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憑借環(huán)境好、福利多、發(fā)展快等多重優(yōu)勢,成為近幾年吸引越來越多投資移民者爭相前往的王牌國家。從眾多成功移民的客戶發(fā)過來的反饋中,無不聽到他們對加拿大的交口稱贊。86留學網(wǎng)小編也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會讓一位客戶發(fā)出感嘆,在國內生活三十年,竟抵不過在加拿大三年!
我已經移民加拿大3年,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應該說,對于兩個差異性極大的國家,會有很多感性的認識。首先從大的自然資源環(huán)境方面,然后從社會福利保障,再從經濟發(fā)展和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進行一個大致的比較。
資源的差異,這是我到達加拿大后感受最強烈的一點。加拿大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人口稀少的國家。從土地資源來說,是中國完全無法相比的。加拿大大多數(shù)的土地都還處于原始未開發(fā)狀態(tài)。多倫多作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各城區(qū)之間非常分散,到處都是大塊的草地或是長滿灌木叢的山坡。在加拿大,城市與城市之間,幾乎看不到類似中國的村落。從多倫多到蒙特利爾將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兩旁幾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樹林,也看不到中國公路旁隨處可見的農田或是菜地。
加拿大只有5%的農民,但是,加拿大卻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加拿大被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真正肥沃的黑土地,就像我們燒的煤一樣黑而松軟,是我們詩歌里說的肥得流油的土地。一位到農場干過農活的移民朋友告訴我,由于土地極其肥沃,加拿大土地上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是從不需加肥料的。農民很清閑,一般播上種子蓋上土就只等收獲了。這樣沒有加進任何化學原料的土地上生長的東西當然就是天然的真正的綠色食品了。在加拿大,由于擁有充分的土地資源,這里的田地很多都是一年耕種,下一年休耕。讓土地也有一個調整休息的周期。
而在我們的祖國,土地已經被耕種了幾千年,在最近的幾十年,為了養(yǎng)活越來越龐大的人口,土地更是超負荷的運作,被施放上各種各樣的化肥和農藥,有的土地已經被榨干了養(yǎng)分,變成了隨風飛揚的黃土;有的土地已經被化學肥料嚴重鹽堿化,變成了土疙瘩,只有辛苦的農民還在用鋤頭敲打著這些像石頭一樣冰冷堅硬的土地,用更多的化肥去催生更多的糧食。就這樣惡性循環(huán),土地質量每況愈下。我曾經到過大西北,那里的河流是渾濁的泥流,農民們住在和幾千年前沒有太大區(qū)別的土基房里,灰黃的天空,回蕩著的還是那凄婉悲涼的蘭花花,走西口,讓我想起經典影片《黃土地》的鏡頭來。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農民還是過著完全農耕的生活,生產力嚴重滯后。8億中國農民,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啊!所以,我們不能用上海的浦東,北京的王府井來和加拿大相比。
加拿大的電力資源也很豐富,你從夜行的飛機上俯視任何一個城市,你都會看到一片燈光的海洋。這里從辦公樓到街道樓道,燈都是徹夜不滅的。初到加拿大時我非常不習慣,關門后的商店和辦公樓依然燈火通明,我住的公寓樓道和一樓大廳里的燈白天黑夜都亮著,在學校讀書時,白天教室也都亮著燈。后來,聽朋友說,加拿大的電力資源過剩,再說夜晚明燈也是為了安全。加拿大每家每戶都是用電爐燒飯,與國內大城市用煤氣相比,安全干凈又沒有污染。而且非常便宜,每一度電只有幾分錢,一個月一家人所有電費也僅花20多元。我們買房后,先生告訴我,去年一個冬天,連帶用電和取暖,我們居然用了幾千度電,但是,電費每月也就100多元。在國內即使你很有錢,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電供你使用。
最近,從網(wǎng)上得知國內鬧電荒。聯(lián)想起在武漢時,每年夏天三伏時每天都斷電就毛骨悚然。80年代,武漢人夏天夜里都睡街上,用盆涼水不斷往身上澆;90年代,大家都買了空凋,于是,就開始鬧電慌。往往是每天夜里每個區(qū)停幾個小時。即使你再有錢,你也無法自己發(fā)電,往往是在酷熱里面對一片黑暗,無奈嘆息。有人預言,未來威脅制約中國的將是能源危機。
加拿大水資源也非常豐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五大湖就在北美。加拿大湖泊面積占國土的7.6%、濕地占14%;同時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萬,因此,其人均擁有水量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水資源極其豐富,長期以來加拿大水價極低,而且水質很好,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在我們生活的魁省,水是免費使用的。
給我印象最好的還有公共設施,比如圖書館、醫(yī)院、診所。相比較而言,安省的公共設施普遍比魁省更先進整潔。圖書館遍布社區(qū),有大型的,也有社區(qū)小型的。圖書館藏書眾多,而且,服務周到,手續(xù)簡單。只要一封原居住地的信封,就可以將幾十本書抱回家。每個圖書館都設有孩子們的專柜,彩色精美的兒童圖書琳瑯滿目。在安省許多圖書館周末都有義工,為孩子們講故事或是補習英文。大家不知道是否注意到,加拿大幾乎所有圖書館頂上和墻面都是水泥的,但是,絲毫不影響它們的美觀和舒適,閱讀區(qū)地面都是地毯,設有舒適的沙發(fā)和茶幾。什么時候,我們國內人數(shù)眾多的同胞們也能擁有加拿大這樣完美的星羅棋布的公共圖書館呢?
出國前聽別人說國外是孩子的天堂,這話一點不假,最直接的就體現(xiàn)在,一到加拿大,無論是小城市還是大城市,星羅棋布的社區(qū)公園里到處都是孩子們的樂園,散布著各種各樣的彩色的大型塑膠兒童游藝玩具。城堡迷宮、滑滑梯、秋千架、健身拉索、音樂噴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各色人種的孩子們在晚飯后,或是周末就聚集在這里盡情嬉戲游玩。讓人感慨這里真是世界人民的樂園!目前,中國國內城市獨身子女消費也很高,家里為孩子買各種高檔玩具、電腦的不在少數(shù),但是,社會并沒有為孩子們提供足夠的***地和娛樂設施。即使有也是在大公園內,而且是收費的。
社區(qū)運動健身設施也非常值得贊賞。這一點,就是富裕的美國鄰居也相形見絀。加拿大城市幾乎在每個社區(qū)都有足夠的足球場、網(wǎng)球場、游泳池免費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在國內,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游泳,當時,在香格里拉酒店辦一個游泳年卡,需要人民幣3800元,而且有次數(shù)限制。香格里拉是星級酒店,泳池設施很好,但是,幾乎每次人都很多,根本無法放開游。而在加拿大我們目前居住的社區(qū)附近就有兩個免費室內游泳池,在白天,很多時候整個游泳池里就我一個人,高位上坐著救生員。那種感覺真是好極了,想想,私家游泳池感覺也不過如此吧!說實話,喜歡體育鍛煉的人來加拿大最好,回想起兒子在國內上小學時,世界杯期間,課間,孩子們就在塵土飛揚的操場上奔跑著飛踢一個礦泉水瓶子過癮。那情景真讓人眼睛發(fā)酸。
有朋友說,中國人城市太多,球場太少;而加拿大是球場太多,人太少。去年暑假,我在美國新澤西的姐姐和姐夫來蒙特利爾看望我們一家。姐夫是網(wǎng)球迷,隨身攜帶網(wǎng)球,走到哪里打到哪里,他們非常吃驚的是,我們社區(qū)的網(wǎng)球場居然是免費的!黃昏,我們在圣勞倫斯河邊漫步,旁邊是露天舞廳,姐姐舞癮頓生,問何處購票,我答曰:免費!姐姐、姐夫驚奇:加拿大怎么如此多免費!加拿大的社區(qū)服務的CLSC也值得一提,它為社區(qū)老人、孩子、孕婦提供信息和幫助。
我已經移民加拿大3年,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應該說,對于兩個差異性極大的國家,會有很多感性的認識。首先從大的自然資源環(huán)境方面,然后從社會福利保障,再從經濟發(fā)展和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進行一個大致的比較。
資源的差異,這是我到達加拿大后感受最強烈的一點。加拿大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人口稀少的國家。從土地資源來說,是中國完全無法相比的。加拿大大多數(shù)的土地都還處于原始未開發(fā)狀態(tài)。多倫多作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各城區(qū)之間非常分散,到處都是大塊的草地或是長滿灌木叢的山坡。在加拿大,城市與城市之間,幾乎看不到類似中國的村落。從多倫多到蒙特利爾將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兩旁幾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樹林,也看不到中國公路旁隨處可見的農田或是菜地。
加拿大只有5%的農民,但是,加拿大卻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加拿大被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真正肥沃的黑土地,就像我們燒的煤一樣黑而松軟,是我們詩歌里說的肥得流油的土地。一位到農場干過農活的移民朋友告訴我,由于土地極其肥沃,加拿大土地上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是從不需加肥料的。農民很清閑,一般播上種子蓋上土就只等收獲了。這樣沒有加進任何化學原料的土地上生長的東西當然就是天然的真正的綠色食品了。在加拿大,由于擁有充分的土地資源,這里的田地很多都是一年耕種,下一年休耕。讓土地也有一個調整休息的周期。
而在我們的祖國,土地已經被耕種了幾千年,在最近的幾十年,為了養(yǎng)活越來越龐大的人口,土地更是超負荷的運作,被施放上各種各樣的化肥和農藥,有的土地已經被榨干了養(yǎng)分,變成了隨風飛揚的黃土;有的土地已經被化學肥料嚴重鹽堿化,變成了土疙瘩,只有辛苦的農民還在用鋤頭敲打著這些像石頭一樣冰冷堅硬的土地,用更多的化肥去催生更多的糧食。就這樣惡性循環(huán),土地質量每況愈下。我曾經到過大西北,那里的河流是渾濁的泥流,農民們住在和幾千年前沒有太大區(qū)別的土基房里,灰黃的天空,回蕩著的還是那凄婉悲涼的蘭花花,走西口,讓我想起經典影片《黃土地》的鏡頭來。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農民還是過著完全農耕的生活,生產力嚴重滯后。8億中國農民,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啊!所以,我們不能用上海的浦東,北京的王府井來和加拿大相比。
加拿大的電力資源也很豐富,你從夜行的飛機上俯視任何一個城市,你都會看到一片燈光的海洋。這里從辦公樓到街道樓道,燈都是徹夜不滅的。初到加拿大時我非常不習慣,關門后的商店和辦公樓依然燈火通明,我住的公寓樓道和一樓大廳里的燈白天黑夜都亮著,在學校讀書時,白天教室也都亮著燈。后來,聽朋友說,加拿大的電力資源過剩,再說夜晚明燈也是為了安全。加拿大每家每戶都是用電爐燒飯,與國內大城市用煤氣相比,安全干凈又沒有污染。而且非常便宜,每一度電只有幾分錢,一個月一家人所有電費也僅花20多元。我們買房后,先生告訴我,去年一個冬天,連帶用電和取暖,我們居然用了幾千度電,但是,電費每月也就100多元。在國內即使你很有錢,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電供你使用。
最近,從網(wǎng)上得知國內鬧電荒。聯(lián)想起在武漢時,每年夏天三伏時每天都斷電就毛骨悚然。80年代,武漢人夏天夜里都睡街上,用盆涼水不斷往身上澆;90年代,大家都買了空凋,于是,就開始鬧電慌。往往是每天夜里每個區(qū)停幾個小時。即使你再有錢,你也無法自己發(fā)電,往往是在酷熱里面對一片黑暗,無奈嘆息。有人預言,未來威脅制約中國的將是能源危機。
加拿大水資源也非常豐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五大湖就在北美。加拿大湖泊面積占國土的7.6%、濕地占14%;同時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萬,因此,其人均擁有水量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水資源極其豐富,長期以來加拿大水價極低,而且水質很好,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在我們生活的魁省,水是免費使用的。
給我印象最好的還有公共設施,比如圖書館、醫(yī)院、診所。相比較而言,安省的公共設施普遍比魁省更先進整潔。圖書館遍布社區(qū),有大型的,也有社區(qū)小型的。圖書館藏書眾多,而且,服務周到,手續(xù)簡單。只要一封原居住地的信封,就可以將幾十本書抱回家。每個圖書館都設有孩子們的專柜,彩色精美的兒童圖書琳瑯滿目。在安省許多圖書館周末都有義工,為孩子們講故事或是補習英文。大家不知道是否注意到,加拿大幾乎所有圖書館頂上和墻面都是水泥的,但是,絲毫不影響它們的美觀和舒適,閱讀區(qū)地面都是地毯,設有舒適的沙發(fā)和茶幾。什么時候,我們國內人數(shù)眾多的同胞們也能擁有加拿大這樣完美的星羅棋布的公共圖書館呢?
出國前聽別人說國外是孩子的天堂,這話一點不假,最直接的就體現(xiàn)在,一到加拿大,無論是小城市還是大城市,星羅棋布的社區(qū)公園里到處都是孩子們的樂園,散布著各種各樣的彩色的大型塑膠兒童游藝玩具。城堡迷宮、滑滑梯、秋千架、健身拉索、音樂噴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各色人種的孩子們在晚飯后,或是周末就聚集在這里盡情嬉戲游玩。讓人感慨這里真是世界人民的樂園!目前,中國國內城市獨身子女消費也很高,家里為孩子買各種高檔玩具、電腦的不在少數(shù),但是,社會并沒有為孩子們提供足夠的***地和娛樂設施。即使有也是在大公園內,而且是收費的。
社區(qū)運動健身設施也非常值得贊賞。這一點,就是富裕的美國鄰居也相形見絀。加拿大城市幾乎在每個社區(qū)都有足夠的足球場、網(wǎng)球場、游泳池免費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在國內,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游泳,當時,在香格里拉酒店辦一個游泳年卡,需要人民幣3800元,而且有次數(shù)限制。香格里拉是星級酒店,泳池設施很好,但是,幾乎每次人都很多,根本無法放開游。而在加拿大我們目前居住的社區(qū)附近就有兩個免費室內游泳池,在白天,很多時候整個游泳池里就我一個人,高位上坐著救生員。那種感覺真是好極了,想想,私家游泳池感覺也不過如此吧!說實話,喜歡體育鍛煉的人來加拿大最好,回想起兒子在國內上小學時,世界杯期間,課間,孩子們就在塵土飛揚的操場上奔跑著飛踢一個礦泉水瓶子過癮。那情景真讓人眼睛發(fā)酸。
有朋友說,中國人城市太多,球場太少;而加拿大是球場太多,人太少。去年暑假,我在美國新澤西的姐姐和姐夫來蒙特利爾看望我們一家。姐夫是網(wǎng)球迷,隨身攜帶網(wǎng)球,走到哪里打到哪里,他們非常吃驚的是,我們社區(qū)的網(wǎng)球場居然是免費的!黃昏,我們在圣勞倫斯河邊漫步,旁邊是露天舞廳,姐姐舞癮頓生,問何處購票,我答曰:免費!姐姐、姐夫驚奇:加拿大怎么如此多免費!加拿大的社區(qū)服務的CLSC也值得一提,它為社區(qū)老人、孩子、孕婦提供信息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