)、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對映體、非對映體、外消旋體、內(nèi)消旋體等基本概念。
    (2)掌握書寫費歇爾投影式的方法。
    (3)掌握構型的D、L和R、S標記法。
    (4)了解含有多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立體異構、手性合成、外消旋體的拆分。
    9.鹵代烴
    (1)掌握一元鹵代烴、鹵代烯烴、鹵代芳的化學性質(zhì)及其結構與性質(zhì)間的關系。
    (2)掌握鹵代烴的主要制備方法。
    (3)掌握親核取代反應歷程及其影響因素,能正確理解SN1和SN2反應。
    (4)了解多鹵代烴。
    10.醇和醚
    (1)掌握醇、醚的分類及其命名法。
    (2)掌握氫鍵對熔點、沸點、水溶性等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3)掌握醇、醚的化學性質(zhì)、碳正離子的重排。
    (4)理解醇和醚的結構特點。
    (5)了解醇、醚的制備方法。
    (6)了解甲醇、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制法和用途。
    (7)了解硫醇、硫醚的制法和用途。
    (8)了解乙醚、環(huán)氧乙烷的性質(zhì)和用途。
    (9)了解一般冠醚及相轉移催化劑。
    11.酚和醌
    (1)掌握酚、醌的分類及其命名法。
    (2)掌握醌和酚的結構特點與化學性質(zhì)。
    (3)理解酚及取代酚的酸性,比較醇和酚的酸性。
    (4)了解酚、醌的制備方法。
    (5)了解苯酚、對苯二酚、萘酚的制法和用途。
    (6)了解環(huán)氧樹脂、離子交換樹脂。
    12.醛和酮
    (1)掌握醛、酮的結構特點及命名方法。
    (2)掌握醛酮的親核加成反應(與醇、氫氰酸、亞硫酸鈉、格氏試劑、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掌握α-H的反應:羥醛縮合發(fā)生的條件、形式和應用;鹵仿反應的條件和在鑒別及合成上的應用。
    (3)了解親核加成反應的歷程。
    (4)了解>C=C<和>C=O雙鍵的結構差異以及在加成反應上的不同點。
    (7)了解醛酮化合物的還原方法,并能區(qū)別各種還原劑的應用范圍。
    (8)掌握醛酮化合物的氧化反應、與Tollens試劑和Fehling試劑反應的結構要求及應用
    (9)理解Cannizzaro反應的條件和交錯Cannizzaro的應用。
    (10)了解飽和一元醛酮的常用制備方法,飽和一元醛酮的代表物。
    13.羧酸及其衍生物
    (1)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系統(tǒng)命名法及某些俗名。
    (2)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學性質(zhì):酸性與原因;酯化及其歷程;酰鹵的生成;脫羧與結構的關系;α-H鹵代發(fā)生的條件和應用;還原與常用的還原劑;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和氨解。
    (3)掌握各類化合物酸性強弱及影響羧酸酸性的因素。
    (4)了解?;忌系挠H核取代(加成-消除)反應機理。
    (5)了解碳酸衍生物、飽和一元酸的常用制備方法、油脂的組成和性質(zhì)。
    (6)了解重要的一元羧酸、二元羧酸、羥基酸。
    14.β—二羰基化合物
    (1)掌握克來森(Claisen)酯縮合反應。
    (2)了解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酯在合成上的應用。
    (3)了解互變異構。
    15.硝基化合物和胺
    (1)掌握硝基化合物及胺的分類、命名法和結構。
    (2)掌握胺的化學性質(zhì):堿性,胺的鑒別,季銨鹽的性質(zhì)及霍夫曼規(guī)則。
    (3)掌握硝基化合物的性質(zhì)。
    (4)了解腈和異腈的性質(zhì)。
    (5)了解硝基化合物及胺的性質(zhì)、制法以及重要代表物。
    (6)了解相轉移原理作為有機合成新方法的原因。
    (7)了解表面活性劑。
    16.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1)掌握重氮化反應、重氮鹽的性質(zhì)及其在合成上的應用。
    (2)了解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
    (3)了解重氮甲烷、炭烯、氮烯。
    17. 雜環(huán)化合物
    ( 1)掌握雜環(huán)化合物的分類及其命名法。
    ( 2)掌握雜環(huán)化合物的結構與芳香性。
    (3)了解五元雜環(huán)化合物。
    (4)了解六元雜環(huán)化合物。
    三、試卷題型
    1、名詞解釋(15分)
    2、選擇題(30分)
    3、填空題(25分)
    4、分析計算題(30分)
    四、考試用書
    采用徐壽昌主編的有機化學和高占先主編的有機化學實驗(第四版)作為本課程的考試用書。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該課程的知識點,建議根據(jù)需要,參考相關教材,如:
    [1] 高占先.有機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惲魁宏.有機化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汪小蘭.有機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陳道文.有機化學.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5] 李小瑞.有機化學考研輔導(面向21世紀高等理工科重點課程輔導叢書).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8
    [6] 唐玉海.有機化學輔導及典型題解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準備“自我介紹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1)介紹內(nèi)容為:姓名、學院及專業(yè)、籍貫、期末成績名次、興趣及獲得的榮譽。
    2)時間以兩分鐘內(nèi)為宜。
    3)核心是用事實、數(shù)據(jù)證明自己優(yōu)秀,不要出現(xiàn)諸如“我很能干、很優(yōu)秀”等籠統(tǒng)地自我吹噓的字眼。
    4)不要提及一些消極的、負面的信息。如說自己動手能力不強等。
    5)口齒清晰,語速適中,聲音響亮,語氣平和,充滿自信。
    二、談談轉入本專業(yè)的理由
    1)對本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就業(yè)前景看好。
    2)更符合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實現(xiàn)人生價值。
    3)對本專業(yè)的基礎課有扎實的基礎,如數(shù)學是最喜愛的科目,英語基礎扎實并在快班學習,對計算機編程悟性好等。
    4)對專業(yè)課有濃厚的興趣,自己的擅長與專業(yè)要求相一致等。如善于制圖,擅長空間想象等。
    注意:一定不能貶低要轉出的專業(yè),也不要貶低自己在學習原專業(yè)方面的能力,但可以說對它興趣不濃;相對而言,指出要轉入的專業(yè)更適合自己。重點放在對要轉入專業(yè)的闡述上。
    三、轉入新專業(yè)后既要學習新課又要補修一些基礎課,你準備怎么把成績趕上去
    1)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學習上??梢赃m當辭去一些課外兼職,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雙休日和節(jié)假日進行學習。
    2)多向老師和學習好的同學請教。
    3)制訂一個科學的學習計劃,穩(wěn)扎穩(wěn)打。
    4)努力總結一套適合自己、適合新專業(yè)的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5)不怕困難,刻苦學習。
    四、談談對要轉入的專業(yè)的認識
    面試之前,要對所轉專業(yè)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包括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就業(yè)去向和主要課程。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