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簡介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事業(yè)單位,屬國家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是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地質調查的重要力量。主要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zhàn)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地質研究工作,開展地球系統(tǒng)科學理論和應用研究,承擔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為國家地質調查提供基礎地質理論支持與技術服務。主要職責和任務:
(一)開展基礎性、公益性、戰(zhàn)略性和前沿性的地質理論和學科創(chuàng)新工作;開展資源環(huán)境領域重大地質問題研究及相關地質調查工作。
(二)開展構造地質與大地構造學、區(qū)域地質與區(qū)域成礦學、地層(含沉積學)與古生物學、同位素地質與年代學、大陸動力學、變質巖與前寒武紀地質學、火成巖巖石學(礦物學)等基礎地質研究工作。
(三)開展巖石圈探測、深部地質、三維地質調查研究和相關實驗測試分析工作。
(四)承擔基礎地質綜合研究與編圖工作。
(五)開展地質科研相關業(yè)務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六)開展地質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研發(fā)、技術服務工作。
(七)高級地質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工作。
二、學科(研究方向)、招聘條件和考核目標
1.黃汲清學者
| 學科(研究方向) | 招聘條件(同時具備) | 預期目標 |
| 構造地質學及大地構造學 | 1.年齡在45歲以下,條件優(yōu)異者可適當放寬; 2.獲博士學位兩年以上,并在本領域內至少有8年(含研究生學習階段)以上的科研工作經歷; 3.國內必須在原單位獲得研究員(教授)職位,國外應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 4.在國際權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發(fā)表SCI引用論文8篇以上,或獲得過重大科技獎、發(fā)明創(chuàng)造獎、重大專利,或主持過重大科技項目;或在應用學科、技術領域有創(chuàng)新性重要成果(如獲得過科技獎、發(fā)明創(chuàng)造獎、重大專利); 5.每年在所工作時間不少于10個月; 6.具有較強的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精神和相應的組織、協調能力,善于培養(yǎng)青年人才,注重學術梯隊建設,能帶領一支創(chuàng)新團隊協同攻關。 | 1.在3-5年內,在基礎科學研究、或應用科學研究、或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創(chuàng)新性、突破性重大成果,并在申請重大項目方面有突破。 2.為地質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做出實質性貢獻。建立國內外一流的研究團隊。 |
| 巖石學、礦物學、礦床學 | ||
| 地層與古生物學 | ||
| 前寒武與變質地質學 | ||
| 地球物理學 | ||
| 地球化學(同位素地質學) | ||
| 地質年代學 | ||
| 實驗地質學 | ||
| 區(qū)域地質與區(qū)域成礦學 | ||
| 第四紀地質學 |
2.黃汲清青年人才
| 學科(研究方向) | 招聘條件(同時具備) | 預期目標 |
| 構造地質學及大地構造學 | 1.年齡在40歲以下,條件優(yōu)異者可適當放寬; 2.具有博士學位學歷,或在本領域內至少有5年以上的科研工作經歷; 3.在國際權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發(fā)表SCI引用論文4篇以上,或在應用學科、技術領域有重要成果(如獲得過科技獎、發(fā)明創(chuàng)造獎、專利); 5.具有較強的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精神。 | 在3-5年內,在基礎科學研究、或應用科學研究、或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創(chuàng)新性成果,并在申請重大項目方面有突破。 |
| 巖石學、礦物學、礦床學 | ||
| 地層與古生物學 | ||
| 前寒武與變質地質學 | ||
| 地球物理學 | ||
| 地球化學(同位素地質學) | ||
| 地質年代學 | ||
| 實驗地質學 | ||
| 區(qū)域地質與區(qū)域成礦學 | ||
| 第四紀地質學 |
三、引進優(yōu)惠政策
尊重個人意愿和選擇??梢猿蔀橹袊刭|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正式在編科研人員,也可以選擇聘用制,聘期為3年或5年(由申請人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協商確定)。
| 人才類別 | 科研啟動經費 | 崗位及年薪 | 住房 | 其他 |
| 黃汲清學者 | 從聘用期開始提供200萬元啟動經費(科研、設備及其它)。 | 1.享受研究員崗位的福利待遇; 2.在協議期內,年薪不超過400000元(稅前)。具體數額由人事教育處和用人部門協商,按實際工作天數核算。 | 1.一次性提供安家費10萬元; 2.成為正式在編職工的,優(yōu)先購買職工經濟適用房,住房面積100-120平米; 3.實行聘用制的,合作期間,提供臨時住房3居室,或按規(guī)定報銷賓館住宿費。 | 1.合作期間,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由合作項目經費支出。 2.海外引聘的,國際旅費按外事管理規(guī)定自付。 3.在所期間參加學術會議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對入選者,優(yōu)先向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推薦申請科研經費。 |
| 黃汲清青年人才 | 從聘用期開始提供100萬元啟動經費(科研、設備及其它)。 | 2.享受副研究員崗位的福利待遇;在協議期內,實行協議工資制,年薪不超過250000元(稅前)。具體數額由人事教育處和用人部門協商,按實際工作天數核算。 | 1.一次性提供安家費5萬元; 2.成為正式在編職工的,優(yōu)先購買職工經濟適用房,住房面積80-100平米; 3.實行聘用制的,合作期間,提供臨時住房2居室,或按規(guī)定報銷賓館住宿費。 | 1.合作期間,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由合作項目經費支出。 2.海外引聘的,國際旅費按外事管理規(guī)定自付。 3.在所期間參加學術會議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對入選者,優(yōu)先向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推薦申請科研經費。 |
四、人才考核
1.應聘者被聘用后與地質所及聘用的研究團隊實行合同管理,明確研究的內容和目標。
2.應聘者被聘用后每兩年向所科學技術委員會匯報研究工作情況。所科學技術委員會對此工作給予具體的建議和評價,并依據合同實施情況決定是否繼續(xù)資助。
3.合同期內,入選局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聘計劃的,按照地調局規(guī)定享受相應待遇。
五、報名辦法
1.報名時間:應屆高校畢業(yè)生報名截止時間為2017年4月20日;出站博士后報名截止時間為2017年5月20日;其他人員報名截止時間為2017年12月31日。
2.填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黃汲清人才引聘計劃”候選人推薦(自薦)表(從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官網中下載)。
報名辦法:采取現場報名、郵寄或電子郵件(文件名以“姓名+應聘人才類別”命名)等方式。電子郵件請以word文檔為附件發(fā)送至人事教育處電子郵箱。
3.報名需提供的材料: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黃汲清人才引聘計劃候選人推薦(自薦)表、所有已獲畢業(yè)證、學位證、職稱證和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個人簡歷及成果等相關材料。
4.人事教育處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 薛老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379辦公室)
聯系電話:010-68999711
Email: dzsrsc@cags.ac.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百萬莊大街26號 郵編:100037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官網主頁:http://www.igeo.cgs.gov.cn
六、遴選方式
1.遴選分答辯和面試兩部分。
2.根據報名情況不定期舉行答辯和面試,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七、體檢
1.根據考核結果,擇優(yōu)確定體檢人員。
2.體檢有關安排由人事教育處另行通知。
八、聘用
經考核、體檢合格,公示無異議簽訂聘用合同,辦理相關手續(xù)。
九、其他
1.領導班子可根據實際情況,定期調整薪資上限標準。
2.引聘人選符合國家人才計劃的,將按照國家人才計劃申報要求上報有關部門評審,入選者可按該人才待遇標準兌現薪酬。
2017年1月22日
附件:黃汲清人才招聘附表
易賢下載網:2017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黃汲清人才招聘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