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時母親說,她和父親打算來英國旅游。這還是我留英十年以來,父母親第一次認認真真地打算來探望我。于是我立即著手各種旅游資料的準備。
一方面,我心中歡喜地盼望著父母的到來;另一方面,在我內(nèi)心深處,又暗自擔憂。這擔憂的源頭,來自于父親的性格。在我朦朧的關于童年的記憶中,我和父親常因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吵得全家雞飛狗跳。我和父親的爭吵多是因父親做事“過細”,而我卻為這種“細心”所累。
那時家里用茶杯裝水喝,有時我拿起茶杯往嘴里送水,杯子才剛剛碰到嘴唇,父親又在一旁挑剔起來:“你看你那杯蓋子,就這么鋪在桌面上放著,全是細菌,臟死了!要翻過來放嘛!”我在一旁努著嘴,滿心的不高興,但若不想爭吵,就只好就范。
父親的細心幾乎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記得有一次坐火車外出,我從箱子里拿了些東西出來用,再把箱子重新拉緊,兩個拉鏈鏈頭對在一起上密碼鎖。上鎖時,我無意識地拿一只手輕輕遮擋一下,以防萬一不懷好意者窺見密碼,畢竟火車上人員繁雜。這一舉動瞬間就受到了父親的夸贊:“西兒就是長大了啊,細心!這一點比你媽媽做得強!”
后來出國了,我身邊的朋友,每每為我高額的電話費所驚訝,我便是一笑:他們哪里知道,我的父母親只要和我講電話,沒有一兩個小時,根本收不了場。譬如說,父親會在電話里一板一眼地教我洗澡、睡覺:“西啊,洗澡時,要用淋浴頭對著脖子后面沖水,那樣很舒服!”“西啊,晚上睡覺被子要扎好啊!就先把被子卷成一個筒鉆進去,然后再把左右肩膀上的被子扎好,這樣不會漏風。”
如此種種,在我成年之后的記憶里也是揮之不去的。一方面是濃厚的親情使我心懷巨大的感恩,然而另一方面,回歸到眼下的狀況,我也暗自擔心著,父親這回來到倫敦又要極為過細地教導早已成年的我,如果那樣,我的“自我”在成長之后必然產(chǎn)生更大的逆反,爭吵就在所難免了。
然而,這次見面,卻出乎我的意料,我們并沒有因為“父親的細心”而產(chǎn)生任何爭吵。
先說我給父母親租住的房子。來到倫敦的第一天,我將租住公寓的鑰匙交到父親手中,因為他往往比母親細心。沒想到第二天,父親手上的鑰匙找不著了。直到晚上,幾近絕望的父親終于不經(jīng)意間從自己的褲口袋里掏出了鑰匙。鑰匙被無意地包裹在了一團廢棄的草紙中。這樣“不細心”的事情發(fā)生在父親身上,直叫我感到不可思議。
我每天帶著他們各處玩。每到一處,父親總問我:這是哪?那是哪?這里回家有多遠?諸如此類問題,我一一作答。然而單就“超市”這一項,父親就死活記不住,每一次來到超市,他都要三番五次地問:這是哪兒?回家大概要多久?就好像他是第一次經(jīng)過這條我早已帶他們走過許多遍的街道。我只好三番五次地回答,然而他仍舊記不住。
一次在去往超市的路上,母親悄悄扯了扯我的衣袖,將我拉后一步。她壓著嗓子對我說:“你爸的記憶力下降得非常快,可能是老年癡呆的前兆。”母親說完這句話,父親仍在前頭不知所以地大步走路,步伐無所畏懼,乍一看去,就像一個二十出頭的小男孩。
沒走多遠,父親回過頭來照常地問我:“西,去超市有多遠?”一霎那間,我鼻頭一酸,差點兒落下淚來。
一方面,我心中歡喜地盼望著父母的到來;另一方面,在我內(nèi)心深處,又暗自擔憂。這擔憂的源頭,來自于父親的性格。在我朦朧的關于童年的記憶中,我和父親常因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吵得全家雞飛狗跳。我和父親的爭吵多是因父親做事“過細”,而我卻為這種“細心”所累。
那時家里用茶杯裝水喝,有時我拿起茶杯往嘴里送水,杯子才剛剛碰到嘴唇,父親又在一旁挑剔起來:“你看你那杯蓋子,就這么鋪在桌面上放著,全是細菌,臟死了!要翻過來放嘛!”我在一旁努著嘴,滿心的不高興,但若不想爭吵,就只好就范。
父親的細心幾乎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記得有一次坐火車外出,我從箱子里拿了些東西出來用,再把箱子重新拉緊,兩個拉鏈鏈頭對在一起上密碼鎖。上鎖時,我無意識地拿一只手輕輕遮擋一下,以防萬一不懷好意者窺見密碼,畢竟火車上人員繁雜。這一舉動瞬間就受到了父親的夸贊:“西兒就是長大了啊,細心!這一點比你媽媽做得強!”
后來出國了,我身邊的朋友,每每為我高額的電話費所驚訝,我便是一笑:他們哪里知道,我的父母親只要和我講電話,沒有一兩個小時,根本收不了場。譬如說,父親會在電話里一板一眼地教我洗澡、睡覺:“西啊,洗澡時,要用淋浴頭對著脖子后面沖水,那樣很舒服!”“西啊,晚上睡覺被子要扎好啊!就先把被子卷成一個筒鉆進去,然后再把左右肩膀上的被子扎好,這樣不會漏風。”
如此種種,在我成年之后的記憶里也是揮之不去的。一方面是濃厚的親情使我心懷巨大的感恩,然而另一方面,回歸到眼下的狀況,我也暗自擔心著,父親這回來到倫敦又要極為過細地教導早已成年的我,如果那樣,我的“自我”在成長之后必然產(chǎn)生更大的逆反,爭吵就在所難免了。
然而,這次見面,卻出乎我的意料,我們并沒有因為“父親的細心”而產(chǎn)生任何爭吵。
先說我給父母親租住的房子。來到倫敦的第一天,我將租住公寓的鑰匙交到父親手中,因為他往往比母親細心。沒想到第二天,父親手上的鑰匙找不著了。直到晚上,幾近絕望的父親終于不經(jīng)意間從自己的褲口袋里掏出了鑰匙。鑰匙被無意地包裹在了一團廢棄的草紙中。這樣“不細心”的事情發(fā)生在父親身上,直叫我感到不可思議。
我每天帶著他們各處玩。每到一處,父親總問我:這是哪?那是哪?這里回家有多遠?諸如此類問題,我一一作答。然而單就“超市”這一項,父親就死活記不住,每一次來到超市,他都要三番五次地問:這是哪兒?回家大概要多久?就好像他是第一次經(jīng)過這條我早已帶他們走過許多遍的街道。我只好三番五次地回答,然而他仍舊記不住。
一次在去往超市的路上,母親悄悄扯了扯我的衣袖,將我拉后一步。她壓著嗓子對我說:“你爸的記憶力下降得非常快,可能是老年癡呆的前兆。”母親說完這句話,父親仍在前頭不知所以地大步走路,步伐無所畏懼,乍一看去,就像一個二十出頭的小男孩。
沒走多遠,父親回過頭來照常地問我:“西,去超市有多遠?”一霎那間,我鼻頭一酸,差點兒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