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第18課是一篇閱讀,是17課的延續(xù),在17課Paul說到自己的化學學得好,主要歸功于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LiLei請他講一講他的化學老師如何教他們化學的。在18課中Paul以第一人稱口氣敘述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如何教給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觀察。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一方面讓學生了解Paul的化學教師上課的獨特方式,另一方面使學生明白善于觀察的能力對于一個人做事情和做學問的重要性。為引導學生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在談前部分還安排了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
二、學生分析:第18課是第17課延續(xù),所以學生在接受這一課內(nèi)容是沒有問題的。教學中分別為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了學習任務,讓他們都能享受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樂趣。
三、設計思路: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這種途徑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用)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xiàn)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知識,形成的技能。本課將通過任務型教學,努力達到課堂活動目的。
四、教學目標:
1、學會使用從課本學到的句型和語進行交際。
2、在活動中自我鍛煉和培養(yǎng)。提高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第18課是一篇閱讀,是17課的延續(xù),在17課Paul說到自己的化學學得好,主要歸功于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LiLei請他講一講他的化學老師如何教他們化學的。在18課中Paul以第一人稱口氣敘述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如何教給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觀察。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一方面讓學生了解Paul的化學教師上課的獨特方式,另一方面使學生明白善于觀察的能力對于一個人做事情和做學問的重要性。為引導學生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在談前部分還安排了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
(二)學生分析:第18課是第17課延續(xù),所以學生在接受這一課內(nèi)容是沒有問題的。教學中分別為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了學習任務,讓他們都能享受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樂趣。
(三)設計思路: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這種途徑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用)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xiàn)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知識,形成的技能。本課將通過任務型教學,努力達到課堂活動目的。
(四)教學目標:1、學會使用從課本學到的句型和語進行交際。
2、在活動中自我鍛煉和培養(yǎng)。提高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學實施過程
Step1 Revision
Revise the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observe and observation
Step2 pre-reading
SB Page22 Part1. Discuss the oral homework by asking the class the questions in part1. Continue discussing until they sh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observation and observing.
Step3 Presentation: Refer to the picture at the top of Page22. Ask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
Step4 Reading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did the students feel after they tasted the mixture?
Step5 Practice
Wb Lesson16 Ex.1
Step6 Workbook
Wb Lesson18, Exx2 and 3
Step7 Consolidation
《小學六年級英語教案——Lesson18教學案例及點評》由留學英語組編輯整理(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