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考場作文素材 2009高考作文精典題庫與訓練18

字號:


    人們的認識受制于時代,具體地說,必然要受到彼時地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制約。在西紅柿被稱為“狼桃”的時代,人們根據(jù)一般經驗,認為色澤過于艷麗的植物總是有毒的;當時還沒有相應的成分分析技術。2那們法國畫家勇氣可嘉,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應該感謝他。但他的行為未免魯莽,多勇而少智。為什么不先將西紅柿喂給家禽家畜試試呢?因為一般情況下能夠毒死動物的東西也能毒死人。3同是西紅柿,在人們的眼中,由毒物變成了美食,說明事物的價值有時未必由其內質來決定,往往與“使用者”的主觀評價直接相關,如何減少人類主觀評價的失誤,讓更多的事物顯露出本來面貌,是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4俄羅達里公爵不無偶然的浪漫之舉,使歐洲乃至全世界最終獲得一種美好的食源,說明許多新發(fā)現(xiàn)是偶然的觸機在起作用。必然寓于偶然之中,此為一例。5西紅柿由“愛情的蘋果”到餐桌的美食固然是好事,但若換個角度,一旦成為人類食品,便褪去了其浪漫的玫瑰色彩,得到實惠的同時推動了浪漫,也未必不是遺憾。世上萬事萬物的好與壞、得與失,都不可能絕對化。
    題目二十五
    (材料)蘇東坡讀到王安石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后,很不以為然,心想菊花敢與秋霜鏖戰(zhàn),至死焦干枯爛,并不落瓣,于是隨手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后來蘇軾調任黃州團練副使,在重陽節(jié)后的一天步入菊園,只見滿地鋪金,枝上已無一朵菊花,這才知道,同為菊花竟也有落瓣與不落瓣之分。
    (可掛靠的話題)譏人與省己。
    (原點撥要點)1菊花大多不落瓣,黃州的卻落瓣,這是一般中有個別;2蘇東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認識片面,輕率譏人,反鬧了自己的笑話;3要學會充分認識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克服主觀臆斷和粗枝大葉的毛病;4幸好東坡是紙上談“花”,無礙大事,如果用這種態(tài)度去處理政務,勢必壞事。
    (拓展)1蘇東坡鬧笑話,自然是認識片面視野狹窄所致。假設他一生都與黃州這類有東瓣菊的地方無緣,也許永遠都不可能反省自己譏諷王安石的淺薄和輕率。因此,拓展視野,是減少認識片面的良方之一。2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有言:“說有易,說無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而人的經驗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經驗對無限廣闊的世界萬物進行推測,“測不準”是常事。蘇東坡個人的局限也是人類群體局限的縮影,我們應當從中吸取教訓:遇事多觀察思考,多讀書學習,多探索研究,少下武斷的結論。3王安石比蘇軾資歷濃厚得多,面對資深人物,蘇軾初生牛犢不怕虎,敢于指出自己看來所謂的“常識性錯誤”,勇氣還是可嘉的(據(jù)史載,蘇軾與王安石雖政見不合,但私交甚洽。)4蘇東坡因輕率魯莽而丟了面子,但面對事實能夠進行深刻的反省,其認錯的態(tài)度和自省的精神,比起自奉“一貫正確”死不認錯的某些“官人”來說,好上一千倍。
    題目二十六
    人生的形式
    題目二十七
    《高中作文素材:考場作文素材 2009高考作文精典題庫與訓練18》由留學英語組編輯整理(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