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如何融入當?shù)厣?/h1>

字號:

   在愉快的度過了一個暑假之后,中國和美國的小伙伴們馬上就要開學了。
    在美國,秋季開學一般為8月底到9月初這段時間。這個時候,有大量的留學生來到美國開始新的生活。毫無疑問,初來乍到的異國學子們,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肯定有諸多不適。那么今天就來談?wù)?,剛來美國留學的小伙伴們,你們怎么才能“打入”當?shù)厝巳ψ觾?nèi)部呢?
    

    每年開學時間,都會看到很多報道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很難交到朋友的新聞。比如,無論在課堂上、校園里、或大街上,你經(jīng)常能看到中國留學生成群結(jié)隊地聚在一起,只愿和中國人交往。
    有些人認為,造成這樣現(xiàn)象是由于中國留學生對自身英語能力的不自信導致他們不敢和其他國家的同學交流,所以在課堂上會本能地選擇和中國人坐在一起,或一起討論。
    也有人覺得,課程和專業(yè)設(shè)置也導致了這種“扎堆”現(xiàn)象。尤其在受中國人歡迎的專業(yè),如傳媒、商科、汽車工程等,80——90%的學生都是中國人,這本身就使得中國留學生很少有機會和其他國家的學生進行交流。
    不論是什么原因,如果想真正融入當?shù)匚幕?,你就要打破自己?ldquo;舒適范圍”。
    第一步,要主動和當?shù)厝私涣鳌?/span>
    

    86留學網(wǎng)給大家的建議是,來美國留學的學生最好主動與外國同學打交道,住在宿舍的學生,友好地向別國室友打個招呼,介紹自己;其他人也可利用課上時間,主動與外國同學交流討論。
    一名叫Emily的中國留學生Emily就曾說,2010年,年僅18歲的她第一次只身來到國外,生活中的困難令她不得不向外國同學求助。在與他們的交往過程中,她感覺一切并沒當初想象得那么難。
    她回憶道:“當時周圍都是外國人。我有不懂的問題,只能向他們請教。他們都盡心盡力地幫助我,這讓我很感動。慢慢地,我們就變成無話不說的朋友。”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Emily得出結(jié)論,主動和外國人交流是融入他們?nèi)ψ拥牡谝徊健?BR>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傳媒專業(yè)的約翰斯頓教授也認為,態(tài)度是決定中國留學生能否打破“扎堆”局面的關(guān)鍵。
    第二步,自信地表達自己想法。
    

    很多中國留學生由于自己的語言問題,很少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想法。也有因為性格內(nèi)斂,很少說出自己的需求。
    很多外國學生表示,中國學生不愿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想法。來自美國的Becky說:“有時,我想和中國學生交朋友,但他們看起來并不愿與我多說。”
    但是,“語言并不是問題,外國人不在乎這一點。”來自中國的留學生Cassie以過來人的身份表示,與外國人交流的重點是要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另一位成功融入外國圈子的中國學生Vicky也有相同看法:“外國朋友并不在意我的英文水平,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想法就可以了,他們很聰明,可以理解你想說什么。”
    第三步,讓你的性格更OPEN。
    

    實際上,外國人朋友圈和中國朋友圈不應(yīng)成為零和游戲中的對峙雙方。圈子可以共存,也可以多元化,而不是囿于單一類似的朋友圈。
    86留學網(wǎng)稱,很多時候,中國留學生會認為在美國讀書,如果結(jié)交了外國朋友,中國朋友就無法再繼續(xù)交往。這完全是偏見。而且,一些同學拒絕甚至不愿意去和其他國家的人交流,把原因歸結(jié)在嫌自己英語不夠好、怕丟臉,或者直接歸結(jié)于外國人很無趣、理解不了笑點等種族偏見上。這些心態(tài)同樣也是在還未嘗試過交流之前,就樹立了偏見與門檻。
    其實,“交朋友”是多元化的,來到美國的你們也應(yīng)該變得更OPEN一些。讓自己接受、常識不同的圈子,讓自己更加“外向”,能幫你不少忙。
    最后,請更多關(guān)注當?shù)厣鐣幕?/span>
    

    很多中國學生在與外國人交往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不知道要和對方聊什么,或者對方所聊的話題,他們并不熟悉;但和其他中國人卻有聊不完的話題,這也造成了中國留學生的“扎堆”現(xiàn)象。
    當然,這與文化背景不同有直接關(guān)系。因此,關(guān)注美國本土文化,是中國留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來自北京的Grace在這方面有切身體會。她認為,要和外國同學交朋友就必須先了解他們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在很多中國留學生印象中,想融入外國人的社交圈,就必須去參加各種party,喝酒、跳舞。”Grace說,酒吧確實是交朋友的好地方,但并非融入外國圈子的惟一途徑。
    美國大學的校園生活十分豐富,學校會組織音樂節(jié)、電影節(jié)、啤酒節(jié)和各種藝術(shù)展覽。Grace經(jīng)常參與其中,和外國同學一起參加音樂節(jié),去跳蚤市場等。
    但她最推薦的還是觀看美國當?shù)氐碾娨暪?jié)目。“看電視不僅豐富了課余活動,提高了英語能力,還為和外國同學聊天增加了很多談資。比如,當其他外國同學提到BBC節(jié)目主持人JeremyClarkson時,我不再傻傻地不知其所言了。”
    除此之外,一些已融入外國圈子的中國留學生也指出,打工是了解當?shù)厣鐣幕姆椒ㄖ弧?BR>    中國學生Joan在到美國后就通過網(wǎng)上申請進入了當?shù)氐男前涂水斝r工。“在這里,我不可避免地要和同事、顧客有頻繁交流,自然而然地就有機會和他們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