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局關于個人購匯新規(guī)的具體介紹

字號:

   最近幾日,國家外匯局關于個人購匯的新規(guī)引發(fā)了眾多留學群的討論,有不少家長擔心,未來境外留學購匯將受到影響。但實際上,對于境外留學或旅游等用途購匯的并不會因此受到限制,持相關證明就可以正常購匯。
    中國公民"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外匯額度"其實是舊政策,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這次所謂的重拳出擊,其實只是重新嚴格執(zhí)行,而非推出新政限制。具體內容是:維持每人每年可向境外匯款5萬美元的額度;嚴格禁止購匯用于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投資性分紅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對于違規(guī)者,相關部門可取消個人隨后兩年內的5萬美元匯款額度,即喪失總額為10萬美元的匯款額度;同時根據情況,可處以逃匯金額30%的罰款,情況嚴重時罰款額度也將增加。
    國家外匯局此前表示,目前個人購匯的額度并沒有變化。也就是說,個人每年仍可以換購等值于5萬美元的外匯。不過,相較之前對于出國旅游等購匯的,只是口頭詢問,現在則需要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并要切實購匯意圖,如有不如實填寫的,將被記入“關注名單”。
    《個人購匯申請書》不僅需要填寫預計用匯時間,在購匯用途關于境外留學一欄中,還要詳細填寫學校名稱以及每年學費幣種和金額。一位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表示,目前孩子還沒有申請學校,無法確定學校和學費,是否就意味著無法提前換匯?
    據了解,在國家外匯局下發(fā)給銀行關于此次外匯管理的文件中看到:個人購匯后可暫不用匯,如購匯后用于外匯理財且無法預計最終實際用途的,可在申請書上勾選“其他”項目,填寫外匯理財名稱及金額等;如購匯后存入賬戶用于儲蓄存款且無法預計最終實際用途的,可勾選“其他”項,填寫存款金融機構的名稱及金額;如購匯后用于外匯理財或存入賬戶但可以預計最終實際用途的,個人可按預計的最終實際用途填寫。
    “也就是說,在5萬美元的便利額度內購匯不需要提供其他證明文件,只需要真實填寫用途,并且要對自己的申報負責。”一位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個人購匯不一定立刻就要用得上,如果家長購匯然后存款或理財,但是最終用途是境外留學,在填寫申請書時就要填寫“境外留學”這一項。
    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果國內銀行嚴格監(jiān)管,假設未來不能按時接到中國的匯款,一定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他稱大多數留學生不是特別了解外匯管制的規(guī)定,因為平日由中國的家長處理換匯業(yè)務較多。在現有規(guī)定下,學生希望能了解相關政策,確保他們能夠配合中國的家長提供所需證明資料。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相關解釋可知,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限額并無改變,限制投資用途不涉及留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對于這個解釋,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每年5萬美元的額度,不能滿足留學生學習和生活需求。
    此外,針對海外留學花費較高的超過每年5萬美元限額的,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對此,國家外匯局表示,超過5萬美元便利化額度的,提供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學費證明或生活費用證明就可以購匯。
    此外,針對出境旅游,國家外匯局表示,可以在便利化額度內按需購匯,也可在境外使用銀行卡消費,用匯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