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OK都成了拉近美國移民之間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紐帶

字號:

   據(jù)美國《僑報》報道,對生活在美國的數(shù)以百萬計的東亞和東南亞移民來說,想要磨合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F(xiàn)在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不管對出生在美國以外的亞裔,還是本土出生的亞裔來說,卡拉OK都成了拉近他們之間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紐帶。

    據(jù)大西洋傳媒旗下網(wǎng)站石英網(wǎng)(Quartz)27日報道,自上世紀70年代出現(xiàn)在日本后,卡拉OK很快就風靡整個亞洲,成為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yè)、家庭、朋友之間的聚會很多都會選擇唱卡拉OK,這里也成為結(jié)識新朋友的好地方。
    

    美式和亞洲式卡拉OK的一個顯著區(qū)別在于前者都是在整個餐廳或者酒吧之前表演,而后者則是在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里。在私密空間里人們的交流更加個人。在這一事物到了美國后,對亞裔移民來說,這個熟悉的地方讓他們就像回到了家鄉(xiāng)一樣。
    

    對亞裔來說,這種社交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亞裔是美國人口數(shù)量增長最快的少數(shù)族裔群體。2013年,皮尤調(diào)查中心發(fā)布了一份囊括印度、中國、菲律賓、越南、韓國和日本等國移民的調(diào)查報告。在這份報告指出,出現(xiàn)在美國的亞裔移民中74%都出生在國外,半數(shù)英語都不太流利,還有53%的亞裔被認為是非典型的美國人。
    

    亞裔文化更注重集體,而美國文化更偏重個人。這種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會導致亞裔會被視為是“其他人”。美國的種族很多時候都被限定在白人和非裔之間,因此導致對亞裔社區(qū)的疏遠顯得更加明顯。這種現(xiàn)狀讓卡拉OK這種社交方式的出現(xiàn)越發(fā)有必要。因此,傳統(tǒng)的亞洲式卡拉OK開始出現(xiàn)在美國的各個有大量亞裔聚集的地方。
    

    亞洲式卡拉OK從可選的歌單到傳統(tǒng)的飲食,再加上典型的布置方式,都讓亞裔移民感到格外親切,而對美國出生的亞裔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地認識自己根源的機會。
    

    “對出生在美國的我們來說,去卡拉OK是一個很好的與其他同胞建立聯(lián)系的機會。”一名34歲的韓裔電視編劇布萊恩•辛說道,“我會和其他亞裔一起去唱卡拉OK,這讓我更了解自己的文化。”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德波拉•王在他的,有關(guān)亞裔流行音樂的論文中就曾討論過,卡拉OK是如何幫助亞裔填補他們身上的亞洲和美國兩種身份之間的裂隙的。“卡拉OK是一種能夠帶來很高滿意度的社交方式,它允許任何人在短時間里成為焦點。”她說道。
    

    一個典型的亞洲卡拉OK廳會提供多種語言的歌曲進行選擇。比如漢語、日語和粵語等等,當然還包括英語。這給他們提供了進一步擴展社交圈的機會。
    

    在亞洲,唱卡拉OK時和朋友、家人甚至是老板喝醉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另外,跟美式的卡拉OK不一樣,在亞洲參加卡拉OK聚會時基本每人都需要唱上一曲。
    

    “在這樣一個空間內(nèi),人們只能通過音樂、舞蹈等方式來交流。”一名住在洛杉磯的31歲韓裔金素珍說道,“韓國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但是在卡拉OK廳里,彼此間的等級高下不復(fù)存在。”這就又給卡拉OK賦予了一層新的意義。
    

    思鄉(xiāng)之情是另一個亞洲式卡拉OK廳能夠?qū)⑷藗兙奂饋淼脑颉?ldquo;在中國我經(jīng)常會和朋友們?nèi)コɡ璒K。”已經(jīng)在美國生活了5年的華裔菲尼克斯•王說道,“我在洛杉磯的華裔朋友在國內(nèi)的時候也很熟悉卡拉OK,這讓我們有了很多共同語言。”
    

    從社交上來看,在美國的亞洲式卡拉OK看起來只是亞裔移民的一種消遣方式。但是從心理學上來說,影響可能要深得多。畢竟無論身處何處,人們留住和堅持自己根源的想法都不會變。而對美國的亞裔來說,他們身上的亞洲屬性往往能夠在那些小小的歌廳里找到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