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以培養(yǎng)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特色的省屬公辦全日制高等學校。學科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等。設有16個院(系、部)、3個工程中心,在校全日制學生2.5萬余人。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成為培養(yǎng)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
為實現(xiàn)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工程大學的戰(zhàn)略目標,學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各類高層次人才,現(xiàn)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
| 用人單位 | 專業(yè)方向 | 需求崗位 | 崗位需求數(shù)量 | 年齡條件 | 學歷條件 | 職稱條件 | 目標任務要求細則 |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機械制造)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限男性,具有工程實踐背景優(yōu)先 | |
| 過程裝備與控制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材料工程學院 | 材料表面工程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具有海外一年以上學習經歷;.2.博士畢業(yè)于985高校;3.以第一作者發(fā)表的論文被SCI收錄4篇以上或被SCI\EI收錄8篇以上,博士畢業(yè)于知名大學;4.博士后出站。 | |
| 復合材料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材料加工(鑄造、焊接)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材料加工(模具或塑性加工)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材料力學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本科、博士分別為力學、材料學專業(yè) | ||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鍋爐燃燒或氣固兩相流理論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要求本碩博專業(yè)一致或相近;2.男性優(yōu)先,博士畢業(yè)于211工程高校優(yōu)先;3.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年齡可放寬至45歲。 | |
| 汽輪機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電廠控制系統(tǒng)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制冷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暖通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流體力學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電力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輸變電工程/電力系統(tǒng)規(guī)劃/新能源利用/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氣信息技術/通信系統(tǒng)等) | 教師 | 6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符合下列條件優(yōu)先引進:①在電氣工程學科領域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較突出學術成果,一定的學術知名度,與國內外同行有廣泛學術聯(lián)系,能夠帶領團隊開展科學前沿研究,具有正高專業(yè)技術職務的學術領軍人才;②在國內電氣工程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學術成就和影響,具備較強的學科梯隊建設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的學術拔尖人才;③本科畢業(yè)于海內外重點大學或知名大學,博士畢業(yè)于985、211大學或海外知名大學的學術拔尖人才(含應屆生);④具有工程技術研究經歷、海外經歷、主持過省級以上縱向課題、承擔過大型橫向研究課題的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工程技術人員;2.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者,學歷可放寬到碩士。 | |
| 自動化學院 | 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研究方向為網絡及現(xiàn)場總線、嵌入式系統(tǒng)硬軟件、工業(yè)機器人技術、伺服驅動、過程控制、控制理論及應用)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本科專業(yè)與碩博專業(yè)一致或相近,博士畢業(yè)于985工程高?;蛳嚓P知名學科國內211高校;2.有海外背景或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者優(yōu)先考慮。 | |
| 機械工程(研究方向數(shù)控技術、工業(yè)機器人技術等)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為嵌入式系統(tǒng)硬軟件、網絡及現(xiàn)場總線等)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碩士或博士研究生 | 碩士需副 高以上 | ||
| 通信工程學院 |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具有海外背景優(yōu)先 | |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智能電網信息通信技術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計算機工程學院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教師 | 2 | 45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正高 | 1.正高級人員具有在211工程或985工程高?;蛴性诤M庵髮W、企業(yè)工作經歷;2.引進的博士本碩博均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畢業(yè)。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教師 | 1 | 45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正高 | ||
| 軟件工程\軟件測試\數(shù)字媒體\網絡技術\硬件類 | 教師 | 4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程管理(工程造價)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本碩博均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畢業(yè) | |
| 建筑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教師 | 1 | 45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 建筑設計及理論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碩士或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藝術設計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博士畢業(yè)于211工程或985工程大學;2.有工作經驗者優(yōu)先。 | |
| 動畫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汽車與軌道交通學院 | 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或交通運輸 | 教師 | 2 | 45歲以下 | 碩士或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1.本科畢業(yè)于國內重點大學,博士畢業(yè)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高?;蚝M庵髮W;2.本科為機械類或交通運輸或交通工程專業(yè),本碩博專業(yè)相近或一致。 |
| 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新能源汽車研究方向)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軌道交通研究方向)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或交通運輸 | 教師 | 4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環(huán)境工程學院 | 環(huán)境工程(電力環(huán)保)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本科畢業(yè)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博士畢業(yè)于985高校或海外知名大學;2.本碩博專業(yè)一致或相近;3.有實踐經驗者優(yōu)先,男性優(yōu)先。 | |
| 環(huán)境工程(電廠化學)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環(huán)境工程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水質科學與技術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人文與社會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本碩博均畢業(yè)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 | |
| 科學學院 | 政治學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外國語學院 | 英美文學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碩士或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本科畢業(yè)于211工程高校 |
| 英語語言文學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碩士或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
| 英語翻譯學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數(shù)理部 | 數(shù)學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本碩博均畢業(yè)于985高校;2.男性優(yōu)先。 | |
| 工業(yè)中心 | 機械與電子工程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本科和博士均畢業(yè)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2.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優(yōu)先。 | |
| 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電子、電氣或自動化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信息與計算機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或正高 | ||
| 機械工程、機械設計或數(shù)控加工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教授級高工優(yōu)先;2.具有海外經歷和豐富工程實踐經驗優(yōu)先。 | ||
| 機械工程、CAM或數(shù)控加工工藝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機械電子工程或控制科學與工程 | 教師 | 1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
| 電力仿真與控制工程中心 | 熱能工程 | 教師 | 2 | 40歲以下 | 博士研究生 | 1.要求本碩博專業(yè)一致或相近;2.男性優(yōu)先,博士畢業(yè)于211工程高校優(yōu)先; |
二、應聘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熱愛教育事業(yè),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
3.遵紀守法,有良好的師德品質、敬業(yè)精神和團隊精神;
4.身心健康;
5.具備所聘崗位要求的資格條件。
三、人才待遇
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享受事業(yè)編制待遇,具體待遇按照《南京工程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實施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見學校人事處網站政策法規(guī)欄)。
四、考核方法
人事處初步審核應聘人員材料,分送相關院系。院系組織面試(含試講、學術講座等)??己司唧w時間由院系通知應聘人員。
人事處對應聘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xiàn)、道德品質、業(yè)務能力、所提供材料真實性等進行全面復審,并報學校審批。
五、公示和聘用
擬聘人員名單在校園網人事處信息公告欄公示一周,相關材料送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審核和備案。
體檢合格后(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zhí)行)與學校簽訂聘用協(xié)議。受聘人員按規(guī)定實行試用期。試用期考核不合格者,取消錄取資格。
六、聯(lián)系方式
應聘人員可以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方式遞交個人簡歷,并同時提交相關佐證材料(含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教學科研成果等相關內容),應聘人員須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聯(lián)系人:邵文龍 方瓊波
聯(lián)系電話:025-86118844
傳真:025-86118844
通訊地址: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弘景大道1號南京工程學院人事處
郵政編碼:211167
電子郵箱:rsc@njit.edu.cnliuxuehr022@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單位、姓名、學歷學位、專業(yè)(方向)、職稱,請注明信息來自留學人才網)
在線投遞簡歷:http://www.liuxuehr.com/job/company.asp?id=1772
熱忱歡迎有志加盟南京工程學院的海內外英才應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