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藝術類招生攝影專業(yè)考試大綱

字號: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fā)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yè)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考試形式和時間
    筆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考試中途不得退場,總分100分(不含附加分)。
    二、考試內容
    (一)文學藝術常識(30%)
    1.考試目的: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素養(yǎng),是學習攝影專業(y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設立涵蓋文學、文藝在內的綜合知識考試,重點考查考生對中學教材所涉及的文藝基礎常識的掌握程度。
    2.考試題型:填空題(20分)、選擇題(10分)
    3.題型示例:
    a、“初唐四杰”是指 、 、 和 。
    b、“四羊方尊”是哪個朝代的文物:( )
    A、周 B、元 C、商 D、夏
    (二)攝影基礎知識(40%)
    1.考試目的: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于攝影基礎常識的掌握情況。
    2.考試題型:填空題(20分)、判斷題(12分)、名詞解釋(8分)
    3.題型示例:
    a、填空題:攝影史上,達蓋爾銀版攝影法是在 年公布的。
    b、判斷題:“裝置在照相機機身后壁,接近焦點平面處的快門稱之為鏡間快門。”,請判斷正誤。
    c、名詞解釋:焦距
    (三)攝影作品分析(30%)
    1.考試目的: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圖片意識和一定的理解力。該考試環(huán)節(jié)通過規(guī)定考生在限定條件下寫一篇分析文章,考查考生的讀解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yè)的潛在素質和必須具備的分析能力。
    2.考試題型:作品分析題。
    3.題型示例:
    要求:根據所附作品按主題思想、瞬間表現(xiàn)、畫面構圖、光線造型與色彩運用五個方面,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分析文章。可自定題目。
    三、推薦參考書目
    1.文藝基礎常識考試以中學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為主。
    2.《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理論知識考試復習指導叢書——初級攝影師》手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3.《數(shù)碼攝影入門百問》,趙向陽等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附: 往年測試試題
    第一部分 文學藝術常識(30分)
    一、填空題(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詩經》中的風、雅、頌三種體制主要是根據 的不同劃分的。
    2.屈原的《 》是我國最早的一首長篇抒情詩。
    3.西漢時期,民間音樂很昌盛,配合著民間產生的音樂,在普通場合演唱的歌詞,主要是從各地搜集來的民歌,這些樂章、歌詞通稱“ ”,代表西漢詩歌的最高成就。
    4.《文心雕龍》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巨著,作者是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 。
    5.成語“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 之戰(zhàn)”。
    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背鲎酝醪摹?》。
    7.唐代文學家 的《馬說》借馬的遭遇發(fā)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許多有才之士的共鳴。
    8.由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記載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史事的編年體通史是《 》。
    9.《醉花陰》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詞作以生動的形象來表達相思之苦,其中蘊含“為伊消得人憔悴”含義的一句是“ ”。
    10.元代創(chuàng)作最早、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戲劇家是 。
    11.繼承六朝志怪小說和唐人傳奇的傳統(tǒng),以浪漫主義手法來反映社會現(xiàn)實,對后來的文言創(chuàng)作產生巨大影響的清代小說是 的《聊齋志異》。
    12.魯迅先生回憶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經歷的一部散文集是《 》。
    13.《故都的秋》中,作者調動多種感官來描寫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靜”、“ ”的意境。
    14.葉圣陶稱許戴望舒的《 》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15.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中詳細介紹了兩座著名的石拱橋:趙州橋和 。
    16.《 》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狼和小羊》、《龜兔賽跑》就出自該書。
    17.《 》第三卷通過對飛島國等四國的描述,表達了對現(xiàn)代科技的懷疑,并嚴詞痛斥了殖民統(tǒng)治。
    18.文藝復興三杰指的是拉斐爾、 和米開朗基羅。
    19.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的代表有敦煌石窟、云岡石窟、 石窟和龍門石窟等。
    20.繪畫作品《白衣女》的作者 是20世紀中國畫壇上將西方現(xiàn)代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材料、乃至某些觀念和技法相融合的杰出代表,這幅畫充分體現(xiàn)了畫家綜合中國古代繪畫和西方近現(xiàn)代繪畫視覺經驗的特色。
    二、單項選擇題(下列題目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在答題卡上將正確選項對應的字母涂黑,多涂、涂錯均不得分,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1.《古詩十九首》是南朝梁太子( )在《文選》中所輯的十九首古詩,題為“古詩十九首”。
    A.蕭統(tǒng) B.蕭綱 C.蕭衍 D.蕭繹
    2.許慎《說文解字敘》中所說的“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是對“六書”中的( )所下的定義。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
    3.下面是李商隱詩句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中的“須”是“( )”的意思。
    A.必須 B.須要 C.須知 D.等到
    5.曹禺的《雷雨》中最具有“雷雨”式性格的人物是( )。
    A.侍萍 B.四鳳 C.周萍 D.繁漪
    6.小說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這是按照( )劃分的。
    A.篇幅 B.體制 C.內容 D.語言形式
    7.印度文學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一生創(chuàng)作豐富,下面他的作品中,( )是詩集。
    A.《沉船》 B.《紅夾竹桃》 C.《吉檀伽利》 D.《人民的意志》
    8.《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 )。
    A.海倫•凱勒 B.夏洛蒂•勃朗特
    C.羅曼•羅蘭 D.喬納森•斯威夫特
    9.下面不屬于漢字的“四體書”的是( )。
    A.正體 B.篆體 C.隸體 D.黑體
    10.被稱作“鋼琴詩人”的是( )。
    A.貝多芬 B.肖邦 C.李斯特 D.克萊門蒂
    第二部分 攝影基礎知識(40分)
    一、填空題(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在攝影中,水的表現(xiàn)有多種形式,包括露珠、海洋或者河流。拍攝流水采用高速快門可以凝結流動的水,還有就是采用 快門,可以獲得流水虛幻迷茫的效果。
    2.色彩的三要素即 、色相和純度。
    3.焦距范圍在75mm——90mm之間的鏡頭是 照相機的標準鏡頭。
    4. 又稱塑型光,指在攝影畫面上占主導地位的光線。
    5. 構圖又稱九宮格式構圖,把畫面四邊三等分,呈“井”字形,在“井”字的交叉點上,放置主體,各交叉點接近黃金分割點,在視覺上有較好效果。
    6.如果未經公民本人同意,將公民照片進行廣告宣傳,屬于侵犯公民的
    權。
    7.ISO、ASA、DIN、GB為 的四種標注方法。
    8.衍射現(xiàn)象是 光圈引起的。
    9. 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10.攝影是平面藝術,是在二維平面上展現(xiàn) 世界,即表現(xiàn)出事物的高度、寬度和深度。
    11. 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減少像差,調節(jié)成像質量。
    12.F/11光圈比F/22光圈大 級光圈。
    13.拍攝點由拍攝方向、高度、 三者共同確定。
    14.拍攝位置,即拍攝時 所在的位置。
    15.拍攝高度越 ,主體離畫面的地平線越高。
    16.135膠卷的標準底片的規(guī)格是 mm×36mm。
    17. 指攝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時刻,將形式、設想、構圖、光線、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它是世界抓拍大師法國攝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是攝影美學理論的核心。
    18.當 、焦距不變的情況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19. 表示物體反射光線的能力。
    20.紅色安全燈是洗,放 照片時的安全燈。
    二、判斷題(判斷正誤,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涂黑,共12題,每題1分,共12分)
    1.捕捉迷人的海岸風光美景可以利用小光圈捕捉更多的礁石細節(jié),慢速快門展現(xiàn)了海浪的流動之美,藍色的海面與天空給人寧靜感,礁石的色彩與動感的海浪成為亮點。
    ( )
    2.使用小光圈、長攝距、短焦距進行拍攝,能夠保證景物前后都清晰,體現(xiàn)較強的畫面縱深感。 ( )
    3.冷調畫面是指主要由紅橙黃等暖色構成的畫面。暖調畫面是指主要由藍青等冷色構成的畫面。 ( )
    4.偏振鏡的作用是過濾反射光線,增加成像反差。其工作原理是選擇性地過濾來自某個方向的光線,通過過濾掉漫反射中的許多偏振光,從而減弱天空中光線的強度,把天空壓暗,并增加藍天和白云之間的反差。
    ( )
    5.空白雖然不是實體的對象,但在畫面上起到均衡的作用,空白的留取也屬于均衡。
    ( )
    6.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晴空萬里,天氣涼爽,最普遍的是太陽的直射光。它的特點是:反差柔和,均勻細膩,沒有陰影,立體感不強,影調不太豐富。 ( )
    7.濾色鏡也稱為“濾光鏡”。根據不同波段對光線進行選擇性吸收(或通過)的光學器件。它由鏡圈和濾光片組成,常裝在照相機或攝影機鏡頭前面。 ( )
    8.光的三補色是黃、品、藍。 ( )
    9.常見的照片尺寸是1英寸:25mm×35mm,2英寸:35mm×49mm,5英寸:127mm×89mm;6英寸(國際上通用的照片大?。?52mm×102mm。 ( )
    10.星軌就是繁星劃過長空的軌跡,星軌形成的原理和光涂鴉一樣,都是在漆黑的背景上,利用發(fā)光的東西繪畫,而星星便是那支畫筆。星軌的拍攝需要使用高速快門、長焦焦距、閃光燈。 ( )
    11.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是美國攝影家,F(xiàn)/64小組成員;創(chuàng)作受斯蒂格里茨重大影響,攝影上獨創(chuàng)“攝影視覺”觀念,作品是典型的高科技現(xiàn)代攝影。 ( )
    12.感光度越高,圖像越細膩,不適合拍攝低光照及運動物體。例如運用ISO1600拍攝的畫面顆粒細,清晰度高。 ( )
    三、簡答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共4題,每題2分,共8分)
    1.新聞攝影五要素
    2.快門
    3.數(shù)碼變焦
    4.輪廓光
    第三部分 攝影作品分析(30分)
    請各位考生根據攝影作品《觸景生情》(作品由監(jiān)考老師發(fā)放),從主題思想、藝術內涵、攝影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完成一篇攝影作品分析文章,題目可自擬。
    圖片說明:在攝影圖片展覽的現(xiàn)場,一位清潔工人正駐足欣賞一幅獲獎攝影作品。
    分析要求:
    一、主題突出、觀點明確、思路清晰、結構完整。
    二、攝影技術語言準確,構圖、用光方式與色彩運用分析得當。
    三、語言通順、字跡工整、不少于800字。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