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
還記得這首歌嗎?它幾乎代表了很多80后、70后整個童年的記憶。童年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把孩子送進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于是,正如歌詞里所寫的,就在“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之中,我們度過了我們的童年,失去了我們的童年。
那澳洲小朋友的童年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如果選擇澳大利亞移民,你的小孩也可以擁有和他們一樣的童年……
小學的我們VS小學的他們
小學的我們,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被各種功課圍繞。放學之后,無數(shù)作業(yè)在等著我們。好不容易盼到了假期,各種課外班、輔導班、補習班又接踵而至。學習,就是我們唯一的任務,考到一個好中學,就是我們唯一的目標。
那么,澳洲的小學生是怎么樣呢?
在地廣人稀的澳洲,人口最多的悉尼和墨爾本這些大城市,也不過幾百萬人。而在這樣的城市里,卻往往有上千所小學。所以,在中國一個班至少有四、五十位學生,而在澳洲基本上每個班只有十來個人。
回憶一下我們我們小學七點半上課五點下課的場景,再對比一下澳洲小學生們酒店上課三點下課的時間表……真是好心塞啊。
然而,就是這樣!澳洲家長!竟然!抗議!一周作業(yè)累計要寫六小時!太多了!呵呵,六個小時……太多……別攔著小編!我要去澳洲重讀一遍小學!
除了課時安排和課后作業(yè),在教學模式上,中澳也大不同。在澳洲的課堂,小孩子幾乎都沒有固定座位,根據(jù)不同的科目會有不同的方式和老師進行交流。
而中國,相信這個場景不用小編描述,大家再熟悉不過……
不過,在澳洲上小學也不是完全沒有壓力。小學最后一年,澳洲的小盆友如同中國小盆友一樣,要為上一所好中學而努力了。
澳洲的小學生,每周會有一次聽寫小考試,用來了解學生們的學習進度。如果數(shù)學成績比較突出,可以和高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數(shù)學。
但是考試額分數(shù),通常都是不會告訴家長的!哼,想知道嗎?對不起,無可奉告!
因此,雖然澳洲的小孩并不是完全沒有課業(yè)壓力,但由于人口差異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中澳小盆友面對的升學壓力還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中學的他們VS中學的我們
首先,小編要哭著說一句:澳洲沒有中考!沒有中考!沒有中考!想到當年痛苦的初三,小編已淚流成河。
在澳洲的中學,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進行學習,直到11年級的時候才會有升學壓力,決定主修科目和一些選修科目。
和國內(nèi)的班級制度不同,澳洲從中學開始就沒有班主任,沒有固定同學,沒有固定教室。
在澳洲的中學,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體育課!國內(nèi)的體育課是什么樣子的?小編回憶中的體育課就是掙扎在800米的跑道上...為了中考時候的幾分努力奮斗……
澳洲的體育課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可以選擇的項目有:帆船,橄欖球,足球,排球,籃球,射擊,花劍,甚至還有龍舟!
而且,澳洲一年只有兩次大考!年中和年末!然后,平時,依然是上午九點上課,下午三點下課……
再想想我們的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周考課堂小測....好吧,終于懂了西方電視劇里學生哪來的那么多時間玩玩樂樂談戀愛了~當然沒有了作業(yè)這座大山的澳洲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社會實踐了。
在澳洲的中學,學生生活中有一個非常重要部分,就是樂隊。每周都會排練一次。想想小編中學時候的社團..后來都沒去過了..
最后一點,校服,小編什么也不說了,看看對比,干了這杯眼淚吧!
大學的我們VS大學的他們
在國內(nèi),寒窗苦讀十二年之后,進入大學突然松懈沒人管了之后,似乎幾乎所有學生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打游戲,翹課,也是某一些人大學的關鍵詞。
而在澳洲的大學,這一切似乎是剛好相反的。每天到深夜都爆滿的圖書館...每次下課后教授身邊的人群...
在國內(nèi),除了期末考很少有其他重要考試。而在澳洲大學,居然!是有hurdle的!hurdle是什么呢?舉個例子,hurdle可能會要求你,考試要達到及格標準,出勤率和交作業(yè)的分數(shù)也要達到一定標準這門課才算過..
想象某些小伙伴在國內(nèi)讀完初高中來到澳洲讀大學....小編心疼你們!
所以,送孩子出國讀書,也要趁早哦!讓他們享受一個完整的,完美的教育體系和成長過程!.
還記得這首歌嗎?它幾乎代表了很多80后、70后整個童年的記憶。童年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把孩子送進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于是,正如歌詞里所寫的,就在“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之中,我們度過了我們的童年,失去了我們的童年。
那澳洲小朋友的童年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如果選擇澳大利亞移民,你的小孩也可以擁有和他們一樣的童年……
小學的我們VS小學的他們
小學的我們,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被各種功課圍繞。放學之后,無數(shù)作業(yè)在等著我們。好不容易盼到了假期,各種課外班、輔導班、補習班又接踵而至。學習,就是我們唯一的任務,考到一個好中學,就是我們唯一的目標。
那么,澳洲的小學生是怎么樣呢?
在地廣人稀的澳洲,人口最多的悉尼和墨爾本這些大城市,也不過幾百萬人。而在這樣的城市里,卻往往有上千所小學。所以,在中國一個班至少有四、五十位學生,而在澳洲基本上每個班只有十來個人。
回憶一下我們我們小學七點半上課五點下課的場景,再對比一下澳洲小學生們酒店上課三點下課的時間表……真是好心塞啊。
然而,就是這樣!澳洲家長!竟然!抗議!一周作業(yè)累計要寫六小時!太多了!呵呵,六個小時……太多……別攔著小編!我要去澳洲重讀一遍小學!
除了課時安排和課后作業(yè),在教學模式上,中澳也大不同。在澳洲的課堂,小孩子幾乎都沒有固定座位,根據(jù)不同的科目會有不同的方式和老師進行交流。
而中國,相信這個場景不用小編描述,大家再熟悉不過……
不過,在澳洲上小學也不是完全沒有壓力。小學最后一年,澳洲的小盆友如同中國小盆友一樣,要為上一所好中學而努力了。
澳洲的小學生,每周會有一次聽寫小考試,用來了解學生們的學習進度。如果數(shù)學成績比較突出,可以和高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數(shù)學。
但是考試額分數(shù),通常都是不會告訴家長的!哼,想知道嗎?對不起,無可奉告!
因此,雖然澳洲的小孩并不是完全沒有課業(yè)壓力,但由于人口差異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中澳小盆友面對的升學壓力還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中學的他們VS中學的我們
首先,小編要哭著說一句:澳洲沒有中考!沒有中考!沒有中考!想到當年痛苦的初三,小編已淚流成河。
在澳洲的中學,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進行學習,直到11年級的時候才會有升學壓力,決定主修科目和一些選修科目。
和國內(nèi)的班級制度不同,澳洲從中學開始就沒有班主任,沒有固定同學,沒有固定教室。
在澳洲的中學,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體育課!國內(nèi)的體育課是什么樣子的?小編回憶中的體育課就是掙扎在800米的跑道上...為了中考時候的幾分努力奮斗……
澳洲的體育課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可以選擇的項目有:帆船,橄欖球,足球,排球,籃球,射擊,花劍,甚至還有龍舟!
而且,澳洲一年只有兩次大考!年中和年末!然后,平時,依然是上午九點上課,下午三點下課……
再想想我們的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周考課堂小測....好吧,終于懂了西方電視劇里學生哪來的那么多時間玩玩樂樂談戀愛了~當然沒有了作業(yè)這座大山的澳洲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社會實踐了。
在澳洲的中學,學生生活中有一個非常重要部分,就是樂隊。每周都會排練一次。想想小編中學時候的社團..后來都沒去過了..
最后一點,校服,小編什么也不說了,看看對比,干了這杯眼淚吧!
大學的我們VS大學的他們
在國內(nèi),寒窗苦讀十二年之后,進入大學突然松懈沒人管了之后,似乎幾乎所有學生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打游戲,翹課,也是某一些人大學的關鍵詞。
而在澳洲的大學,這一切似乎是剛好相反的。每天到深夜都爆滿的圖書館...每次下課后教授身邊的人群...
在國內(nèi),除了期末考很少有其他重要考試。而在澳洲大學,居然!是有hurdle的!hurdle是什么呢?舉個例子,hurdle可能會要求你,考試要達到及格標準,出勤率和交作業(yè)的分數(shù)也要達到一定標準這門課才算過..
想象某些小伙伴在國內(nèi)讀完初高中來到澳洲讀大學....小編心疼你們!
所以,送孩子出國讀書,也要趁早哦!讓他們享受一個完整的,完美的教育體系和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