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信服的演講需要以自然、流暢的方式發(fā)表言辭。在撰寫主題演講稿時,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欄目小編已經為您收集了多種關于“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的相關信息,為了方便操作,請將本頁加入收藏夾!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馬怡樂,來自漢濱初中。剛才我給大家吟誦的是“詩圣”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甫的詩句大家一定是張口就來。但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卻是一本關于杜甫及其后世子孫的書。
這本書名叫《嵐皋杜氏家規(guī)》,這本書里記錄了京兆堂杜氏一脈遷至嵐皋后的十則家規(guī)。小時候,我是聽著杜氏家規(guī)長大的。直到現(xiàn)在,我對其中的幾則家規(guī)仍然記憶猶新:固本守業(yè)崇節(jié)儉,光大門楣報祖國;立志修身守孝悌,意欲治國先家齊;律己慎獨潔身好,恬淡釋然,境界高;孺子求學少年時,立身行道天下志;身為士子重讀書,勿迷妻子戀仕途。
杜氏就是用這樣的家規(guī)家訓嚴格要求著后世子孫,因此他們的子孫倡忠義、淡名利、崇勤儉、重苦讀;他們的子孫依托祖先精湛的醫(yī)術,秉承耕讀傳家的理念,人丁興旺,家業(yè)繁榮;他們的子孫恪守家訓躬行不悖,名士濟濟,賢達輩出;他們的子孫,或扎根部隊無私奉獻,或從醫(yī)從教造福一方。
好家規(guī)成就好子孫。嵐皋的杜氏家族也因此被光榮的載入了史冊。我為我的家鄉(xiāng)有這樣一本代代相傳的家規(guī)而驕傲!我為我的家鄉(xiāng)人而自豪。
嵐皋這方神奇的土壤孕育了杜氏家規(gu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杜氏家規(guī)又春風化雨般的影響著整個家鄉(xiāng)人。
我家也有我家的家風。我的家族先后有16人從事教育工作,我的奶奶、父母、小姨、哥哥都是老師。家有書香人自貴,教師世家三代人。我家的家風,就是“師風”,是勤勉、是責任。
勤勉的父母親就是我家家風的榜樣。
我的母親,是學生愛戴,家長放心,同事們交口稱贊的好老師。她18歲就踏上了講臺。18歲正是愛美的年紀,而母親卻選擇了書桌,她一邊工作一邊繼續(xù)學習。清晨她在5點的鬧鐘聲中醒來,午夜12點,她的房間里依然燈火通明。最終她通過勤奮自學取得了本科學歷。她在教學方面更是下了很大功夫。她總是奔波在同事們的辦公室里,埋頭在厚厚的教育教學書籍里。備課稿不知道寫了多少張,公開課不知道上了多少節(jié),她的“省級教學能手”稱號里也不知道浸透了多少汗水!
我的父親當年還是一個普通的數學老師,他要給學校信息化教育的試行探路,就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整整三年。后來他成為學校的負責人,擔負起更重要的責任。為了改善辦學設備條件,他幾乎把各機關單位的大門踏遍了。為了創(chuàng)辦家鄉(xiāng)人滿意的學校,他帶領師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他從沒有停止過前進的步伐。
責任心更是我家家風的體現(xiàn)。
奶奶退休后仍被返聘回學校,因為家長的呼聲太高。母親所帶的班級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就在今年5月份,我父親帶領參賽學生,成功晉級陜西省中小學生機器人項目決賽,并一舉拿下全省前三名。我們家族的16位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才,更要把千萬個家庭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讓他們走出閉塞的大山,走向廣闊的世界。
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使我下定決心:認真學習,苦練本領,勤勉上進,用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家鄉(xiāng)和社會。
中華上下五千年,家風家訓永流傳。好家風承載了祖輩對后代的殷切期望,好家風體現(xiàn)著家庭的價值追求和文化內核,好家風更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我們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家風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軟實力!
讓我們傳承家風,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謹遵家訓,爭做自律自強的文明新人;恪守家規(guī),讓每一個生命個體都熠熠生輝!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我是*號選手張麗超,首先我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意義深刻的演講比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素質新人,展淳正家風》。
一說到家風家教,我們就會認為這是一個嚴厲、刻板的話題,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家風問題無論是對于我們的個人發(fā)展還是日常生活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我們有必要高度重視家風家教問題。所謂家風,囊括其中所有的感動和溫馨。從陸游的家訓二十六則,到紀曉嵐對子女的四戒四宜;從毛主席的百字銘訓,到周的家規(guī)十條,無不體現(xiàn)著中華兒女傳承家風的良好風貌。
現(xiàn)在我就以我的家庭為例,來簡單陳述一下家風的問題。家風就是家規(guī),也就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家風主要體現(xiàn)在孝順上。從小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就一直強調孝順的問題。所謂的孝順,也是孝敬長輩,就是什么事兒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里,姥姥姥爺爺爺奶奶說話,我們都要恭敬的洗耳恭聽,就算他們有什么說的不妥的地方,作為晚輩,我們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xiàn)。長輩們讓我們做的事情,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xiàn)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晚輩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我們家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當然,這也是一個好習慣。此外,我們家的家風要求我們要做一個有愛之人。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接受者來自父母最為無私的關愛。上班前的一句叮嚀;生病時的一句關愛;成功時的一句祝賀;失落時的一句加油,都讓我們被愛緊緊包圍。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么道理不去用愛來回饋這個世界呢?所以,父母經常告訴我們,做有愛之人,寬容對待身邊的事,友善對待身邊的人,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快樂。而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就更應該這樣為人處世,所以我感謝我的父母能從小灌輸我這樣的家風,幫助我更好的進步。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說家教的重點在于道德禮節(jié)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小的時候,我的父母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即使我現(xiàn)在長大成人,我依舊牢記小時候父母的教誨,我想這些好的習慣應該會伴隨我一生。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中庸做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界??鬃犹岢喝收邜廴?,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此外,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tǒng),講究道德,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fā)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讓我們一起重溫家風,提升自我,為實現(xiàn)幸福、美麗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3】
我的曾祖父是私塾先生,靠教學生為生;祖父在其影響下,博覽群書,并組織鄉(xiāng)村戲班子,年節(jié)進行表演,踩高蹺、耍龍燈,玩的不亦樂乎!受長輩的影響,全家都勤于讀書,多思善問,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行!
父親自幼對我們姐弟三人嚴格要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熟讀古典書籍,研習怎樣為人處世,為今后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鍛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通過養(yǎng)生氣功及太極的修煉,保證了健康的體魄,有了為理想奮斗的基石,就能開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在良好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我們三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對工作精益求精,完善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盡自己微薄之力,通過優(yōu)質的服務,讓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既干好了工作,又升華了自我,何樂而不為!
父親雖然對兒子視為掌上明珠,但也從不對他進行溺愛;而是,循循善誘,順其自然,根據他的天賦本性進行教育培養(yǎng),讓他度過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在完成正常的學業(yè)任務外,注重智力的開發(fā),自身的性格培養(yǎng),良好的交際習慣,堅強獨立的處事風格,頑強上進的處理能力。文能安邦治國,武能平定天下,德智美體勞全面發(fā)展,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通過觀察,留心她的愛好特長,著重加以培養(yǎng)。喜歡畫畫,給他報了美術班;平時,跟著爺爺練習毛筆字,臨摹字帖;喜歡小動物,讓他喂養(yǎng)小魚和鸚鵡,培養(yǎng)他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提升愛心,享受生活。多讓他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改善合群樂群能力;去鄰居家串門,提前告訴父母上誰家去玩,大體多長時間,讓父母心里有數,以免找不到;在別人家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開闊眼界,了解差異,養(yǎng)成良好的為人處世習慣,做一個倍受歡迎的人。
學習之外,我教給他如恰當使用電腦。讓他適量的接觸網絡,閱讀網上的奇聞異事,感受世界的大好河山,產生去旅游沖動,并付諸行動,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擴大知識面,增加閱歷。玩點小游戲,看點流行的動畫片,與同學有共同的語言、愛好,有交流,共同提高,一塊進步!熟練掌握上網的技巧,合理的分配時間;既不癡迷,又有所精通。在日新月異的網絡中探索,有所追求,力求完美。
當然,每一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缺點。我們要讓孩子去發(fā)揮長處,彌補不足;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盡力縮小差距。劉浩川平時有粗心大意的習慣,不愿意自己檢查作業(yè)。我就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去引導他,讓他靜下心來,注重細節(jié),審題嚴謹,開拓思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父母,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寬容體諒的愛心,不急不躁,細加雕琢,有持之以恒,金石為開的誠心,雖然,優(yōu)秀的孩子是夸出來的,但也要分場合,適量適度。既不能讓孩子飄飄然,也不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要有前進的動力,又要有一定的壓力。
同時,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生活能力。帶著兒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進行參觀,了解父母工作的艱辛,收獲的喜悅,正確的對待工作與收入,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給他一定的零花錢,讓他全權處理,控制花錢的沖動,量入為出,細水長流;干點家務,予以適當的獎勵,多勞多得,讓他懂得如何開源節(jié)流。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明天。家校攜手,齊抓共管,讓孩子秉承優(yōu)良家風,感受學校的精心培育,養(yǎng)成浩然之氣,在快樂中健康成長,早日成才。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xiàn),還是一個人背后家風好壞的體現(xiàn)。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y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yǎng)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y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量不讓他們?yōu)槲业氖虑椴傩?。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xiàn)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每次去好朋友家去玩,都會忘記媽媽或爸爸規(guī)定回家的時間,玩的很盡興的時候就會很遲才回去。讓大人們很著急。于是媽媽就很認真的對我說:“咱們曾經定過一個規(guī)矩,就是同樣的錯誤不犯三次,對嗎?”我點了點頭,并跟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約定,按時回家。
因為我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是一興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再犯同樣的問題,媽媽怎么叮囑都沒有作用。于是“事不過三”的家規(guī)就被訂立了,我心甘情愿的接受了約定:要是同樣的錯誤犯了三次或第三次,可以任由媽媽或爸爸適當懲罰。
好景不長,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上周六的時候,我的作業(yè)完成了,就去秦小荷家找她玩,媽媽告訴我最遲六點半要回家,不要影響到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的很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來電話要我回家了,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了七點半。一回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并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了負擔。我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記住回家的時間。
第二天晚上,我又去寧琛家玩,媽媽和我約定的時間是七點半回家,要尊重別人家的休息時間。我和寧琛在電腦上玩CS槍戰(zhàn),心里也一直惦記著和媽媽的約定時間。還有五分鐘到七點半了,我趕快和寧琛說再見,沖下樓回家了。媽媽一開門,就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夸獎我守時。這一次,媽媽不但給了我一個吻,還獎勵了我下個周末一小時的玩電腦的時間。我開心極了!
第三次可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我放學后跟媽媽說了要去陳心宇家拿蠶寶寶,媽媽同意了,并且要我一拿到就趕快回家寫家庭作業(yè)。路上和好朋友們一起心不在焉的走著,一不小心就撞到了柱子上,被他們笑話了一路。等我拿到了蠶寶寶,陳心宇又提議一起去摘桑葉。在路上為了證明我會打水漂,我們又一起到小區(qū)的池塘邊開始比賽。我平著朝水面扔了一個小石片,連著打了三個水漂。這下,大家都很羨慕我了。我們邊玩邊找桑葉,一直玩到了七點。意猶未盡的回了家,完全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后。
我剛一敲門,媽媽就滿臉怒氣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劈頭蓋臉的把我訓了一頓:“你這樣沒有責任心的玩到現(xiàn)在才回來,如果出了意外媽媽根本聯(lián)系不到你,也不知道到哪里才能找到你,你知道你讓大人們多擔心?跟你約好的時間沒回來寫作業(yè),你又知道你浪費了多少時間?事不過三的規(guī)矩你接受嗎?那就先進來,在門口處靜靜的站三分鐘,好好想清楚今天是否有不恰當的地方,然后總結下給我聽?!?BR>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6】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有云:有家規(guī)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長輩;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這些家規(guī)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父親母親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guī)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父親母親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guī)矩,成就了現(xiàn)在的我。
父親母親總是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教育著我要尊敬長輩。從我記事起,逢年過節(jié),父親母親總是會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去自己的關懷,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無不體現(xiàn)我家尊敬長輩的家訓。當然,父親母親對我的教育也不只是在這,只要晚上得空,父親母親總會帶著我去與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聊聊家常。在父親母親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也養(yǎng)成了這一好習慣。成家后,無論工作多忙,我會確保每個周末都回家看看父親母親,與爺爺奶奶嘮嘮嗑,和外公外婆談談心。我想,我也在傳承著我們家的家風。
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也是父親母親經常要求我做到的。不論是鄉(xiāng)下的家,還是鎮(zhèn)上的家,我們家總是能與周圍的鄰居和睦相處。母親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低頭不見抬頭見,何必鬧僵。母親的這些話語我也時時記在心里。踏上工作崗位后,我與同事和諧共處,用真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我也相信我教過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我對他們發(fā)自內心的關愛。
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家風家訓的傳承者。謝謝大家!
家訓家風主題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xiàn)在國家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后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yè)”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墻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yè),四個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于現(xiàn)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yè)”是最好境界了。樂業(yè),便是愛崗敬業(yè)。我現(xiàn)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yè)”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yè)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yè)、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xiàn)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和冬至、春節(jié),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fā)揚!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演講稿范文 | 演講稿格式 | 演講技巧 | 演講稿開場白 | 演講稿怎么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