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后的生活,有些人說好,也有些人說不好?,F(xiàn)在移民美國的政策正呈現(xiàn)收緊的趨勢,如果你覺得美國不是理想國,而你又是移民愛好者的話,那你可以考慮移民其它國家了。以下是一位普通的美國移民對其移民美國后的生活的一些感慨,文章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提供。
近年來,中國人移民美國的人數(shù)一直持上漲趨勢。這些人中,有富豪,也有經濟一般的人。對于前者,生活要多滋潤有多滋潤,而對于后者,他們在美國又是什么境遇呢?一對移民美國的中國夫妻親述了他們在美國當“窮人”的生活。一起來窺探一下。我們在紐約待了一年多的時間,體會到了紐約一年四季的美景。我們在紐約留下了足夠多的美好回憶。我們沒有工作,以紐約為據(jù)點,在美國的東岸四處熘達。
沒有工作并且沒有收入的人,在紐約合乎資格申請醫(yī)療補助。申請的條件僅為紐約居民持有紐約的駕照,并且沒有工作或者是有工作但是低收入。
無論你的存款多少不管你有沒有房子,無論你是綠卡還是公民。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有存款有房子的富翁,僅僅是這一年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也同樣可以申請這個醫(yī)療補助。
這也是我認為紐約福利優(yōu)厚的原因之一。申請到了之后我和太太都去美國的醫(yī)生那里做了全面的體檢。
我查出胃里有幽門桿菌和膽結石,前期的檢查和后期的藥物治療,都是全免費的。后期太太懷孕了,所有的孕期檢查以及輔助藥物,也都是免費的。
到了后期,孩子就要和我們見面了,我們開始逐步考慮以后我們在哪里定居的問題。做了若干的考察和聽了若干朋友的建議,我們決定了去洛杉磯。
雖然我們深愛著紐約,但是洛杉磯的氣候似乎更適合孩子的成長。我們開著車,在美國繞了一大圈,走遍了著名的景點,最后到達了洛杉磯。
到了洛杉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申請醫(yī)療卡,因為后期太太的孕期檢查也很重要。
剛到洛杉磯的時候我們依然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這個時候我已經習慣了我們窮人的身份,我又拿著窮人的金字招牌去申請醫(yī)療補助。
還好,洛杉磯的醫(yī)療福利雖然說不及紐約,但是太太還是申請到了專門針對孕婦的醫(yī)療補助。
醫(yī)療補助包括孕期檢查,藥物輔助,以及醫(yī)院里面生小孩,住院費用,還有住院時大人的吃喝,孩子的尿片奶粉,甚至于作為陪護的我,陪護的吃喝,也是全免的。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我和太太在洛杉磯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太太一心一意地照顧著孩子。我們再也不能游山玩水了。我也在太太做完月子之后,也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在一家水族用品銷售的公司里面,從倉庫做起,后來進了辦公室,做了工薪階層的小小白領。
我的待遇并不高,一個月在稅后拿到自己手上的,也就是2000多點而已。再加上太太在家?guī)『o法工作,所以這樣算下來,我們一家三口的收入真的不高,也真正地成了地地道道的低收入者。
美國是一個劫富濟貧的國家。美國的中產的日子并不太好過。稅收較高,而且諸多的社會福利申請不到。相對來說,作為低收入者的窮人,日子相對好點。
關于孩子
美國對待孩子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你可以在美國看到流浪漢,酗酒者,乞討者,但是你絕對是看不到一個流浪兒童。
甚至于,政府覺得你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會將你的孩子沒收,交給政府機構代管。你也可能會有牢獄之災。
我的孩子已經一歲多了,一直在使用WIC的奶票,這個中國人稱為奶票的東西,是一項Z F的福利。根據(jù)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每個月包含了不同東西的組合。
你照單給孩子喂就可以了,數(shù)量甚至有過富余。一歲前孩子的奶粉吃不完,我送給了來自大陸的朋友。
一歲后的鮮奶和果汁,依舊是吃不完?,F(xiàn)在我和太太基本是蹭孩子的鮮奶和果汁喝。沒辦法,她自己喝不完。
就目前來說,孩子吃喝和醫(yī)療,Z F全管,不花一分錢。我們所花費在孩子上面的,就是尿布和衣服玩具這些。
布一般我們在AMAZON上面買,夠用三個月的兩大箱,價格是60多刀,平均一個月花費20刀,加其他,孩子衣服玩具這些,這些其實也不貴,平均一個月算30多刀吧,孩子一個月是60刀左右。
關于生活費用
太太在家?guī)『?,我一個人工作,而且收入也不高,這種情況符合加州低收入家庭,加州會有食物補助,我一家三口兩千多的收入,一個月可以拿到近300的補助。
政府會給你一張卡,然后每個月定期往這個卡上充值。你可以拿這個卡去各個超市購買食物。
需要注意這是糧食劵,顧名思義只能購買食品,以及果汁和奶制品。酒,可樂,以及生活日用品是不可購買的。
到了周末了,F(xiàn)B 的時候到了,我們一般是去朋友家,或者是在自己家,弄頓大餐犒勞自己??九E牛蚺?,或者是海鮮火鍋,又或者是麻辣紅燒魚,再或者是中式涮牛羊肉火鍋,輪流著來。
平時我們基本是自己在家里面做吃的。拿到糧食券之后,我仔細算過了,就我們這種消費水準,在大洛杉磯地區(qū)的華人區(qū),我們的月消費是在350左右。含食物,早餐奶果汁,以及各種調料烹飪油。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的每月月生活費用,ZF補貼近300,在糧食券的支撐下,我們的開支不超過50刀。
就我目前居住的大洛杉磯的華人區(qū),這個區(qū)域一房一廳的公寓,租金是1000左右。目前我所居住的一房一廳的低收入公寓,租金是885。
也就是說,最慘的人,可以得到政府最大額度的撥付,一個月自己掏:885減去700,也就是185刀,就可以住到這種一房一廳的公寓。
不過政府撥款很慢,排隊需要排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好打發(fā),有就有木有就木有,慢慢排吧。反正我也不急,畢竟沒補貼的話,房租也要便宜過普通的公寓。
不過雖說這里不錯,但是我們現(xiàn)在還是打算買房。中國人嘛,總要有個自己的房子才感覺真正的安定了。
前期剛到美國,我們由于沒有確定在哪個城市定居,而遲遲沒有買房。決定了在洛杉磯定居下去,所以買房子的事情被我們提上了日程。
現(xiàn)在洛杉磯的房子,從20多萬,到100多萬,選擇很多,主要是區(qū)域的選定以及面積的大小。另外,如果是低收入而且個人的信用還不錯的話,可以申請針對低收入的超低首付,低到4%的首付。
關于日常水電,電話網(wǎng)絡
日常水電,我重復著我的老套路,再次扛出了窮人的招牌。加州的兩家電力公司都有相同的折扣:面向低收入者,提供每月賬單八折的折扣。
申請很簡單,打個電話過去索取一封申請,然后郵寄到家,然后填妥申請,再隨信寄回每月收入的支票復印件即可。另外,電力公司提供一個額外的申請,可以申請每年200的抵扣額度。
而水費,垃圾處理費公寓方包在租金里面了,不用另外給錢。冷水熱水都免費,由著你的性子用。
另外我和太太的電話費一個月是30多40刀。
網(wǎng)絡費一個月30刀,網(wǎng)速挺快,但是在優(yōu)惠期,過了這個優(yōu)惠期可能要漲點。電視的話,準備自己裝鍋蓋,所以沒有有線費。
擴展閱讀:
美國移民后我們如何適應衣食住行
“民以食為天”。美國人吃得如何,他們是否解決了吃的問題?據(jù)我所知,他們解決了吃飯問題。美國農業(yè)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農產品極為豐富。人口普查局1988年7月19日宣布,美國的農業(yè)人口1950年占15%,8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2.5%,90年代以來農業(yè)人口繼續(xù)下降,目前僅占全國人口的2%;平均每個勞動力供養(yǎng)76人,且有1/3的農產品出口,每年出口的大豆、稻米、小麥、棉花占世界市場的50%強,并提供世界市場上30%的飼料糧。
美國農副產品貨源充足,雞鴨魚肉一應俱全,蔬菜水果更是四季不斷,人們感嘆在美國果蔬市場分不清春夏秋冬,而且價格低廉,雞腿每磅不過七八十美分,豬肉稍貴也僅一美元多,牛肉二三美元一磅,魚鮮一美元多至七八美元不等,牛奶、雞蛋更是賤得驚人,一桶鮮奶(3.78升)兩美元左右,一盒蛋(一打)八九十美分;蔬菜有平有貴,馬鈴薯、西紅柿、胡蘿卜、白菜均為幾十美分一磅,空心菜、茄子等老美不愛吃的東方菜則要一美元多一磅。美國人的飲食粗而簡單,愛烤、炸、蔬菜多拌色拉生吃,真是復雜的廚房(通常廚房設備有四個灶口的電灶或氣灶,冰箱、烤箱、處理臺、洗碗槽、壁櫥等隨房屋配套)只做簡單的菜,而中國簡單的廚房卻要做復雜的菜。美國人不大相信補品,但愛喝牛奶、果汁,不吃野生動物,貓狗更屬寵物。留學生笑說幸好美國人不吃,否則使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追捕,野生動物早絕跡了。美國人用于購買食物的開支僅占個人收入的16.6%,其他發(fā)達國家約占20%,所以說在美國吃飽肚子是極容易的事。
關于穿,沒到美國之前以為個個西裝革履,皮鞋锃亮,因此,我也曾把自己認真包裝一番??傻搅嗣绹?,發(fā)現(xiàn)他們穿著很隨便,夏天T恤、短褲,冬天加件夾克、大衣類;當然說隨便僅僅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他們在正式場合十分考究,政府機關和很多公司對職員著裝要求很嚴格。如華盛頓的白領階層夏天必須把白襯衣塞在西褲內,并打領帶,冬天在西裝外穿件大衣或風衣,重要集會幾乎全為西服,晚會則穿西服或燕尾服。我在麥迪遜聽過一次卡特總統(tǒng)作報告,全場數(shù)千人全為西裝革履。
男士西裝不必太多,但襯衣、領帶則是多多益善,因為每天早晨洗澡后必換襯衣、領帶,沒有足夠數(shù)量備用是不行的。美國也是女性服裝比男士的更求多樣美觀,尤其在社交場合都有著精致的各式禮服,甚至連什么服裝穿什么鞋配什么首飾也很考究。首飾十分注重做工而不在于是否純金純銀,認為服飾的意義在于藝術而并非顯示金錢。布什總統(tǒng)的夫人就常佩戴一條做工精巧的假珍珠項鏈。美國人不為衣著發(fā)愁,婦女每年花在衣著上的消費平均為396元,僅是一般職工年薪的1.5%。1993年美國人買衣服的錢在家庭總支出的比例僅占5.4%。當然,如果追求時髦則不是一般工薪階層望其項背的,如喬治。阿爾瑪尼設計的服裝中最便宜的男西裝要1700美元一套,最貴的婦女夜禮服要價22000美元;但季節(jié)性削價服裝就能滿足大眾的著裝需求,如一條幾十美元的牛仔褲削價時幾美元也能買到。
人們說吃在中國住在美國,意思是指美國人住得寬敞舒適,實際情況怎么樣呢?美國人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和收入選擇住房,有租公寓房、租私人房和購房幾種。
公寓房的條件不盡相同,但不論一室一廳或多室一廳都有成套設備,住戶多為一般職工或退休老人。私人出租房也方便省事。留學生初到美國都是租房居住。驅車于綠樹成蔭的郊區(qū)可以看到一幢幢小洋樓,前面臨道,后面庭院,多為兩層,結構千姿百態(tài),這是中產階級住宅區(qū),售價每幢十幾萬至幾十萬美元不等。富人家則更是單家獨院,前后草坪花園,備游泳池、網(wǎng)球場、顧管家、仆人。窮人住哪里?美國有句笑話:尋富人到郊區(qū),找窮人到城里。在芝加哥我見過墨西哥人、黑人的一些住宅區(qū),多為排式建筑群,住宅擁擠,殘垣斷壁,年久失修,垃圾滿地,目不忍睹。
美國人花錢的最大項目是什么?是購房。房屋是一般人生活資料中占最大份額的一項,也是美國人最重要而體己的投資項目。就普通家庭而言,資產的54%來自房屋,租用財產和其他房地產股份。購房可以得到許多優(yōu)惠,只要有正式工作,可以向銀行貸款,交夠頭期款(一般是房價的1/5),以后分15年或30年還清,向銀行貸款購房者可以減免一定稅收。所以,許多美國人終其一生最實實在在的投資就是用分期貸款的方式在他們的中青年時代付清一幢房子的錢。如果是租房居住,那么房租占普通人收入的1/4或1/3,所以,不論租房、買房,生活花費的最大項目是住。
美國人的行真是方便。美國是交通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有一個龐大而高效的空中、地面、地下交通網(wǎng)絡。擁有8大航空公司和幾十家地方小航空公司,1300多個城市有機場。各公司票價不盡相同,隨旅游淡旺季浮動,票價便宜,如從芝加哥到洛杉磯才300多美元,僅為中等月收入的1/10。在美國住久了感到美國很小,其實它跟中國大小差不多,只因其發(fā)達的航空事業(yè)而顯得小罷了。鐵路交通曾起過重大作用,但隨著小車的普及而逐漸被冷落,更短途則樂意乘地鐵。美國5萬以上人口的城市92%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發(fā)展使人們更鐘情于小車,全國共有1.2億輛,平均兩人一部。人們上班、購物、旅游都用小車,有的乾脆全家住在汽車里(俗稱流動房),所以人們又說美國是"馱在汽車上的國家"。
看美國人的貧富一是房子二是車子。富有人家買“林肯"、"奔馳" 等高檔車,一輛幾萬至十幾萬美元不等,中產階級買"豐田""福特 ",每輛一萬多,窮人則開二手車,從幾百到幾千美元不等,但往往毛病多。這里順便要提一下的是除了衣食住行外另一筆消費則是玩。美國人愛玩,平時節(jié)省但搞運動、到外地旅游卻舍得花錢。從一般美國人的衣食住行來看,他們的生活水平是高的。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1992年國民生產總值接近6萬億美元,比號稱第二號發(fā)達國家的日本高了一倍。當然,其致富緣由是多方面的: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不僅免遭兩次世界大戰(zhàn),還發(fā)了戰(zhàn)爭財;自1865年南北戰(zhàn)爭以后國內無戰(zhàn)事;充份利用利用歐洲移民(微博)帶來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鼓勵自由競爭,使工農業(yè)生產迅速現(xiàn)代化;實行領土擴張和掠奪政策等等。
當然,美國也存在許多不可克服的問題甚至痼疾。如貧富懸殊,窮人隊伍越來越大,1992年是3900萬,每年以幾十萬的速度增加。美國1995年統(tǒng)計,一個窮苦的4口之家收入僅10923美元,富裕人家則為 65536元,富翁則高達百萬、千萬美元,占美國1%的富人擁有40%的財富,在世界18個工業(yè)化國家中,貧富差距美國最大,就在首都華盛頓,仍然存在貧富"兩個城市"。我曾在紐約、芝加哥、麥迪遜眼見流落街頭翻垃圾箱或伸手乞討者。紐約的曼哈頓更是涇渭分明:富翁的豪華住宅區(qū)派克大道和貧民區(qū)哈萊姆僅一街之隔,人們稱109 街為38線;一邊是造型別致的洋樓,綠草鋪地,古樹參天,戒備森嚴,不僅警衛(wèi)巡邏,還設對講機、電視監(jiān)控;另一邊則門窗殘破,到處涂鴉,垃圾成堆。貧富懸殊又和種族歧視緊緊相連,1993年貧窮率黑人最高,占33.1%,白人最低,僅占12.2%;1997年統(tǒng)計,黑人的貧窮率仍然接近于白人的3倍。
伴隨貧窮的是暴力事件,由于槍枝泛濫,暴力案迭傳,美國的槍殺案久居世界第一。暴力事件往往帶種族歧視色彩。1996年因仇恨犯罪8759件,79%出于種族動機。而且暴力犯罪年齡日趨下降,1997 年肯塔基高中一名14歲男孩在學校槍殺同學3人傷6人更震驚全國。據(jù)統(tǒng)計,全美22秒鐘就有1人遭暴力侵害,所以50%的美國人不愿夜間外出。
由于緊張,憂慮,不滿現(xiàn)狀,精神空虛,自殺、吸毒已成一大社會問題,1997年圣地亞哥39人因精神空虛集體自殺,每年個體自殺者高達3200多人,幾乎和車禍喪生者不相上下。二戰(zhàn)后城市貧民成為毒品主要吸食者,現(xiàn)在有向中上階層發(fā)展的趨勢。美國法律法律雖禁止賣淫,但各大城市都有紅燈區(qū),紐約的曼哈頓42街更是聞名全球。我赴該市旅游時就見"企街女郎"(妓女)在街上攬客。
總之,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富于融合性,人民勤奮而富于探索,文化水平高、有教養(yǎng)、懂得自愛也樂于助人,加上先進的科學技術,發(fā)達的工農業(yè),因之物質生活豐富。但也有貧富懸殊、失業(yè)、暴力、吸毒、色情等社會痼疾。它畢竟也是我們星球上的一個國家,有兩億多人口在那兒勞動、生活、生兒育女,美國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