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按數取物教案錦集

字號: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2與3前后兩數的相鄰關系,探索發(fā)現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提供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每人一套1—4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分別取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一一對應排成三橫排,中間一排的瓶蓋不動,讓三排瓶蓋變得一排比一排多一個,討論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瓶蓋的左邊,討論:比3少1的數是幾,應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數是幾,應該排在哪里。
    3、引導幼兒歸納:3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個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組織幼兒討論2的好朋友是幾和幾,根據前面的方法與經驗,引導幼兒借助瓶蓋、數字卡片等加以驗證。
    5、玩找朋友競賽的游戲:幼兒分成5個人一組,排成三排,當教師說到4是, 幼兒馬上排成2、3、4三排,中間一排人不要動??纯茨慕M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對,這一組就是勝利者。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瓶蓋若干個,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的各數的相鄰數。
    活動反思:
    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于主動探索狀態(tài),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但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中,雖然幼兒能在之前的游戲操作中完成相關的相鄰數的練習,但對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對幼兒來說難度較大,要讓幼兒在新授過程中充分理解相鄰數的關系,還需要老師的引導。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2
    1.能按5以內指定數目取出相等的物體。
    2.幼兒能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比較出等量物體。
    3.能初步與同伴協(xié)商,分享材料。
    1.將活動室布置成超市。
    2.笑臉信封1-5,1-5的實物卡一套。
    3.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內有點子卡。
    一、按照點子卡購物
    1.幼兒每人拎一個小籃子,籃子里有點子卡。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帶你么去超市購物好不好
    每人可以買三種禮物,每種禮物買幾個呢
    看看你們籃子里的點子卡是幾,就買幾個。
    2.幼兒到超市購物。
    按照點子卡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3.師:請你們看看信封上的笑臉娃娃有幾個
    只有和信封上娃娃臉數量一樣多的卡片才能放進信封里面。
    請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臉數量放小卡片。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比較等量物體。
    三、活動評價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臉娃娃是幾個,自己找了幾張卡片,每張卡片上的物體有幾個。
    2.師生共同帶著購買的物品和笑臉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3
    小班這個上學期的時候,孩子往往對認識數字很敏感,但對點數,特別是取物。沒有辦法實現取的實物與數字對應,根據這樣的情況,設計了這節(jié)課。
    1、能認識1-5的數字,并且正確點數。
    2、能大膽取物,并能自我糾正錯誤。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5數字卡片每人一套,1-5實物卡片每人一套,實物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老師帶領幼兒復習1-5的數字。
    操作:每人一套數字卡片,請幼兒找出老師喊出的數字卡。反復幾次4和5多幾次??凑l舉得快。
    操作:每人一套數字實物卡片,請幼兒能把找出數字對應的實物,放在數字卡片的下面。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點數實物來糾正錯誤,請幼兒自行點數糾正。
    3、游戲:
    請幼兒在老師出示的數字后,聽到開始的聲音。在教室里找相應數量的實物玩具。不限樣數,只限數量。點數好了,請回自己的座位展示,并且和旁邊的幼兒互相驗證。反復幾次。
    戶外活動時,請幼兒跟隨教師來做搖色子跳步數的比賽游戲,請其他不比賽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數。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3歲半到4歲的幼兒已經開始掌握計數活動,并學會按計數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于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fā)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3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3的點卡表示;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為五種不同的動物;大子兩顆。
    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糖”、糖紙、數字卡等)。
    唱歌《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看看我們先到誰家啊?”(小豬)“有幾只小豬在家?”(3只)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小結:大家都數一數,知道每個房間住著幾只小動物。
    “小動物的房子蓋好了,可是它們都忘記掛門牌號了,我們大家來幫它們掛一下吧!”請幼兒分別用數字卡表示門牌號。并提問:“你怎么知道這個門牌號是ХХ家的呢?”
    1.教師擲有點卡的子,幼兒根據點卡數量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邊拿邊說:一個點我拿一張?zhí)羌垺?重復游戲)
    2.教師擲有數字的子,幼兒根據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并邊拿邊說。
    3.幼兒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給自己想送的小動物。
    數學活動離不開操作。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在活動中我準備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的數量,并且我創(chuàng)設了幼兒喜歡的“解決難題”的游戲,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動手做一做,吸引幼兒,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我力求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
    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讓我感到遺憾的是雖然我設計了情景,但是沒有將情景很好的貫穿于整個活動,一直沒有出現“救小猴”的環(huán)節(jié),使孩子們都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影響了整個活動的效果。今后,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過程中,我會注意這一點,讓我的活動真正做到“情景化”,讓孩子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習得知識。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4
    準備材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分別放在三個盤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張:紙制卡片,繪有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直接目的:嘗試用三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按一定數量進行有規(guī)律地排列。
    活動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回答:“箭頭表示什么?”(從箭尾到箭頭表示一個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連續(xù)重復排列三組,教師用牙簽將形式圖劃分為三小節(jié)(牙簽放在棗與糖之間)。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后?誰在中間?
    三組排列完全相同嗎?
    5、請幼兒跟著老師將形式排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注意每讀完一小節(jié)后要稍作停頓。鼓勵幼兒記住圖形排列規(guī)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并按原有規(guī)律繼續(xù)排列。
    7、排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并確認排列結果,如發(fā)現錯誤要及時調整。
    8、分別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排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作。
    9、教具歸位時要注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2、教師的引導及幫助。
    延伸變化:
    1、學習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規(guī)律重復排列。
    2、學習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規(guī)律重復排列。
    3、學習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規(guī)律同時排列。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小班這個上學期的時候,孩子往往對認識數字很敏感,但對點數,特別是取物。沒有辦法實現取的實物與數字對應,根據這樣的情況,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 能認識1-5的數字,并且正確點數。
    2、 能大膽取物,并能自我糾正錯誤。
    3、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點數。
    難點:自我糾正。
    活動準備
    1-5數字卡片每人一套 ,1-5實物卡片每人一套,實物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 老師帶領幼兒復習1-5的數字。
    操作:每人一套數字卡片,請幼兒找出老師喊出的數字卡。反復幾次4和5多幾次??凑l舉得快。
    2、 教師帶領孩子進行1-5的點數復習,卡片
    操作:每人一套數字實物卡片,請幼兒能把找出數字對應的實物,放在數字卡片的下面。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點數實物來糾正錯誤,請幼兒自行點數糾正。
    3、 游戲:
    請幼兒在老師出示的數字后,聽到開始的聲音。在教室里找相應數量的實物玩具。不限樣數,只限數量。點數好了,請回自己的座位展示,并且和旁邊的幼兒互相驗證。反復幾次。
    活動結束:
    復習數字手指游戲:小猴當秋千。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時,請幼兒跟隨教師來做搖色子跳步數的比賽游戲,請其他不比賽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數。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按5以內指定數目取出相等的物體。
    2、幼兒能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比較出等量物體。
    3、能初步與同伴協(xié)商,分享材料。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將活動室布置成超市。
    2、笑臉信封1-5,1-5的實物卡一套。
    3、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內有點子卡。
    活動過程:
    一、按照點子卡購物
    1、幼兒每人拎一個小籃子,籃子里有點子卡。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帶你么去超市購物好不好?你們想去嗎?
    每人可以買三種禮物,每種禮物買幾個呢?
    看看你們籃子里的點子卡是幾,就買幾個。
    2、幼兒到超市購物。
    按照點子卡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3、師:請你們看看信封上的笑臉娃娃有幾個?然后再給它找卡片朋友。
    只有和信封上娃娃臉數量一樣多的卡片才能放進信封里面。”
    請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臉數量放小卡片。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比較等量物體。
    三、活動評價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臉娃娃是幾個,自己找了幾張卡片,每張卡片上的物體有幾個。
    2、師生共同帶著購買的物品和笑臉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針對孩子按數量的多少進行拿取物體,整個活動孩子都參與其中了,并且基本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數量對應、按數取物,所以活動目標完成較好。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初步理解4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能進行4以內的按數取物或按物取數。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4、樂于參加集體游戲。
    活動準備
    1、一個數字轉盤、大鼓一個、1-4的數字卡若干
    2、數、物拼板,印章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帶幼兒邊念手指謠,邊走到相應的位置。
    二、集體活動
    1、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可憐的小猴們在釣魚的時候都被壞鱷魚給吃光了,猴媽媽可傷心了,
    為了保護其他的小猴,猴媽媽他打算搬家,離開這個壞鱷魚,你們說這個主意好不好呀
    但是,壞鱷魚在小猴家旁邊出了許多難題,猴媽媽和猴寶寶他們搬不出去呀。
    小朋友們,小猴他們這么可憐,我們幫他們解決難題,好不好
    偷偷的到小猴家旁邊看了看,我發(fā)現了四個難題,我們就先來解決這四個難題吧。
    2、復習4以內的數字
    教師:我們現在就來解決第一難題--數字大轉盤。
    在這個轉盤上有數字和指針,教師來轉動指針,當指針停止指向數字幾,就請幼兒大聲地說出這個數字。
    3、記憶4以內的數字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一下子就解決樂第一個難題,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二題--"誰不見了"
    教師出示1---4的大數字卡,拿掉其中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是哪個數字不見了。
    4、4以內的按數取物
    (1)聽鼓說數
    教師:第二題我們也順利解決拉,我們每個人都表揚一下自己,真棒。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游戲
    我這有一個鼓,請小朋友們根據鼓聲來說數字,告訴我我敲了幾下。
    (2)按數取物
    教師:現在,我們第三個難題來啦,準備好了沒有
    4套1-4的物卡,請幼兒根據教師說的數找出相應的物卡。
    三、分組活動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太棒拉,這么快就解決了第三個難題。現在我們就要向第四題出發(fā)拉,
    剛才前幾題都是小朋友們在一起通過的,第四關呀壞鱷魚要把小朋友們分開了,要分組考你們。
    2、教師一一介紹每組的活動
    第一組:蓋印章
    第二組:數、物拼板
    第三組:數、物對應
    幼兒活動時,教師巡回指導
    數學按數取物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會按范例和指定的數目取出相應數量的物品。
    2、感知3以內數的實際含義,對數字符號感興趣。
    3、學習在活動中遵守規(guī)則。
    活動重難點:
    難點:感受1、2、3的含義和數字的用途。
    重點:三以內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數字卡1、2、3胡蘿卜6根一只兔子毛絨玩具。
    學具準備:數字卡1、2、3胡蘿卜6筐。
    活動過程:
    一、走線和線上游戲《一條魚水里游》
    1、走線前教師提出要求:走線時挺胸抬頭,眼睛看前方,不推不擠不講話。
    2、線上游戲。
    3、教師給小朋友分發(fā)學具。
    過渡語:小朋友剛才的線上游戲做的多么有趣,有禮物要送給你們。請你雙手來接,有禮貌的說“謝謝”。
    二、操作探索。
    1、教師提問引入數字,感知1、2、3在生活中普遍應用和實際含義。
    (1)教師:游戲中一開始水里有幾條小魚?(在黑板上呈現一條魚)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請幼兒拿出學具中的數字“1”,說出外形。
    (2)感知“1”的含義
    教師:1可以表示一條魚,還可以表示什么呢?請你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
    (3)以同樣的方法引出數字2、3。
    教師總結:數字多么重要,可以用來表示這么多物品的數量。
    2、小白兔分蘿卜——按數取物1、2、3
    (1)教師出示小白兔引出分蘿卜
    小白兔說:乖乖一班的小朋友好厲害,想請你們幫忙分蘿卜,仔細聽: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圖片展示),我、媽媽和爸爸。請給我小白兔分1根蘿卜,給兔媽媽分2根胡蘿卜,給兔爸爸分3根胡蘿卜、
    (2)教師出示教具,為幼兒示范小兔分蘿卜。在示范過程中提示幼兒將蘿卜擺放整齊,與數字相對應,擺放的時候要說:我給小兔子1根蘿卜,我給兔媽媽2根蘿卜,我給兔爸爸3根蘿卜。
    (3)教師發(fā)學具小蘿卜,幼兒分別取1、2、3根蘿卜放在對應的數字下。教師提出要求:取蘿卜時要謙讓,不爭搶。蘿卜分完后請耐心等待其他孩子。
    (4)教師總結評價:小白兔說:我分了1根蘿卜,我很滿意,謝謝!兔爸爸和兔媽媽同上。一人送你們一朵小紅花,這是對你們成功的獎勵哦。
    (5)收學具、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