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荚嚳谡Z需要掌握哪些詞匯

字號:


    托福的口語其實也是很需要詞匯的,那么在口語部分,學(xué)生們要準備多少的詞匯量才足夠?下面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就來講講在托福考試口語部分里,學(xué)生們該掌握哪些詞匯吧。
    一、口語需要具備的詞匯
    1、主動詞匯 vs 被動詞匯
    所謂被動詞匯是指放在句子里邊,你能夠聽懂或者讀懂的詞匯。更準確地, 你可以把"能讀懂"的詞匯稱之為"閱讀詞匯",把"能聽懂"的詞匯稱之為"聽力詞匯"。主動詞匯是指在口語或?qū)懽髦?,你可以信手拈來地使用的詞匯, 也可以稱之為"口語詞匯"。
    認識一個單詞(big, would, just, own)并不代表可以信手拈來地使用它,而且往往越是看似簡單的詞,越難。因為他們變化多端。所以不要單純地追求詞匯量上的勝利, 因為如果都是被動詞匯, 沒用。
    2、詞匯量 vs 單詞量
    詞匯和單詞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詞匯既包括單詞,也包括由單詞構(gòu)成的搭配,短語、句式等。
    認識一個單詞還不夠,還要認識這個單詞的相關(guān)的搭配、短語、句式,而且要對它們做到信手拈來。因此不要單純地追求單詞量上的勝利,因為只知單詞,不知搭配、短語、句式,還是沒用。
    如果,你目前的單詞量有4000, 請問你的搭配、短語、句式量有多少呢?
    3、一詞多義
    很多英語單詞都是一詞多義的。越是簡單的單詞往往詞義越多,如果A童鞋認識常用3000單詞,每個單詞掌握了1個意思;而B童鞋認識常用1000單詞,每個單詞單詞掌握了10個意思。(以big為例的話,A童鞋僅僅會用big box/table/room這個含義,而不會使用上邊其他例句中的含義),你說A童鞋的詞匯量是B童鞋的3倍嗎?
    在我看來,B童鞋的詞匯量至少是A童鞋的10倍。
    (考慮到使用頻率上講, 常用1000詞>>常用3000詞, 那么兩人實際口語中體現(xiàn)出的詞匯量差距10倍都不止)
    所以不要單純地追求詞匯量上的勝利, 而是要追求對于常用單詞掌握多個含義。
    4、小詞 vs 大詞
    中國學(xué)生喜歡攀比詞匯量,尤其喜歡攀比"高大上"單詞的數(shù)量。我們的寫作老師、口語老師也往往鼓勵學(xué)生使用一些所謂的"好詞好句"。
    從口語來講,向上邊那樣刻意運用大詞只能讓人覺得你很裝,并不代表你口語好。從口語來講,小詞是完爆大詞的。恰當(dāng)并且地道地使用小詞,才真正顯示你的口語水平。
    那么什么是小詞?就是短小的詞,常用的詞,特別是介詞、連詞等虛詞。比如上邊的play, hard, to, get這些詞。因此口語拼的不是你認識了多少"高大上"的單詞,而是你對于小詞掌握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不要單純地追求詞匯量上的勝利, 尤其不要追求大詞,因為對于口語,小詞才是王道。
    二、如何備考
    1、熟悉打分原則
    托??谡Z官方給出的打分標(biāo)準有三個,分別是:Delivery, Language Use, Topic Development。在這三個方面來說,Delivery應(yīng)該是每個Task最為看重的部分,也就是說大家的語言表現(xiàn)力---清晰度和流利度是最重要,也是拿到26分及以上的關(guān)鍵因素。
    有些同學(xué)可能本身口語的基礎(chǔ)比較好,所以只要稍微學(xué)習(xí)一下答題的套路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分數(shù)了。但是很多同學(xué)臨場的口語表達水平并不能做到在45s或者60s內(nèi)非常流利和清晰地說完。
    假設(shè)這個時候還有比較長的備考時間,建議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說英語的環(huán)境,強迫自己每天都要說,可以和自己說話,也可以找一個好朋友一直用英語聊天之類的。假設(shè)只有比較短的備考時間,建議每天都要練習(xí)5-10道獨立口語的真題,積累語料,這樣會在流利度上有很大的提高。
    2、準備語料
    參考上面一段的最后,其實托??谡Z的獨立題基本上都是很生活化的,涉及的問題、領(lǐng)域無非也就是那么幾個,所以其實很方便把同一種回答套用在很多的題目上,主要就是靈活運用的問題。獨立口語的選擇和要說的內(nèi)容從來都不必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再經(jīng)過一定練習(xí)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在考場上把曾經(jīng)說過的語料靈活地使用起來,這樣就可以機智地把即興發(fā)揮變成脫稿演講啦。
    三、各部分備考
    1、獨立口語
    接下來具體的說說獨立口語,也就是Task 1 &2 的答題了。比較建議的答題結(jié)構(gòu)是兩個理由+details(時間寬裕的話其中的一個理由可再提供一個example),但是如果考試的時候真的只能思考出一個reason,那就說完之后加上一個非常具體和詳細的例子即可。
    大家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例子不太會列舉,要不就不是很切題,要不說出來和前面的解釋部分基本一樣,甚至連表達方式都是如出一轍的。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具體化。
    例子的主語不用特別高大上,非得是一個名人大家之類的,也不需要具體的時間和人名,只要聯(lián)系自己(身邊的人)就可以了,比如我經(jīng)常的說的就是sister/brother/parents/friends,然后把上文的內(nèi)容點進行具體化的重申,帶入到一個concrete的情境下即可。
    2、綜合口語
    綜合口語的好壞其實不像獨立口語那么純粹的和口語表達相關(guān),也會涉及到大家的閱讀、聽力和速記能力。但不管是哪一個,應(yīng)該都是比單項的考察要簡單很多的,所以應(yīng)該不會是特別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