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您的要求我們編輯了“行道樹課件”以滿足您的需求。老師在正式上課之前需要寫好本學期教學教案課件,現(xiàn)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也不遲。老師在寫了教案課件后,也能讓老師很好去總結(jié)和反思。我們會盡力為您提供更多的實用建議!
行道樹課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行道樹》選自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行道樹為城市制造清新,獻出濃蔭,自己卻蒙受一身煙塵,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為奉獻者的象征。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煉、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行道樹的心聲:以奉獻為神圣,甘愿自我犧牲,以苦為樂。文中的議論是點睛之筆,反復咀嚼,就能理解奉獻者的崇高靈魂,就能感受無私者的偉大精神。
二、教學理念
1、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的價值取向。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行道樹》,我們知道,“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边@就是說,行道樹的奉獻,⑿獲得的是深沉與神圣,同時又是承受痛苦為代價的。這,就是人生課堂上的選擇。理想與信念,既然要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因此,學習本文就是在與一顆高尚的心靈對話,就是在認識一個高尚的人懷有怎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為此而執(zhí)著地奮斗不息。熏陶感染之下,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相當有益處。
2主動質(zhì)疑,逐步學會探究,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與閱讀反思,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
鑒于七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我的設想是強化學生自主閱讀、充分感悟與體驗的過程,開掘?qū)W生探索研究的深度,使之調(diào)動生活體驗,全方位閱讀。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體驗聯(lián)想仿寫與聯(lián)想佐證,這無疑是溝通語文與生活的一種渠道。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強烈,這樣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絕不會等閑視之。但是,他們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往往認識不足,因此,借助學習的閱讀期待,引導他們感悟發(fā)現(xiàn)奉獻者的精神之美,生發(fā)起他們同樣美好的情感。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領悟文章主旨。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奉獻者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二)教學關(guān)鍵
重點:培養(yǎng)朗讀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難點: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內(nèi)涵
亮點:激發(fā)想象,仿寫名句
(三)教學手段
課題行道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領悟文章主旨
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奉獻者的崇高品格,激勵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教學關(guān)鍵
重點:培養(yǎng)朗讀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難點: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內(nèi)涵
亮點:激發(fā)想象、仿寫名句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導入: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教師展示圖畫、板書課題、展標;學生賞畫、讀標、入境
自主學習:1段讀課文、整體感知;教師明確朗讀要求,提出問題,組織交流;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積累詞語、感知內(nèi)容
2自由朗讀、圈點勾畫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語段;教師指點朗讀不當之處,激勵性評價學生自由朗讀自主學習
3說明喜歡的理由,并朗讀相應的語段;教師恰當鼓勵、適時點評,為學生朗讀配樂;學生解說,朗讀
合作探究:合作學習、交流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探討研究;教師說明要求、巡回指導、組織合作與探究學生小組合作、品析關(guān)鍵語句或語段,質(zhì)疑互答,感悟
拓展延伸:
1學習文章寫法,選取語句或語段、仿寫;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選句或段,仿寫
2自我演讀;教師傾聽,點評;學生朗讀或聽讀
總結(jié)反思:請用簡煉的語言總結(jié)你學習本文后的感受;教師傾聽學生小結(jié),并總結(jié),聽歌感受奉獻者精神;學生小結(jié),聽歌,感受行道樹精神
板書設計:行道樹張曉風
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奉,奉獻精神制造清新,獻出濃陰。
行道樹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積累貪婪、墮落、冉冉、紅燈酒綠、繁弦急管等詞語;體悟文章的深刻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整體把握課文,反復朗讀,讀中領悟文章中心,感知內(nèi)容。培養(yǎng)合作研討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行道樹默默奉獻的犧牲精神,正確看待奉獻與索取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
見教學目標2。
【教學難點】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理解。
【教學方法】
采用對話形式,讀讀、講講、議議。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每天漫步在街頭,會看到街道兩旁種著許多樹,我們叫它行道樹,它是我們熟悉的朋友。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行道樹。(簡評學生的發(fā)言)從同學的介紹中,我們對行道樹有所了解。但行道樹是如何介紹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聽聽它的心理話呢?好,下面讓我們跟著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一起走進行道樹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它的訴說。
二、明確課題及簡介作者
三、認讀字詞
讀準加點字的音,并解釋下列詞語:
墮落點綴貪婪冉冉紅燈酒綠繁弦急管
四、傾聽行道樹的心理話,走進行道樹的內(nèi)心深處
1、學生朗讀課文。(自薦讀課文)然后其他學生點評。注意語音、語調(diào)、語速。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以第一人稱說說行道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
(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據(jù)。)
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說的多,角度不同。
參考示例:
我是一棵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的環(huán)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作貢獻而快樂。
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學生可能還可從其他方面來說,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3、品味語句:
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居民需要新鮮的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yè)??偠灾瑸槿藗兊男腋6鵂奚约簜€人幸福的人所從事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它們?yōu)樯袷サ氖聵I(yè),為人們的幸福,承受著犧牲。他們有所經(jīng)歷,有所磨難,有所付出,最終,有所獲得。這些獲得就是一種經(jīng)驗,一種人生的體驗。正是由于這些東西沉淀在了行道樹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們的頭腦中,所以它們在觀察這個世界,思考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夠更有深度,更有遠見。
五、訴說我們的心理話,反思我們的言行
聽了行道樹的心聲,我們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它說。完成下面練習:
1、以山中的樹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2、以人類一員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句式:行道樹,我要對你說
(先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同桌位之間交流,準備在班上發(fā)言。)
六、拓展聯(lián)想
本文其實借行道樹贊揚一種人,贊頌一種精神。想想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樹。說說你對他們的印象。
七、作業(yè)
結(jié)合課本P35的兩則資料,寫一篇讀后隨筆。
行道樹課件 篇3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10篇
春姑娘到校園作文400字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悄悄地來到校園,把年邁的冬婆婆送走了,給校園增添了無限生機。
一進校門,一陣清香迎面撲來。原來是大花壇里的月季讓我們慢慢陶醉。走近些,它露出了粉紅粉紅的小臉兒,再往旁邊看,幾棵亭亭玉立的不知名的黃色的小花爭奇斗艷,似乎在比誰更漂亮。大花壇的邊上,一圈鋸齒形的小樹把花壇圍了個水泄不通,像護衛(wèi)一樣保護著花?;▔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草迫不及待的破土而出,把荒野涂成了綠色。
我向前走去,下了幾步臺階就來到籃球場。升旗臺旁,幾棵威武的柏樹端正地站在那里,很有氣勢。仔細一看,它的葉子像毛毛蟲,枝上帶著細細的刺。一陣風吹過它們就翩翩起舞,抖抖身子,像在跳迪斯科。
站在升旗臺上往下望,運動場上有一棵參天大樹,可能年齡比我大得多吧!春姑娘拂袖而過,把樹爺爺?shù)囊路兂闪舜渚G色,雖說樹爺爺身子凹凸不平,但是還有可愛的小鳥在上面建巢。天天給年邁的樹爺爺唱歌,連春姑娘都看笑了!
自從春姑娘來了以后,校園里煥然一新。春姑娘,你可真會變魔術(shù)啊!
校園景色(2)作文300字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冰雪融化,萬物復蘇,那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給校園構(gòu)成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
在校園的草坪上,可以看見嫩綠的小草從土壤里探出頭來,高興地望著我們,仿佛在說:“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一個個圓圓的蘑菇,在春雨的澆灌下,也露出了笑臉。
校園的主道兩旁,楊樹挺立在那里,一動不動,像一位站崗的哨兵。枝條上長出了圓圓的新葉,遠遠望去,像一個綠色的小桃子。那一朵朵美麗鮮艷的花兒,爭齊開放,使人感到格外舒服。
每當下課的時候,悅耳的鈴聲傳來,同學們就像一只只鳥兒一樣“飛”出了教室,校園里頓時一片歡騰。兵乓球臺前,圍滿了人,一陣陣叫好聲,一陣陣歡呼聲,使校園里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歡樂。
美麗的春天,美麗的校園,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夕照校園作文600字
默默地,校園在夕陽金色的余暉中站成一幅剪影。
吐出最后一群歸去的喧嘩,熱鬧了一天的校園終于寧靜下來。帶著份跋涉書山的淡淡倦意,我漫步在校園的小道上。
首先映入我的眼簾的是“小橋流水”,無紋的水面折射著微弱的陽光,讓顫顫的散射的明亮融入漸漸變濃的夜色中。橫臥的小橋在無聲的校園中無聲地披上一身微微帶金的霞色。那斜長的倒影無語,許是倦了吧,卻仍掩飾不了那白天曾涂抹在上面的歡鬧。西沉的斜陽被校園假山的山頂攔住,大概是刺傷嬌嫩的肌膚,不然,怎么那臉憋得這么紅,還灑下幾點鮮紅的血滴呢?
信步前進,一片充滿生命力的綠色越入了眼角,原來是一大片如茵的綠草地。草兒們在夕陽下漸漸變暗、變淡,向無言襲來的暮色過渡著,草兒的氣息,泥土的芳香在空氣里醞釀著,和著暮色,宛若織成的一件無縫的夜的絲衣—也許只的那天邊的織女才能織出變?nèi)崛岬馁|(zhì)感吧!
高大的求真樓終于出現(xiàn)了,靜寂中卻更見莊嚴。那鍍金的“求真樓”三個大字閃耀著金光,金光中似乎幻化成追求真知的定義:探索真理,崇尚科學!轉(zhuǎn)視到學苑樓,醒目的菱形校徽呈現(xiàn)在眼前:那是一只翻飛的海燕,奮翅沖破云霄,這應是竹中學子形象的真實寫照吧!
夕陽終于隱沒在地平線下了,我?guī)е輰庫o,帶著份從容,踩著校園輕微的鼾聲離開了。但那夕照下的校園,卻已成為我揮之不去的永恒記憶。
走過校園的四季作文500字
我們的校園里到處花木扶疏,景色宜人,伴我走過四季,走向成熟。
春風拂面,楊柳如煙,春姑娘邁著輕盈、歡快的腳步滿面笑容地來到了人間,來到了我們的校園。這時,枯黃的小草打起了精神,披上了綠袍子,伴著春風跳起了舞蹈。小花園里,冰封已久的溪水又“叮叮咚咚”地唱著歌兒奔向遠方校園里一片盎然生機。
時間如流水,轉(zhuǎn)眼間脾氣暴躁的夏大哥悄然而來。法桐樹又長出了許許多多的綠色樹葉,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色大絨傘,為我們遮擋烈日。荷花池里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在水面上亭亭玉立,與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爭奇斗艷,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天高云淡,秋風瑟瑟,樹葉寶寶們依依不舍地從大樹媽媽的懷抱中飄落下來,像給大地鋪上了黃色的地毯。原來那些嬌艷的花兒們也無精打采了,一個個垂頭喪氣。而那些五顏六色的菊花卻不畏寒冷,舒展開她俏麗的花瓣,裝點著我們的校園。
秋去冬來,北風凜冽,鵝毛大雪從天而降,給我們的校園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銀裝。這時,所有的樹木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了,而教學樓前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卻生機勃勃,像鋼鐵戰(zhàn)士一樣聳立在風雪之中,守護著我們的校園。
在這美不勝收的校園里,我快樂自由地成長,貪婪地吮吸著知識的營養(yǎng)。我愛我們的校園,我要在這美麗的校園里放飛我的夢想。
校園景色(2)作文300字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冰雪融化,萬物復蘇,那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給校園構(gòu)成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
在校園的草坪上,可以看見嫩綠的小草從土壤里探出頭來,高興地望著我們,仿佛在說:“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一個個圓圓的蘑菇,在春雨的澆灌下,也露出了笑臉。
校園的主道兩旁,楊樹挺立在那里,一動不動,像一位站崗的哨兵。枝條上長出了圓圓的新葉,遠遠望去,像一個綠色的小桃子。那一朵朵美麗鮮艷的花兒,爭齊開放,使人感到格外舒服。
每當下課的時候,悅耳的鈴聲傳來,同學們就像一只只鳥兒一樣“飛”出了教室,校園里頓時一片歡騰。兵乓球臺前,圍滿了人,一陣陣叫好聲,一陣陣歡呼聲,使校園里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歡樂。
美麗的春天,美麗的校園,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校園的一個角落作文500字
在學校操場跑道的盡頭,有一間像臥室那么大小的屋子,高高的,窗戶也高高的,鐵的大門有些生銹,真不知道那里面是干什么的?這間房子在我上二年級時就有了,我對它很好奇。只要體育課在那邊上,我總時不時地看看那好似永遠也打不開的鐵門。鐵門上仿佛有數(shù)年的鐵銹,高高的大門,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的印象。
有一次,我悄悄地在活動課上跑到屋子后面去。屋子后面是一片帶刺的樹,角落處只有差不多30厘米的空地。我踮起腳努力想從后面——這個神秘小屋唯一的窗戶里張望到什么??墒?,那個窗戶太高了,我真想跳一下,那怕就是上升的那一瞬間,只要能看一眼也行。可我膽子太小,因為后面是一片帶刺的樹,何況我的落腳處只有30厘米。所以,我老是覺得這些樹真討厭,干嘛不種些沒有刺的樹,這樣,我就可以不用害怕被扎著了。
我老是猜想這里有些什么,是學校以前開秘密會議的辦公室?是學校的“藏經(jīng)洞”?還是什么寶物不讓人知道?這個小屋子沒多少人關(guān)注它,可是它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好奇,很好奇。我真想哪天它自己能忽然打開,不管有東西還是沒東西,還是可以滿足人的好奇心。
校園里,其實還有許多東西很陌生,只是沒發(fā)現(xiàn)罷了。
春天的校園作文600字
春天的城南校園可真美。
漫步寬闊的操場。到處都是孩子們活潑的身影,歡快的笑聲。大家仿佛出了籠的小鳥,你追我趕,盡情地玩耍游戲。
環(huán)顧操場四周,整齊的行道樹在春光顯得無比蔥郁,綠的格外耀眼。一陣春風吹過,那鮮嫩的綠色仿佛在像人們點頭致意,似乎在告訴大家,“一年之計在于春,莫負這無限春光”。
操場正前方古老的教學大樓,仿佛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明媚的陽光里,顯得神采奕奕。穿過高大的樓門,就進入里教學樓內(nèi),三十多個班級體,各類實驗室,教導處,都在這棟大樓里。一上課,教室里就會傳出老師抑揚頓挫的講解,同學朗朗的讀書聲。放學了,這里便十分安靜,只有老師辦公室的燈還在亮著,似乎在和春天賽跑呢!樓道里隨處可見的橫幅標語,好象會說話的老師,時刻提醒我們要做個文明學生,要好好學習。
從教學大樓出來,你會注意到鑲嵌在前方的六塊大黑板,學習雷鋒,迎接奧運,植樹愛樹,三月的氣息鋪面而來,這都是開學后,我們利用課余時間抄寫的板報。
欣賞完黑板報,一轉(zhuǎn)身,你會發(fā)現(xiàn)腳下有兩個花壇,雖然花還沒有開放,但是,走近一點,你就會發(fā)現(xiàn)嶄新的葉子嫩綠嫩綠,似乎剛剛張開沉睡了一個冬天的眼睛,好奇的看著校園里所有的老師和同學。我想,如果有一場春雨,花壇一定會五彩繽紛,芳香撲鼻。
這就是春天的校園,在這樣的校園里,我一定不辜負這大好春光,努力學習,將來做祖國的棟梁之材。
校園景色作文400字
在我心里,校園是美麗的地方。因為在那兒,有一些小伙伴和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生活的樂趣。最重要的是,那兒有著我們一年四季不同的回憶。回憶那美好的笑臉。
春天,小草悄悄的探出小帽尖來,好像正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校園旁的鮮花真美麗,這一叢。那一簇,十分美麗。大家穿著春裝在操場上又蹦有跳,非常愉快。
夏天,綠樹如陰的梧桐樹下有幾個小朋友在奔跑嬉戲。可是,不懂人心的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喊著:“知了……知了……”但是,樹下的幾個小孩仍舊玩耍著。可惡的太陽還是熱的人們不知如何是好。
秋天,金秋時節(jié),景色宜人。'樹上的葉子變成“金蝴蝶”飄落在地上。有的同學撿來做葉印,有的同學撿來做樹葉標本,有的同學撿來做妝飾……
冬天,我們這里很冷,但是還沒有下雪。我不論風雨還是堅持做早操。
我們的校園是綠的,無論春。夏。秋。就算是冬天也有青松。然而,最動人的綠是在教室里:“老師是勤勞的園丁,養(yǎng)育著新時代的兒童?!?BR> 校園的風景作文600字
說起校園的風景,在別人眼里不怎么樣,可在我眼里,校園風景是最美麗的。
從街道通向校園大門,正上方赫然鑲嵌著四個鍍金大字-潺陵小學。走進這個讓我向往已久的學校,一棟六層高的教學大樓首先映入眼簾,哇,好大耶。要靠近大樓,我疾步如飛地經(jīng)過一條筆直的林蔭小道。小道兩旁有雷鋒,列寧,李時珍,愛因斯坦等塑像讓我蕭然起敬。小道兩邊分別是籃球場和六個乒乓球臺,左邊幾個活潑可愛的同學正汗流浹背地追逐爭奪著一個籃球,旁邊還有幾個助威和喊加油的同學。右邊操場上有鍛煉身體的老師和學生。操場邊沿那邊乒乓球臺旁站滿了觀戰(zhàn)的和打球的同學。原來我看到的教學大樓其實是老師們的辦公樓,穿過這棟大樓還有兩棟更大的建筑物才是我們的教學樓,若干個教室里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左邊二樓其中一間就是我的教室??吹綄挸髁恋慕淌?,我欣喜若狂。
我似乎更喜歡兩樓中間的大花園。我邁著輕快地步伐走進鳥語花香的花園,一陣桂花香撲鼻而來,桂花樹的枝頭長滿了黃燦燦的桂花,象滿天璀璨的星星。園欄周圍長滿了石榴樹,好像在歡迎來學知識的學子們,茂密的樹林里,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花,因為秋天到,有的花葉和樹葉開始變色,樹林里不時傳來鳥鳴聲。噢,花園中間還有一座假山立在池塘中央,好像一仙女在沐浴。
又讓我的視線久久不能離開的是竹林,它穿著翠綠的軍衣,頭看藍天腳踩大地,不停地生長。我站在竹下仰望,可愛的竹子們又向我點頭,時而發(fā)出沙沙地笑聲。在陽光下顯得更加美麗。參觀完校園,才知道郁郁蔥蔥的常青樹將整個校園包圍,煞是好看。
校園,美麗的校園,我愛你。
校園景色作文400字
在我心里,校園是美麗的地方。因為在那兒,有一些小伙伴和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生活的樂趣。最重要的是,那兒有著我們一年四季不同的回憶?;貞浤敲篮玫男δ槨?BR> 春天,小草悄悄的探出小帽尖來,好像正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校園旁的鮮花真美麗,這一叢。那一簇,十分美麗。大家穿著春裝在操場上又蹦有跳,非常愉快。
夏天,綠樹如陰的梧桐樹下有幾個小朋友在奔跑嬉戲。可是,不懂人心的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喊著:“知了……知了……”但是,樹下的幾個小孩仍舊玩耍著。可惡的太陽還是熱的人們不知如何是好。
秋天,金秋時節(jié),景色宜人。'樹上的葉子變成“金蝴蝶”飄落在地上。有的同學撿來做葉印,有的同學撿來做樹葉標本,有的同學撿來做妝飾……
冬天,我們這里很冷,但是還沒有下雪。我不論風雨還是堅持做早操。
我們的校園是綠的,無論春。夏。秋。就算是冬天也有青松。然而,最動人的綠是在教室里:“老師是勤勞的園丁,養(yǎng)育著新時代的兒童。”
行道樹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質(zhì)疑和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3、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形象化的語言。
【教學重點】
抓住關(guān)鍵語句,探究、把握課文主旨,領會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體驗,辯證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
【教學辦法】
1、朗讀法。
2、研討點拔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行道樹,導入課題
這是一列行道樹,我們認為它們是城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然而,如果樹木也有思想,那么,這些行道樹沉默地站著時,會想些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筆下行道樹的一番傾訴。
二、教師范讀,提出聽讀要求
注意朗讀的語調(diào)、感情,劃出你認為耐人尋味的關(guān)鍵性句子。
三、學生齊讀課文
四、正音、釋詞
墮落(du):
1、(思想、行為)往壞里變;
2、淪落、流落。
點綴(zhu):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牙齦(yn)
深沉:沉著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貪婪(ln)
冉冉(rǎn)
苦熬(o):忍受著痛苦度日子。
五、出示思考題,學生研讀課文,合作探
1、行道樹的事業(yè)是什么?為什么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yè)是神圣的?
2、從事神圣的事業(yè)的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么自己選擇這種命運?
3、末段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它們憂愁什么?快樂什么?
4、你認為行道樹是個怎樣的形象?文中哪句話最能揭示主旨?生活中有類似行道樹的人嗎?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六、揣摩語句上的疑難
如:
1、第二段中墮落一詞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2、為什么說行道樹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3、如何理解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4、揣摩首尾兩句話表述的異同。
七、布置作業(yè)
以人類一員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里話。
行道樹課件 篇5
拜訪行道樹教案反思
近日,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拜訪行道樹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和關(guān)愛大自然,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通過觀察和參與親手照顧行道樹,收獲了很多。以下將從活動的準備、實施和效果三個方面進行反思,探討如何進一步完善這個教案。
首先,對于活動的準備工作,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細節(jié)和組織安排。在這次活動中,準備工作相對較少,導致活動的流程和時間安排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例如,我們在觀察行道樹時,沒有提前準備相關(guān)的工具和資料,不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樹木的結(jié)構(gòu)和生長過程。此外,在安排學生參與行道樹的照料時,我們沒有提前讓學生了解如何正確澆水、修剪和除蟲等操作,導致一些同學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其次,活動的實施也需要更加注重互動和實踐。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觀察和聽取講座,學生的參與度不高。雖然講座內(nèi)容豐富,但缺乏互動和實踐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們對于行道樹的關(guān)注度逐漸減少。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游戲、小組討論和實地觀察等形式,讓學生更加活躍地參與其中,培養(yǎng)他們對于大自然的興趣和保護意識。
最后,對于活動的效果評估,我們需要更多地關(guān)注學生的反饋和成長。雖然學生們在這次活動中獲得了一些知識和經(jīng)驗,但我們沒有對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評價和反思。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問卷調(diào)查、小組討論和個別面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對于活動的感受和建議,并幫助他們更好地總結(jié)和應用所學知識。
總的來說,拜訪行道樹的教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和關(guān)愛大自然的機會,但在準備、實施和效果評估等方面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我們應該進一步完善活動的細節(jié)和組織安排,增加互動和實踐環(huán)節(jié),關(guān)注學生的反饋和成長。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相信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關(guān)注環(huán)境保護,培養(yǎng)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在未來成為保護環(huán)境的積極參與者和倡導者。
行道樹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精心品味語言,思考人生哲理。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合作學習及探究生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悟行道樹象征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在合作探究中品讀語言,走進行道樹的精神境界。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主旨,學習奉獻精神,培養(yǎng)奉獻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現(xiàn)實,對比導入
同學們,當你迎著朝陽驅(qū)車在公路上的時候,當你精神飽滿走在校園大道上的時候,當你依偎著父母散步在大路上的時候,你有沒有特別去關(guān)注過路旁的那一列列大樹呢?他們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自由發(fā)言)那么在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的張曉風的眼中行道樹又具有怎樣的特殊含義呢?
今天讓我做一回導游,帶領我們博才一(3)班的同學們,一起去散步,一起去感悟,一起走進《行道樹》的世界。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1、一生朗讀,同學們提意見,并學習重點字詞。
2、應該用怎樣的語速、語氣來朗讀課文比較合適?
明確:語速適中、語氣深沉而堅定。
3、全班配樂齊讀,并思考:行道樹是一列的樹(填入相關(guān)的詞語)。
三、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1、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填充,明確:行道樹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
2、憂愁和快樂從詞義的角度看是一組反義詞,用它們來形容行道樹矛盾嗎?仔細品讀文章,找出:行道樹為什么憂愁,表現(xiàn)在哪里?行道樹為什么快樂,表現(xiàn)在哪里?(合作學習)
各自思考2分鐘,然后小組交流,推舉代表發(fā)言,引導學生精讀文章,明確如下:
憂愁的是:
⑴離開了原始森林,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
⑵城市的污染,損害著人們的健康,自己又無力改變;
⑶不被人理解。
快樂的是:
⑴為城市制造新鮮空氣,制造清新;
⑵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而快樂。
3、設疑引導把握主旨:
⑴憂愁與快樂兩相比較,哪個更大些?憂愁>快樂。那么學到這里,老師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既然在城市里,大樹們會有那么多的不幸,那為什么他們不打道回府,回到原始森林里去吸露,去玩涼涼的云呢?
自由發(fā)言,答案不拘一格。教師小結(jié)如下:行道樹離開了原始森林,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而是默默無聞,心甘情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為居民提供新鮮空氣,為行人獻出綠陰,為城市迎接太陽,他們是以為人們服務為樂,以奉獻為樂!
⑵行道樹這種犧牲是什么精神的體現(xiàn)?
以苦為樂,奉獻精神。
⑶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叫什么人?
好人偉大的人大寫的人奉獻者。
⑷行樹象征了這種奉獻者。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引導學生講:古人,今人,名人,身邊成功人士,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⑸學習本文你思想受到觸動了嗎?
啟示: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
4、到此為止,你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嗎?
(繼續(xù)探究,品味語言,深入學習。)
四、溫故知新,作業(yè)延伸
1、教師總結(jié):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有富有哲理的散文,通過傾聽行道樹的自述,對平時司空見慣的行道樹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了解行道樹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行道樹的事業(yè)是神圣而痛苦的,行道樹象征了那些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現(xiàn)在我們再一起飽含深情地朗讀課文,一起在行道樹下,感受千古傳誦的奉獻精神。
2、布置作業(yè):
⑴以如果我是,我愿的句式造三個句子。
⑵搜集具有奉獻精神的動植物的例子,并說明原因。
⑶采蜜:摘錄本文中優(yōu)美的或具有哲理性的語句,并反復品讀。
⑷閱讀張曉風的其他作品。
行道樹課件 篇7
采用了對比手法:a.與同類的優(yōu)越處境對比;b.與人類的無知行為對比。
⑤你認為哪些語言描寫最生動,最能突出行道樹的形象?試分析說明?
讓學生體會形象化的語言。學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樣的,蕪雜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突出重點,明確中心。
拓寬與延伸
鼓勵學生結(jié)合現(xiàn)實和自己的經(jīng)歷,談學習感受。
①現(xiàn)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②本文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過行道樹的自白表現(xiàn)出來的。但有人說像在發(fā)牢騷,你怎么看?
提示:決非發(fā)牢騷,而是強烈的呼喚。呼喚更多的奉獻者為社會造福,為人類造福呼喚人們尊重奉獻者的辛勞,保護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
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啟發(fā)?
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和研究,對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任何意義上講,我們都應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關(guān)注自然。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光彩。
作業(yè)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guān)作業(yè)
②預習《第一次真好》。
行道樹課件 篇8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墮落、點綴、冉冉、雛形、繁弦急管、紅燈綠酒、”等詞語。
2.辯證地理解行道樹的“憂愁和快樂”。
3.背誦奧斯特洛夫斯基關(guān)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標
1.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2.培養(yǎng)獨立質(zhì)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合作研討的習慣。
德育目標
體會、拓展短文表達的人生哲理,獲得教益,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抓住關(guān)鍵語句。探究、把握課文主旨,領會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體驗,辯證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朗讀,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抓住文眼為品味思考定向,整體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討點撥法。《行道樹》借行道樹的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信念;課文有敘有議。引導學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議論,調(diào)動積極思維,并適時適當?shù)攸c撥指導,使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把握短文點睛之筆、扣題抓尾,引導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聯(lián)系人生體驗,融會貫通,獲取生命體驗。
行道樹課件 篇9
《行道樹》(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短文兩篇》之一)是張曉風一篇短小而精美的散文。如何實現(xiàn)“短文厚教”、“小文富教”呢?從筆者教學實踐看,要緊扣“短”的特點,組織反復整體誦讀,移步換景,“讀”徑通幽。
一、初讀,整體感知,填寫“我們是一列 的樹”
學生自由誦讀,勾畫圈點,并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角度,提取信息,組織語言,完成思考和填空。教師組織交流。師生在尊重個性化認識、開放性認識的原則下,共同補充完善。
生1:是一列立在城市飛塵里的樹。
生2:是一列離開了原始森林大家庭,不能吸露玩云的樹。
生3:是一列自己選擇了自己命運的樹。
生4:是一列春天勤生綠葉、夏日顯出濃陰的樹。
生5:是一列給城市迎來光明的樹。
生6:是一列給人類制造清新的樹;還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
二、細讀,獨自默誦,感受形象,填寫“行道樹是一群 的形象”
這個空的填寫,需要找準文本相關(guān)語段,扣住關(guān)鍵詞句,進行品味。還得下一番概括、歸納、聯(lián)想、抽象之功,進而才會有所得,有所表達。
同學們交流了以下感受:
生1:行道樹是一群生活在艱苦環(huán)境里,默默地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生2:是一群寂寞孤獨者形象。
生3:是一群以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奮斗者形象。
生4:是一群主動放棄安逸生活,承受痛苦的犧牲者形象。
生5:是一群心甘情愿、無怨無悔的勞動者形象。
生6:是一群創(chuàng)造者的形象。
生7:是一群自豪的幸福者形象。
三、賞讀,深思品悟,填寫“這群形象具備 的品質(zhì)”
這是關(guān)鍵的一步,需要學生在前兩次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理解“形象”的本質(zhì)特點。當然,要完成這一步,依然離不了對文本語言的推敲。作者用語言能夠巧妙的表達這樣的信息,我們自然也可以從字里行間得以領悟。學生結(jié)合前面的形象把握,從語句中不難讀出“行道樹”的品質(zhì)。教師也可適當點撥,促成學生認識升華。
生1:“苦熬,牙齦咬得酸痛”——具有堅持的品質(zhì)。
生2:“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具有負責任的精神。
生3:“我們?nèi)匀还虉?zhí)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對工作、事業(yè)的執(zhí)著。
生4:“我們惟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舍己為人,任勞任怨的品質(zhì);
生5:也體現(xiàn)了只講給予,不求回報的品質(zhì)。
生6:“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具有豁達樂觀的品質(zhì)。
生7:為人類習慣污濁而憂愁,為自己從事高尚的工作(事業(yè))而自豪——深沉的`品質(zhì)。
生8:這是一群具有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為人類創(chuàng)造財富的品質(zhì)。
生9:這群形象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品質(zhì)。
四、美讀,陶醉地讀,領會情意。填寫“抒發(fā)作者 的感情”
學生在陶醉的誦讀中,結(jié)合前面所獲得的“形象”及“形象的品質(zhì)”,自然而然領悟作者所發(fā)現(xiàn)的行道樹的“獨特美”和在字里行間所流露的情感態(tài)度。在學生的交流和師生互動中,可以形成一些共識:
生1:抒發(fā)對行道樹精神的歌頌與贊美之情。
生2:抒發(fā)對行道樹品質(zhì)的崇尚之情。
生3:抒發(fā)對具有行道樹品質(zhì)的人的崇尚之情。
生4:抒發(fā)自身具有行道樹精神品質(zhì)的自豪感。
師:能夠感受到這一層,真了不起。我們在讀出了文章意蘊的同時,對表達手法有認識嗎?有無同學愿意交流?
生5:由“樹”到“人物形象”——以物喻人;由“樹”、“形象”到“品質(zhì)”、“感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師:一語中的,精練、簡潔。
五、比讀,類文比較。填寫“兩文共同點是 ,不同點是 。”
老師提供《一棵樹的悲憫》,同學們閱讀比較。學生讀的雖然是另一篇文章,要完成比較,心中依然要對課文進行一次“默念”。
一棵樹的悲憫
傳說,在古印度,有一個極為專橫的國王。有一天,國王忽然想要新造一個皇宮。工匠的頭目稟告國王說,若要把宮殿修建得堅實而華麗,必須選用一棵千年老樹做材料。于是,國王傳令下去,無論如何,也要尋得這樣一棵老樹。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國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樹。那是一棵參天大樹,氣宇軒昂地屹立在眾樹之間。使臣前來稟報國王,說他們找到了一棵大樹,只是那樹年代久遠,砍了會不會太可惜。
國王才不管那么多,當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樹來,修建宮殿。然而,那畢竟是一棵千年老樹,它已經(jīng)吸納了天地之靈氣,化作一個樹中精靈。當天夜里,趁國王熟睡之際,老樹走進了他的夢里,懇求國王手下留情,別讓它千年修行,毀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來修建宮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樣你不過是一棵樹!”國王傲慢地說。老樹一聲嘆息,說:“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罷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時候,別從根部下斧,您讓人從我頭上往下砍吧?!?BR> 國王大為不解:“從上往下伐你,豈不使你肢體寸斷,更為痛苦?哪有從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從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這般高大,若從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時,勢必壓死壓傷無數(shù)小樹……請陛下成全我吧。”
國王一覺醒來,頓感羞愧難當。他收回了砍伐大樹的命令,并放棄了修筑宮殿。打那以后,那國王善待于民……
這個故事滲透著佛學中一種叫禪宗的境界:即使身處險境,仍悲憫于蒼生的冷暖與苦弱。其實,這也可以是一種人生的修為:我們很難做到榮辱不驚,大義凜然,但至少可以分一點溫暖給你的家人,多一點關(guān)懷善待朋友,接納一份承擔給你的孩子……
生命中的諸多憂愁,多半來源于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而人生中最大的快樂,便是與他人共享的快樂了。 ——許永禮 《文苑》20xx. 1
因為是剛跨入初中的學子,要求不必過高,能夠有一點發(fā)現(xiàn)、一點認識,都應予以肯定。
師:先說說相同點吧。
生1:兩文都以“樹”作為寫作對象,歌頌“樹”的品質(zhì)。
生2:都寫了樹給人的啟示,闡述生活哲理。
生3:都在文章中借“樹”來表達作者自己的主張和追求,寄托自己的理想。
師:不同的方面呢?
生4:課文刻畫“群體”;此文突出“個體”。
生5:課文主要寫實;此文重視虛構(gòu)。
生6:課文側(cè)重寫“奉獻精神”;此文主要寫“悲憫情懷”。
生7:課文是寫景散文,側(cè)重于描寫抒情;此文是記敘文,側(cè)重于敘事說理。
師:大家抓得很準確,水平很高。鼓掌祝賀。
六、悟讀,融會貫通,模仿創(chuàng)作,進入新境界。
學生自由讀,將各種思緒、體會匯聚文本,使各方面信息融會貫通,形成一個整體的積累。然后,遷移運用,模仿創(chuàng)作,再一次走高,進入新的境界。至此,明確文章是作者有情而發(fā)、因情而發(fā)的結(jié)果,不是空洞地無病呻吟。作者有表達的原因、表達的沖動、表達的欲望,這樣自然成文。
從讀文到表達、運用的提升,把閱讀與寫作(表達)很好地結(jié)合了起來。要求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想想象,拓展延伸,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用下列形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我準備描寫 (物)。
“這種(物),在我心中是一種 形象。
“這種形象具有 品質(zhì)。
“描寫它抒發(fā)我 的感情。
個人完成以后,先小組交流,在廣泛的分享借鑒中,強化對課文表達技巧的領悟。最后布置為課外練筆活動。
閱讀教學的關(guān)鍵是要調(diào)動學生,激活思維,體現(xiàn)梯度,啟迪悟性。本課教學引導學生出入文本,入有“深度”,出有“高度”,移步換景,“讀”徑通幽,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旅行”。學生的讀誦境界有了,教學的境界也就有了。
行道樹課件 篇10
一、教材內(nèi)容和特點:
《行道樹》是臺灣女作家張曉風關(guān)注自然,禮贊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課文作者用擬人的手法,用平實而富有感情的語言,道盡了行道樹真實而坦誠的心路歷程。行道樹為城市制造清新,獻出濃陰,自己卻蒙受一身煙塵,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為奉獻者的象征??梢钥闯觯滩木幷呤窍胪ㄟ^本文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作為社會人的職責和使命,認識作為個體生命的人的價值,著眼于學生心靈世界的感染熏陶。因而,借助這篇課文,讓學生上一堂文學課,上一堂人生體驗課,引發(fā)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精心品味語言,思考人生哲理。
2、培養(yǎng)合作學習及探究生成問題的能力。
3、感悟行道樹象征的奉獻精神。
三、教學重點:
在合作探究中品讀語言,走進行道樹的精神境界。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主旨,學習奉獻精神,培養(yǎng)奉獻意識。
五、教學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法、朗讀感悟法、探究法
從教法及學法設計上看,這節(jié)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薄皯寣W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倍喿x本文,就是在與一顆高尚的心靈對話,就是在認識一個高尚的人應該懷著怎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為此而執(zhí)著地奮斗不息。在教學中,我準備采用閱讀感悟,點撥探究等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對文本的閱讀理解結(jié)合起來,在潛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2、努力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剛剛進入七年級,對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將盡可能多的引導、組織學生逐步學會質(zhì)疑,逐步學會探究,強化學生自主閱讀、充分感悟與體驗的過程,開掘?qū)W生探索研究的深度,在師生的共同探究和討論中感受行道樹作為奉獻者的崇高品格,突破教學難點。
六、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導入、初步感知、深入探究、把握主旨、拓展延伸和小結(jié)等六個環(huán)節(jié)。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開頭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們生活的這個美妙的大世界創(chuàng)造了萬物,每種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驕傲,例如:風的驕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給人們帶來一絲清涼,鳥的驕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驕傲是能讓這個世界變得絢爛多彩,請大家說一說:樹的驕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生長在哪里?
在學生討論交流后指出:有一種樹,它生長在馬路的兩旁,佇立在城市的煙塵里,人們稱之為行道樹。同時,在屏幕上顯示行道樹圖片,導入新課。
這個設計用談話方式導入,既能拉近師生的距離,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又能為課文的教學做情感鋪墊。
(二)自讀感悟,初步感知課文。
這一篇文質(zhì)優(yōu)美,簡潔明快的散文,所有預習過的學生都會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感受,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來朗讀課文。通過讀,讓學生進入課文的意境之中,去采擷那一片片美麗誘人的語言,同時初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路。讀后出示一個問題:用課文中的詞語給“行道樹”加一個修飾語:“()的行道樹”,將課題補充完整。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行道樹的形象,并為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礎。
(三)指導探究,深入理解。
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找出了修飾語的基礎上,我將引導學生把目光注意到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上:“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薄皯n愁而又快樂的行道樹”恰好可以解決上一環(huán)節(jié)所提出的問題。對于“憂愁”和“快樂”這一組互相矛盾的詞語,學生定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例如“行道樹憂愁什么?又為什么快樂?”這就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所以我準備讓學生繼續(xù)閱讀課文,從文章中分別找出表現(xiàn)行道樹“憂愁”和“快樂”的語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研討和揣摩,深入理解課文,感受行道樹精神的崇高與偉大。
(四)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課文主旨。
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和主要內(nèi)容后,文中那一句富含生活哲理的中心句就呼之欲出了:“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崩斫饬诉@句話,方能真正把握課文主旨,而“神圣”、“痛苦”、“深沉”則是其中的三個關(guān)鍵詞。這一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供學生討論。
1、為什么行道樹的事業(yè)是神圣的?
2、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
3、“深沉”的含義是什么?
解決了這些問題,就把握住了全文的精神實質(zhì),認識到了行道樹所象征的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首先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像行道樹一樣無私奉獻的例子,同時,用課件展現(xiàn)像清潔工、國防戰(zhàn)士、醫(yī)生、教師等等無私奉獻者的光輝形象,然后設計了如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首先出示這么一個例句:
贊美你,行道樹,
你讓城市變得清新。
請小組每一位同學各自從生活中選定一個對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也可以是我們身邊的某一種人,某一種職業(yè),仿照例子寫一句話,然后將小組內(nèi)各成員的作品合并成一首小詩,最后全班交流。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堂導向生活,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這樣也落實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最后,我結(jié)合學生小組活動情況,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話來結(jié)束這節(jié)課: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值得贊美的無私奉獻者,讓我們像行道樹和所有這些無私奉獻者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異彩。
行道樹課件 篇11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積累貪婪、墮落、冉冉、紅燈酒綠、繁弦急
管等詞語;體悟文章的深刻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整體把握課文,反復朗讀,讀中領悟文章中心,感知內(nèi)容。培養(yǎng)合作研討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行道樹默默奉獻的犧牲精神,正確看待奉獻與索取的關(guān)系。
見教學目標2。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
予我們的理解。
采用對話形式,讀讀、講講、議議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們每天漫步在街頭,會看到街道兩旁種著許多樹,我們叫它行道樹,它是我們熟悉的朋友。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行道樹。(簡評學生的發(fā)言)從同學的介紹中,我們對行道樹有所了解。但行道樹是如何介紹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聽聽它的心理話呢?好,下面讓我們跟著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一起走進行道樹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它的訴說。
二、明確課題及簡介作者。略
三、認讀字詞讀準加點字的音,并解釋下列詞語。
墮落
點綴
貪婪
冉冉
紅燈酒綠
繁弦急管
四、傾聽行道樹的心理話,走進行道樹的內(nèi)心深處
(一)、學生朗讀課文。(自薦讀課文)然后其他學生點評。注意語音、語調(diào)、語速。
(二)、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以第一人稱說說行道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據(jù))
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說的多,角度不同。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的環(huán)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作貢獻而快樂。
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學生可能還可從其他方面來說,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三)、品味語句。
◆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
予我們
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居民需要新鮮的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yè)。總而言之,為人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個人幸福的人所從事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它們?yōu)樯袷サ氖聵I(yè),為人們的幸福,承受著犧牲。他們有所經(jīng)歷,有所磨難,有所付出,最終,有所獲得。這些獲得就是一種經(jīng)驗,一種人生的體驗。正是由于這些東西沉淀在了行道樹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們的頭腦中,所以它們在觀察這個世界,思考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夠更有深度,更有遠見。
五、訴說我們的心理話,反思我們的言行
聽了行道樹的心聲,我們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它說。完成下面練習
(一)、以山中的樹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二)、以人類一員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句式行道樹,我要對你說
(先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同桌位之間交流,準備在班上發(fā)言)
六、拓展聯(lián)想。本文其實借行道樹贊揚一種人,贊頌一種精神。想想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樹。說說你對他們的印象。
七、作業(yè)。結(jié)合課本P35的兩則資料,寫一篇讀后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