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3000字(九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一
    1、哪里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去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
    2、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3、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4、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5、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6、不會忘記的永遠不會忘記,會忘記的留著也沒有用!
    7、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8、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盡管忽隱忽現(xiàn),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盡管有點孤獨,盡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于我的。
    9、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
    10、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11、任憑怎么解釋,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爭扎,我們的處境越是狼狽。
    12、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話,恐怕只會失望而已。
    13、我們活著,同時在孕育死亡。不過,那只不過是我們必須學習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訴我這件事。不管擁有怎樣的真理,失去所愛的人的悲哀是無法治愈的。無論什么真理、誠實、堅強、溫柔都好,無法治愈那種悲哀。我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脫出來,并從中領悟某種哲理。而領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繼之而來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樣地軟弱無力--我形影相吊地傾聽這暗夜的濤聲和風響,日復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14、我倆就像在無人島長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餓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
    15、孤單時,仍要守護你心中的思念。
    16、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死去或離去的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二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下面是相關的讀書筆記,快來看看吧。
    2) 我們最正常的地方,就是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
    3) 我們活著,只需考慮怎樣活下去就夠了。
    4) 太麻煩了。譬如說半夜斷煙時那個難受滋味吧,等等。所以戒了。我不情愿被某種東西束縛住。
    5) 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他的一部分。
    6) 死不是生的對等,而是潛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7) 如果我給你留下傷口,那么我自己也會有傷口。
    8) 人生苦短,看這些沒有經(jīng)過時間洗禮的書,完全是浪費生命。
    9) 人生不需要理想,需要的是行動規(guī)范(做自己該做的而不是想做的)。
    10) 能夠這么確信的愛著某個人,應該很幸福吧!
    11) 沒有人愿意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
    13) 記憶這玩意兒真是不可思議,當我身臨其境時,我是一點也不去留意那風景。
    14) 方式都不能像太深,方式和自己都必須保持適當?shù)木嚯x。
    15) 綠子在電話的另一頭久久默然不語,如同全世界的細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一般的沉默在持續(xù)。
    17) 人與人可以愛的那么深,實在很美妙。
    18) 任憑怎么解釋,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爭扎,我們的處境越是狼狽。
    19)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盡管忽隱忽現(xiàn),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盡管有點孤獨,盡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于我的。
    20)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21) 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曾這樣存在過。
    22) 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23) 不會忘記的永遠不會忘記,會忘記的留著也沒有用!
    24) 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25)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后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后,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26)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27) 哪里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
    28)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29) 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
    30) 死已不再是生的對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體內,任你一再努力,你還是無法忘掉的。
    31) 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32)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33)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話,恐怕只會失望而已。
    34) 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35) 我就等于火柴盒邊上那種叫磷紙的東西。不過我不介意,我并不討厭這樣的我。我喜歡當一流的火柴盒,勝于當二流的火柴棒。
    36) 每次遇到麻煩我就總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過了。人生就是餅干罐。
    37) 哪會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想失望罷了。
    38) 她所要的并不是我的臂膀,而是某個人的。她所要的也不是我的體溫,而是某個人的。我覺著有些愧疚,為什么自己要是自己。
    39) 而我只能站在那個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呼喚阿綠的名字。
    40) 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41) 倆就像在無人島長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餓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
    42)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污穢不堪的人。
    43) 永遠不要同情自己!
    44) 我們總要這樣或那樣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45)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愿失望。
    46) 紳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之事,而是自己應做之事。
    47) 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死去或離去的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
    48) 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49) 說不定我體內有個叫記憶安置所的昏暗場所,所有的寶貴記憶統(tǒng)統(tǒng)堆在哪里,化為一攤爛泥。
    50)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51) 我倆就像在無人島長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餓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
    52) 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
    53) 我們總要這樣或那樣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54)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污穢不堪的人。
    55)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56)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57) 我們總要這樣或那樣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58) 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59)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60) 我?guī)状纬鼓恢猩斐鍪秩?,指尖毫無所觸,那小小的光點總是 同指尖保持一點不可觸及的距離。
    61) 只要有時間,我會憶起她的面容。
    62) 世界一天變一個樣兒,在我不知道的時間里。
    63)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64) 不會忘記的永遠不會忘記,會忘記的留著也沒有用!
    65) 只有在開始忘記的時候回憶才會漸漸出現(xiàn)。
    66)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后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后,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
    67)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話,恐怕只會失望而已。
    68) 孤零零一個人,覺得身體就像一點點腐爛下去似的。漸漸腐爛融化,最后變成一洼黏糊糊的綠色液體,再被吸進地底下去,剩下來的只是衣服。
    69) 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卻一個勁兒“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復原狀。
    70) 我揚起臉,望著北海上空陰沉沉的云層,浮想聯(lián)翩。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失去或離去德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
    72) 一切都清晰得歷歷如昨的時候,反而不知如何著手,就像一張詳盡的地圖,有時反倒因其過于詳盡而派不上用場。但我現(xiàn)在明白了:歸根結蒂,我想,文章這種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納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意念。
    73)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盡管忽隱忽現(xiàn),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盡管有點孤獨,盡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于我的。
    75) 在此以前,我是將死作為完全游離于生之外的獨立存在來把握的。就是說:“死遲早會將我們俘獲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獲我們之前,我們并未被死俘獲?!痹谖铱磥?,這種想法是天經(jīng)地義無懈可擊的。生在此側,死在彼側。我在此側,不在彼側。
    76) 我揚起臉,望著北海上空陰沉沉的云層,浮想聯(lián)翩。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失去或離去德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
    77) 無論諳熟怎樣的真理,也無以解除所愛之人的死帶來的悲哀,
    78) 無論怎樣的哲理,怎樣的真誠,怎樣的堅韌,怎樣的柔情,也無以排遣這種悲哀。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脫出來,并從中領悟某種哲理。而領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繼之而來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樣的軟弱無力——我形影相吊地傾聽這暗夜的濤聲和風響,日復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79) 始終百無聊賴,以后也一個樣,并非對此不滿,只是無奈罷了。
    80) 記憶到底還是一步步遠離開去了。我忘卻的東西委實太多了。在如此追蹤著記憶的軌跡寫這篇東西的時間里,我不時感到踹踹不安,甚至不由懷疑自己是不是連最關鍵的記憶都喪失了。說不定我體內有個叫記憶堆的昏暗場所,所有的寶貴記憶統(tǒng)統(tǒng)堆在那里,化為一灘爛泥。但不管怎樣,它畢竟是我現(xiàn)在所能掌握的全部。于是我死命抓住這些已經(jīng)模糊并且仍在時刻模糊下去的記憶殘片,敲骨吸髓地利用它來繼續(xù)我這篇東西的創(chuàng)作。
    81) 我拿著聽筒揚臉,飛快地環(huán)視電話亭四周我現(xiàn)在在哪里?我不知道這是哪里,我全然摸不著頭腦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無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無數(shù)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場所的正中央,不斷地呼喚著綠子。
    82) 他背上自己的十字架,匍匐在生命的征途。
    83) 我想起自己在過去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死去或離去的'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
    84) 人理解某人是水到渠成的事,并非某人希望對方理解所使然。
    85) 全世界的細雨落在全世界的青草地上。
    86) 我已成為過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過是我往日的記憶殘片。我心目中最寶貴的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壽終正寢。
    87) 有時我覺得自己似乎成了博物館管理人——在連一個人也沒有的空蕩蕩的博物館里,我為我自己本身負責那里的管理。
    88)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也會再相逢。
    89) 生在此側,死在彼側我在此側,不在彼側。
    90) 我們一邊把死當作微塵般吸入肺里,一邊活下去。
    92) 我仍愿作一流的火柴盒,也不作二流的火柴棒。
    93) 是啊,我在哪里?
    94) 在好端端的青春年代,居然凡事都以死為軸心旋轉不休。
    95) 我的房間干凈的象太平間。
    96) 她所要的并不是我的臂膀,而是某個人的。她所要的也不是我的體溫,而是某個人的。我覺著有些愧疚,為什么自己要是自己。
    97) 我努力讓自己不深刻?;鸺t的晚霞讓人置身在火紅的絢爛之中,置身在遙遠的童年那天真爛漫的憧憬之中,置身在那從來未曾實現(xiàn)也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的憧憬之中。
    98) 我?guī)状纬鼓恢猩斐鍪秩?,指尖毫無所觸,那小小的光點總是 同指尖保持一點不可觸及的距離。
    99) 如果讀和別人雷同的東西,那么思考方式也雷同。
    100) 我隱約感覺到,深刻未必是接近真實的同義語。但無論我怎樣認為,死都是深刻的事實在這令人窒息般的悖反性當中,我重復著這種用永不休止的圓周式思考。
    101) 我不是那樣的強者,也并不認為不被任何人理解也無所謂,希望互相理解的對象也是有的。只不過對除此以外的人,覺得在某種程度上即使不被理解也無可奈何,這是不可強求的事。
    102) 因此,我并不是像永澤君說的那樣,以為人家不理解也不關緊要。
    103) 我在別人身邊到底在追求什么?別人又在我身邊追求著什么?我說過要等她,卻在最后的最后放棄了。死亡離得如此之近。帶著宿命的悲哀和鉛灰色的沉重?;蛟S我,不該問,讓你平靜的心再起漣漪。你在我身邊陪伴了一年的時間,對此我以我的方式表示感謝,這點無論如何請你相信。你沒有傷我的心,傷我心的是我自己,我想。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三
    4、然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靜悄悄進食的時間里,我竟奇異地懷念起人們的嘈雜聲來。那笑聲、空洞無聊的叫聲、嘩眾取寵的語聲,都使我感到親切。這以前我被那嘈雜聲著實折磨得忍無可忍,可是一旦在這奇妙的靜寂中吃起魚來,心里卻又總像是缺少踏實感。這食堂的氣氛,類似特殊機械工具的展覽會場:對某一特定領域懷有強烈興趣的人集中在特定的場所,交換唯獨同行間才懂得的信息。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四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
    村上文字中的荒蕪感和令人絕望的氣息無疑是城市生活的產(chǎn)物。一群孤獨的人在都市狹小空間的自我保護。欲望、流浪、冷漠、在愛情中的虛無感、無奈、叛逆充斥了這本書,病態(tài)隨處可見,但是這本書的火自有它的原因,正是這樣一種虛無感引起了太多人的共鳴。
    據(jù)悉《挪威的森林》靈感來自于甲殼蟲聞名世界的曲子《norwegian wood》,特地找來聽聽,著實有一股清新的來自深深森林的潮濕而又清新的味道“海潮的清香、遙遠的汽笛、女孩集體的觸、洗發(fā)香波的氣味、傍晚的和風,飄渺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些組成了村上春樹的世界,那是一種微妙的,無以明之的感受,貼己而朦朧,撩人又莫名。書的語言以及所營造的氛圍給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會因為其中的句子而拍手叫絕。
    “死亦不是生的對等,而是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BR>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希望失望?!?BR>    “我希望你記得我,記得我曾這樣存在過”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破譯了我們孤獨的心靈密碼,讓心靈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釋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時候,或許放棄抵觸,自我調節(jié),看到自己,認識自己,練習安靜,我們在成長的生活中會避免不僅僅是“孤獨”的傷害。
    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五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算得上是我迄今為止看過的最棒的一本小說之一。當初為何要選擇買這本書呢?或者說為什么會選擇讀這本長篇小說呢?——初衷只是為了打發(fā)無聊的時間罷了?,F(xiàn)在回想起來,人生若是能讀到這本小說,簡直是太棒了。就像村上先生描述《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樣:信手翻開一頁,讀上一段,一次都沒讓我失望過,沒有一頁使人興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這也是《挪威的森林》給我的感受。
    怎樣孤獨的人才能作出如此“神作”?在小說中的享受孤獨的渡邊,還是渴望真愛的綠子,我看到了自己:一個熱愛孤獨,也愛冷清;愛群居,也愛獨處的我。如果世界上有一味良藥能夠治愈孤獨,我想應該是《挪威的森林》吧?從唯美的文字中,我看出了綠子對愛的渴望:春天里的毛茸茸的熊,抱著它在長滿三葉草的山坡上滾一下午;字里行間也體現(xiàn)出渡邊盡管愛好孤獨,卻也不忘追求直子:療養(yǎng)院中的吉他聲,聲聲入耳,直擊內心,震懾靈魂。
    如果世界上有美好的愛情,我相信它一定活在村上春樹的筆下;如果世界上真正愛獨處的人,我相信他一定是被村上所感染著。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嘆村上的文筆,在簡樸中尋找愛請與孤獨。要以怎樣的心態(tài)才能將美好且凄慘的愛情故事與令人窒息的孤獨相融合?這本是兩個對立面,但卻被他融合的如此完美。
    讀這本書之前,我不敢獨自一人做任何事。與其說不敢,不如說抗拒孤獨。就連獨自去上廁所,去食堂吃飯都會感覺很失落,會感覺自己是像是被全世界拋棄一樣,路人的眼神也總是令我不安和恐懼。我總是努力混入各種群體,后來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群體都能容下這么一個我。直到領會了村上筆下的孤獨,我發(fā)現(xiàn)原來孤獨是不可避免總要面對的一件事,就像他說: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后來慢慢的,我試著去接觸這個陌生的孤獨,這個所謂獨自一人成長的過程。剛開始,我總是帶著耳機,用玩手機,聽音樂來躲避路上成雙成對的路人的眼光。其實他們并沒有看我,沒有人會注意一個低頭獨自行走的人,這些我幻想出來的目光不過是內心深處的恐懼而已。漸漸地我慢慢習慣了這種感覺,終于可以放下手機,摘掉耳機,獨自走向目的地。
    后來,試著獨自一人去圖書館,享受難得的孤獨。第一次到圖書館時,我選擇了人群密集的地盤,還隨身攜帶者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作為“護身符”。又過了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我根本不需要這種心里暗示。我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的。我開始選擇了人稀稀落落的地盤,還是覺得不夠安靜?,F(xiàn)在的我會到圖書館的最頂樓,選擇一個陽光剛好照進來的位置,享受書和孤獨帶給我的喜悅。
    “每天留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自己,一個人能做的事,我能想許多。”村上春樹如是說。的確,每天留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自己的內心,叩問自己的靈魂,激發(fā)內心深處的孤獨再好不過了。有一種孤獨會使我不再羨慕成雙成對的情侶,不再羨慕成群結隊的路人——那樣的生活我向往過,那樣的伙伴我也有過。只是一個人的獨處會讓我變得更優(yōu)秀而已,僅此而已。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六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
    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wěn)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我通篇讀下來,不知到為什么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傷縈繞在心頭,我讀到的是渡邊等人內心的孤單和迷茫,永澤有著令人羨慕的家世和外表,有著無與倫比的絕妙口才和魅力,卻沉迷于酒吧與旅店中,在女孩子身上浪費時間和生命,他不知道這么做的意義,迷茫又虛妄地過著他的人生,他不同情自己,認為這是卑劣的人才會做的事為了滿足自己的渴求而選擇逢場作戲,拒絕與其他人進行心靈的交流,只對自己的所思和所感以及如何行動感興趣,把自己和別人分開來考慮事情,對外界十分冷漠,或許別人會羨慕他在女孩子中間的游刃有余,我卻覺得他十分孤單,身邊形形色色無數(shù)人從他身邊走過。去問沒有人能夠真正走進他的心。與他交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永澤身上也能看出渡邊的一些特性,在我看來,無論是活潑開朗的小綠還是純凈清澈的直子還是直爽的玲子還是其他人,都沒能夠讓渡邊敞開過心扉,他在很多女性身邊游走,對性這種事渾不在意,所做的即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空虛,他在自己的內心給自己鑄造了一個世界,但他與永澤有不同,他并不是拒絕與他人交流,正如他所言,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愿意失望,直子陷入孤獨中無法自拔,她身處的地方在作者的筆下如同伊甸園一般靜謐美好,卻是一個人純凈的孤島,她無法尋求到治療的方法,只有在死亡中尋找自己的解脫,生與死的好壞如何定義呢,有的人艱難地在泥沼中踱步,前前后后看不到出路,無論走到何處,只有一望無際的灰暗泥沼在延續(xù)著,在生的正中央,一切以死為中心不斷地旋轉著,死不是生的對等,而是潛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在直子死亡那刻,我的心也同樣跟著渡邊一同起伏,摯愛失去所帶來的悲哀是無法治愈的。
    但文中并不是只有那種悲涼,反而在其中孕育這希望,渡邊學著從這種悲哀中掙脫開來,并從中領悟真理,幸好他身邊還有小綠相伴,她是點燃渡邊的一束光。是他活下來的支柱,他對小綠的愛能融化整個森林里的老虎,也能使世界重新溫暖起來。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七
    讀完《挪威的森林》這最后一段,眼淚奪眶而出。
    直子,玲子,綠子......我們的曾經(jīng)!
    即使青春老去,紅顏不在,即使江河易道,歲月變換,那曾經(jīng)拂過額頭的清風,那曾經(jīng)照耀過的明月,那曾經(jīng)對視過的眼睛也會漫卷記憶......合上書,耳邊還有那一聲呼喊:“請你記住我,記住我這樣存在過。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八
    早在高一時期就已拜讀過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最近又不由自主重拾此書,品讀一番。每讀一次,內心都感到現(xiàn)實世界如此地虛無縹緲,恍然如夢。
    主人公總是一副與外人無交集的狀態(tài),少有的朋友也是死亡、失蹤、不滿,兩位摯友皆以死亡告終,主人公卻依舊平靜生活,雖然內心難受,卻以平淡對人生,在孤獨與應對中體驗生活。
    “把過去的東西全都處理掉,也好獲得新生?!边^去已是過去,未來尚需憧憬。我們坐在現(xiàn)實的長椅上,唯有望向那時光的盡頭,又怎有時間回望以往,正如你所說“不翻頁,生活如何繼續(xù)?”只要不被頁面的灰塵迷濕了眼,我們依舊前行。
    “不要同情自我,同情自我是卑鄙懦夫作的勾當?!弊晕覠o需同情,無能就是無能,失敗就是失敗,沒什么好說的,沒什么好推脫的,自我不夠格那就用努力去彌補,沒啥大不了,拼搏自佳,我們不要做懦夫,人當頂天立地,存于宇宙。
    “努力,指得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我們要明確自我需要的是什么,如何獲得,主動去營造機會,并且要有針對性,這樣的努力方能不白費,但要做到光而不耀。人,成功要更加虛心,不能耀眼,老子言: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要對等的”不對等的關系都是不健康的,只能是短暫的,只會讓低微的人對處于關系優(yōu)者產(chǎn)生厭惡。沒有人能永遠守護另一個人因為那是不平等的,可惜直到畢業(yè)前我們才領悟,可是至少還不算太遲,對等才能健康。
    “朋友也是要記住的,在記憶被沖淡以前,我們需要永銘記?!?BR>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摘抄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篇九
    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后來渡邊的前女友自殺死了。最后,與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互相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小說寫出了青年人的狂妄,自大,以及對生活的`獨立和反叛,大膽與率真。書中的人物,身驅動作是隨俗的,而心思念頭則顯得空靈,說話的方式特別,常??沙殡x出來而成格言,如 只有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裝進一種稱作小說的不完整容器里 , 我們一邊把死當作微塵般吸入肺里,一邊活下去 , 世界處處是驢子糞 年青的謬思在書中比比皆是。
    成長的世界充滿責任和不愉快。村上春樹筆下的主角們都是年輕的。他們不愿意長大,認為長大是不可思議的,長大是在完全沒有準備下,被死拉硬擠出來的。主角甚至羨慕已死的人的永遠青春。這是一部年輕的小說,成長歷程年輕階段的熱情坦率,直抵人性根蒂:成長的苦悶、無奈、恐懼、好奇,令人感動共鳴。正如作者說 有些人會喜歡這部小說,有些人不喜歡 。
    我們在渡邊、直子、綠子、木月、永澤、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村上春樹的困惑和迷亂中,我們輕觸到一顆纖細易感的心,一如我們自己。
    從書中我仿佛看到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他們不愿意長大,認為長大是不可思議的,長大是在完全沒有準備下,被死拉硬擠出來的。在社會中被身邊的人所影響,使他們失去自己內心中的自我,無法自拔。
    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仿佛被上帝用一種巧妙的公式連接在一起,這種細微的事情只有細心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但書中的主人公,卻被身邊的事物所蒙蔽,就如同一些罪犯,直到犯罪過后才能覺悟。我們身邊的人,有一些人只看到事情的外表,卻沒看到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