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但現(xiàn)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yè)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zhì)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摘自西班牙《世界報》
曾幾何時,“落后就要挨打”的信條讓我們對中華民族“千秋強國”魂牽夢繞,那時候我們追求的幸福是航天夢、科技夢、經(jīng)濟夢……然而,當這些夢想都一一實現(xiàn)之后,我們卻并未感到預期中的幸福。
因為經(jīng)濟增速的“牛市”帶來的卻是人民幸福指數(shù)的“熊市”:住房、醫(yī)療、教育的新“三座大山”讓人無法喘息;貧富差距、權貴橫行、信仰缺失讓社會道德淪喪;食品安全、環(huán)境污染、社保缺位讓民眾面臨生存危機……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在以人為本的社會里,中國的年輕人還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歸屬?難道僅僅是粗暴增長的GDP么?是什么偷走了中國年輕人的幸福?讓年輕人活得像條狗?
1、物質(zhì)
一位美國教授考察中國后感嘆:中國年輕人活得太累,他們的人生只有兩個詞組: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們連快樂都感受不到,卻想追求幸福。他們從小學到大學,忙著各種考試;畢業(yè)后忙著找工作和結婚;結婚后忙著生孩子養(yǎng)孩子;退休了還要給孩子看孩子...如此活著而已!中國的年輕人們的確活得不太像人,更像是臺“機器”,一臺謀生的“機器”,賺錢的“機器”。這一切就像是奴隸,而奴隸哪能奢談幸福!
在“錢多就是硬道理”代替“發(fā)展就是硬道理”的時候,男人們把在城市中獲得房子作為幸福的標準,女人們把自己能嫁給一個有房子的人作為幸福;富人們把能用錢買到漂亮的女人作為幸福,窮人們則把能賺到適足的錢作為幸福,于是,所謂的情愛,所謂的道德,都在紙醉金迷中通通拋諸腦后。
2、精神
幾十年來,主流文化都在贊美青年,說青年身上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獨立自主精神。而獨立自主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不依賴父母。但是,在中國,人們購買首套住房的年齡是27歲。假定他們18歲上大學,22歲畢業(yè),僅僅工作5年,他們當然不可能具有購買房屋的能力。自然這筆錢出自他們的父母。所以,他們自自然然上學要聽父母的、選專業(yè)要聽父母的、選什么職業(yè)要聽父母的、甚至與誰結婚和生孩子之類的全必須聽父母的。如果人生的大事,基本上都不能自己做主,談何獨立?
另一方面,迫于生活的壓力,他們在畢業(yè)的時候,就必須選擇一個立刻可以掙大錢的職位,而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興趣。他們?yōu)榱藪赍X而選擇職業(yè),而不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其次,在獲得這樣的崗位后,他們必須努力工作,拼命攢錢,而不敢有絲毫懈怠。多么悲慘的中國年輕人,從出生到死亡都不會享受生活,也不知道要享受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生來就只知道,今生被房子壓死了。
3、愛情
在高房價時代,還有所謂真正的愛情嗎?有人說,現(xiàn)在人談戀愛是越來越不浪漫了,而且功利心目的性非常明確。男人追女人不再是花前月下,而是去開房間,直奔主題?,F(xiàn)在沒有男人會耐心地去跟一個女人跑愛情長途,談精神戀愛,不但速戰(zhàn)速決而且決不浪費時間精力,甚至流行“快餐式”“閃電式”的。
而女人也變得一樣現(xiàn)實起來,找男人首先關心的是“硬件配套設施”。所以,當房子變成結婚的必要條件時,年輕人還哪來真正的愛情。因為,當年輕人結婚的時候,每個人首先都會考慮對方父母買房的能力,這樣的計算會讓人們的結婚決策變得扭曲。這樣一來,美好的愛情蕩然無存,又何來真正的幸??裳?
中國年輕人活的越來越累,這是一種必然。
中國年輕人想要移民,這是一種向往。
——摘自西班牙《世界報》
曾幾何時,“落后就要挨打”的信條讓我們對中華民族“千秋強國”魂牽夢繞,那時候我們追求的幸福是航天夢、科技夢、經(jīng)濟夢……然而,當這些夢想都一一實現(xiàn)之后,我們卻并未感到預期中的幸福。
因為經(jīng)濟增速的“牛市”帶來的卻是人民幸福指數(shù)的“熊市”:住房、醫(yī)療、教育的新“三座大山”讓人無法喘息;貧富差距、權貴橫行、信仰缺失讓社會道德淪喪;食品安全、環(huán)境污染、社保缺位讓民眾面臨生存危機……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在以人為本的社會里,中國的年輕人還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歸屬?難道僅僅是粗暴增長的GDP么?是什么偷走了中國年輕人的幸福?讓年輕人活得像條狗?
1、物質(zhì)
一位美國教授考察中國后感嘆:中國年輕人活得太累,他們的人生只有兩個詞組: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們連快樂都感受不到,卻想追求幸福。他們從小學到大學,忙著各種考試;畢業(yè)后忙著找工作和結婚;結婚后忙著生孩子養(yǎng)孩子;退休了還要給孩子看孩子...如此活著而已!中國的年輕人們的確活得不太像人,更像是臺“機器”,一臺謀生的“機器”,賺錢的“機器”。這一切就像是奴隸,而奴隸哪能奢談幸福!
在“錢多就是硬道理”代替“發(fā)展就是硬道理”的時候,男人們把在城市中獲得房子作為幸福的標準,女人們把自己能嫁給一個有房子的人作為幸福;富人們把能用錢買到漂亮的女人作為幸福,窮人們則把能賺到適足的錢作為幸福,于是,所謂的情愛,所謂的道德,都在紙醉金迷中通通拋諸腦后。
2、精神
幾十年來,主流文化都在贊美青年,說青年身上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獨立自主精神。而獨立自主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不依賴父母。但是,在中國,人們購買首套住房的年齡是27歲。假定他們18歲上大學,22歲畢業(yè),僅僅工作5年,他們當然不可能具有購買房屋的能力。自然這筆錢出自他們的父母。所以,他們自自然然上學要聽父母的、選專業(yè)要聽父母的、選什么職業(yè)要聽父母的、甚至與誰結婚和生孩子之類的全必須聽父母的。如果人生的大事,基本上都不能自己做主,談何獨立?
另一方面,迫于生活的壓力,他們在畢業(yè)的時候,就必須選擇一個立刻可以掙大錢的職位,而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興趣。他們?yōu)榱藪赍X而選擇職業(yè),而不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其次,在獲得這樣的崗位后,他們必須努力工作,拼命攢錢,而不敢有絲毫懈怠。多么悲慘的中國年輕人,從出生到死亡都不會享受生活,也不知道要享受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生來就只知道,今生被房子壓死了。
3、愛情
在高房價時代,還有所謂真正的愛情嗎?有人說,現(xiàn)在人談戀愛是越來越不浪漫了,而且功利心目的性非常明確。男人追女人不再是花前月下,而是去開房間,直奔主題?,F(xiàn)在沒有男人會耐心地去跟一個女人跑愛情長途,談精神戀愛,不但速戰(zhàn)速決而且決不浪費時間精力,甚至流行“快餐式”“閃電式”的。
而女人也變得一樣現(xiàn)實起來,找男人首先關心的是“硬件配套設施”。所以,當房子變成結婚的必要條件時,年輕人還哪來真正的愛情。因為,當年輕人結婚的時候,每個人首先都會考慮對方父母買房的能力,這樣的計算會讓人們的結婚決策變得扭曲。這樣一來,美好的愛情蕩然無存,又何來真正的幸??裳?
中國年輕人活的越來越累,這是一種必然。
中國年輕人想要移民,這是一種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