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與孩子年齡有什么關系

字號:


    對于打算出國移民的家庭來說,有很大一個原因也是為了孩子未來的教育和發(fā)展考慮。其實在移民申請中,孩子的年齡也是一個很大的考慮問題,不一樣的年齡,移民申請會有些不一樣,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18周歲相關問題
    繼父母與繼子女
    根據INA§101(b)(1)(B)的規(guī)定,如果未滿21周歲的未婚繼子女要作為移民法律意義上的“附屬孩子”,則需額外滿足以下條件:其繼父(母)與其親生父(母)結婚的時候其未滿18周歲。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衍生的受益者,為繼子女提出的移民申請仍需滿足上述21周歲且未婚的條件。
    此外,在繼父母——繼子女關系中,婚姻存續(xù)的時間長短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繼父(母)為其繼子(女)提交移民申請的時候尚未與其親生父(母)結婚2年以上,那么繼子(女)獲得的將會是2年的條件性綠卡??梢酝ㄟ^提交I-751表格請求去掉永久性居住的條件,但需注意,I-751表格應在條件性綠卡到期前的90天之內提交。
    二、21周歲相關問題
    一般而言,孩子要想隨同父母一塊拿綠卡,那他們就必須符合““附屬申請人“(DerivativeApplicant)的定義。附屬子女在獲得綠卡時必須未滿21周歲且未婚。如果受益子女在發(fā)放綠卡前就超過了21周歲,移民法不認為他們是“附屬孩子”(dependentchildren),這也是通常所說的“超齡”問題(agingout)。有很多移民家庭會受到超齡問題的困擾。孩子超齡,不能隨同移民的話,有可能意味著親人要長時間的分離。幸好,《兒童身份保護法案》(ChildStatusProtectionAct,簡稱CSPA)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這個問題。
    《兒童身份保護法案》于2002年8月6日生效,旨在保護某些因為政府審案時間過長而耽擱的移民申請人的利益。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即使已經年過21周歲,法律仍承認其為移民法上“附屬孩子”(dependentchild)的定義。具體而言,該法案區(qū)分了兩種情形:(1)公民子女身份進行綠卡申請的未滿21周歲的受益人,這類受益人只要在公民父母為其提交移民申請時未滿21歲,其年齡即被鎖定在21歲以內,不必等待排期;若是持有綠卡的父母為子女提交了移民申請,在子女21周歲之前父母成功入籍美國,子女年齡即鎖定在以父母入籍之日。(2)有名額限制的親屬或職業(yè)移民類別下的子女,這類受益人CSPA給出了一個計算年齡的公式。具體來說,首先看簽證排期到達子女的年齡(如果在移民申請批準前移民簽證就已經有名額,則看申請批準之日子女的年齡),然后減去移民局審理移民申請所用的時間,所得的數即為法案年齡。法案這樣規(guī)定的原因在于保證移民申請者不受審理移民申請時間的影響。移民局審理移民申請所用的時間一般值得是收據日期(receiptnoticedate)到批準日期所經過的時間。最后公式計算結果若顯示子女未到21歲,即使現(xiàn)實中子女已過21周歲,也被視為移民法意義上的“孩子”(child)。
    CSPA還規(guī)定了適用的條件:(1)受益人的請求或已經批準的簽證申請發(fā)生在2002年8月6日或之后;(2)在2002年8月6日之前,移民局仍未對調整身份申請或移民簽證作出最終決定;(3)申請者須在綠卡排期日到達后的一年內尋求獲得綠卡(“seektoacquire”)。以下幾種情形均被視為尋求獲得(“seektoacquire”):(1)提交I-824表格,申請對已經批準的申請或請求作出處理;或(2)為了子女提交I-485表格,申請綠卡或調整身份;或(3)提交DS-230表格,向美國國務院申請移民簽證或外國人注冊。
    除上述方面外,CSPA給予了特定受益人“選擇性退出”(opt-out)的機會,但僅限于一定范圍。如果綠卡持有者的父母為未婚21周歲受益子女提交了I-130表格,然后父母入籍美國,那么受益子女可以選擇繼續(xù)保留第二優(yōu)先而不是自動轉化為第一類優(yōu)先,這在第二類優(yōu)先等待時間短于第一類優(yōu)先的情形下是有利的。
    推薦閱讀
    澳洲移民幾種必備資格
    2018澳洲移民申請條件一覽表
    澳洲移民職業(yè)評估常見問題解答
    想了解更多移民資訊,請訪問出國移民網yimin.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