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
在英國必須要做的10件事
一、感受霧都-倫敦
二、跟隨詩人的腳步…探索英國的鄉(xiāng)村美景
三、暢游生機勃勃的大學城
四、到劍橋牛津撐篙泛舟
五、參加愛丁堡邊緣藝術(shù)節(jié)
六、到利物浦加入甲殼蟲樂隊朝圣者之旅
七、參加諾丁山狂歡節(jié)的巡游
八、征服三大高峰:斯諾敦山、本尼維斯山和斯科費爾峰
九、欣賞英國音樂盛典---格拉斯頓伯音樂節(jié)
十、觀看一場足球或橄欖球比賽
“身份認同危機”案例
近日的采訪中,有不少華人反映,在他們的身邊有一些華人對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和旅西華人的生活動態(tài)漠不關(guān)心。還有些華人認為吃中餐不高級,徹底該吃西餐,還以自己有多少西班牙朋友為傲。另外,還有不少華人老板和白領(lǐng),討厭中國人,認為只有為西班牙人服務(wù)和在西班牙公司工作才算體面。
來自浙江的林先生開了一家服裝批發(fā)公司,他所有的顧客都是西班牙人,因為他從來不歡迎華人。他非常自豪地告訴筆者,和西班牙人做生意、打交道,讓他覺得非常舒服、體面。為了讓家人更快地融入西班牙社會,他很少去中國貨行買東西,鮮有參加華人親朋的聚會。他住在西班牙人的高檔區(qū)分,周圍沒有華人鄰居。在家里,他與孩子和妻子都用西語交流,基本上不吃中餐,吃飯全部都用刀叉。
不久前,小趙到一個朋友家做客。朋友10歲的兒子剛剛從國內(nèi)來西一年,朋友把兒子介紹給了小趙,在做完貼面禮之后,孩子把父親叫到一旁,非常生氣地用西語說:“爸爸,你為什么把我的中文名字告訴他呢?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中文名字了。”后來吃飯時,小趙試圖和孩子溝通,但小趙用中文提問的問題,孩子均西語做了回答。整個聚會上,孩子的表現(xiàn)和西班牙男孩如出一轍,完全看不出中國孩子的特點。而這個剛剛來西一年的孩子,就把他身上與生俱來的中國元素清除得一干二凈。
其實,“華人排華”情緒的滋生來自于身份認同危機。那么什么是身份認同危機呢?就是當一個人從原來的身份改變成另外一個身份時,他就不清楚自己到底誰了。在經(jīng)過內(nèi)心的糾結(jié)之后,他會特別強調(diào)和認同他的新身份。所以,他會做出比平常表達要過激很多的行為。比如,有些僑胞在國內(nèi)時生活特別苦,家里非常窮,來到西班牙后,賺到錢就喜歡買豪宅名車,熱衷于炫富,就是因為他們要努力顯現(xiàn)自己有錢人的新身份,與原來那個窮苦窮困潦倒的舊身份徹底隔絕、區(qū)分開來。還有一些華人在中國時默默無聞,名不經(jīng)轉(zhuǎn),但來到西班牙后卻當了老板,成了企業(yè)家,在這些人的心中就存在著一種焦慮,怕被人瞧不起的焦慮。因此,他們就把自己想象為一個成功的西班牙人,然后鄙視和排擠所有的中國人,鄙視“曾經(jīng)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