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十一篇)

字號: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yīng)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dāng)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一
    作者曹雪芹,在我看來他一生是凄慘的。少年時父親被革職,全家北遷,生活貧困。后又流落到北京西郊,家徒四壁,愛子重病,卻因無錢醫(yī)治而身亡。在這無奈的一生中,他經(jīng)歷了人生百態(tài),體會到世態(tài)炎涼,所以才能寫出這樣不朽的名著。
    說到《紅樓夢》,很多人都認(rèn)為它是一篇以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愛情糾葛為主題的悲劇。但在我看來,它其實遠(yuǎn)遠(yuǎn)沒有那么簡單。作者通過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各種復(fù)雜的社會背景來寫這個看似和平安寧,實則早已暗潮洶涌的賈府,也成就了很多經(jīng)典文學(xué)人物,比如潑辣有心計的鳳姐,老實懦弱的迎春,天真伶俐的晴雯,以及那位可笑的劉姥姥,但讓我最難以忘懷又沉思良久的女子,莫過于黛玉和寶釵了。
    薛寶釵,出身于豪門世家,所以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以及圓滑處事的為人。她對寶玉有著朦朧的愛情,所以最終他才愿意假扮黛玉嫁給寶玉,從而導(dǎo)致林黛玉死亡。當(dāng)她在游玩時無意撞見兩個丫頭在密談時,她為了脫身,居然可以把問題全部丟給黛玉,足見她的心計和城府。她勸寶玉去博取功名利祿,學(xué)習(xí)應(yīng)酬世務(wù)以便飛黃騰達(dá),可是寶玉一向是厭惡那些人,自然不悅,這其中也可以看出她與寶玉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她注定了不可能成為保育思想上的共鳴者。但是她的才干、能力以及出生都是最適合當(dāng)寶玉妻子的人,而且賈薛聯(lián)姻也可進(jìn)一步擴(kuò)大賈家勢力。所以賈府的人為了自身利益,用一記偷梁換柱讓寶釵嫁給了寶玉。
    相比薛寶釵,黛玉的家世就略顯清寒了。她出身于書香世家,早期喪母,隨后父親也身亡,寄居在賈府中,所以她有著極強(qiáng)的自尊心。她的性格與寶釵截然不同,她不會刻意討好別人,不懂世故,她孤高自許,多愁善感,當(dāng)她聽到寶玉要娶寶釵時,氣急攻心,最后身亡。但她和寶玉都是一樣的,都是那個時代的背叛者,有這思想上的共鳴。但由于時代的局限,以及賈府人的自私,致使他們的愛情以悲劇收場。
    在這兩個女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個道理,人的性格會決定她一生的結(jié)局。寶釵能干,她成為寶玉的妻子,黛玉清高,成為了寶玉的戀人。如果將角色互換一下,那三個人都不會幸福的。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二
    紅樓夢的一回講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塊無才補(bǔ)天的頑石。凡心大熾,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雖然會瞬間樂極生悲,物換人非,打掃偷來是一場夢,萬竟成空,但也愿意前往。他于是被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為每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后來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yǎng),得以脫去草胎木質(zhì),換成女人形體。在下凡前,對警幻仙子說,要用一生的眼淚還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寫出了賈寶玉,林黛玉的由來,為后來的事情做鋪墊,也描述了林黛玉愛哭的性格,賈寶玉頗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話說出了賈家一時的興盛,繁榮的景象。而后來物換人非,萬鏡成空,最后衰落,敗亡的結(jié)局。給人以暗喻,不禁讓人傷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為情節(jié),也寫得各有特色,別有一番滋味。比如;賈家每人住的小院,每個人的穿著,外貌,行為舉止,神態(tài)等。讓我眼前一亮。
    紅樓夢還成功刻畫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方法有兩種;一是通過人物的一句話,一個笑,一個動作,點出了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心里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寶釵,遇到寶玉卻數(shù)落下人,心里卻想說寶玉而不好明說出口,便用這種方式。點出他嬌慣,心重的心里特點。
    二是把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與作者的敘述融合在一起,來解剖人物的特點。在寶玉遇到黛玉也來看寶釵,笑著讓了座,并且聽出黛玉再說自己時,笑了笑并沒還嘴,指出寶玉心里有一絲不滿,但也毫不介意。
    這些心理描寫生動地寫出了人物的心機(jī),情緒,讓人印象深刻。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三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fēng)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BR>    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tài)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rèn)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huán)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tài)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為曹雪芹先生寫這部書時,常是照著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dāng)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yáng)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jìn)的戰(zhàn)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么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rèn)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dāng)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jìn)府,后來跟了寶玉,也是房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quán)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fù)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tài)度,也很有鳳姐遺風(fēng)。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后幾回,她卻搶著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 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著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她曾笑著說“沒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為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jìn)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qiáng),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嗎?她茫然的斗爭著,其實都不知道斗爭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xiāng)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yǎng)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繡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么該爭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biāo),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yuǎn)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于是總是痛苦著。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四
    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結(jié)識了《紅樓夢》這本含笑的悲劇。不知不覺中,我已經(jīng)將自己沉醉在這紙醉金迷的世界中。我在這朦朧中——醉了,深深的醉了,醉在幾世輪回,醉在三生三世,醉在彼岸花從……
    朦朧中,一位芊芊瘦弱的少女。湖畔邊,風(fēng)吹過她的墨發(fā),打著幾分柔柔的感傷。心緒因憂愁隨風(fēng)飄零,落下幾片殘缺的花瓣?!盎ㄖx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瓋z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只有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不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想必你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就是——《黛玉葬花》了。
    風(fēng)吹走殘落的花瓣,卻吹不走眉間的一點愁。千年絳珠,降臨人世,只為報那灌溉之恩卻流盡此生的淚。郁郁而終,不得善緣。黛玉,在我眼里是出水芙蓉,是圣潔白蓮,出淤泥而不染。有一層薄薄的紗籠罩著她,顯得那么清高、神秘……
    紅樓遺夢,悲兮,嘆兮,夢兮,憂兮……
    紅樓遺夢,夢情仇,夢憂愁,夢黃粱……
    紅樓遺夢,悲劇,喜劇,戲劇……
    紅樓遺夢……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五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xiàn)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琢磨著《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xiàn)在婚姻、建筑、文化、財產(chǎn)等各方面錯綜復(fù)雜的矛盾沖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云,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xué)畫廊中的藝術(shù)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后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于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xiàn),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于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并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盡管實際上他心里喜歡林黛玉?;橐龃笫滤麩o法自主,最終導(dǎo)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dāng)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著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jié)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么悲慘的結(jié)局我卻怎么也想不到。
    當(dāng)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后,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為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jīng)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fēng)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yuǎn),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悲劇啊!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六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隨著凄涼的《葬花吟》緩緩傳入耳中,那桎梏、悲哀的情緒便油然而生,思緒紛飛,帶我回到了去年的夏天——在我第一次翻開《紅樓夢》的時候……
    對于這部名著,曹雪芹獨特的敘述方式無疑是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開卷第一回,以神話的角度,說這本小說原本是刻在石頭上的,他只是抄下來而已。而神瑛侍者用甘露細(xì)心澆灌絳珠草,絳珠草化為人后要以淚為報的故事不僅為之后寶黛之間悲哀的愛情故事結(jié)局作了鋪墊,也將這部小說中的“真真假假”表達(dá)到極致。
    所以從書中的第一回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了這將是一場令人嘆惋的悲劇,而曹雪芹寫文章的這種多角度的寫法,也使得《紅樓夢》這部小說成為了自千古廣為流轉(zhuǎn)的,可以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之一。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jìn)這本書,來領(lǐng)略它獨特的韻味。
    首先隨著林黛玉的眼光,讓我們第一次領(lǐng)略到了賈府的繁榮和鼎盛。那宏偉的外觀、講究的布局、華貴的陳設(shè)、嚴(yán)格的制度,無不將賈府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之后賈府的敗落更是讓我為這個封建貴族的遭遇感到惋惜,也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盛極必衰”的殘酷規(guī)律。
    而這部作品成功的一點還在于曹雪芹對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
    先說一下書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林黛玉吧。“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曹雪芹在書中給林黛玉的評價,說實話,在剛開始閱讀《紅樓夢》時,我很討厭這個人物,討厭她的多愁善感,討厭她對下人咄咄逼人,討厭她的弱不禁風(fēng),但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jìn),我也被她和賈寶玉純潔真摯的愛情所感動,也被她優(yōu)雅絕俗、內(nèi)慧外秀的氣質(zhì)所吸引,也為她雙親皆逝,寄人籬下的悲慘遭遇而感到憐憫,也為她在賈府中察言觀色,言行謹(jǐn)慎而感到她的機(jī)智。不僅如此,她的身上還體現(xiàn)著才華橫溢的詩人氣質(zhì)。她心地純潔,在丫鬟面前,毫無主子的傲慢。只有她才懂得賈寶玉不想做官的心思,可謂是和賈寶玉心有靈犀,她和賈寶玉的愛情并非是被對方的樣貌所沉迷,而是兩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高度認(rèn)同,這也是整部作品的一大亮點。她雖然有時會對旁人心直口快,但她也會在詩會上幫助她人。
    作為書中另一核心人物——賈寶玉,作為神瑛侍者轉(zhuǎn)世真身的他,是榮國府賈政和王夫人之子,銜玉而生,自幼便深受祖母賈母的疼愛,一直住在賈母院里,知道十二三歲才入住怡紅院。他憎恨男性,更親近封建社會中受壓迫的女性,他曾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讓人深有感觸,于是他憎恨自己的出身,厭官,并喜歡和一些地位卑微的人親近。而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木石前盟”、“金玉良緣”的愛情故事更成為貫徹《紅樓夢》這整部作品的主線之一。
    既然提到了“金玉良緣”便不得不讓人想到舉止嫻雅的薛寶釵了,薛寶釵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她善于為人處世,且識大體。出身于豪門之家,也頗有大家之范。但也由于這個原因,讓她在面對看到晴雯的悲慘遭遇時也沒有為其發(fā)聲。她最終與賈寶玉成了婚,成為賈寶玉的妻子,但由于賈寶玉始終放不下對林黛玉的執(zhí)念,也只是空有其名,也成為了封建貴族家庭中的一位犧牲品。
    從思維敏捷卻又心狠手辣的王熙鳳到內(nèi)慧外秀卻又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難發(fā)現(xiàn),《紅樓夢》中每一個人物都并非扁平人物,而是圓形人物,即正反兩面多角度皆有的人物,這種描寫手法也是文學(xué)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新。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含笑的悲劇”,的確如此,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情緒也不禁的跟著情節(jié)的推進(jìn)而變化著,在賈寶玉出家那一刻,誰又未嘗沒為這悲慘的結(jié)局而感到悲哀?但不僅如此,因為這更是曹雪芹對當(dāng)年曹家的家道敗落的真實寫照,這其中表達(dá)了曹雪芹對自己家族敗落的情感,是當(dāng)之無愧的文學(xué)名著!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七
    這個暑假,我又將原著版《紅樓夢》翻出,看了一遍,在剛識字的年紀(jì),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兒童版帶拼音的《紅樓夢》,于是,每晚纏著爸媽給我講一章作為睡前故事,小小的我看著書上精美的插圖,在內(nèi)心幻想偌大榮國府的盛象。再后來年歲稍長,媽媽為我買來原著版《紅樓夢》,雖看得不全懂,卻也囫圇吞棗地讀了幾遍,當(dāng)時覺得最復(fù)雜的是,就是人物關(guān)系。趙姨娘是誰的小老婆?賈璉是刑夫人的兒子嗎?一整個大家族,上至賈母下至丫鬟,凡提到名字的,最后的結(jié)果也都交待了,這里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先生寫作的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
    曹先生自評《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整本書結(jié)尾以"賈雨村言"即"假語村言",因此書中虛幻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相承接,常在一個人冤死后,再出現(xiàn)在一個瀕死之人面前,如鳳姐死前看到尤二姐對她笑……這樣的情節(jié),讓我又時不時心驚肉跳一回。既然剛才提到紅樓夢中復(fù)雜人物關(guān)系,我就來說說自己對一些人物的看法。
    提起《紅樓夢》,不得不說說林黛玉?!耙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寶哥哥與林妹妹的愛情悲劇讓人嗟嘆。林黛玉風(fēng)流裊娜,嬌小柔弱,惹人憐愛。她深得賈母的喜歡,否則賈母也不會在放爆竹時獨摟黛玉入懷了??少Z母等一眾人明知寶黛相愛,卻不促成這門親事,其原因是黛玉的多病。確實,黛玉心思過于縝密,一件喜事想出悲來,落下淚來,試問她如何能不病?她雖風(fēng)姿綽約,我見猶憐,卻只因自身性格二無法獲得像寶釵那樣健康的身體。書中寫她多心多想的大多是與寶玉有關(guān)的事,而在眾姐妹中,她是最會打趣人的俏顰兒,是寫詩奇才林瀟湘,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愛情中的女人都有疑心病?
    而薛寶釵,卻是與林黛玉的性格截然相反。曾讀過一篇文章,說寶釵的內(nèi)心是一片清明的。不錯,作為整本書中最明白、最識大體、最想的通、最寬容大度的人,寶釵不論是待人還是接物亦或是遭遇變故,都是頭一個明白人。她寬容大度,因此人人都愿意和她交往。她細(xì)心地關(guān)心著身邊的人,她曾日日為身為自己的情敵的黛玉送燕窩;她曾在香菱受委屈時保護(hù)她。她內(nèi)心澄澈,看透世事,即使是在寶玉出家后,她也只是落下淚后忙勸薛姨媽和王夫人想開些。我覺得她一定是最長壽的人,只因她處事不驚、嫻靜如月。她是賢妻,亦必是良母。盡管知道寶玉心中只有林妹妹,她依然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寶玉,為他著想,解他的心結(jié),勸勉他勤學(xué)。寶釵是真正的智者,在紅樓這場大夢中,她似乎是坐看夢中人情百態(tài)而內(nèi)心無波亦無瀾。
    再來說說襲人和晴雯:這兩人都是我非常欣賞的丫鬟。她們伏侍寶玉盡心盡力,細(xì)心備至。襲人賢惠,也心儀于寶玉,文中說寶玉待襲人與旁人是不同的,她應(yīng)是意識到寶玉的感情,因此在寶玉踹了她一腳后心涼了半截。她最多只能做側(cè)室,她心中對做姨娘的命運(yùn)應(yīng)是有些害怕的。她怕色衰愛弛,怕正室欺壓,但她對寶玉的愛是不動搖的,這樣一個聰明而賢惠的丫頭,最后結(jié)局也是好的。她本欲為寶玉而死,卻意外發(fā)現(xiàn)所嫁之人乃寶玉之友蔣玉函,最后想來應(yīng)是夫妻和睦、兒女承歡膝下。晴雯則是個大美女,鳳姐說:“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的好?!鼻琏┧哐⑾骷绨?、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也因花顏而耽了莫須有的罪名,因病慘死。在《勇晴雯病補(bǔ)雀金裘》中她的落落大方、勇敢堅韌讓我敬佩。她死后被寶玉杜撰為芙蓉花神,也不枉她對寶玉盡心伏侍一番。襲人和晴雯同為丫鬟卻不同命,其原因是晴雯的開放、反抗精神與當(dāng)時封閉的時代相抵觸。
    最后來說說趙姨娘,這個戲份并不多的“壞女人”。小時候不懂太多,對趙姨娘只一字評述:壞。略大些,才發(fā)現(xiàn)了趙姨娘并不是壞,她是有無奈、無能為力的。她和馬道婆用魘魔法設(shè)計害鳳姐和寶玉,是狠毒。但文中馬道婆進(jìn)趙姨娘屋子時看到的是滿炕頭的零碎的、不成樣的綢緞,可見趙姨娘作為小人物悲哀的命運(yùn)。主子只做了半個,比下人好不到哪里,還要每日每夜忍著一窩子氣。她是賈政的側(cè)室。又生了兒女,所謂納妾納色,想必她也曾有過美人如玉的歲月;也曾有過相愛交好的小廝;也曾與賈政恩愛繾綣,只可惜女兒探春總不和她同一戰(zhàn)線,兒子賈環(huán)又是扶不上墻的爛泥,而她又是個好爭風(fēng)吃醋、斤斤計較、極具小市民氣質(zhì)的女子,也正因此,她罵女兒、打兒子,惹得人人討厭。她在偌大榮國府內(nèi)無可安身之處,或許,她會在每次被姑娘太太們欺辱后無力地嘆息一聲吧。趙姨娘“壞”的背后隱藏著外表光鮮生活下滿地的虱子,也正給了當(dāng)今時代那些整天做夢想飛上枝頭變鳳凰的灰姑娘警示。
    除出色的人物塑造外,《紅樓夢》中大量優(yōu)美而雋永的詩文,讓我不得不驚嘆于曹先生的妙筆生花、妙語連珠。
    《紅樓夢》于康乾盛世出現(xiàn),表達(dá)了對反對封建、追求平等、個性解放的進(jìn)步思想,它的問世,是中國文學(xué)的驕傲,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后來更是出現(xiàn)了一門專門研究《紅樓夢》的學(xué)問——紅學(xué)。曹雪芹先生如此出色之作,不愧為后人稱道。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八
    中國古代四大文學(xué)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風(fēng)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是國內(nèi)至今最有影響力的文學(xué)巨作,我仔細(xì)閱讀一番后,果然名不虛傳。
    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個貴族青年男女的愛情為主線,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和封建制度下人物的悲慘命運(yùn)。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了上至朝廷下至市井的人情世故和社會風(fēng)俗,并運(yùn)用了相當(dāng)多的篇幅描寫貴族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游戲、讀書與社交,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一部《紅樓夢》,也是當(dāng)時社會的真實縮影??此品被ㄖ\烈火烹油的賈府,實則矛盾重重:家族統(tǒng)治者和叛逆青年之間的矛盾,主仆之間的矛盾,上層奴仆和下層奴仆之間的矛盾,統(tǒng)治者間不同派系的矛盾,嫡庶之間的矛盾……在全書中,賈寶玉挨打和抄檢大觀園是全書中所有矛盾的集中爆發(fā)點。
    《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薛寶釵藏愚守拙,王熙鳳機(jī)關(guān)算盡,李紈如“死灰槁木”一般,迎春是“有氣的死人”,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每個人物都深入人心,令人回味。而這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
    賈寶玉銜玉而生,聰明靈秀,是賈家寄予厚望的人物。他的思想叛逆而前衛(wèi)。在他心中,人與人都是平等的,人只有善惡美丑之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蔑視假道學(xué)的夫子,不相信男尊女卑。他愛惜女孩子,認(rèn)為女兒家都是水做的骨肉,清新可人,是鐘靈毓秀所在。后來,賈府遭遇了一系列變故,歷經(jīng)革職抄家,祖母和元春逝世,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yuǎn)嫁,妙玉遭劫……特別是被偷梁換柱與寶釵結(jié)婚致使黛玉魂歸離恨天,使賈寶玉遭到了極大的精神重創(chuàng)。生離死別,物是人非,世態(tài)炎涼,人間冷暖,使他恍如身處水中月鏡中花,時而癲狂,時而癡呆,時而清醒異常。在頓悟了一切后,賈寶玉最終“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懸崖撒手”而去。
    林黛玉同樣是一個優(yōu)美的女性。她楚楚可憐,多才多藝,多愁善感,充滿詩情畫意。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敏感小性,不懂人情世故。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做最真實的自我。她執(zhí)著于愛情,卻又壓抑著自己。在封建社會傳統(tǒng)道德的打壓下,賈寶玉娶了端莊大方的薛寶釵,成就了“金玉良緣”。而她卻苦戀無果,最終淚盡而逝。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隨著一紙抄家皇令的下達(dá),赫赫揚(yáng)揚(yáng)的百年榮寧二府頃刻間大廈將傾。那些如水般清純的女性也慘遭厄運(yùn)。黛玉淚盡而逝,寶釵獨守空房,惜春落發(fā)為尼……真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
    合上書頁,書香猶在手中。走進(jìn)紅樓,感知一曲悲歌一段夢。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九
    細(xì)細(xì)品讀紅樓,看他們?nèi)缙灞P般的人生走到殘局?;淙送觯t樓夢段,曾經(jīng)的榮華富貴被時光的青苔緩緩淹沒只留下無盡的遺憾。
    《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真切地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我不得不被曹雪芹的文筆所折服,可謂一滴水照見太陽,半辮花描繪世界。在這個大家族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寶玉,寶釵,黛玉,三人的愛情糾葛,我聽過最動聽的情話就是“這個妹妹我見過”。
    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三,人的愛情是在長輩的操控下的,記得鳳姐將暹羅國進(jìn)貢的茶葉贈與姐妹們,并問大家怎么樣,寶釵說味道輕,其他人也說茶一般,唯有黛玉說好喝,寶玉聽了便要將他的茶送與黛玉,但鳳姐說,她要送并與黛玉開玩笑:“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從鳳姐的話中不難看出賈母希望二玉成家的心思。
    王夫人是中意金玉良緣的,她對寶釵則是滿意的,盡管元妃省親時對二人的評價相同——“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fā)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嬌花軟玉一般?!边@是對二人“貌”的評價。作詩之后,元春說;“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這是對二人“才”的評價??墒窃宋绻?jié)時賜的東西,只有寶玉和寶釵是一樣的,這也表明了元妃的立場,且讓賈母無話可說。
    在這種多數(shù)人都支持金玉良緣的情況下,黛玉卻深得我的喜歡。黛玉的命運(yùn)無疑是個悲劇,從她進(jìn)入賈府,到與寶玉相愛,最后早早夭亡,淚逝而盡。不過這也許也是一件好事,她沒有經(jīng)歷賈府后來的衰敗。
    黛玉是個敏感的女子,他的性格就像獼猴桃,外面是很不起眼的褐色果皮和渾身的毛刺。但剝開果皮,里面卻是顏色晶瑩味道鮮美的果肉,這里面的內(nèi)容才是黛玉性格的實質(zhì)。她常常會使一些小性,記得周瑞家的送宮花,黛玉冷笑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銳家的聽了,一聲不言語。對于寄人籬下的黛玉來說,感情既敏感又脆弱,此時她并不在乎這花有多高的價值,她在乎的是自己在賈府眾人眼中的地位是不是遭到貶低,說到底還是心中的自卑感需要一種外在的強(qiáng)勢和自尊心去維護(hù)與捍衛(wèi)。
    黛玉是個很少有等級觀念的人,她憐恤下人,對香菱等丫頭均是平等的,“黛玉正在情思縈逗,纏綿固結(jié)之時,忽然有人從背后擊了一掌,回頭看,不是別人,卻是香菱。而香菱想學(xué)詩,黛玉毛遂自薦做老師,甘愿為香菱效勞,完全是情同姐妹。就連大觀園里人人厭惡的趙姨娘,她也沒有另眼相待,趙姨娘前來拜訪,黛玉忙賠笑讓座,說難得姨娘著想,怪冷的,親自到來,又命人倒茶。
    黛玉是個聰慧的女子,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元春省親時,寶玉被作詩難住,完工在一旁的黛玉看到后,急忙又作一首賜予寶玉,獲得元妃和稱贊。史湘云入社后,請大家吃蟹賞菊時,大家紛紛題詩,黛玉先是從容不迫,最后時辰揮就一首,一舉奪下“花魁的稱號。
    黛玉在封建制度下向往著自由戀愛,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她對愛情執(zhí)著卻不乏真誠,對世俗不屑一顧,令她顯得更加卓爾不群?;ㄇ鞍V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如同一株芙蓉,在當(dāng)時的社會傲然挺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十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題記
    提到《紅樓夢》,人們想到的大多是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亦或是為林妹妹的香消玉殞而扼腕嘆息。而對于薛寶釵,大多數(shù)人對她的印象都是虛偽、善于逢迎,認(rèn)為她雖然表面上是一個大家閨秀,但內(nèi)心卻很勢利,甚至連對寶玉的感情也帶著利益的成分。其實我認(rèn)為未必就真是這樣的。
    首先,寶釵接受過良好的封建正統(tǒng)教育,寬容大度,溫婉嫻靜,是個典型的名門淑女,其次,她博覽群書,文采斐然,這從她所作的詩詞中就可以看出來。而說她虛偽、善于逢迎,可就真是有點冤枉他了。寶釵早年喪父,只有一個年事已高的母親和一個不成器的哥哥,家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她的操持,她從小就要周旋于各色人物中間,所以養(yǎng)成了“見人總帶三分笑的性格”,后來,寶釵因為種種原因而進(jìn)了賈府,在賈府里,寶釵因為自身溫和寬容、平易近人的個性而“大得下人之心”,又因為賢惠能干而為賈母所稱道:“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這評價可真是極高的。寶釵有了好東西也是與大家一起分享,且從不厚此薄彼。第六十回中,薛寶釵把薛蟠從江南回來送自己的東西,在分送眾姐妹時,也送了一些給賈環(huán),賈環(huán)的母親趙姨娘非常感激:“怨不得別人都說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平常看起來果真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幾東西來,他挨門送到,也不顯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yùn)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頭,他把我們娘兒們正眼也不瞧,那里還肯送我們東西?”趙姨娘尖酸刻薄,對人總是有三分防范心理,寶釵能夠得到她的贊揚(yáng),更是說明了寶釵是極為為人處世的,這也是天性敏感孤傲的林妹妹所比不上的。
    賈府里幾乎人人都對寶釵佩服不已,連丫頭下人們也喜歡和她說話,可就是這樣好人緣的寶釵,卻偏偏對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靜若秋波”的風(fēng)流佳公子暗生了情愫。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中“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之女,他對賈寶玉的感情也和賈府中的其他女子是不一樣的。他深愛著賈寶玉,卻不似襲人那般對寶玉百依百順,也不似黛玉那般對寶玉使小性子,更不似晴雯那般處處與寶玉針鋒相對。從始至終,他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愛著寶玉。她勸寶玉打馬進(jìn)京,求取功名,絲毫不是為了自己著想,僅僅是希望自己深愛的男子能夠成為一個有作為之人,而不是整天流連于脂粉叢中,虛耗大好時光??墒菍氂駞s對她的善意不予理睬,認(rèn)為她勢力世俗,反而變得和她有點疏遠(yuǎn)了。
    連后世之人也認(rèn)為寶釵勸寶玉做官是為了自己日后當(dāng)寶夫人而做準(zhǔn)備,而林黛玉才是真正和寶玉性情相投之人,他們可以在月下共讀西廂,可以在花間吟詩作樂,不理會世俗的牽絆,倫理的束縛,是一對真正的神仙眷侶??扇绻虑檎嬲者@樣發(fā)展,如果薛寶釵不在寶黛之間橫插一腳,結(jié)局就真是皆大歡喜嗎?我看未必。賈寶玉若是不考取功名,吃穿用度倒是不用愁,但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有些才華的敗家子而已。而林黛玉任性敏感的性子,也是極不適合做賈府未來當(dāng)家主母的。更何況賈寶玉天性“博愛”,四處留情,這樣的兩個人,如果以戀人的關(guān)系短期相處的話,還可以比較和諧,但如果是要以夫妻的身份長期和平相處,這是斷斷不可能的。而只有寶釵大度寬容的性格,才可以包容寶玉的風(fēng)流和孩童習(xí)性。
    或許真的是造化弄人,她會遇到那個清冷得不似人間女子的林姑娘,寶玉對林妹妹幾乎是一見鐘情,而后來寶釵進(jìn)了賈府之后,寶玉有一段時間和寶釵走得極近,好似有些冷落了林妹妹,其實不然,寶玉雖然和寶釵走得近,但他心心念念的仍是林妹妹,而非寶姐姐??v然后來林妹妹一縷香魂終歸離恨天,她和寶玉也結(jié)成了世人眼中的金玉良緣,可她卻終究沒能與寶玉舉案齊眉。只能在寶玉出家后發(fā)出“到底是意難平”的感慨。
    一座紅樓困住了那么多人,而寶釵是其中陷得最深的那一個,在寶玉與青燈古佛常伴之時,她仍是小心的掩了自己的情緒,盡心盡力的照顧著賈府的老老少少。寶玉就像是她的一場夢,縱然并不美好,縱然會使她眉頭深鎖,她卻仍不愿醒來……
    紅樓夢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篇十一
    風(fēng)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無無之亂?;蛟S沒有戰(zhàn)三國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漢的忠義情深,或許沒有夢西游的虛幻迷人,但紅樓有著一種千古不變的發(fā)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貫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過表面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極力反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敗。讀紅樓,令人嘆為的可不僅僅是家族興衰史,還有種種風(fēng)流事,種種風(fēng)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边@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緣,勾出了一段段風(fēng)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喪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少不得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賈寶玉又是個“只愛在女兒們身邊的”。兩人一見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瑣事。她是一向嬌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終愛女兒之潔的寶哥哥。他們?nèi)找瓜喟?,情味相似,厭惡世俗。寶黛之戀纏綿輾轉(zhuǎn),可最后,也不過是“卿于新房花燭中,余則凄然焚稿末?!?BR>    身帶金鎖的薛寶釵是位極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寬厚,不得罪他人,脾氣和順。可也正因為與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劇。封建包辦婚姻不僅沒能為賈寶玉帶來幸福,還讓他經(jīng)歷了生死離別。薛寶釵從小灌溉封建婦女思想,時刻銘記著“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場所謂的婚姻,亦是悲劇。
    有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紅樓夢》前幾十回是一場美輪美奐的精神盛宴。元妃省親建大觀園,何不宏偉?元宵眾人同樂猜謎,何不愉悅?林黛玉等人起詩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從那最繁華的一瞬開始的。這一切都如一場夢,家族興衰的夢,講述封建禮教的夢。過眼云煙。煙消云散。最終,大觀園的繁榮僅僅止步于過去。
    張曉風(fēng)曾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不僅是一本講述四大家族由興到衰的經(jīng)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里她就是對某一個時代的回憶,能觸發(fā)人心底的溫情。“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得那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