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白菜課件(范文13篇)

字號:

賣白菜課件 篇1
    一、導入 ?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伴隨著歌聲、伴隨著陽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記憶卻是“黑暗、恐怖和饑餓”,以及那一次終身難忘的經(jīng)歷――賣白菜。 二、閱讀文章,整體感知 (一)溫故知新: ? 1.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 ? 解析: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形象 ? 2.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有什么? ? 解析:交代社會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 3.小說的人物描寫有哪些? ? 解析:有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二)舊知新用: ? 1.閱讀小說,劃出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各階段。 ? 解析: ? 開端(第1―9自然段):年關已近,為貧困所迫的母親下決心賣掉原本要留著過年包餃子的那三棵白菜。 ? 發(fā)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倆去集市賣白菜的過程。 ? 結局(第27―31自然段):因為我多要了買主的一毛錢,白菜被退回,母親流淚了,這眼淚讓我終身難忘。 ? 2.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 ? 解析:70年代極度貧窮的農村,將近年關的時候。 ? 3.小說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 解析:母親是一個善良、堅強、誠信的人。 三、研讀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閱讀小說開端部分并思考: ? 1.“母親苦著臉,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時而揭開炕席的一角,掀動幾下鋪炕的麥草,時而拉開那張老桌子的抽屜,扒拉幾下破布頭爛線團。母親嘆息著,并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墻上的白菜。最后,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于下了決心似的,叫著我的乳名,說” ? ①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 解析:神態(tài)、動作、心理描寫。 ? ②這段描寫刻畫了母親什么樣的心理變化? ? 解析:猶豫不決――苦著臉、心事重重、時而揭開、掀動、時而拉開、扒拉 ? 無可奈何――嘆息、瞥一眼、鎖定、端詳 ? 痛下決心――終于下了決心 ? ③小說極力描寫母親下決心賣白菜時的心理變化,有何作用? ? 解析:表現(xiàn)母親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襯托母親的堅強。 ? 2.為什么我會為母親賣白菜的決定而哭? ? 解析: ? ①因為那三棵白菜原是準備留著過年包餃子的,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家庭,這是一個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還因為這些白菜是我和母親親手種植、侍弄的,我對這些白菜有著深厚的感情。 ? 3.“我們種了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這三棵了……”為什么這里要詳細地列出白菜的數(shù)字? ? 解析:表現(xiàn)我對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閱讀小說發(fā)展部分并思考: ? 1.“簍底有幾根蠟條跌斷了,那棵最小的白菜從簍子里跳出來,滾到路邊結著白冰的水溝里。母親在我頭上打了一巴掌,罵道:‘窮種?。 缓笏皖嵵∧_,乍著兩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溝底,將那棵白菜抱了上來。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斷了,但還沒有斷利索,有幾綹筋皮聯(lián)絡著。我知道闖了大禍,站在簍邊,哭著說:“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①?母親對我的打罵和我的哭泣表現(xiàn)了什么? ? 解析:表現(xiàn)了這幾棵白菜在我、在母親甚至在整個家庭中的重要意義,因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變賣的東西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的貧困。 ? ②?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白菜在母親心目中的分量? ? 解析:顛著小腳、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 2.“她搖搖頭,看樣子是嫌貴。但是她沒有走,而是蹲下,揭開那張破羊皮,翻動著我們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斷未斷的`根拽了下來。然后她又逐棵地戳著我們的白菜,用彎曲的、枯柴一樣的手指。她撇著嘴,說我們的白菜卷得不緊?!?? ①?這段文字刻畫了一個???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 ? ②?小說為何要著力描寫這個老太太? ?解析:寫這個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襯托了母親的善良;二是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激起我對老太太的“惡感”,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錢埋下伏筆。? ? 3.“老太太低聲嘟噥著,從腰里摸出一個骯臟的手絹,層層地揭開,露出一疊紙票,然后將手指伸進嘴里,沾了唾沫,一張張地數(shù)著。她終于將數(shù)好的錢交到母親的手里。母親也一張張地點數(shù)著?!?“一張張地數(shù)著”這個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 ? 解析:表現(xiàn)了極度貧困中的人們對每一分錢的重視和謹慎。 (三)閱讀結尾部分并思考 ? 1.母親為什么流淚?從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什么樣的品質? ? 解析:母親是因為兒子多要了買主的錢,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淚。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誠信的高貴品質。 ? 2.小說開頭部分寫道:“母親的眼睛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她有些惱怒地說:‘這么大的漢子了,動不動就抹眼淚,像什么樣子!’”那時的母親面對困境,一籌莫展,卻為什么不流淚? ? 解析:這體現(xiàn)了母親是一個堅強的女性,無論如何貧困,她都能挺過去。 ? 3.母親“讓我終生難忘的聲音”里包含了哪些復雜的情感? ?解析:責備、失望、傷心、痛心、期待。 ? 4.我為什么終生難忘母親的眼淚? ? 解析:堅強的母親因為我不誠信的行為而第一次流了淚,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終堅持奉行誠信。 四、拓展思考 ? 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年代,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做人要誠信,不能貪別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難能可貴,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該怎樣堅持我們的誠信?
    賣白菜課件 篇2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賞析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明確其對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作用。
    2.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
    3.探究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從中獲得有益的感悟和啟示。
    【學習重難點】
    1.賞析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明確其對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作用。(重點)
    2.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和深刻的環(huán)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本節(jié)課我們將品析本文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和關鍵詞句的含義,進而深刻理解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預習
    1.去集市路上母親對“我”的打罵和“我”的哭泣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表現(xiàn)了這幾棵白菜在“我”、在母親甚至在整個家庭中的重要意義,因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變賣的東西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家庭的貧困。
    2.“我”為何對老太太充滿了惡感?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因為老太太拽斷了我們的白菜根,更不該昧著良心說我們的白菜卷得不緊。這個句子用“我”的態(tài)度襯托了母親的善良和寬容,又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錢的情節(jié)埋下伏筆。
    三、合作探究
    (一)細節(jié)描寫
    師:細節(jié)描寫是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而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能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1.請賞析下面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1)母親苦著臉,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時而揭開炕席的一角,掀動幾下鋪炕的麥草,時而拉開那張老桌子的抽屜,扒拉幾下破布頭爛線團。母親嘆息著,并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墻上的白菜。最后,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于下了決心似的。
    賞析:示例一:“揭開”“掀動”“拉開”“扒拉”等詞語具體細致地揭示了母親內心的愁苦和矛盾,也體現(xiàn)了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示例二:“嘆息”“抬高”“撇”“鎖定”“端詳”等詞語細膩地表現(xiàn)了母親因貧窮所迫決定賣白菜時的矛盾心理,暗示了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為下文母親決心賣白菜做鋪墊。
    (2)透過蒙眬的淚眼,我看到母親把那棵最大的白菜從墻上釘著的木橛子上摘了下來。母親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來。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狀圓圓像個和尚頭的也脫離了木橛子,擠進了簍子里。
    賞析:通過“我”的視角,詳細描寫母親摘下三棵白菜的過程,流露出“我”此刻內心萬般的不情愿和對這三棵白菜無限的珍惜之情。
    (3)但是她沒有走,而是蹲下,揭開那張破羊皮,翻動著我們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斷未斷的根拽了下來。然后她又逐棵地戳著我們的白菜,用彎曲的、枯柴一樣的手指。
    賞析:生動地寫出了老太太翻動白菜,拽白菜根,戳白菜的動作,以及她手指的形態(tài),體現(xiàn)了老太太挑三揀四、愛占便宜的性格,暗示了老太太家境的貧窮,為下文“我”與老太太發(fā)生沖突,并多算錢的情節(jié)埋下伏筆。
    (4)她終于還是將那層干菜幫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鮮嫩的、潔白的菜幫。在清冽的寒風中,我們的白菜散發(fā)出甜絲絲的氣味。這樣的白菜,包成餃子,味道該有多么鮮美?。?BR>    賞析: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我”獨特的心理感受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把“我”對那三棵白菜的留戀心情渲染到極致。
    (5)老太太搬著白菜站起來,讓母親給她過秤。母親用秤鉤子掛住白菜根,將白菜提起來。老太太把她的臉幾乎貼到秤桿上,仔細地打量著上面的秤星。
    賞析:“貼”“仔細”“打量”等詞語,生動地體現(xiàn)了老太太的謹慎小心和對我們的不信任,也暗示了她的家境貧困,為下文她回去后知道“我”多算了一毛錢后將白菜退回來的情節(jié)埋下伏筆。
    (6)沾了唾沫,一張張地數(shù)著,她終于將數(shù)好的錢交到母親的手里。母親也一張張地點……
    賞析:兩個“一張張”既寫出了老太太和母親的小心謹慎,也表現(xiàn)了極度貧困中的人們對每一分錢的無比重視。
    2.多次寫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請你探究一下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表現(xiàn)了這棵最小的白菜長成不易;表現(xiàn)了“我”對這棵白菜特別的喜愛;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下文“我”氣憤時為了懲罰老太太多算一毛錢作鋪墊;也用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經(jīng)歷來暗示了“我”的人生經(jīng)歷曲折坎坷。
    3.下面的兩個句子都寫到了母親的淚,其蘊含的意味有何不同?
    (1)母親的眼睛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
    (2)“你今天讓娘丟了臉……”母親說著,兩行眼淚就掛在了腮上。
    明確:(1)母親為家境的貧困、日子的艱難而憂傷,但淚水沒有落下來,體現(xiàn)了她的堅強。(2)前文寫母親面對困境,一籌莫展時都沒有流淚;現(xiàn)在母親流淚是為兒子不誠實,多要了老太太的錢而感到羞愧,也是對“我”的失望、責備、痛心,體現(xiàn)了母親善良誠信的品質。
    (二)思想感情
    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復雜的思想感情。
    明確:“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錢讓母親丟臉、難過而自責;“我”對自己當年幼稚不寬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負了母親平時的教育,做事出格,讓母親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騙傷害了母親,但又無法彌補而痛苦。
    2.怎樣理解作者最后一段“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蘊含的感情?
    明確:堅強的母親因為“我”不誠信的行為而第一次流了淚,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終堅持踐行誠信。
    四、課堂小結
    一棵白菜,對闊綽的家庭而言,不過是飯桌上的調劑,登不了大席面,但對于貧苦人家的孩子,也許是新年的所有意義。但作者告訴我們“人窮不能志短”,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掉誠信。貧窮已經(jīng)遠去,幸福來之不易,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五、板書設計
    賣白菜
    母親: 堅強、善良、誠信
    “我”: 痛苦、自責、懊悔 細節(jié)描寫
    六、作業(yè)設計
    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在表現(xiàn)人物性格、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以及揭示主題思想方面都起到了“小中見大”的作用。請你借鑒這種手法,刻畫一個印象深刻的場面。
    七、課后反思
    1.本文篇幅較長,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比較多,而莫言的又寫的是祖國極端貧困時期的事情,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很遠。所以首先從寫作背景和故事情節(jié)入手進行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2.兩個課時的安排上,第一課時以梳理的矛盾沖突,點評人物形象為主;第二課時以賞析寫作手法(細節(jié)描寫)、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主,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寫作手法——思想感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3.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方面,兩課時均以課文為依托,分別培養(yǎng)了學生感恩母親、善良誠信的品質,讓學生明白了學語文,也是在學做人。
    賣白菜課件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摸、看、嘗等方法認識白菜,并能用語言描述其基本特征,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動手實踐,小組配合做手撕菜。
    3、通過認識白菜,幫助幼兒了解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白菜、六個盤子(盆)、筷子、調味品、音樂、圖片、幼兒分成三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秋天到了,我們家地里的白菜都豐收了,快讓我們一起來拔白菜,拔白菜、抱白菜、裝白菜,看哪個小朋友拔的最多,小朋友們都累了,快讓我們找個坐位休息一下。(律動進入)
    二、認識白菜。
    1、我們剛剛收獲了這么多白菜,看看我們收獲的白菜是什么樣子的?看看誰觀察的最仔細。認識白菜的根、莖、葉的顏色、形狀。
    2、讓我們把白菜一片一片扒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白菜的顏色有什么變化?白菜的形狀有什么變化?白菜的顏色逐漸變淺,葉片越來越小,白菜的葉片緊緊的抱在了一起。引導幼兒逐步觀察。
    3、我們收獲了這么多白菜都送到了哪里?(看圖片)會運到哪里呢?會運往各各城市。原來這些白菜是送往全國各地、這樣全國各地的人都吃到我們?yōu)趵值陌撞肆?,白菜是我們?yōu)趵值奶禺a(chǎn),今天我們收獲這么多白菜看到白菜運往全國各地,你們心情怎樣?是不是很高興?
    讓我們帶著高興、收獲的喜悅跳起舞吧。(課間舞)
    三、用途:
    全國各地的人買了白菜后做出了什么美味菜肴?看圖片。問你們吃的菜中有哪些菜有白菜?那人們?yōu)槭裁催@么喜歡吃白菜?原來白菜里有豐富的營養(yǎng),有維生素、礦物質??墒俏覀儼嘤袔讉€小朋友就不喜歡吃白菜,我相信從今天起她們就會很喜歡吃白菜。
    四、實踐。
    小朋友們,平時在家的時候是誰給我們做菜?今天讓我們自己也動手也給他們做一道菜好嗎?做菜注意事項:洗手、白菜洗干凈、撕時要均勻、撕好后放到調味盆里,用筷子輕輕的攪拌一下。為這道菜起名字并品嘗。
    既然這道菜這么好吃,現(xiàn)在就讓我們把這道菜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客人老師、還有其他班的小朋友嘗一嘗,那就讓我們出發(fā)吧。
    賣白菜課件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運白菜》這一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萬以內數(shù)的連減計算,是第八單元的第二課時,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內容。教材創(chuàng)設了運白菜的情景。教學時,教師應該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連減問題,并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方法的多樣性,并運用學會的知識正確計算。這樣,使學生既能體驗到發(fā)現(xiàn)問題的成功,又能切實感受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學習過100以內數(shù)的連減,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學習過三位數(shù)的加減及其應用。許多孩子對連減問題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別是在購物中有很好的經(jīng)驗和體現(xiàn)。用兩種方法解決連減的問題,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接觸過,現(xiàn)在學生可以把兩種方法都掌握,而且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檢驗計算的是否準確,培養(yǎng)學生靈活思維和認真檢驗的好習慣。但學生對三位數(shù)加法、減法的計算不夠準確,運算速度慢,導致在連減計算中,會出現(xiàn)錯誤。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運白菜這一情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問題,并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景,探索連減的多種方法并進行對比,能正確的計算。
    (3)體會在實際的運算中要采用最優(yōu)解法,滲透簡算意識,提高計算技能。
    2、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分析比較,總結不同的計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激發(fā)探索欲望,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是讓學生探索連減運算的方法。教材采用運白菜這一題材創(chuàng)設情境,我認為是合適的。
    教學難點:
    是理解并靈活地選用不同算法。所以我認為對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的計算能力,可以訓練但不是重點,教材在運白菜這一情境中出現(xiàn)的三位數(shù)過繁(第一車運走256棵,第二車運走288棵),我認為不利于學生對兩種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對今后減法運算性質的學習認知,達不到對學生簡算技能的培養(yǎng)。因此,本課在設計時,對運白菜這一情境中出現(xiàn)的三位數(shù)進行了改動:第一車運走255棵,第二車運走245棵。這樣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學習材料,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是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
    三、說教法和學法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分別采用直觀演示、實踐探索、觀察比較、演繹概括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接下來,我再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一)課件導入,創(chuàng)新情境
    1、談話:秋高氣爽,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走進小農場,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這片地里種著白菜,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著那些數(shù)學問題呢?
    2、出示課題:運白菜
    3、出示情境課件
    學生通過觀察獲取如下數(shù)學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車運走255棵,第二車運走245棵。
    (二)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新知
    1、提出問題
    學生可會提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
    (1)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
    (2)第一車運走以后,還剩多少棵?
    (問題(1)(2),是對舊知識的復習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出來。然后重點研究問題(3))。
    2、思路探究
    (1)教師啟發(fā)與引導:想要知道運走兩車后還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2)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會有以下兩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1)先運走第一車后還剩多少棵,再算運走第二車后還剩多少棵。列式為850255245。
    (2)先算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再算還剩多少棵。列式為850(255+245)。
    (3)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這兩種方法的思路。
    引導學生把具體的問題情境、混合運算的順序與計算的方法步驟有機結合起來,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導下,這兩種算法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
    ①從總數(shù)里面連減兩個數(shù)的方法。
    850255245
    =595245
    =350(棵)
    ②從總數(shù)里面減去兩個數(shù)的方法。
    850(255+245)
    =850500
    =350(棵)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的計算策略,逐步調整和運用簡便方法進行準確計算,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思維的靈活性和數(shù)學方法的多樣性。)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計算方法的練習。
    完成試一試的習題和練一練中的第3題。
    (因為計算的數(shù)較大,學生計算時的速度可能會很慢,這時可以用分組練習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
    2、解決問題的練習。
    (1)第2題。
    ①出示問題情境及第(1)問。
    ②學生獨立解答。
    這題也有兩種不同的算法:
    200-78-35=87(元)
    200-(78+35)=87(元)
    ③交流算法與想法。
    ④出示第(2)問。
    教師適時點撥,鼓勵學生提出與第(1)問類似的連減問題,并試著解答出來,再與小伙伴交流。
    (2)第4題。
    ①出示題目內容,帶領學生讀懂所提供的信息。
    ②學生觀察并發(fā)現(xiàn)問題:
    ③學生討論。
    (可能性:很可能是小軍的爸爸休息了一天)
    第(2)問。(思考)
    (首行需要計算出相鄰兩天里程數(shù)的差,再進行比較。這一題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解決。一個人算一天,這樣比較快)
    ④第(3)問。
    〈1〉一般方法:把第(2)問中所求出的天天行駛的里程數(shù)相加。
    〈2〉簡便方法:將星期五與星期一在表上顯示的數(shù)相。
    即928-35=893(千米)
    (這種方法可能成度較好的學生的能想起來)
    (四)課堂總結、激勵評價
    圍繞連減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計算方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等中心目標展開討論,師生共同小結。
    (五)作業(yè)布置、鞏固新知
    教材第78頁練一練的第一題。
    五、板書設計
    結束: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賣白菜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運白菜的情境,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發(fā)展提出問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活動學會正確運用豎式或脫式進行連減的計算。
    3.能夠運用連減的有關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運白菜的情境。
    教學重難點:
    學會正確運用豎式或脫式進行連減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疑
    1.故事導入,同學們,學校的食堂很快就要開伙了,二(1)班的小朋友準備到農場去了解一下蔬菜的情況,小朋友們想不想一塊兒去看看?課件展示:菜場的美麗圖片,最后場景定格在白菜地,小朋友們問農民伯伯:伯伯,你們今天賣了多少白菜?。哭r民伯伯說:我們早上才摘了850棵白菜,運走了兩車,一車運了288棵,另一車運了256棵。
    師:二(1)班的同學被難住了,同學們想幫助他們嗎?
    2.板書:運白菜
    二、互動解疑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看了剛才菜場的情況,你從中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說一說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2.結合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提問題:一共運走了多少棵?運用了第一車后,還剩多少棵?運走兩車后,還剩多少棵?
    3.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前兩個問題,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4.板書算式。
    (1)第一車運走以后,還剩多少棵?
    (2)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
    三、啟思導疑
    從以上解決問題所用的兩種方法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找回多少棵,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應用連減法,第二種方法是先加后減法方法不同,運算順序也不同。
    四、實踐運用
    1.練一練。
    (1)1000-207-168
    (2)436―179―36
    (3)456-278-132
    (4)930-(80+480)
    (5)368-(168+127)
    (6)1000-185-145
    2.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3.小軍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車司機,星期一出車時,里程表的讀數(shù)是35千米,每天收車時,小軍都記錄了當時里程表讀數(shù),共記錄了五天。(單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62410745745928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表上的讀數(shù)為什么是相同的?
    (2)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shù)最多?
    (3)五天共行駛了多少千米?
    五、總結評價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有何收獲?請同學們相互交流。
    賣白菜課件 篇6
    一、導入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伴隨著歌聲、伴隨著陽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記憶卻是“黑暗、恐怖和饑餓”,以及那一次終身難忘的經(jīng)歷——賣白菜。
    二、閱讀文章,整體感知
    (一)溫故知新:
    1.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
    解析: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形象
    2.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有什么?
    解析:交代社會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3.小說的人物描寫有哪些?
    解析:有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二)舊知新用:
    1.閱讀小說,劃出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各階段。
    解析:
    開端(第1—9自然段):年關已近,為貧困所迫的母親下決心賣掉原本要留著過年包餃子的那三棵白菜。
    發(fā)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倆去集市賣白菜的過程。
    結局(第27—31自然段):因為我多要了買主的一毛錢,白菜被退回,母親流淚了,這眼淚讓我終身難忘。
    2.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
    解析:70年代極度貧窮的農村,將近年關的時候。
    3.小說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解析:母親是一個善良、堅強、誠信的人。
    三、研讀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閱讀小說開端部分并思考:
    1.“母親苦著臉,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時而揭開炕席的一角,掀動幾下鋪炕的麥草,時而拉開那張老桌子的抽屜,扒拉幾下破布頭爛線團。母親嘆息著,并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墻上的白菜。最后,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于下了決心似的,叫著我的乳名,說”
    ①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解析:神態(tài)、動作、心理描寫。
    ②這段描寫刻畫了母親什么樣的心理變化?
    解析:猶豫不決——苦著臉、心事重重、時而揭開、掀動、時而拉開、扒拉
    無可奈何——嘆息、瞥一眼、鎖定、端詳
    痛下決心——終于下了決心
    ③小說極力描寫母親下決心賣白菜時的心理變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現(xiàn)母親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襯托母親的堅強。
    2.為什么我會為母親賣白菜的決定而哭?
    解析:①因為那三棵白菜原是準備留著過年包餃子的,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家庭,這是一個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還因為這些白菜是我和母親親手種植、侍弄的,我對這些白菜有著深厚的感情。
    3.“我們種了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這三棵了……”為什么這里要詳細地列出白菜的數(shù)字?
    解析:表現(xiàn)我對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閱讀小說發(fā)展部分并思考:
    1.“簍底有幾根蠟條跌斷了,那棵最小的白菜從簍子里跳出來,滾到路邊結著白冰的水溝里。母親在我頭上打了一巴掌,罵道:‘窮種啊!’然后她就顛著小腳,乍著兩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溝底,將那棵白菜抱了上來。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斷了,但還沒有斷利索,有幾綹筋皮聯(lián)絡著。我知道闖了大禍,站在簍邊,哭著說:“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① 母親對我的打罵和我的哭泣表現(xiàn)了什么?
    解析:表現(xiàn)了這幾棵白菜在我、在母親甚至在整個家庭中的重要意義,因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變賣的東西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的貧困。
    ② 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白菜在母親心目中的分量?
    解析:顛著小腳、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2.“她搖搖頭,看樣子是嫌貴。但是她沒有走,而是蹲下,揭開那張破羊皮,翻動著我們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斷未斷的根拽了下來。然后她又逐棵地戳著我們的白菜,用彎曲的、枯柴一樣的手指。她撇著嘴,說我們的白菜卷得不緊。”
    ① 這段文字刻畫了一個 非常挑剔 的老太太形象。
    ② 小說為何要著力描寫這個老太太?
    解析:寫這個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襯托了母親的善良;二是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激起我對老太太的“惡感”,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錢埋下伏筆。
    3.“老太太低聲嘟噥著,從腰里摸出一個骯臟的手絹,層層地揭開,露出一疊紙票,然后將手指伸進嘴里,沾了唾沫,一張張地數(shù)著。她終于將數(shù)好的錢交到母親的手里。母親也一張張地點數(shù)著?!?BR>    “一張張地數(shù)著”這個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
    解析:表現(xiàn)了極度貧困中的人們對每一分錢的重視和謹慎。
    (三)閱讀結尾部分并思考
    1.母親為什么流淚?從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什么樣的品質?
    解析:母親是因為兒子多要了買主的錢,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淚。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誠信的高貴品質。
    2.小說開頭部分寫道:“母親的眼睛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她有些惱怒地說:‘這么大的漢子了,動不動就抹眼淚,像什么樣子!’”那時的母親面對困境,一籌莫展,卻為什么不流淚?
    解析:這體現(xiàn)了母親是一個堅強的女性,無論如何貧困,她都能挺過去。
    3.母親“讓我終生難忘的聲音”里包含了哪些復雜的情感?
    解析:責備、失望、傷心、痛心、期待。
    4.我為什么終生難忘母親的眼淚?
    解析:堅強的母親因為我不誠信的行為而第一次流了淚,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終堅持奉行誠信。
    四、拓展思考
    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年代,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做人要誠信,不能貪別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難能可貴,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該怎樣堅持我們的誠信?
    《賣白菜》教學反思
    母親為了孩子多算了老太太的一毛錢而哭泣,這是母親偉大之處。關于名人對于誠信的看法: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wèi)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語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英)毛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諺語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蘇)高爾基
    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爾斯泰
    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chǎn)物。 ——(美)馬克.吐溫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美)富蘭克林
    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wèi)他的財產(chǎn)更重要。——(法)莫里哀
    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英)莎士比亞
    信用難得易失。費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際關系最重要的,莫過于真誠,而且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里都應該帶著它。
    賣白菜課件 篇7
    1.感知課文內容,按照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尾理清思路。
    2.把握母親堅強、自尊、樸實、誠信的形象,體會母親誠實至上的優(yōu)良品質。
    把握母親的形象,體會她身上誠實至上的優(yōu)良品質。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伴隨著歌聲、伴隨著陽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回憶過去卻說過這樣的話:“貧窮的'經(jīng)歷整整伴隨了我,對貧窮和肌餓的恐懼影響著我后來的經(jīng)歷和作品,我的小說里有很多貧困的記憶?!?BR>    小說的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開端(第1—9自然段):年關已近,為貧困所迫的母親下決心賣掉原要留著過年包餃子的三棵白菜。
    結局(第27—31自然段):因為我多要了買主的一毛錢,白菜被退回,母親的眼淚讓我終身難忘。
    2.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
    3.小說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一)閱讀小說開端部分并思考:
    1.“母親苦著臉,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時而揭開炕席的一角,掀動幾下鋪炕的麥草,時而拉開那張老桌子的抽屜,扒拉幾下破布頭爛線團。母親嘆息著,并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墻上的白菜。最后,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于下了決心似的,叫著我的乳名,說······”
    ①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②這段描寫刻畫了母親什么樣的心理變化?
    ③小說極力描寫母親下決心賣白菜時的心理變化,有何作用?
    明確:表現(xiàn)母親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襯托母親的堅強。
    2.為什么我會為母親賣白菜的決定而哭?
    明確:①因為那三棵白菜原是準備留著過年包餃子的,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家庭,這是一個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還因為這些白菜是我和母親親手種植、侍弄的,我對這些白菜有著深厚的感情。
    3.“我們種了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這三棵了??”為什么這里要詳細地列出白菜的數(shù)字?
    4.為什么“我”那棵最小的白菜特別有感情?
    (二)閱讀小說發(fā)展部分并思考:
    1.“簍底有幾根蠟條跌斷了,那棵最小的白菜從簍子里跳出來,滾到路邊結著白冰的水溝里。母親在我頭上打了一巴掌,罵道:‘窮種?。 缓笏皖嵵∧_,乍著兩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溝底,將那棵白菜抱了上來。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斷了,但還沒有斷利索,有幾綹筋皮聯(lián)絡著。我知道闖了大禍,站在簍邊,哭著說:“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1)母親對我的打罵和我的哭泣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表現(xiàn)了這幾棵白菜在我、在母親甚至在整個家庭中的重要意義,因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變賣的東西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的貧困。
    (2)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白菜在母親心目中的分量?
    2.“她搖搖頭,看樣子是嫌貴。但是她沒有走,而是蹲下,揭開那張破羊皮,翻動著我們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斷未斷的根拽了下來。然后她又逐棵地戳著我們的白菜,用彎曲的、枯柴一樣的手指。她撇著嘴,說我們的白菜卷得不緊。”
    (1)這段文字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老太太形象?
    (2)小說為何要著力描寫這個老太太?
    明確:寫這個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襯托了母親的善良;二是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激起我對老太太的“惡感”,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錢埋下伏筆。
    3.“老太太低聲嘟噥著,從腰里摸出一個骯臟的手絹,層層地揭開,露出一疊紙票,然后將手指伸進嘴里,沾了唾沫,一張張地數(shù)著。她終于將數(shù)好的錢交到母親的手里。母親也一張張地點數(shù)著?!?BR>    “一張張地數(shù)著”這個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表現(xiàn)了極度貧困中的人們對每一分錢的重視和謹慎。
    (三)閱讀結尾部分并思考:
    1.母親為什么流淚?從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母親是因為兒子多要了買主的錢,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淚。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誠信的高貴品質。
    2.小說開頭部分寫道:“母親的眼睛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她有些惱怒地說:‘這么大的漢子了,動不動就抹眼淚,像什么樣子!’”那時的母親面對困境,一籌莫展,卻為什么不流淚?
    明確:這體現(xiàn)了母親是一個堅強的女性,無論如何貧困,她都能挺過去。
    3.母親“讓我終生難忘的聲音”里包含了哪些復雜的情感?
    4.我為什么終生難忘母親的眼淚?
    明確:堅強的母親因為我不誠信的行為而第一次流了淚,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終堅持奉行誠信。
    1.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年代,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做人要誠信,不能貪別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難能可貴,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該怎樣堅持我們的誠信?
    案例:(1)一個士兵,非常不善于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后,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占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后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鐘頭后,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么重要。
    (2)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霸谖业膸紊隙鄬扅c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彼麑Φ曛髡f。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
    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钡曛骰鹆耍莻€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賣白菜課件 篇8
    一、說教材:
    《賣白菜》一文選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分三個模塊:一是基礎模塊,二是職業(yè)模塊,三是拓展模塊,本冊教材就是其中的基礎模塊部分,它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科學文化素養(yǎng),具鮮明的職教特色。
    這篇課文是本冊書中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這一單元四篇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其中《賣白菜》是莫言憶舊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章從“我”與母親對賣掉要留下過年的白菜的不同心態(tài)寫起,寫到母親和“我”對買白菜老太太的不同態(tài)度,最后寫到母親因“我”的過錯而流下了傷心的淚水這一故事,刻畫了一位堅強、自尊、樸實、善良、誠信的母親形象。
    二、說學生:
    現(xiàn)在中職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經(jīng)歷過貧窮和苦難,年齡正處在叛逆期,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有些片面。而且不愛學習,基礎較差,領會課文的能力不強,寫作文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學生情感來說,他們有這個年齡段獨生子女的共同情感傾向:淡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重,不考慮他人感受,別人給予他的也不知感激、感恩,認為人人為他是應該的。這就需要在講課的過程中加強人文精神教育,使學生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感受濃濃親情的同時,找回感恩之心,學會感激別人。
    根據(jù)以上對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分別為:
    三、說教學目標。
    1、在知識目標上,運用整體感知的閱讀方法弄清故事情節(jié),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滲透著的濃濃親情,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在能力目標上,抓住矛盾沖突,分析人物形象,尤其是學習利用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在寫作中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
    3、在情感目標上,通過學習文中堅強而又誠信的母親形象,體會自己父母的艱辛,學會感恩,學會誠信。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位堅強、自尊、樸實、善良、誠信的母親形象的。
    2、教學難點:學習矛盾沖突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以及通過細節(jié)描寫使形象更豐滿的寫作方法。教學中要注重消除時代隔閡,跨越情感鴻溝,引導學生走進貧困年代的大背景中去真正把握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五、說教學學法:
    結合本文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依據(jù)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我確定本堂課在教學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采用情景教學法、點撥教學、示范分析等教學方法,以及與教學方法相對應的品讀感受、小組討論、自主探究、歸納整理、比較閱讀等學習方法。通過這些教法學法讓學生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分析時代背景,探究人物性格特點,掌握人物形象的刻畫方法,以及感受文章的情感內涵,讓學生在為人處世方面有所裨益。
    根據(jù)以上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有五個部分。
    六、說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新課,讓同學們感受時代背景,然后走進文本,整體感知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前提下,認真探究文本,掌握作者利用矛盾沖突、細節(jié)描寫寫作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感悟文本,體會母愛情深與做人原則。最后是超越文本,通過課外閱讀,感受不同的母親相同的愛。
    1、導入新課。首先讓學生回想自己在以往過新年時都干些什么?最向往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播放有關六七十年代過新年的場景圖片,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圖片讓學生形象感知那個年代孩子們過春節(jié)所渴望的事情:趕大集(玩)、貼對聯(lián)、看舞龍燈、放鞭炮、吃水餃(解饞)、跳繩、放鞭炮??
    導入課文,點明《賣白菜》這篇文章就是那個年代,我們這個地方,也就是作者的家鄉(xiāng),一個貧困家庭在過年前發(fā)生的一件難忘的事情。文章中的“我”所渴望的也僅僅是能在過年時吃上一頓白菜餡水餃。然后,介紹作者:了解,其人,其作品,再從他的作品中加深對那個時代的感受。
    2、對那個時代有所了解后走進文本,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的第一步是拿學生的童年與作者童年比較,讓學生感受時代的差異,努力走進那個時代中去感知課文,給文章定下貧困饑餓,充滿沉重的調子。展示莫言先生的一段話,通過老師對這段話的解讀,讓學生理解作者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去寫這篇文章、刻畫母親這一形象的。
    第二步是提出問題。明確文章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在這些沖突中“我”和母親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這對刻畫母親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找出發(fā)生的事件以及“我”與母親的表現(xiàn),然后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并且通過點撥法讓學生體會母親這些表現(xiàn)背后的深深母愛和處事原則。
    3、在掌握課文基本內容后,要深入探究文本。
    使學生掌握怎樣通過矛盾沖突刻畫人物形象,通過細節(jié)描寫使形象更加豐滿的寫作方法,以及怎樣才能置身于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透徹分析人物形象,這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突破難點的第一步是用示范分析法和情景教學,讓學生形象了解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和作者家鄉(xiāng)的習俗,播放幻燈片。讓學生理解貧窮落后的特定環(huán)境下,人們所具有的許多生活的無奈和惺惺相惜互相體諒的情感,以此理解母親要賣白菜而與我產(chǎn)生的矛盾沖突以及老太太因買白菜與“我”產(chǎn)生矛盾沖突的原因。
    突破難點的第二步是提出問題,母親為什么要賣掉白菜?母親為什么能容忍老太太的挑剔行為?母親為什么因我要傷心流淚?讓學生分組討論,深入體會這些矛盾沖突中母親的所言所行,然后老師用點撥教學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母親的性格特點,以及這件事對作者以后做人行事要誠信方面的影響。
    突破難點的第三步是指導學生快速從課文中找出能夠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細節(jié)描寫,挑選有代表性的精彩描寫,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一起分析歸納,總結出這種寫作方法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4、在深刻體會了母愛情深和做人要誠信的道理之后感悟文本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母親對“我”疼愛的詞語,深刻體會這深藏不露的母愛,學會感激與感恩,同時展示有關母愛的格言,加深學生對母愛的體會。
    再對學生提出問題: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我們該怎樣堅持我們的誠信?老師出示關于誠信的格言23,通過講解引導學生理解那個極端貧困年代里“母親”的告誡:做人要誠信永不會過時。
    5、超越文本是,要求學生在課外利用網(wǎng)絡尋找關于寫母親的文章,進行閱讀,閱讀后與《賣白菜》這篇課文進行比較,感受不同的母親相同的愛,并且以《我的母親》為題寫一篇練筆,要寫出真情。
    七、說板書
    最后,我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板書就內容而言,展示了課文的思路和主要內容,突出了重點,強調了難點;就情感表達而言,希望我們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后,能從母親那里學到做人的道理。
    謝謝大家!
    賣白菜課件 篇9
    賣白菜?ppt,賣白菜的ppt課件。
    1.“母親苦著臉,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時而揭開炕席的一角,掀動幾下鋪炕的麥草,時而拉開那張老桌子的抽屜,扒拉幾下破布頭爛線團。母親嘆息著,并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墻上的白菜。最后,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于下了決心似的,叫著我的乳名,說??????”
    ①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②這段描寫刻畫了母親什么樣的心理變化?
    解析:猶豫不決――苦著臉、心事重重、時而揭開、掀動、時而拉開、扒拉
    ③小說極力描寫母親下決心賣白菜時的心理變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現(xiàn)母親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襯托母親的堅強。
    2.為什么我會為母親賣白菜的決定而哭?
    解析:①因為那三棵白菜原是準備留著過年包餃子的,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家庭,這是一個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還因為這些白菜是我和母親親手種植、侍弄的,我對這些白菜有著深厚的感情。
    3.“我們種了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這三棵了……”為什么這里要詳細地列出白菜的數(shù)字?
    賣白菜?ppt 課件下載地址:wenku.view/418c3cc69ec3d5bbfd0a748f.html
    賣白菜課件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新筆畫豎折,學會“田”“山”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了解意思,正確書寫。
    2、認識白菜、花生、西瓜等農作物,知道這些物品是農民種出來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聲母z、c、s和zh、ch、sh,韻母ɑn、en和ɑnɡ、enɡ。
    2、筆畫橫折、豎彎。
    3、熟字“日”“四”“?!薄?BR>    二、看圖說話。
    指導學生有順序地看圖:遠處有什么?(山)近處有什么?(田)田里種著什么?農民在收什么?收了那么多白菜、花生、西瓜,農民高興嗎?可讓學生連起來說說。
    三、拼拼讀讀。
    1、自由拼讀生字。
    2、認認生字,想想它們怎么寫,跟哪個字相像,有什么不同。
    四、字詞教學。
    田:三拼音音節(jié),別丟了介音i。字形可分解為“口”加“十”或“日”加一豎。強調“先進門后關門”的筆順規(guī)則??捎孟笮畏◣椭洃?。
    山:讀準翹舌音中。第2筆L(豎折)是個新筆畫,注意跟豎彎不同。我們家鄉(xiāng)有沒有山?有哪些山?讓學生看“山”字的演變,用象形法幫助記憶。
    五、復習鞏固。
    1、認讀卡片。
    2、口頭組詞。
    賣白菜課件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運用連減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結合運白菜的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簡算、估算意識,提高計算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過程:
    一、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條數(shù)學信息,自己讀一讀。
    (1)白菜地共有白菜850棵。
    (2)第一次運走245棵。
    (3)第二次運走255棵。
    生讀。
    師:根據(jù)這3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生1:還剩多少棵白菜?
    師貼出問題。
    師:你們能把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次嗎?試試看。
    生說。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師:要求還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嗎?那怎么辦呢?你能獨立列式并解答出來嗎?
    生獨立完成。
    師生交流分析并板書(板書成兩類):
    師:誰來說說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850-245-255(2)850-255-245(5)850-(245+255)
    =605-255=595-245=850-500
    =350(棵)=350(棵)=350(棵)
    (3)850-245=605(棵)(4)850-255=595(棵)(6)245+255=500(棵)
    605-255=350(棵)595-245=350(棵)850-500=350(棵)
    師:其實這個分步的和綜合的想法是一樣的,我把分步的擦掉可以嗎?
    師:我把這些方法板書成了兩類,看一看,我為什么這么分?
    生:第一種方法:先求第一車運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車運走后剩下多少棵?第二種方法是:先求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再求還剩多少棵?
    師:剛才我們通過解決運白菜的問題,學會了三位數(shù)的連減,
    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也想來湊湊熱鬧,帶來了兩道數(shù)學題,小朋友們你會做嗎?
    小黑板出示試一試:
    1000-207-168436-179-36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高
    師:學會了知識,下面我們來做幾個練習,好不好?
    1.456-278-132930-(80+480)
    368-(168+127)1000-185-145
    2.衣服78元鞋子52元帽子35元褲子75元
    (1)媽媽買了一件上衣和一頂帽子,付給售貨員200元,應找回多少錢?
    (2)請你再提出兩個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四、自主小結,反思提升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師:生活中有很多連減的數(shù)學問題,就像今天研究的運白菜一樣,同學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數(shù)學問題,并且要學會選擇合理的算法。
    五、課作練習,鞏固基礎
    1.豎式計算:
    1000-345-286742-283-382871-283-94
    2.脫式計算
    352-186-114486-(286+153)837+(74+365)
    賣白菜課件 篇12
    《賣白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瀏覽全文,梳理課文思路。
    2.精讀課文,抓住矛盾沖突,分析人物形象;結合課文內容,品味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語文學習方法介紹:精讀和略讀。
    【教學難點】抓住矛盾沖突,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瀏覽全文,梳理課文思路。
    教師指導學生瀏覽全文,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給課文劃分層次,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本文的高潮和結局是放在一起寫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作重點點撥和指導。
    一、解題
    一段辛酸的往事,幾番痛苦的回憶,“糠菜半年糧”的時代雖然遠去,但是想起心頭的往事至今依然讓“我”沉痛。三棵白菜,賣與不賣,都是出于生活的無奈,而就在這無奈中,母親的堅強和自尊與“我”的暴躁和狹隘,涇渭分明?!顿u白菜》是莫言憶舊系列作品中的一篇。
    二、作家作品
    莫言(1956— )當代作家,原名管謨業(yè),山東高密縣人。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卜》、《金發(fā)嬰兒》和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等。其中《紅
    高粱》獲1985—1986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并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獲“金熊獎”。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不拘一格,不泥成規(guī)。他認為:“偉大的作品毫無疑問是偉大靈魂的獨特的陌生的運動軌跡的紀錄,由于詭計的奇異,作家的靈魂燭光就照亮了未被別的燭光照亮過的黑暗”(莫言《天馬行空》)。這,反映了他的美學追求。
    三、語文學習方法:精讀和略讀
    所謂精讀,就是仔細認真地讀,精心研讀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對讀物作全面、精細、深入的理解。古人對精讀有過專門的闡述:“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則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保ㄖ祆湔Z)也就是說,精讀力求對作品的思想內容、人物事件、篇章結構、文字訓詁等等,徹底通曉,甚至一字一句也不能放過,因此“咬文嚼字”是精讀的主要特點。
    所謂略讀,就是粗略地、快速地閱讀,對讀物縱觀大意,“提綱挈領”。略讀的目的在于求廣
    求多,擴大知識面。略讀的特點是觀其大略,“不求甚解”。需要指出的是,略讀盡管只是觀其大略,但仍是一種有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閱讀活動,它與那種走馬觀花、漫不經(jīng)心的讀書有著本質的不同。
    精讀與略讀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二者的目的、方法各異,互為表里,缺一不可。精讀和略讀的關系,正如葉圣陶所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BR>    四、課文內容分析
    1.瀏覽全文,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給課文劃分層次,并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內容。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寫年關將近,母親為貧困所迫決心要賣掉僅剩下的三棵白菜。本部分是故事的開端,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母親要賣掉那三棵白菜時的前后心理活動;二是“我”對母親要賣掉那三棵白菜的心態(tài);三是母子倆對自己親手栽種的白菜的深厚情感。
    第二部分(第10—25自然段):寫母子倆去集市賣白菜的經(jīng)過。本部分是故事的發(fā)展,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寫去集市路上的情況;二是寫集市上與買
    主討價還價的情況。這兩方面的內容,作者用力不一樣,前者是略寫,后者是詳寫。課文通過詳寫“我”和母親對待買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態(tài)度,表現(xiàn)母親和善樸實的思想品質和物質匱乏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
    第三部分(第26—30自然段):寫母親因“我”的過錯而流下了傷心的淚水。本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結尾,寫母親因“我”多算了人家一毛錢而“坐在灶前發(fā)呆”,“眼睛紅紅地看著我”,“說著,兩行眼淚就掛在腮上”。堅強的母親因兒子的不誠實,留下了傷心的淚水。這與前文中的母親形象形成了鮮明地對比,這一對比,把母親做人行事的態(tài)度凸顯了出來:貧窮不可恥,可恥的是一個人不誠實。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分析形象,品味技巧。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1)課文圍繞賣白菜,寫了哪些人物之間的沖突?(2)這些人物沖突對刻畫母親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學生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歸納、總結母親的性格特點。在學生對母親的形象有所把握后,讓學生就母親做人行事的原則和態(tài)度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深入把握母親的形象,把本文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實處,同時指導學生結合時代大背景歸納出本文的中心。
    一、抓住矛盾沖突,分析人物形象
    1.課文圍繞賣白菜,寫了哪些人物之間的沖突?
    課文圍繞賣白菜重點寫了三個人物之間的事情:一是母親與“我”之間的事情;二是“我”與老太太之間的事情;三是母親與老太太之間的事情。
    作者為刻畫母親和善樸實的思想品質,采用了襯托的手法。比如:當那棵最小的白菜被“我”不小心摔到溝底,母親竟然打罵了“我”,而且“顛著小腳,乍著兩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溝底,將那棵白菜抱了上來”。但當買白菜的老太太對白菜“翻”、“拽”、“戳”、“撕”的時候,對那三棵白菜倍感珍惜的母親只是憂傷的勸說。一個是不小心摔到溝底,一個是有意為之,但母親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這就把母親寬待他人的性格表現(xiàn)了出來。當“我”對老太太
    的挑剔行為冷語相加的時候,母親選擇批評“我”而不是支持“我”,體現(xiàn)了母親的和善。
    作者為什么要描寫老太太這個形象呢?一方面是為刻畫母親的形象服務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現(xiàn)當時生活在貧困之中的人們的整個生存狀態(tài)。這個老太太也是一個為貧困所迫的人。她瘦弱不堪,“仿佛那風略微大一些就會把她刮起來”,可見生活得也不好。她也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她“從腰里摸出一個骯臟的手絹,層層地揭開,露出一沓紙票,然后將手伸進嘴里,沾了唾沫,一張張地數(shù)著”,說明那一沓面值并不大的紙票對老太太意義重大。對于生活在貧困中的人而言,即使是一分錢,其意義也很重大,所以,當老太太將數(shù)好的錢交到母親的手中時,“母親也一張張地點數(shù)著”。這就為下文因一毛錢而白菜被退回和母親的流淚埋下了伏筆。
    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課文中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主要是“我”與母親的對比,母親的形象就是通過這些對比逐漸豐滿起來的。
    2.這些矛盾沖突對刻畫母親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通過這些事情,寫出了母親堅強、自尊、樸實、誠信的思想性格。
    二、結合課文內容,品味寫作技巧
    1.用個性化語言和細節(jié)性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
    作者開篇推出一個特寫鏡頭,用“苦著臉”、“心事重重”描寫母親的神態(tài),用“走來走去”、“時而揭開、掀動”、“時而拉開、扒拉”描寫母親的動作,用“瞥”、“鎖定”、“端詳”描寫母親的眼神。通過這一系列描寫,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一個“窮”字,但把家境的窘迫和母親的愁苦都委婉地表現(xiàn)了出來;雖然沒有直接描述母親的.心理活動,但讀者能夠清楚地感受到母親那沉重而無奈的心理狀態(tài)和從猶豫不決到痛下決心的心理變化。
    作者寫母親堅韌的個性和對“我”深沉的愛時,也不是直接敘述出來,而是通過細節(jié)和語言委婉表現(xiàn)的。當“我”為母親要賣掉那三棵白菜而流淚時,母親的眼睛雖然“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反而責怪“我”“動不動就抹眼淚”,不像個漢子樣兒;當“我”因母親要賣掉那三棵白菜而傷心時,“母親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臉上的淚水”,“用粗糙的大手撫摸著我的頭”。這種寫法帶給讀者的想象空間遠比直白的表述要廣闊得多。
    比如:“后來,它盡管還是小,但卷得十分飽滿,收獲時母親拍打著它感慨地對我說:‘你看看它,你看看它??’”一個“拍打”動作,一句喃喃自語,表現(xiàn)了母親對苦難中成長起來的那棵小白菜的欣賞,委婉地寫出了母親堅強的性格。
    2.用細膩描寫表現(xiàn)人物內心感受。
    比如:“她終于還是將那層干菜幫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鮮嫩的、潔白的菜幫。在清冽的寒風中,我們的白菜散發(fā)出來甜絲絲的氣味。這樣的白菜,包成餃子,味道該有多么鮮美啊!”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把“我”獨特的心理感受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把“我”對那三棵白菜的留戀心情渲染到極致。
    3.運用于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
    課文中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主要是“我”與母親的對比,母親的形象就是通過這些對比逐漸豐滿起來的。
    賣白菜課件 篇13
    細節(jié)描述:
    情節(jié)一:幼兒課前佩戴好胸飾,并告知幼兒扮演白菜?;顒訉耄骸靶“撞藗?,你們好!”幼兒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情節(jié)二:師:“哇!這么多白菜都長大了沒有啊?讓我來看一看。”教師摸摸孩子們頭增進師幼間的交流。師:“白菜都長大了,讓我砍兩顆回去吧!”教師示范游戲。師:“剛剛砍白菜的時候我是怎么做的?”“我的嘴巴是怎么做的?”“我的小手是怎么做的?”請一幼兒示范游戲。
    情節(jié)三:請2名幼兒扮演砍白菜的人,要求:每人砍三顆白菜。
    情節(jié)四:請3名幼兒扮演砍白菜的人,要求:把所有的白菜都砍完。
    情節(jié)五:白菜都砍完了,我們把白菜運出去把!幼兒開著小汽車離開活動室。
    評價分析:
    民間游戲是深受小班幼兒的青睞和喜愛,“切西瓜”是幼兒熟悉并喜歡的一個民間游戲,本次活動“砍白菜”就是由幼兒的喜愛“切西瓜”創(chuàng)新創(chuàng)編而來。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主題“多才多藝的手”,主要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手,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手,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是多么的獨特,對自己的小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活動“砍白菜”就是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情節(jié):白菜長大——砍白菜——運白菜,在用小手有節(jié)奏地做點白菜、砍白菜,模仿開汽車運白菜的游戲過程中,讓他們進一步體驗小手的作用,并感受到民間游戲帶給他們的快樂。
    所思所悟: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在導入部分,孩子們知道自己是白菜的角色,但是我沒有向孩子們介紹自己是砍白菜的人,因此在導入活動我跟孩子們打招呼時,孩子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在示范游戲的時候我示范的也比較快,孩子們對“砍”這個動作不是很了解。在請一個幼兒示范的時候我應該再把游戲規(guī)則重點講述一遍,這樣在后面的`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玩起來可能會更順利。在請兩名幼兒游戲的時候當孩子們出現(xiàn)對規(guī)則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我采用了個別指導的方式,這樣導致了一個幼兒了解了其他的幼兒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在指導的時候我能讓所有的孩子們聽見的話會使孩子們對游戲規(guī)則掌握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