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英雄回家心得體會(三篇)

字號: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英雄回家心得體會篇一
    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是指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從韓國回歸中國。
    20xx年,中國與韓國本著友好協(xié)商、務(wù)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xié)議。
    從20xx年到20xx年,韓方已向中方連續(xù)七年移交共716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確認烈士的具體身份,幫助烈士找到親人和家鄉(xiāng)。
    20xx年以來,我國已迎回716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隨同英雄歸國的有上千件遺物。幫助烈士找到親人和家鄉(xiāng),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志愿軍烈士遺物25枚印章公布,向全社會征集線索,為25位烈士尋找親人,送英雄回家!
    近日,中韓雙方將于9月1日在韓國仁川共同舉行烈士遺骸裝殮儀式,2日上午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交接儀式。
    運送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抵達沈陽后,退役軍人事務(wù)部會同相關(guān)部門將于2日上午在遼寧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烈士遺骸迎回儀式,9月3日上午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安葬儀式。
    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guān)干部代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代表,志愿軍烈士家屬和社會各界代表等將參加儀式。
    9月2日,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執(zhí)行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任務(wù)的解放軍儀仗大隊,已集中訓練一個多月。他們使用的“禮步”,每分鐘24到30步,更顯莊重;托舉50斤模擬箱20分鐘只為穩(wěn)穩(wěn)托起棺槨,讓烈士感到祖國溫暖!
    半個多世紀前,上百萬中國軍人滿懷報國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戰(zhàn)場,有些人從此魂斷異國,埋骨他鄉(xiāng)。他們在韓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高層攜手努力推動下,以一種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們的遺骸,將在戰(zhàn)友、親人和故鄉(xiāng)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0xx年,中韓雙方本著友好協(xié)商、務(wù)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xié)議。
    自20xx年6月起,中韓雙方進行了坦誠會商。經(jīng)過雙方相關(guān)部門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交接相關(guān)事宜。
    20xx年底,中韓雙方就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問題達成共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起掘、干燥、鑒別、遺骸遺物分類整理記錄及裝殮等工作。20xx年,韓國國防部發(fā)言人金珉奭表示,這是中韓雙邊關(guān)系的新里程碑,為推動東北亞地區(qū)和平作出良好表率。
    他們都將安葬于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共安葬著百余位烈士。其中有3位軍級干部、10位師級干部,以及團級干部和戰(zhàn)斗英雄、模范、功臣。特級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楊根思,一級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孫占元、楊連弟等,也都安葬于此。
    1953年2月26日,孫占元、黃繼光、邱少云三烈士的遺體運送到沈陽。從當年3月3日起,全市各界公祭三烈士三天,3月6日靈柩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葬。
    他們?yōu)榱撕葱l(wèi)和平、守護家國,遠離故土親人,奔赴戰(zhàn)爭前線,犧牲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是我們的英雄。
    退役軍人事務(wù)部聯(lián)合人民日報新媒體等共同發(fā)起送英雄回家網(wǎng)絡(luò)行動,公布25枚與烈士遺骸同時發(fā)現(xiàn)的印章,向全社會征集線索,為烈士尋找親人。
    觀看英雄回家心得體會篇二
    9月15日,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在韓國仁川舉行,此次韓方共向中方送還88位烈士的遺骸及相關(guān)遺物。自20xx年起,中韓兩國遵循人道主義原則,本著坦誠友好、務(wù)實合作精神,已連續(xù)8年成功交接825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72周年。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中,有19.7萬名志愿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迎來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這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在這場戰(zhàn)爭中凝結(jié)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時刻激勵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zhàn)勝一切來犯之敵。
    接英雄回家,是對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銘記。近年來,每年一次地接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家,讓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強烈感受到,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為完成祖國和人民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是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這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先烈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每一個中華兒女永遠銘記。
    接英雄回家,是對抗美援朝精神的接力賡續(xù)。中華民族是壓不垮的民族,面對外國的霸權(quán)挑釁,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zhàn)場,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事實證明,正義必勝,這是人類發(fā)展史反復驗證的不變真理。英勇的志愿軍將士們,在這場正義的戰(zhàn)爭中,給予侵略者沉重打擊,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捍衛(wèi)了國家尊嚴,維護了亞洲及世界和平,極大改善了新中國的外部安全環(huán)境及和平建設(shè)環(huán)境。接英雄回家,就是在告訴全體中華兒女,和平發(fā)展的環(huán)境來之不易,務(wù)必時刻珍惜,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務(wù)必接力賡續(xù)。
    接英雄回家,是對抗美援朝精神的時代傳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是需要點精神的。近代以來,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起,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華民族飽受欺凌??姑涝瘧?zhàn)爭的偉大勝利,極大提高了中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讓剛剛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挺直腰桿、揚眉吐氣。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我們以勢不可當?shù)陌簱P銳氣和必勝信念,戰(zhàn)勝了裝備精良的敵人,打出了國威軍威。此次的第九次接英雄回家,就是在告訴人們,英雄是時代的標桿,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磅礴動力,務(wù)必一代代傳承下去。
    接英雄回家,是對抗美援朝精神的大力弘揚。在這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了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無數(shù)英雄人物,他們的事跡家喻戶曉,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在他們身上,我們汲取了拼搏進取、砥礪前行的澎湃動力,傳承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勝利的英雄氣概。此次接英雄回家,就是在激勵廣大中華兒女時刻不忘歷史、不忘英雄,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像英雄們一樣不畏急流險灘,不懼驚濤駭浪,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向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觀看英雄回家心得體會篇三
    今天,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即將回國。自20xx年起,我國已連續(xù)8年接迎825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
    今日之山河,他們曾用生命捍衛(wèi),今日之美好,他們曾用熱血換來。他們建立的不朽功勛,祖國和人民始終沒有忘記,他們的安葬及遺骸歸國也一直被祖國和人民牽掛著。青山忠骨,英雄歸來,祖國接你們回家。
    從未忘記,你們的犧牲。2022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2周年。72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jīng)兩年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贏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志愿軍先后有290余萬將士奔赴朝鮮作戰(zhàn),10多萬志愿軍烈士血灑疆場,他們用巨大的犧牲和無私的奉獻,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wèi)了新中國安全,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彰顯了志愿軍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和頑強品格。
    從未忘記,你們的精神。在朝鮮戰(zhàn)場上,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zhàn)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雄壯史詩。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盡管冬衣單薄、糧彈匱乏,志愿軍將士依然敢打必勝,犧牲時依然保持沖鋒隊形;在狂轟濫炸的上甘嶺,盡管敵人的炮火把山頭炸低了兩米多,也無法撼動志愿軍堅守的陣地,無法迫使志愿軍后退一步。這群最可愛的人充分展現(xiàn)了人民軍隊熾烈的愛國情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從未忘記,你們的遺愿。志愿軍英烈們甘灑熱血,為的就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電影《長津湖》上映后,志愿軍沒有制空權(quán)而被敵人壓制的場景讓很多觀眾難以釋懷。9月16日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時,由空軍殲-20飛機在我領(lǐng)空為執(zhí)行接迎任務(wù)的運-20飛機護航,以“雙20”列陣長空,告慰革命先烈??梢愿嫖恐驹杠娪⒘业氖?,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6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chǎn)黨堅強領(lǐng)導下,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zhuǎn)的歷史進程。
    每一位英雄的名字都值得被永遠銘記,每一位烈士的精神都將被傳承不息。今日之中國,壯美山河,輪到我輩來守護。新的使命擔當需要我們從英雄身上汲取奮進力量,唱響新時代英雄贊歌,書寫新時代壯美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