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生活和國內相比有很大的區(qū)別,移民加拿大生活的保障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其中,對于生活的工作找尋是生活的根本,因此對于新移民者來說,我們的工作找尋需要了解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日前到加拿大某地公干,順道看望多年未見﹑前年移民加拿大的一位朋友。老友相見,不亦樂乎,自然在家里請我吃了一頓,還順帶邀約了其他幾位朋友。三杯酒下肚,大家伙話匣子打開,談到新移民來到加拿大移民,真是辛酸的故事說不完。
朋友美麗的太太感慨:嫁給你們這些有知識的碩士博士,還不如嫁給國內的廚師或者是加拿大建筑工地的工人。我問此話怎講?她說,就不拿你們作比較了,有損你們的自尊心,就說說我認識的兩位女友吧。
她認識的兩位女友,一位說起來很有本事,還嫁給了博士,移民加拿大后,先生送過外賣,收過快件,搞過傳銷,在一家印刷廠出苦力閃了腰,什么樣的活兒差不多都干過,高不成低不就,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屈就在一家燈具工廠做工,干得差不多也是和普通工人一樣的活,月收入兩千來塊,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兩口子經常慪氣,一直惦記著回流。
另一位女友,沒啥大本事,也沒高學歷,以不便明說的身份移民加拿大生活后,不忘舊情,和國內做廚師的男友結了婚,如今先生來到加拿大,在一家餐館當大廚,吃苦耐勞,還利用早上和休班時間到另一家大型食品店兼差,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5000加元,跟在國內的低收入比,如同自家開了銀行,進了天堂,誰要跟她說加拿大不好﹑中國好,她就立刻反對。
加拿大移民生活調查中, 據說加拿大的建筑工人,月收入五六千塊,別看這活兒,華人也不好找,沒有經驗,沒有技術,國內建筑工地的優(yōu)秀技工,有幾個能移民加拿大的?來了也未必行。聽說有華人建筑設計師移民加拿大的,來了干的是設計師的活兒,拿的是描圖員的工資,人家設計師蹺著二郎腿,在你的設計圖上簽個字,月月拿著高薪水。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家美國大公司,剛畢業(yè)沒幾年的小丫頭管理源代碼,工資比華人程序員還要高。
不少人怕是對“腦體倒掛”這個詞,還記憶猶新,早年定居海外的華人和如今剛留學海外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個詞真正的背景和含義。在上世紀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的中國,也就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的收入,曾經遠遠低于從事體力勞動的販夫走卒。當時有一句流傳很廣的順口溜﹕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就是對這種情況的詮釋和寫照。
或許有點讓人不可思議,中國當年的“腦體倒掛”現(xiàn)象,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加拿大的華人新移民身上得到了驗證,還可以再順口溜幾句﹕大學的教師不如溫哥華做足底按摩的服務員,上??蒲胁块T的研究學者不如多倫多面包房打工的大媽……對不少加拿大的華人移民來說,語言不是很通,資歷得不到認證,就業(yè)的形勢一直很嚴峻,如一些新移民朋友所言,移民的身份,就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少新移民,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北美的土地,這里空氣新鮮﹑天空湛藍﹑青草碧綠﹑溪水清澈;到處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環(huán)境優(yōu)美﹑花團錦簇,令人心曠神怡??墒牵@一切,都不能當飯吃不是?過不了多久,就會發(fā)現(xiàn),找工作到處碰壁,生意難做賺不到錢,加之不同文化的沖突,無形的種族歧視,還有打工艱難,生活辛苦,缺少親情,缺少友誼。
介紹了有關加拿大移民生活的樂趣所在,出國移民專家希望大家可以對移民加拿大生活有了新的認知,有了更深的生活情趣了解。希望你們可以認真的閱讀上述文章,進行留學生活的不斷思考。
加拿大研究生留學費用知多少,對于在加拿大讀研究生的費用,不同的學校不同專業(yè)有不同的標準,但基本上碩士學費通常每年在10000-25,000加幣之間。一般研究碩士比較便宜,而且有相對比較大的希望能夠申請到減免學費的機會,優(yōu)秀的學生也有機會獲得一定的獎學金作為生活補助。授課型碩士則一般要自己負擔學費和生活費。具體的費用和獎學金信息在各校的網站都有詳細地列出。
生活費方面,不同的省份有較大的差別,比如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物價就會有較大的不同。對于一般的內地學生,租房的價格在300-800加元之間,除開房租的生活費一般在500-1500加元。一般學校會提供一定數量的集體宿舍,由于數量有限,成功獲得錄取的學生需要提前申請。學校安排的住宿優(yōu)點是比較安全、同時可以和同學校的新生進行日常溝通,有助于學生盡快融入新的校園生活;缺點是費用偏高,對于新出國的同學也要花掉一定的精力去處理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有可能產生的文化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