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公開課獲獎教案5篇(通用)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下冊語文公開課獲獎教案篇一
    一、板書課題:
    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如:泉水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在路上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把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按自學步驟自學課文。
    學法指導: (投影出示)
    1、標:標出自然段。
    2、記:畫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問一問,記一記。
    3、畫: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4 、想:想象——聯(lián)想。
    3、檢查生字情況
    ① 小老師領讀。
    ② 說偏旁猜字。
    ③ 編序號猜字。
    ④ 識記生字,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
    ⑤ 出示文中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圈出,再齊讀。
    ⑥ 擴詞。
    三、師生交流。
    1、 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 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 讀新詞(投影出示):
    泉水、 瓦罐、天然、 水塔、 杜鵑花、打結、 結果、清脆、一股清泉
    4、 重點識字:(讀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記一記)
    5、 同桌互讀,打五角星。
    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教師配以簡筆畫形象描
    四、寫字指導。
    1、 自主觀察“我會寫”中的字,說發(fā)現(xiàn):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敖Y”是多音字。
    2、 重點范寫以下幾個字:股、脆:月字的制導,脆,右下不要寫成“巳”。鵑:左下是豎。
    3、 學生練筆。(播放古箏曲,教師環(huán)視指導)
    4、 展示交流。
    要強調左右結構的字不能太分開,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點,“塔”字的右邊不要寫成“答”。
    二年級下冊語文公開課獲獎教案篇二
    《難忘的潑水節(jié)》
    第一課時:
    〖教法學法〗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
    〖學習目標〗
    1、會認“鳳”等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重點難點〗認讀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牙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今天,俺們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jié),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jié)。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俺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讀通課文
    1、采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和同桌一起讀,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讀。
    (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讀。
    (其他同學做文明聽眾,注意他的字音讀準沒有,若你聽到有不準的,你起來教一教他)
    三、再讀、理解課文
    1、再次自讀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這次潑水節(jié)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jié)?
    2、同學討論交流。
    (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
    3、學習第三段,帶著問題朗讀:
    ⑴自由讀第三段。
    ⑵你能用自身的話向大家描述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⑶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說明了什么?
    ⑷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局面讀出來嗎?
    4、看圖,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為能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而笑容滿面。也鼓勵同學笑容滿面的來讀這一段。
    5、朗讀體會第五段。
    6、啟發(fā)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朋友們身上,祝愿他們──
    四、教師小結,安排作業(yè)
    請同學們課后有感情的朗讀6~8段,下一節(jié)課俺們進行朗讀擂臺賽。
    傣族人民高興(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
    準備工作:周總理的樣貌、神態(tài)
    潑水的過程
    第二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
    〖學習目標〗
    1、學寫本課12個生字。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知。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重點難點〗正確書寫生字,感知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開火車、抽讀、猜謎等游戲方式復習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向你的同桌說說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令人難忘的。
    二、課文延伸
    1、俺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風情。哪位同學能向俺們介紹一下你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風情。
    2、同學介紹。
    (同學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師可以引導著介紹幾種)
    3、交流閱讀體會。
    三、識字、寫字
    1、識字:
    ⑴出示要求認知的和要求會寫的生字,讓同學想方法記住字型。
    ⑵指名同學向大家介紹記字方法。
    ⑶用組詞的方法,協(xié)助理解字義。
    2、寫字:
    ⑴讓同學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⑵老師有重點的進行范寫指導。
    ⑶同學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四、完成課后練習“俺會填”,鼓勵同學積累自身喜歡的詞句
    五、小結、作業(yè)設置
    把學會的生字組上詞寫一寫。
    二年級下冊語文公開課獲獎教案篇三
    《筍芽兒》
    【學習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揭題,誘發(fā)情感
    出示兩幅畫面:筍芽兒、竹子。
    (畫外音:小小的筍芽兒不到2個月就能長成健壯的竹子,多么奇妙啊,生長后的竹子渾身都是寶,給人們帶來無數(shù)的好處。想知道筍芽兒是怎么一天天長大的嗎?)
    揭示課題:4筍芽兒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三、讀讀畫畫,了解筍芽的生長經歷
    愿意當可愛的筍芽嗎?
    咱們通過讀讀書、畫一畫,把你們的生長過程記錄下來吧:
    1、同學自由讀書,勾畫有關筍芽生長的詞句反復練讀。
    2、試著畫出筍芽生長為竹子的過程,同位交流“筍芽生長錄”:
    全班評畫,老師板畫。
    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四、朗讀感悟,體會筍芽的成因
    1、小筍芽們,現(xiàn)在你們終于長成了一株株健壯的竹子,你們可以自豪地說:俺長大啦!再讀讀課文,你們還有什么想說的話?
    2、指導朗讀春雨、雷公公呼喚的句子以及媽媽關愛、太陽公公溫暖的句子:
    引導同學找出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有感情練讀課文,補充“筍芽生長錄” 的畫:
    展示讀書,老師板畫。
    五、總結全文
    筍芽兒們,在溫柔的春雨姑娘滋潤,雷公公的呼喚,媽媽的關愛,太陽公公的溫暖下,你們自豪地長大了。把你們最想說的話寫在“筍芽生長錄”上。
    二年級下冊語文公開課獲獎教案篇四
    《等我也長了胡子》
    教學目標:
    1、會寫10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學會“蜘蛛、探險“等詞語。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詩歌內容。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通過朗讀和聯(lián)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重點難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主學習詩歌內容。2
    2、換位思考,加強與文本對話。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童年的夢是一條五彩的何,童年的夢是一道七色的路,童年的夢是一座閃亮的橋,童年的夢是一個美妙的世界。小作者的童年,也有一個色彩斑斕的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童年。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指讀,要將課文讀準確。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學習生字。
    1、認讀詞語:蜘蛛、螞蟻、探險、蝌蚪,為“蛛”、“蟻”擴詞。
    2、認讀詞語:屁股,提醒學生注意“股”的第六筆是橫折彎。分別擴詞。
    3、認讀生字:搬、騙。注意“搬”的寫法。分別擴詞。
    4、復習鞏固生字。
    5、比一比,再組詞。
    搬( )騙( )螞( )蚪( )
    般( )偏( )媽( )抖( )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指讀詩歌,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每節(jié)詩的意思。
    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寫出了作者的愿望。
    第二部分(2-4):寫“我“成為爸爸后的想法。
    第三部分(5):表達了作者想實現(xiàn)愿望的急切心情即對擁有這樣的爸爸的真誠呼喚。
    第二課時
    一、引入。
    1、復習字詞,讀詞。
    探險 蜘蛛 織網(wǎng) 螞蟻 屁股 蝌蚪 吹胡子 瞪眼 騙人
    2、回憶文章可分幾部分理解?
    二、深入學文,理解內容。
    快速讀文:思考:我的愿望是什么?
    小組合作學習第2、3、4、小節(jié),在讀中感悟、體會,加強朗讀的指導,注意現(xiàn)實與想象兩種畫面不同語氣的處理。
    注意區(qū)別“我要……”“我一定不……”這是想象和現(xiàn)實對立的生活畫面,聯(lián)系生活經驗讀,邊讀邊想。(板書這兩個句式。)
    想象部分:輕松、快樂、天真、感興趣;
    現(xiàn)實部分:生氣、郁悶、討厭、不高興。
    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板書)
    在第四節(jié)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齊讀這句詩,也可以仿說。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小結詩歌的內容。
    三、表達情感,課堂小練筆。
    1 讀課文并思考:你的爸爸是怎樣的一個爸爸?“我”要是做一個爸爸,那又將做一個怎樣的爸爸?
    2 小組交流,評議結合。
    3 仿照課文,說出自己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4 把剛才說的或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寫下來。
    二年級下冊語文公開課獲獎教案篇五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教學重點: 薩沙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教學難點 :懂得“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導學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一、游戲導入,激活思維
    (對對子游戲)
    例如:明對暗夜晚對白晝東升對西沉強大對弱小
    二、揭題導讀,體現(xiàn)個性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弱小有關的故事。題目就是《我不是最弱小的》,老師相機板書課題。
    2.指名學生讀課題,教師通過評價鼓勵學生讀出個性。
    3.教師小結:即使是同一個題目,我們用不同的讀法就能表達出不同的意思,這就是我們中國語言的的魅力。那你們想聽聽這個故事嗎?
    4.教師配樂講故事,學生聽后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師、同學交流交流。
    三、讀中感悟,真情體驗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因為這一篇課文中有許多生字和新詞,小朋友要多讀幾遍,把它們讀正確。
    2.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哪些句子是寫薔薇花的?找到后,用自己喜歡的記號標一標。
    3.交流自己所畫的句子,老師相機出示:
    (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芳香撲鼻。
    (2)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他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這兩個句子盡管都是描寫薔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過朗讀感受花兒嬌嫩美麗,惹人喜愛;而第二句則重在體會花兒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無生氣,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了。在這種對比中,激起學生對薔薇花的關愛之情。)
    4.你看到了這一株野薔薇,會怎么想?
    5.薩沙是怎么做的呢?(依據(jù)學生回答,揭示描寫薩沙做法的句子:“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辈⒊鍪菊n文插圖,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5.靜靜地讀讀課文,想想薩沙為什么這樣做,邊讀邊把你的體會在書上空白的地方寫一寫。
    6.小組交流各自的體會,要求結合課文內容來談。
    7.課堂交流,相機出示重點句,指導感情朗讀。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體驗這樣兩點:
    (1)父母親言傳身教,用自己保護弱小者的的實際行動教育了薩沙。這里要聯(lián)系上文他們的做法來談。
    (2)薩沙內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別人給予的保護。這里要抓住媽媽的答話,引導學生通過讀,通過想象,感受到薩沙在媽媽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薩沙反問的話語,體會薩沙內心不愿意做一個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
    四、想象傾訴,“鏈接”生活
    1.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體會
    其實薩沙和你們一樣,只是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可他卻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別人給予的關愛,那你們是否也曾伸出過援助之手,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東西呢?
    同桌交流后,再指名說說自己生活中保護弱小的事。教師適時點評,并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中薩沙的做法,將媽媽的話拓展為“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植物、動物或其他的東西。”)
    2.想象三四十年后的景象
    人們常說“時光如梭”“歲月如流”,假如時光已經過了三十年、四十年,還是這么一家子,還是在這樣的日子里,還是在這樣的森林里,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3.評點小結:時光往往會令許多事物發(fā)生變化,也許原來的強者若干年后會變成弱者,而原來的被關愛者又變成了主動關愛別人的人,但不管怎樣,唯一不變的是要有這樣的意識——“我不是最弱小的”,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4.齊讀課題,并把創(chuàng)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