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語法:高中英語語法-主述位理論與寫作

字號:

《高中英語語法-主述位理論與寫作》由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編輯整理。本內(nèi)容整理時間為05月12日,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主述位理論與寫作
    較早提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概念的是布拉格學派創(chuàng)始人馬泰休斯(V.Mathesius)。以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Halli-day)為代表的系統(tǒng)功能學派接受了主位/述位這對術語,并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在他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表達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語篇功能的句子內(nèi)部結構有兩種。
    第一種是句子的信息結構:承載句子重音的部分表達的是新信息(或稱未知信息),非重讀部分是已知信息;
    第二種是句子的主述位結構:句首部分是句子的主位,其余部分是述位。
    在語篇中,特別是書面語語篇中,典型的信息結構是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由于在書面語篇章中,作者通常無法表達句子的語音特征,這樣,我們可以將句子的主述位結構看作是反映句子篇章功能的主要組織形式。主位是話語的出發(fā)點,述位是話語的核心內(nèi)容。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主位多半是交際雙方的已知信息,述位則是發(fā)話人(或作者)要傳遞的新信息,是受話人(讀者)的未知信息。主位實際上也就是as for或as far as…are(is)concerned的意思。而述位在主位后,是圍繞主位逐步展開的部分。例如:
    主位含有As for his father或As far as his father is concerned的意思。
    英語中主位出現(xiàn)在句首,因此在陳述句中主位常與主語疊合(或一致),這樣的主位稱為無標志主位。例如上例中his father既是主位,也是主語。但主位與主語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它們也可不疊合(或不一致),這時主位與其他成分疊合,這樣的主位稱為標志主位。例如:
    主位結構與信息分布有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般情況下,主位所載的信息是已知信息,述位所載的信息是新信息。信息交流的雙方都已知道句子所關注的對象,他們所關心和希望獲得的只是關于此對象的新信息。這樣就產(chǎn)生了一個如何安排句子各部分的先后的問題。發(fā)話者(作者)為新句子選擇主位時,通常要考慮自己將要說的(寫的)內(nèi)容之中哪一部分更自然地與已經(jīng)說過(寫過)的東西連接起來,然后他就盡量使這一部分成為新句的主位。在一般情況下,應這樣安排:已知信息→新信息。例如:
    (A)The Prime Minister stepped off the plane.She was immediately surrounded by journalists.
    (B)The Prime Minister stepped off the plane.Journalists immediately surrounded her.
    英語民族人會選擇(A)而不選擇(B)的連接方式。人們在構建語篇時把許多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句子連接在一起以表達一個比較復雜的思想。這種聯(lián)系表現(xiàn)為不斷地從主位到述位的過程。主位的作用不僅在于照應前面的句子,保持句子的連貫,還在于充當后面句子的出發(fā)點,推動話語的發(fā)展,句子和句子主述位間的相互聯(lián)系、照應、銜接和過渡構成主述位推進程序。再看一個例子:
    (A)We have an old musical instrument.It is called a clavichord.It was made in Germany in 1681.(L.G.Alexander:New Concept English)
    (B)We have an old musical instrument.People call it a clavichord.Someone made it in Germany in 1681.
    讀了(A)這段文字后,從篇章連接的角度,我們可以推斷,作者之所以采用(A)的篇章模式,是因為所要談論的是那個古樂器。作者在第2句和第3句都選擇指稱這個古樂器的it來作為主位,使這三個句子構成一個主題鏈,使篇章渾然一體。由此可見,語篇中句子主位的選擇,對整個語篇的連接具有重要意義。(B)的意思與(A)是相同的,但(B)卻顯得句子之間缺乏連續(xù)性,作者未能緊扣一個概念意義的核心作為共同出發(fā)點,結果使語篇的發(fā)展時而偏離了話語的中心。
    對一段連貫話語各句間主位/述位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們探求在寫作中各句之間在思想內(nèi)容上的聯(lián)系。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在讀一篇作文時,雖然每個句子語法、用詞上都正確,但讀起來卻很吃力,不能給人一種順暢的感覺。在同一個句子中或在一個語篇里,都會存在主位/述位轉換不自然的情況。例如:
    ①差:She was sympathetic,tolerant,and people respected her.
    好:She was sympathetic,tolerant,and respected by people.
    ②差:H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his friend met him.
    好:H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he was met by his friend.
    在寫作中學生因缺乏主述位意識,想到什么寫什么,結果寫出的語段就很不自然。例如:
    My father just bought a new house.There are four bed-rooms and two bathrooms.I an see the garden behind the house from my bedroom window.My father has planted fruit trees in the garden.
    試比較:
    My family bought a new house.In the house,there are four bedrooms and two bathrooms.From my bedroom window I can see the garden behind the house.In the garden my father has planted fruit trees.
    雖然這兩個語段意思相同,但英語族人會說第二個語段比第一個好。這是因為第二個語段符合主位推進的原則,每句的主位都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完全采用“已知信息→新信息”的方式展開,所以整個語段顯得自然流暢。
    《高中英語語法-主述位理論與寫作》由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