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考試一直被考生們奉為英語考試中的God Read English,被廣大考生視作出國道路中最大的障礙。不可否認,GRE考試確實有一定難度,原因很簡單,GRE是美國、加拿大的大學各類研究生院(除管理類學院,法學院)要求申請者所必須具備的一個考試成績,也是教授對申請者是否授予獎學金所依據(jù)的最重要的標準。簡單的說,GRE考試是測試考生是否具有研究生思維的考試,是決定老外是否給你錢的考試,就算簡單又能簡單到哪去呢?所以在我講各種邏輯思維之前,首先想聲明,如果作為考生的你,每次做GRE閱讀練習的時候,文章都讀得懂,但是題目老是錯,那在我如下寫的文章中,你一定可以找到想要的。但對于某些單詞還未背過的考生,對文章完全不知所云的考生,就指望看了這篇文章后就成為“東方不敗”的,我建議還是現(xiàn)實點,從基礎(chǔ)抓起。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就算真的某天掉了,不早點起來去搶,也是白搭。技巧永遠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
有很多考生已經(jīng)很艱辛地完成了背單詞方面的工作,建立了較好的基礎(chǔ),對于GRE閱讀中的文章,也能夠讀懂一二了,可做起題來,一選就錯,一對答案就恍然大悟,再做題,還錯??梢哉f身心的摧殘已經(jīng)到了極限。這時候就要停下來思索一下了,問題究竟出在哪呢?在邏輯思維。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記得在中小學學語文的時候,老師在講每篇文章前的第一件事就是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然后讓同學們結(jié)合背景努力地去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里挖掘深邃的含義。這就讓學生們潛意識的形成了一種思維——我所看到的一定不是我所看到的,一定有什么我看不到的深刻含義,于是結(jié)合自己的背景知識深挖細究,把很多文中沒有的信息都挖出來。這種思維在解決語文考試時固然有效,但是現(xiàn)在考生們要面對的是GRE考試,是一門不同于中國文化的外語考試。需要對大家的思想進行重塑,以往天馬行空的幻想式閱讀方式是絕對不適合GRE閱讀的。下面就和各位考生一起分享一下,在GRE閱讀中,幾種大家需要注意的常見邏輯思維?! ?BR> 1. 文中沒說的不要選
有同學看到這第一個思維就在笑,這誰都知道,干嘛還要強調(diào)呢?我把這個思維放在第一個講,是因為這是考生們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GRE考試閱讀中最重要的一個思想。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問大家上面兩個圖形是什么圖形,大家都會無奈地笑笑后說,圓形和三角形。在大家無奈的笑后,我也只能無奈的笑笑,答案錯了。因為根據(jù)三角形的定義,是三條線段圍成的一個封閉圖形,但是上面的圖形并不封閉。同理,“圓”那個圖形也并不是圓。這就是考生們經(jīng)常犯的錯誤,總會主觀地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把一些文中不存在的東西給填補上,然后得出一個看似有理,實則荒謬的答案。所以請各位考生在下筆選之前,首先問自己這個原文到底說了沒有,三思而后選?! ?BR> 2. “取非”思想
這個思想很簡單,但是很有用。大家從高中開始就學習英語語法中的虛擬語氣,但是大多數(shù)人學會的僅僅是虛擬語氣中的一些規(guī)則,估計現(xiàn)在還忘了,這個只是只明其表,不明其理。在GRE閱讀中,虛擬語氣就有一種很有用的含義,那就是——見到虛擬語氣就要想到“取非”。比如作者如果寫到:“如果我能夠把韋氏字典都背完,那我GRE閱讀肯定沒有問題了。”這句話其實想要表達的問題就是“我的GRE閱讀有問題”。
有很多考生已經(jīng)很艱辛地完成了背單詞方面的工作,建立了較好的基礎(chǔ),對于GRE閱讀中的文章,也能夠讀懂一二了,可做起題來,一選就錯,一對答案就恍然大悟,再做題,還錯??梢哉f身心的摧殘已經(jīng)到了極限。這時候就要停下來思索一下了,問題究竟出在哪呢?在邏輯思維。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記得在中小學學語文的時候,老師在講每篇文章前的第一件事就是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然后讓同學們結(jié)合背景努力地去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里挖掘深邃的含義。這就讓學生們潛意識的形成了一種思維——我所看到的一定不是我所看到的,一定有什么我看不到的深刻含義,于是結(jié)合自己的背景知識深挖細究,把很多文中沒有的信息都挖出來。這種思維在解決語文考試時固然有效,但是現(xiàn)在考生們要面對的是GRE考試,是一門不同于中國文化的外語考試。需要對大家的思想進行重塑,以往天馬行空的幻想式閱讀方式是絕對不適合GRE閱讀的。下面就和各位考生一起分享一下,在GRE閱讀中,幾種大家需要注意的常見邏輯思維?! ?BR> 1. 文中沒說的不要選
有同學看到這第一個思維就在笑,這誰都知道,干嘛還要強調(diào)呢?我把這個思維放在第一個講,是因為這是考生們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GRE考試閱讀中最重要的一個思想。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問大家上面兩個圖形是什么圖形,大家都會無奈地笑笑后說,圓形和三角形。在大家無奈的笑后,我也只能無奈的笑笑,答案錯了。因為根據(jù)三角形的定義,是三條線段圍成的一個封閉圖形,但是上面的圖形并不封閉。同理,“圓”那個圖形也并不是圓。這就是考生們經(jīng)常犯的錯誤,總會主觀地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把一些文中不存在的東西給填補上,然后得出一個看似有理,實則荒謬的答案。所以請各位考生在下筆選之前,首先問自己這個原文到底說了沒有,三思而后選?! ?BR> 2. “取非”思想
這個思想很簡單,但是很有用。大家從高中開始就學習英語語法中的虛擬語氣,但是大多數(shù)人學會的僅僅是虛擬語氣中的一些規(guī)則,估計現(xiàn)在還忘了,這個只是只明其表,不明其理。在GRE閱讀中,虛擬語氣就有一種很有用的含義,那就是——見到虛擬語氣就要想到“取非”。比如作者如果寫到:“如果我能夠把韋氏字典都背完,那我GRE閱讀肯定沒有問題了。”這句話其實想要表達的問題就是“我的GRE閱讀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