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
練習口語的六種技巧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jīng)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
閑談澳洲移民生活
澳大利亞的華人越來越多了。從澳大利亞回來的中國學生都說,在悉尼,不會說英語沒關(guān)系。只要會說中國話,甚至只會說上海話或者廣東話,就可以過得很滋潤。在那里,你可以買到和國內(nèi)幾乎一模一樣的商品,各地都有會中文的工作人員。然而,即使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接受采訪的學生和家長,無論是已經(jīng)移民的,還是決心回國的,或多多少,都曾表達過同一個意思:活在澳洲不容易。
家長:
與其去餐館打工或者超市收銀,還不如回國發(fā)展
口述人: 錢女士
子女情況:女兒回國近5年,在國內(nèi)已工作結(jié)婚
當初是我把女兒送出國的。原本是想去美國的,但是那兩年美國簽證很難,所以就去澳大利亞了。女兒讀書期間,我去過幾次澳大利亞,就是想看一下那里的情況。
女兒先住在塔斯馬尼亞,后來轉(zhuǎn)去墨爾本。
塔斯馬尼亞是一個小城市。我希望干擾能夠少一些,讓她安心讀書。這個地方很漂亮,是澳大利亞的旅游勝地,但是人很少,平時沒什么生氣。我在那里乘公共汽車,經(jīng)常是車上只有我和司機兩個人,沒幾次司機就認識我了。那里的超市平時也沒什么人。
在墨爾本時,華人確實很多,我也有一些朋友在那里。他們在國內(nèi)都是做外貿(mào)的,做得也不錯。他們?nèi)チ税拇罄麃喓?,最多的是開餐館,還有就是開個小型商店或者低價超市,最好的也就是和在國內(nèi)一樣搞國際貿(mào)易。他們的孩子有些也就是做酒店管理。他們也很希望孩子能回國發(fā)展。有一個家庭,丈夫在國內(nèi)大學畢業(yè),我感覺很優(yōu)秀的,在澳大利亞多年來就是男的開個牛奶吧,女的在家踩縫紉機。
我也問過一些澳大利亞人開的公司,他們更愿意招一些當?shù)厝?。平時中國人和澳大利亞人交流很少?;旧隙际侨A人之間聚會,偶爾有些能融入當?shù)氐?,也是那些在澳大利亞出生的華人。我和當?shù)厝私涣鲿r也發(fā)現(xiàn)很難真正交朋友,在很多想法上不一樣。
我和女兒商量了一下。澳大利亞風景再好,也有看夠的時候。在那里工作又不好找,也沒什么進一步發(fā)展的機會,所以我們決定還是回國發(fā)展。
移民后生活也許平淡,但是能平安就好
口述人:范女士
子女情況:兒子已獲得永久居住證,希望兒子能移民
我兒子在國內(nèi)已經(jīng)工作一段時間了,如果要移民,就要放棄現(xiàn)在的工作,在澳大利亞住滿一定的年數(shù)。雖然放棄現(xiàn)在的工作有點可惜,但是我還是希望他能去。
我承認我的這個想法從一開始就是有些盲目的。當初送兒子去澳大利亞就是看中那里移民比英國美國要方便,而且教育也算是不錯的。
我和一些去過澳大利亞的人聊過。澳大利亞氣候和環(huán)境都很好。在教育上、制度上和福利上也比國內(nèi)要好。那些去過澳大利亞的人都反應(yīng)在澳大利亞比較舒心,具體來說,就是沒有那么多人際關(guān)系上的事情。
我知道中國人在澳大利亞可能會有很多不習慣。比如說有中國人覺得在那里吃不慣。我也知道能夠真正融入澳大利亞主流社會的中國人畢竟是鳳毛麟角,大多數(shù)都處在邊緣地位。但是澳大利亞不像國內(nèi),我兒子找個工作還要看關(guān)系,看背景。
也許我兒子會和大多數(shù)在那里的華人一樣過得平平淡淡,可是我覺得那樣也沒什么不好的。他憑自己的能力生存,有什么本事就過什么檔次的生活。總之,能夠平平安安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