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

字號:

在解奧數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
    例題:
    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從A地到B地。甲出發(fā)3小時后乙出發(fā),結果乙比甲早到1小時,如果A、B兩地相距120千米,甲速度是乙速度的,那么兩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舉一反三:
    1、甲、乙兩車從A地開往B地。甲車出發(fā)3小時后乙車出發(fā),結果乙車比甲車早到1小時,如果A、B兩地相距480千米,甲車的速度是乙車速度的,那么甲、乙兩車的速度各是多少?
    2、甲、乙兩車從A城開往B城。甲車出發(fā)2小時后乙車出發(fā),結果乙車比甲車早到2小時,如果A、B兩地相距720千米,甲車的速度是乙車速度的,那么甲、乙兩車的速度各是多少?
    3、甲、乙兩車同時從東城開往西城,途中甲車停留3小時,結果甲車比乙車遲到1小時達到目的地。如果東、西兩城相距560千米,甲車的速度是乙車速度的,那么甲、乙兩車的速度各是多少? 
    2.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
    例題:
    甲、乙兩人同時從A出發(fā)向B行進,甲速始終不變,乙在走前面路程時,速度為甲的2倍,而走后路程時,速度是甲的。問甲、乙兩人誰先到達B?請說明理由?
    舉一反三:
    1、甲、乙兩人同時從A出發(fā)向B行進,甲速始終不變,乙在走前面路程時,速度為甲的3倍,而走后路程時,速度是甲的。問甲、乙兩人誰先到達B?請說明理由?
    2、甲、乙兩人同時從A出發(fā)向B行進,甲速始終不變,乙在走前面路程時,速度為甲的2倍,而走后路程時,速度是甲的。問甲、乙兩人誰先到達B?請說明理由?
    3、甲、乙兩人同時從A出發(fā)向B行進,甲速始終不變,乙在走前面路程時,速度為甲的,如果乙要與甲同時到達B,在走后面路程時,速度是甲的幾倍?
    3.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
    例題:
    甲、乙兩汽車同時從某地出發(fā),運送一批貨物到相距165千米的工地,甲車比乙車早到48分鐘,當甲車到達工地時,乙車還距工地24千米。問甲車行完全程用了幾小時?
    舉一反三:
    1、兩輛汽車同時從某地出發(fā),要到165千米外的縣城去,甲車比乙車早到36分鐘,當甲車到達時,乙車還距縣城18千米,問甲車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時?
    2、A、B兩城市相距650千米,客車和貨車同時從A城開往B城,貨車比客車早到3小時。當貨車到達時,客車距B城還有150千米,問貨車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時?
    3、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從A地出發(fā),前往離A地36千米的B地。甲在乙出發(fā)20分鐘后才出發(fā),但比乙先到25分鐘。當甲到達B地時,乙在甲后面5千米。兩人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甲騎了多遠追上乙?
    4.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
    例題:
    劉叔叔開一輛汽車去旅行。汽車有4只輪胎,另外,劉叔叔還帶了1只備用輪胎。為了使這些輪胎受到的磨損程度相同,劉叔叔每開一段路程就換1只輪胎。這樣輪換使用,使每只輪胎駛過同樣的千米數。如果汽車共行駛3000千米,每只輪胎駛過多少千米?
    舉一反三:
    1、張叔叔開一輛汽車去旅行。汽車有4只輪胎,另外,張叔叔還帶了1只備用輪胎。為了使這些輪胎受到的磨損程度相同,張叔叔每開一段路程就換1只輪胎。這樣輪換使用,使每只輪胎駛過同樣的千米數。如果汽車共行駛5000千米,每只輪胎駛過多少千米?
    2、宏達公司向某汽車制造廠買了5輛汽車,該公司派7名司機將這5輛汽車開回來,已知該公司到汽車制造廠的路程是3500千米,平均每個司機要開多少千米?
    3、李叔叔家的一輛汽車上有4只輪胎,另外,李叔叔家還有2只備用輪胎,為了使這些輪胎受到的磨損程度相同,李叔叔每隔一段時間就換2只輪胎。這樣輪換使用。已知到目前為止,每只輪胎都駛過5000千米。求這輛汽車已行駛了多少千米?
    5.小學三年級奧數思維訓練題
    例題:
    一天早晨,媽媽帶小亮去外婆家玩,他們計劃在途中的順風飯店吃午飯。大約10點鐘時,小亮問媽媽:"媽媽,我們走出多遠了?"媽媽看了一眼里程表,說"已經走了從這里到順風飯店的一半。"中午,他們在飯店吃飯后重新上路,大約4點鐘時,他們倆來到離小亮第一次發(fā)問處400千米的地方,小亮又問"我們還得走多遠???"媽媽說"不遠了,只有飯店到這里路程的一半了。"他們到達外婆家已經是晚上6點鐘了。外婆關心地問"怎么這么晚才到家?",媽媽說"路面時好時壞。"請問:他們的車行了多少千米?
    舉一反三:
    1、一天早晨,爸爸帶小明去外公家玩,他們計劃在途中的吉祥飯店吃午飯。上午9時,小明問爸爸:"爸爸,我們走出多遠了?"爸爸看了一眼里程表,說"已經走了從這里到吉祥飯店的。"中午,他們在飯店吃飯后重新上路,下午4時,他們倆來到離小明第一次發(fā)問處300千米的地方,小明又問"我們還得走多遠?。?爸爸說"不遠了,只有飯店到這里路程的了。"他們到達外公家已經是晚上5點半了。外公關心地問"怎么這么晚才到家?",爸爸說"路面時好時壞。"請問:他們的車行了多少千米?
    2、一天早晨,媽媽帶小強去外婆家玩,他們計劃在途中的豪門飯店吃午飯。大約10點鐘時,小強問媽媽:"媽媽,我們走出多遠了?"媽媽看了一眼里程表,說"已經走了從這里到豪門飯店的。"中午,他們在飯店吃飯后重新上路,大約下午3點鐘時,他們倆來到離小強第一次發(fā)問處150千米的地方,小強又問"我們還得走多遠???"媽媽說"不遠了,只有飯店到這里路程的了。"求小強家離他外婆家有多少千米?
    3、一天早晨,媽媽帶小紅去外婆家玩,他們計劃在途中的緣中緣飯店吃午飯。上午10點30分,小紅問媽媽:"媽媽,我們走出多遠了?"媽媽看了一眼里程表,說"已經走了從這里到緣中緣飯店的60%。"中午,他們在飯店吃飯后重新上路,大約下午34點鐘時,他們倆來到離小紅第一次發(fā)問處40千米的地方,小紅又問"我們還得走多遠???"媽媽說"不遠了,只有飯店到這里路程的。"求小紅家離他外婆家有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