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移二代這個群體有著特殊成長經歷,外國人和中國人的雙重身份給他們帶來的或許不是雙重優(yōu)越,更可能是雙重痛楚——這也成為移民以及準備移民的父母們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下面出國留學網來說說移二代之痛帶來的思考。
什么是香蕉人?
黃皮白心,指長著華人的臉孔,其思想與文化背景徹底西化的人。香蕉人又叫ABC(American Born Chinese),雖然是黑發(fā)黃皮,但不識中文,自小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其思維方式、價值觀也是完全西式的。
【家庭之痛】
“香蕉人”遇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家庭教育,由于基本上已完全西化,所以他們難以認同父輩們傳統(tǒng)的中式思維方式。于是,雙方的矛盾不可避免。
一方面,“香蕉人”在學校接受的是完全西式的教育,他們的思維方式可以說已經和西方人全無二致,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可避免地會和中式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父母產生摩擦。“香蕉人”看不慣父母謹小慎微的行事作風,父輩們也不能完全接受子女張揚外露的價值選擇。
另一方面,對中華文化的認可程度是“香蕉人”與其父母爭論的又一焦點。作為接受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zhèn)?,然而,在說英語、看美劇的大環(huán)境下成長的“香蕉人”,脫離了祖籍國的文化氛圍,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
【朋輩之痛】
雖然生長在國外,但在很多外國青年的眼中,“香蕉人”依然是外國人,難以建立起關系較密切的朋友圈子。這種圈子多半仍只局限于“香蕉人”之間。大學相較于華人聚集的成長地,“香蕉人”更少,這時作為少數(shù)群體可能就會感到孤獨——找不到歸宿的孤獨。
黑頭發(fā)、黃皮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漢字卻不識得幾個。中國人會對他們說:“你是中國人?那你怎么不會說漢語?”外國人會對他們說:“你是中國人?你的英語怎么說這么好?”
【選擇之痛】
當下,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身處中西文化的強烈沖突中,越來越多的“香蕉人”開始尋求各種方式回歸,親近祖國,尋根覓祖,重拾傳統(tǒng)。于是,一個“芒果人”的名詞開始流行。所謂芒果人,是近年對于那些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時也擁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移民子女的稱呼,取其外在黃,內在亦黃的特征。
由此,做“香蕉人“還是“芒果人”已成移二代們爭論的焦點。有人以當“香蕉人”融入西方社會為最高追求;有人以作為一名華夏兒女為榮,保持著“芒果”的本色。殼子認為,父母一代的教育與抉擇對移二代的自我認同起著關鍵作用,讓移二代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同,遵從自己內心去選擇更舒適的生活方式或許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