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教學課件是少不了的,撰寫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都要做的事。嚴格按照教案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授課效果。必看的“有趣的漢字課件”相關文章讓你更了解,所有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最終決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1】
教材教學簡析
本組教材圍繞著“遨游漢字王國”這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和發(fā)展歷史,加深學生對漢字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查找和運用資料的能力。本課的內容有《字謎七則》、《有趣的諧音》、《倉頡造字》和《“冊”“典”“刪”的來歷》。《字謎七則》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有趣,初步認識字形往往表示著一定的意義?!队腥さ闹C音》介紹了使用諧音的幾種傳統(tǒng)語文形式,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神奇和有趣?!秱}頡造字》和《“冊”“典”“刪”的來歷》主要讓學生了解到:沒有文字非常不便;漢字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最早的漢字是從模擬事物的形狀開始創(chuàng)造的;以及漢字的來歷;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加深了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猜字謎、讀對聯的活動,感受漢字的有趣現象,嘗試編字謎,增強熱愛漢字文化的情感。
2.通過了解漢字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
3. 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4. 通過學習,能增進對漢字的了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fā)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5.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了解字謎、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
源,引發(fā)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分組按要求準備有關字謎、諧音的資料。
2.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制訂了《暢游漢字王國》的活動計劃,根據分工,每個小組都承擔了具體的任務,大家完成了嗎?游覽了 “漢字王國”,一定有很多收獲。這一節(jié)我們進行展示、交流,相信同學們會體味出更多的妙趣。
【設計意圖:這樣導入既是對上一節(jié)學習活動的總結,同時也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展示交流活動做好鋪墊。】
2.板書課題。
二、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活動一:有趣的小字謎
1.出示教材中的字謎。(課件出示)
2.小組代表出示小組成員搜集整理的字謎,并宣
布競猜規(guī)則,開展競猜比賽,教師做好組織。
3.自編字謎。
【設計意圖:落實目標一?!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展競猜活動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感受中華漢字的有趣現象,然后進入編字謎實踐,體現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BR> 活動二:猜歇后語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猜字謎,編字謎等活動,感受了漢字的神奇和有趣。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還創(chuàng)造了近似謎面和謎底兩部分組成的形象幽默的口頭語言,那就是“歇后語”。
1.課件出示歇后語前半句。
2.學友猜歇后語后半句。師傅找出其中的諧音,并談談歇后語的作用。(諧就是利用漢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它有著雙關語義,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飽含哲理,余味無窮。)
3.公布歇后語答案。
4.課件出示歇后語小知識。
5.師友在全班匯報: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語,相互出題競猜。
6.教師也可積極參加,并能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
7.小結活動:歇后語是我國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學習。
活動三:讀諧音小笑話
1.學生自由讀故事。
2.指名師友讀故事。
3.說說送禮人可笑在哪里?這個笑話讓你明白了什么?
4.學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關諧音小笑話的資料。
5.教師小結活動: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否則會鬧笑話。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諧音歇后語、諧音笑話,使學生了解漢字諧音的特點,了解漢字文化,感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教師的講解小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諧音漢字,諧音歇后語、諧音笑話的興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BR>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展示,我們猜了字謎,了解到諧音的表現形式很多,有歇后語、笑話、古詩、對聯等,感受到諧音的神奇與有趣。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搜集更多有關諧音現象的資料,來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
【設計意圖:教師總結拓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也為下一個活動做好準備?!?BR>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教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猜字謎、有趣的諧音活動,從中我們感受到漢字很有趣。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有趣的漢字是怎么來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漢字的來歷。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了解漢字的來歷,從而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
二、 閱讀材料,了解漢字來歷。
1.提出閱讀要求:
A 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倉頡造字》這個傳說。
B “冊”“典”“刪”這幾個字是怎么造出來的?
C 除了倉頡造字傳說,你還知道哪些漢字起源的故事和傳說?
D 你搜集到哪些漢字的來歷?
2.快速讀課文,組內師友討論交流。
3.推薦代表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4.教師補充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課件出示)
5.學生談收獲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漢字的來歷及特點,體會到漢字不僅是一種記錄語言的符號,更可以在書寫的過程中給你以美的享受。】
三、總結回顧。擴展延伸。
1.總結回顧;同學們,通過學習,你們收獲了很多,對漢字的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識增進不少,更加深了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2.擴展延伸:把搜集的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的起源故事、傳說及一些漢字的來歷整理歸類,出一期黑板報。(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有效地檢驗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自主地進行有效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BR> 板書設計
有趣的漢字
奇妙的字謎 傳統(tǒng)的文化
有趣的諧音 智慧的結晶
漢字的來歷 悠久的歷史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2】
教學活動目標:
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通過了解字謎、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fā)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認識10個生字。
教學活動準備:教師準備相關的字謎、歇后語,以及相關的圖片資料。
導語:我們平??磿?、讀報、寫信、作文都離不開漢字??矗蠋熢诤诎迳暇蛯懥藘蓚€漢字,即“漢字”。你們對漢字有更多的了解嗎?(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點撥)
打開書P76頁,指名讀關于漢字的介紹。
揭示內容。同學們,你們的發(fā)言,再加上剛才書上的介紹,這僅僅是對漢字的初步了解,你們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漢字?好,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里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并為純潔祖國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一)教師談話:首先,請大家一起走進課本P78―83頁,讓我們共同閱讀“閱讀材料1―4”,真實地感受漢字的神奇吧。
(二)教師出示閱讀要求:
認真閱讀“閱讀材料1―4”,
思考:1.這四則材料分別從哪個方面說明漢字有趣的?為什么說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種漢字有趣的現象外,你還知道哪些漢字有趣現象?
3.閱讀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學生自學、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四)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學生匯報第一題。
關于字謎:
A、請學生先獨立猜出謎底,B、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C、最后在全班匯報。
(1) 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2) 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
(3) 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著想一想。
(4) 有心走不快,見水裝不完,長草難收拾,遇食就可餐。
(6) 一些運動員在運動場接受記者采訪。當記者問及他們的姓氏時,他們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個動作,讓記者自己猜。籃球運動員指了指前面的兩棵樹;跳高運動員順手撿起一根木棍,放在一個土堆旁;武術運動員信不過教練的書,放在劍的旁邊;圍棋運動員撿了
一顆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這幾位運動員分別姓什么?
小結:剛才猜的字謎都是書本上的',1-4是文字謎,5-6是圖畫謎,第7題是動作謎語。
學生活動: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編制了許多字謎,哪一組給大家猜?
老師介紹:歇后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說的時候往往只說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隱去,讓聽的人去猜測,所以叫歇后語。以上六組是諧音性歇后語,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聯系,產生俏皮風趣的表達效果。
3、關于倉頡造字:
(1)、學生讀完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傳說。
(2)、老師介紹:“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其實,漢字不可能是由倉頡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個時期創(chuàng)造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項偉大的創(chuàng)造活動。
4、“冊、典、刪”的來歷:
(1)、學生讀完后,同桌互相說一說這幾個字是怎么造出來的。
(2)、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其他漢字的來歷。
(3)、注意檢查幾個生字的讀音。
(三)、學生匯報第二題。教師作適當評點。
教師談話:通過上面內容的學習,我們已經充分感受到漢字的有趣,的確,這也為我們進一步探究漢字的奧秘,進一步學習漢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將利用這些有效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3】
預習:
①認真閱讀《專題漢字》中的兩篇文章;
②準備一些書法作品,并能從漢字的形美角度來欣賞這些書法作品;
③回家與父母一起探討自己名字的意義,并試著給自己取個字或筆名;
④找一些會意字,并能從字形、字意兩方面來說明這個字。
教學目標:
從音、形、意三個角度來欣賞漢字的美,并能創(chuàng)造美。
一、導入:
“最愛說的說永遠是中國話,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弊终粓A、落地有聲,這是漢字的聲音美;漢字的方方正正、橫平豎直是它的字形美;漢字還有區(qū)別于其它文字的顯著特征:表意。魯迅先生曾說過漢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七律長征》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下面讓我們再次重溫這首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詩歌。
1學生比較《七律長征》與《聲聲慢》的音美。
①聽《七律長征》、《聲聲慢》的音頻。
1、學生展示書法作品,從筆畫,字形美的角度說說欣賞書法藝術。
一輪圓圓的紅日描畫出太陽圓圈的形狀,如鉤的新月與太陽的形狀區(qū)別開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簡單的幾筆勾畫,萬物形態(tài)盡現。
3、小結:漢字的字形講究的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穩(wěn),無論是獨體字的寫實的字形美,還是合體字的平衡美,又或是經過藝術加工以后呈現的藝術美,都讓我們感到是美的享受。確實如魯迅先生所說:“形美以感目?!保ɑ氐降诙埢脽簦?BR> 我們用耳朵欣賞了漢字的音美,用眼睛鑒賞了漢字的形美,下面就請用我們的`心來感受漢字的意美。簡潔的明字,有怎樣的意美呢?
樣的意美。
(幻燈:一輪似火的紅日,一彎皎潔的月,交相輝映,為人們驅走夜的恐慌,帶來無限的光明與希望。)
②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旦”字的意美。
2、小組交流:
①學生交流自己尋找到的會意字的資料;
②交流成熟的小組,可以先把會意字寫在黑板上,最好可以畫出這個會意字的象形字或金文或篆文。
“東風欲染枝頭綠,卻惹杏花一點紅。”
你認為詩句中哪個字用得好,用得妙?
①蘇軾,字子瞻。名與字之間有一定的聯系與意義。
運用本課所學,依據你的名字為自己取個字。
六、總結:( www.YjS21.Com)
漢字的音、形、意皆具獨特魅力,足以讓每個接近她的人心曠神怡、渾然忘我。漢字之美,還美在她只對真正愛她、懂她的人撩開自己神秘的面紗,希望大家都能夠沉醉在漢字的海洋里不知歸路。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4】
活動思路:
大班幼兒對文字符號有濃厚的興趣,開始關注自己認識的文字,學著辨別一些相近的字,開展此次活動。增進幼兒對漢字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為人小學做好準備。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漢字的起源和特點。
2、了解象形字、會意字及有趣的偏旁部首。
3、培養(yǎng)幼兒合作、協(xié)商的能力。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區(qū)域游戲以及教育活動的過渡環(huán)節(jié)中,為幼兒提供了接觸漢字的機會,一部分漢字幼兒已經認識,對漢字的認讀有較強的愿望。
2、物質準備:漢字知識PPrr、各個關節(jié)都會動的小人偶、字卡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象形字與會意字的特點,知道文字的目的及用途。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用合作的方式表現漢字,在合作過程中學會分工、協(xié)商。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中國漢字的起源和簡單特點。
(1)出示甲骨文的P陽圖片,了解甲骨文的特點。
教師:小朋友中有很多人都認識了許多字,今天羅老師準備了一些有趣的字讓小朋友來看看。
教師:這是一個什么圖案?猜一猜它們是什么?它是字嗎?如果是字?它是一個什么字?中國字?外國字?外星人的字?還是中國古代的字?你們看得懂它們的意思嗎?
教師: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字,你們覺得它像什么?
幼兒:像雞蛋!像球!像一張餅!像太陽!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古代的文字是什么?變變變,原來它是太陽的意思,那這個字演變到現在,會變成漢字里的什么字呢?變變變,噢!原來是日字!
教師:這個圖案在古代代表太陽的意思,到現代變成了日字。
教師分別出示山、石、月、木等幾個字,按照上面的方法以此類推,引導幼兒了解漢字的起源。
教師:我們剛才看到的那些圖案是出現最早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在很久以前,當時沒有筆和紙,人們就是在石頭上、骨頭上、烏龜殼上刻畫圖案來記錄事情的,這就是當時的文字。
(2)出示象形字的P陽圖片,了解象形字的特點。
教師:古代有一種文字很有趣,這種字差不多就是照著那個東西的形狀畫出來的,叫做象形字。
教師:看看它像什么?猜猜是什么字?
幼兒1:山,它上面的尖就像山峰。
幼兒2:月,像月亮一樣彎彎的。
幼兒3:門,左右直直的就像兩扇門一樣。
教師:“山”就像一座大山的樣子,在一群山的中間有一座高高的山峰;“月”就像一彎明月; “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tài)。
(3)出示會意字的P胛圖片,了解會意字的特點。
教師:下面我們看到的字就更有意思了,叫做會意字。它是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并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這個字念“鳴”,它是鳥叫的意思,誰能說說它是由哪兩個字組成的?這兩個字分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合起來是鳥叫的意思?有什么含義?類似的還有囚犯的“囚”字,森林的“森”字和“歪”字等。
幼兒1:是“口”和“鳥”組成的。
幼兒2:“口”是嘴的意思。
幼兒3:小鳥用嘴叫,所以是鳴,就是鳥叫的意思。
(4)出示偏旁部首的PPT圖片,感受漢字中偏旁部首的特點。
教師:這些字你們認識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發(fā)現是什么了嗎?
幼兒1:它們的旁邊都有一個三點水。
幼兒2:都和水有關系。
教師:在漢字里面,跟水有關的字的左邊,一般有三點水旁,如出汗的“汗”,黃河的“河”,長江的“江”,還有流水的“流”,大海的“?!?。跟木頭有關的字,它的旁邊或者下邊有“木”字,如椅子的“椅”,楓樹的“楓”,桌子的“桌”。跟人有關的字呢,就用人字旁,如“你”“他”“們”,等等。(提手旁、木字旁、三點水、單人旁)
2、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拼擺漢字,激發(fā)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1)木偶的身體會寫字。
教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有趣的文字,那么我們來玩一個文字游戲吧。羅老師請來一個好朋友,它是木偶小明,它想用身體擺成字的形狀,請幼兒猜猜擺的是什么字。
教師分別用木偶擺成“大”“上”等漢字,引導幼兒猜猜看。
(2)我的身體會“寫字”。
①教師:小朋友可真聰明呀,誰愿意用自己的身體來擺些字?(出示常見字的字卡,讓幼兒用自己的身體擺出來,如“中”“下”等。)
②分組游戲,引導幼兒合作擺出不同的漢字。
教師:我們要加大游戲難度了,自選四個人一組,到老師這里挑選一張字卡,并用四個人的身體合作拼成字卡上的字,拼得像,讓大家能看出來的,就算成功。
3、書寫小名片,引導幼兒感受漢字的實際作用。
教師:今天小朋友學了有關文字的知識,玩了文字游戲,你們覺得中國文字有意思嗎?誰知道文字最主要的用途是什么?(傳遞信息,記錄事情)今天我們就用文字制作一張自己的名片,我們很快就要離開幼兒園升人小學了,不能像現在這樣經常見面,有了名片,當你想好朋友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名片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多好呀。
制作方法:用簽字筆在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并做簡單裝飾。
小朋友互相交換名片。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并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于接受的漢字特點,采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顒又薪處熯€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fā)展。
不足之處:
活動前期忽視引導幼兒主動收集活動資料,對于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得還不夠。在活動中對個別幼兒的關注也有所欠缺,討論時應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空間,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木偶擺出字時,應該提供正確答案的字卡,讓幼兒有對比,幼兒對漢字的理解會更強。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5】
有趣的漢字課件
漢字是中華民族無形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史上,漢字被譽為一種奇妙的文字,它保留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承載著萬千智慧和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課件也開始充斥著漢字學習的領域,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漢字,增加漢字的學習趣味性。
“有趣的漢字課件”,它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漢字學習的幫助,也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fā)的一種助推。在這樣的課件教學下,學生能更快、更好地學習漢字,并從各種方面去發(fā)掘漢字內在的含義和美感,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有趣的漢字課件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漢字的發(fā)源和演變。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使用具體的圖片、視頻資料、文字說明等形式,使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和發(fā)展過程,了解漢字之間的衍生關系和涵義。
其次,有趣的漢字課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和靈活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字形的形狀、線條、結構出發(fā),在理解和掌握漢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漢字的韻味、象形和意義,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藝術創(chuàng)造方面加強熏陶和培養(yǎng)。
另外,有趣的漢字課件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審美品位。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漢字藝術的作品,詮釋和分析漢字的審美價值、文化內涵和創(chuàng)意表現,讓學生欣賞和感受漢字的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嗜好。
最后,有趣的漢字課件能夠提升學生對漢字的興趣。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內容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漢字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慢慢地進入了一個豐富而富有想象力的文化世界,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漢字學習中找到了新意和新趣味。
綜上所述,有趣的漢字課件不僅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課程中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和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同時,有趣的漢字課件也為教師創(chuàng)設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和途徑,讓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6】
設計意圖:
結合主題《有趣的漢字》,將中國的漢字滲透到繪畫教學活動中,利用繪畫極大的自由度,充分挖掘繪畫教學的多種形式,探索繪畫工具的多種用法,使簡單的紙、筆、色和操作過程,變得更加豐富,更加有趣,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性,同時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兒童在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
活動目標:
1、認識“米”字格,學習折疊長方形紙成“米”字線。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物體或點線作紋樣,用對稱的方法裝飾“米”字格。
3、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范例畫一張;“米”字一張;教師操作材料一份;蠟筆、白紙幼兒人手一份;
2、課前讓幼兒初步了解對稱的含義。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字?(出示“米”字)
這個“米”字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它把自己藏到了圖畫里??纯凑l的眼睛最亮,能很快地把它找出來。
這里大大的“米”字把紙分成了一格一格,我們把它叫做“米”字格。
2、教師示范講解。
(1)教師講解“米”字形的折法。
師:那這“米”字格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先把紙的長邊對折一次,短邊對折一次打開,用蠟筆沿折痕畫出來,兩條線交叉有一個中心,四角向中心畫直直的斜線,這樣紙上就出現了一個“米”字。
(2)教師講解示范“米”字格的裝飾方法。
①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對稱裝飾的方法。
提問:“米”字格都畫了些什么?(雨傘、太陽……)
它們的圖案都是怎么樣的?(對稱)
師:魔幻“米”字格的奇特就在于,兩條交叉線形成的兩個格子里的裝飾圖案和顏色是相同的,這兩格的裝飾就是對稱裝飾。
②教師示范對稱裝飾。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首先畫好米字格,然后進行對稱裝飾。涂色時選擇鮮艷的顏色,注意顏色的搭配,可以把紙轉動著進行繪畫裝飾。小朋友可以畫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4、教師講評。
師:小朋友裝飾的“米”字格都很漂亮,每個人都設計的不一樣,并且學會了對稱繪畫的本領。
延伸活動: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到展示角,相互進行欣賞和交流。
教學總結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7】
附件一: 《有趣的漢字》的活動安排:
綜合實踐
活動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
時間安排
學習匯報的地點
我愛你漢字
第一階段:制定計劃,開展研究
第二周一課時
教室第二階段:活動展示
第三周兩課時
課堂第三階段:活動評價與活動后繼
第四周一課時
教室附件二:活動計劃表
小組活動計劃(在橫線上命名小組,并注明特點)
主題時間地點
成員分工:
小組組長: 材料人員:
編輯人員: 設計人員:
活動內容:
成果展示形式:
附件三:活動建議卡
可供研究的課題
1.漢字是這樣產生的(搜集漢字來歷故事、起源分類知識)
2.“?!?、“壽”字形變化研究
3.“矮”和“射”的含義發(fā)展變化
4.有趣的字謎搜集字謎(文字的、**的)
5.編寫字謎
6.漢字諧音及其妙用(古詩歇后語對聯笑話)
收集資料方式
1.上網(家中;聯系電腦老師安排時間)
2.閱讀(自己的藏書、學校圖書館、新華書店、富陽圖書館、向老師或其他人借──推薦:《咬文嚼字》、《小學語文教師》、《新語文讀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3.采訪、請教(家人、老師、學長)
4.請專家作講座
5.制作錄音專集
6.拍攝活動過程
結果呈現方式
1制作填字游戲卡,組織填字游戲猜謎活動,
2打印收集資料裝訂成冊(統(tǒng)一使用a4紙)
3.剪貼資料收藏成冊/soft/
4寫報紙和舉辦展覽(電腦,手寫)
5.拍攝活動過程錄象、**展覽
6記錄活動過程**(數據提取、訪談記錄)
附件四:綜合性學習評價表
活動內容-類名時間_________
評價項目
評價要點
自評互評家長評
師評一、在活動中參與的態(tài)度
1、認真參加每一次活動。
2、努力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
3、做好資料積累和處理工作。
4、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
5愿意合作,與同學交流,尊重他人。
二、在活動中獲得的體驗
6.善于質疑,樂于研究,勤于實踐。
7他關心國家大事,有一定的責任感。
8、能對自己進行“反思”。
9實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成果。
10他們不怕吃苦,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三、在活動中學習方法的掌握
11、能用多種途徑獲取信息。
12能夠運用現有知識解決問題。
四、在活動中的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13他們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14獨立思考,自學,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解決辦法。
15我們要積極實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色和才能。
注:1。評價結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
2、a表示好;b表示較好;c表示一般;d表示尚可。
指導教師評語
總評等級
5、 討論交流,修訂和完善活動計劃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要用攝相機引導計劃,并提醒他們注意計劃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科學性,盡量不要重復活動形式)
3.小組將根據評估結果修改和完善活動計劃。
內容摘要:本文介紹了有趣的漢字,有趣的漢字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活動的安排,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8】
1.看了這些材料,同學們是否躍躍欲試了。那我們應該有一個計劃才行,怎么才能定好我們實踐的計劃呢,我們趕快去閱讀77頁的文字,明確要求。(學生自學)
2.為了你們的活動能順利的進行老師這里有一個計劃表和活動建議卡發(fā)給你們,僅供參考。
2.閱讀(自己的藏書、學校圖書館、新華書店、富陽圖書館、向老師或其他人借──推薦:《咬文嚼字》、《小學語文教師》、《新語文讀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1.制作字謎卡片,組織猜字謎活動,
活動內容_______ 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
1、認真參加每一次活動。
2、努力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
3、做好資料積累和處理工作。
4、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
5、樂于合作,能和同學交流,尊重他人。
6、善于提問,樂于研究,勤于動手。
7、關心國家大事,有一定的責任心。
8、能對自己進行“反思”。
9、實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與成果。
10、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
11、能用多種途徑獲取信息。
12、能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
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4、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15、積極實踐,發(fā)揮個性特長,施展才能。
注: 1、評價結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
2、A表示好;B表示較好;C表示一般;D表示尚可。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相機引導,提示注意計劃的完整、合理、科學以及活動形式盡量不重復)
3.小組根據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9】
一、設計理念:通過圖畫出事物把兩個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激發(fā)學生了解漢字、認識漢字的興趣,對孩子進行漢字文化的熏陶。并了解古代人造句的兩種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爺、桌、毛、筆、元、您、用、羊、成、表、示、休、息、”
2、13個生字;會寫“毛、用、元、示、寫、字、筆”7個字。學習新部首“禿寶蓋”、“寶蓋頭”、“竹字頭”。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咸悟漢字表意的功能,受到漢字文化的熏陶。
三、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四、難點:讀準字音,掌握字形,正確書寫。
五、課型:新授課。
方法:觀察法,討論法,探究性學習。
教具:生字卡,小黑板,投影。
教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看課文插圖,這是我們祖先最早創(chuàng)造的文字。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字嗎?
今天我們一起去繼續(xù)探索漢字的奧秘吧!
二、讀文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識。教師范讀課文。
2、利用投影演示“山、羊、鳴、休、筆”等字的演變過程,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出示相應的生字,分組自學生字。
3、檢查生字讀音:開火車認讀生字、小組讀。
三、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認識的字,并說說是怎么認識的,教師糾正學生發(fā)不準的音。
2、小老師教讀。
3、游戲鞏固生字。
4、同桌檢查生字識字情況。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觀察字形,描一描生字。
2、師生共同討論,怎樣把生字寫得更好看。
“元”字第二橫稍微向上斜一點,“豎彎鉤”從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處稍上一點起筆。
“毛”字的豎彎鉤從豎中線的左邊一點起筆。
“寫”字,注意“豎折折鉤”這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字”字,提醒學生注意“寶蓋頭”和“禿寶蓋”的區(qū)別。
“筆”字,重點指導“竹字頭”的寫法。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書寫。
五、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字”?了解了古代造字的兩種基本方法,使我們認識了“爺、桌、毛、筆、元、您、用、羊、成、表、示、休、息、”13個生字;會寫“毛、
用、元、示、寫、字、筆?!?BR> 后記:
1:通過復習上學期學過的像形字,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的造字方法是怎樣的。這樣學生馬上意識到,今天也是學像形字。
2:學生學的很好,很快掌握生字的讀音,并根據生字組了很多詞組。
3:本次識字課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角色表演、游戲等,促使學生動腦、動眼、動嘴、動手,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拼讀下面生字。
yé zhuō máo bǐ yuán nín yong yáng chéng biǎo shì xiū xī
爺桌毛筆元您用羊成表示休息
2組詞。
用()寫()毛()字()元()筆()示()
二、朗讀課文,齊讀課文。
1、要求學生讀爺爺和元元兩人不同說話的語氣:爺爺的話要讀出親切的語氣;元元的話要讀出活潑、好奇的味道。
2、分組讀,分角色郎讀要求同上面第一點。
三、鞏固練習。
1、讀拼音寫詞語。
yòng chù jī máo wǔ yuán biǎo shì xiě zì máo bǐ
( ) ( ) ( ) ( )( ) ( )
2、寫出下列字的偏旁。
筆( ) 字( ) 寫( )
四、課外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漢字一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練習了朗讀課文,還練習讀拼音寫詞語、寫出漢子的部首。同學們回去以后要動腦子想一想,一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10】
一、教材分析: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它書寫好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載來好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優(yōu)勢,長期承擔著人們用書面語言交流思想的任務;它生發(fā)出書法、篆刻等獨特的藝術。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二、教學目標:
1、顯性目標
應知:通過收集資料,欣賞評述、討論交流,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以及藝術特點,它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應會:能大膽地運用中國畫的作畫工具,表現生動有趣的漢字形象。
2、隱性目標:
通過對中國漢字文化的學習,理解漢字是我們祖先的偉大創(chuàng)造,在感受漢字的美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感受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注意生活、熱愛生活的習慣,引導他們在情感體驗中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教學重點:
理解漢字的演化過程,感受漢字的美,體驗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漢字。
四、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漢字的形意特點,展開聯想,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作,畫出新穎、有趣的作品。
五、教學過程:
㈠、新課導入:
教師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漢字是什么課上所學的內容?
為什么在美術課要學習漢字?(啟發(fā)學生思考,漢字與美的關系)
在弄懂這個問題時,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影片,邊看邊說出你找到的漢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播放動畫片。現在明白嗎?中國的漢字就像畫一樣美麗有趣、想不想來學習?
導入本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漢字》一課
㈡、探究新知
1、了解漢字
⑴、請學生猜教具上的漢字。(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的“?!弊郑?。
⑵、把四種書體的“?!弊郑凑债a生年代先后順序進行排序。
(通過收集資料、欣賞評述、討論交流,使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以及漢字的特點。)
2、欣賞有趣的漢字
⑴、象形字:虎、人、魚、龜。(了解字意與字形的來源,能找出象形的漢字)
⑵、會意字:明、裕、美、體。(了解有些會意字的字意與字形的來源,并且能識別出哪些是會意字。)
教師總結:古老的漢字不美?魯迅曾經說過,漢字不僅“以形美感目”而且“以意感心”。它憑借變換無窮的線條組合,把人們帶進了自由想象的王國,給人以美的享受。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是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得來,我們不僅要欣賞漢字的美,還要學習古人創(chuàng)新的精神。
3、掌握技法
⑴、復習國畫技法:
做填畫游戲(通過游戲,使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不同國畫技法。復習勾、皴、點、染的筆墨的技法,初步體會造字的樂趣。)
⑵、學習字、畫結合方法:
①欣賞學習大師的作品,重點學習大師是如何把字與畫結合起來的。
②師生共同作畫,完成一幅作品。(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將自己對漢字的認識和感受表現出來,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㈢、學生創(chuàng)作
讓學生大膽的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畫出新穎、有趣的作品。
作業(yè)要求:運用中國畫的根據和技法表現漢字。根據漢字的特點,大膽的展開聯想,進行創(chuàng)作,使畫面生動有趣。
教師進行輔導,以點帶面。
㈣、展示鑒評
展示學生作品,運用互評、自評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
⑴、是否巧妙的把字與畫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生動有趣的藝術作品。
⑵、是否運用了適當的中國畫技法,進行大膽的表現。
㈤、拓展延伸
播放:英美等國家的學校教授漢語課程的新聞。(使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漢字的價值。)
出示:08年奧運會徽和體育標志。(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中國的漢字代表著中國。)
介紹:世界有三大古文字,只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使學生深刻得體會到漢字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承載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中國漢字的熱情。)
㈥、課后總結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顯著標志,也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歷史見證,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更加熱愛祖國的文字,能益身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趣的漢字課件【篇11】
通過上網查詢,閱讀書籍、采訪、看電視等多種途徑進行探究,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
相關資源介紹。
1.激趣:現在請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一起領略漢字的魅力。請以小組為單位猜字謎,看哪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謎。
(1)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2)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
(3)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著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見水裝不完,長草難收拾,遇食就可餐。
(6)一些運動員在運動場接受記者采訪。當記者問及他們的姓氏時,他們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個動作,讓記者自己猜。
籃球運動員指了指前面的兩棵樹;跳高運動員順手撿起一根木棍,放在一個土堆旁;武術運動員信不過教練的書,放在劍的旁邊;圍棋運動員撿了一顆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這幾位運動員分別姓什么?
3.小組同學間相互猜字謎。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劉 孟
5.剛才猜的字謎都是書本上的,1-4是文字謎,5-6是圖畫謎,第7題是動作謎語。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編制了許多字謎,哪一組給大家猜?
(1)引言: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和謎底兩部分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頭用語。它淺顯易懂,語言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
(3)介紹:歇后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說的時候往往只說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隱去,讓聽的人去猜測,所以叫歇后語。以上六組是諧音性歇后語,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聯系,產生俏皮風趣的表達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組都是諧音性歇后語,看哪一小組猜得又對又快?
A 一連三座廟──
B 石頭蛋腌咸菜──
C 隔著窗戶吹喇叭──
D 關公打噴嚏──
(5)宣布答案:A 妙(廟)妙(廟)妙(廟);B 一言(鹽)難盡(進);C 名(鳴)聲在外; D 自我吹噓(須)
(6)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每個小組都搜集了不少諧音性歇后語,哪一組先來出題?
(7)小結:歇后語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繼承和發(fā)揚。
(3)小結: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否則會成為笑話。
2.介紹: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其實,漢字不可能是由倉頡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個時期創(chuàng)造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項偉大的創(chuàng)造活動。
3.交流:關于漢字的起源,還有許多傳說呢。哪一組給大家講一講?
4.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默讀《冊典刪的來歷》。你還知道其它漢字的來歷嗎?
5.以小組為單位介紹。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你有哪些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