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
寫出一篇被他人誠摯稱贊的心得體會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生活是多樣化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認知,我們可以將其用筆寫下,以便與他人交流。通過不斷總結(jié),我們可以豐富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經(jīng)過作者的不斷調(diào)整和修訂,這篇“選修課心得體會”變得更加含蓄。相信我這篇文章會給您一些啟發(fā)!
選修課心得體會(篇1)
時間如奔騰的江水急速而又一去不復返,幾周來的日語課已接近尾聲,對課堂上的那種學習日語的激情卻依依不舍。說實在的,現(xiàn)在日語作為一門小語種在中國很流行,許多學生學習日語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為考研,有的為出國留學,有的為了將來能夠找到高薪的工作,還有的只是個人愛好等等??傊?,我覺得比別人多掌握一門外語就是優(yōu)勢,無論將來做什么。
談起我學日語的興趣,可以說是從高三就開始了,記得當時一位同學家的姐姐在日本留學,高考前打國際長途為她加油。當時很羨慕她姐姐能出國,我就想著我也要學習日語,將來有機會也去日本深造。慢慢地,我進入了大學,聽老師說學計算機的學生可以學習日語,現(xiàn)在對日外包的軟件項目很多,了解一點日語肯定會有好處的。這更加點燃了我學習日語的激情。所以從那時刻起,我開始從網(wǎng)上查找、下載一些初級日語的教程來學習,開始“”的學習起日語的五十音圖來,日語的語音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我就一遍一遍的聽,一遍一遍的寫,但是當時臨近期末考試復習,所以對日語的初步學習也就擱置一旁。當了今年這學期,我留意到公選課里開設(shè)了初級日語,所以我就毫不猶豫的選了這門課。到了第四周開始《初級日語》這門課時,我記得當時我們的教室都爆滿了,同學們對學習日語的激情都很高漲,教我們?nèi)照Z的是我們學校安全學院的魯老師,在他的帶領(lǐng)下,我們一遍一遍的大聲朗讀,真的很有氣氛。我記得最深的是他的一句話,他總是說他在學習日語時,外面的一切事物都與他無關(guān),他的頭腦里只有日語單詞和他自己。老師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每一個學生學習,我想無論學習什么東西,如果達到了這樣一種如癡如醉的忘我的境界,遲早都會開花結(jié)果的。
課后我也不斷從網(wǎng)上學習一些句子來記憶日語單詞,也朗讀日語課文來掌握初級日語里的一些詞匯及簡單的語法。慢慢地,同學也被感染了,開始學習起日語來,我們就每天“”的那樣打招呼,晚上“”的那樣問好,我不斷地練習自我介紹“”,通過一遍又一遍的聽、讀、寫、說,我感覺我每天的學習生活都充滿了樂趣。我覺得學習日語就像我們學習英語一樣,我們需要循環(huán)往復的記憶大量的單詞,需要不斷的聯(lián)系聽和說的能力,學習日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卓有成效的,掌握一門語言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我們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小有成就??傊?,學外語,聽說讀寫譯,各個都很重要。但是什么最重要呢?當然是聽了!不然怎么會把“聽”給排在第一位呢?
但是練習聽力沒有捷徑,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且在過程中,你可能感覺不到自己有所進步提高,但要耐心堅持,總有天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的。練習聽力,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和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比較好的練習方法。這個制定過程需要慢慢摸索。我們都知道小孩學習語言非常快,那么小孩是怎么學會語言的呢?要記得剛出生的嬰兒,什么都不會,不會說也不會寫。但是他們可以用耳朵來聽!這“聽”可是天生的能力,所以往往嬰兒特別集中注意力去聽,聽清了然后模仿。我想我們就應(yīng)該學習這種類似嬰兒學語言的方法——初期時大量廣泛地聽,仔細認真地聽,精聽、泛聽都要練。所以我就平時休息的時候,看一些日語原聲的動漫劇、情景對話,在不知不覺的環(huán)境中來提高我的聽力。課堂上,老師也給我們放一些基礎(chǔ)日語語音及單詞的小動畫,老師也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視頻來學習日語,比他們那時候幸福多了,真的,通過靈動的圖畫來記憶單詞真的很有效果。另外,經(jīng)過同朋友們的交流,她們說平時的時候,你多看點日劇、聽聽日語廣播、訪談、綜藝類的節(jié)目會對你有所幫助的。簡而總之,聽力很重要,否則的`話,學習過之后只會做題,看看文章,不會聽也不會說,就成了啞巴日語了。它就像學習英語一樣,培養(yǎng)我們的語感,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們慢慢也就有所提高啦。只要聽力能聽懂,那么我們的讀寫譯也就變得容易了。
我認為學習日語同別的學科一樣,首要的是要有興趣,有了興趣,我們才能更有激情的去學習,因為要記憶日語的大量詞匯也是很繁瑣的一件事。課堂上老師說,如果你們有機會出國一趟,在那樣的語言環(huán)境里待上一段時間,你就會了。是啊,環(huán)境也很重要,現(xiàn)在我們可能沒有那么好的環(huán)境,但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就好比,你對著鏡子說日語。要不然,學習起來會越來越覺得累,逐漸的就放棄了、淡忘了。另外,我覺得學習日語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足夠的閱讀,這是我從英語的學習中感悟出來的,記得是當時考六級時,我覺得單純的背單詞,遺忘的速率很大,所以我每天都做一定量的閱讀訓練,遇到不懂的單詞就去翻字典,讀得多了,見得多了,慢慢地詞匯量也提高上去了。所以說學習日語也一樣,聽力很重要,但是閱讀多了也會有效果的,俗話說嘛,一回生二回熟。而且,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就是荀子在《勸學》里的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笨梢?,積累是很重要的。這都是我平時積累的感悟,我想利用這種方法學習日語也是行得通的。
此外,日語的語法也是需要牢牢掌握的,在我們做朗讀或是練習的時候,分析句子的結(jié)構(gòu)組成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日語課即將結(jié)束,說真的,老師教會了我們很多啊,雖然只是短短幾周的時間。我們都知道,大學生學習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個完整的思路,老師給了我們學習日語的敲門磚,那么,剩下的就靠我們自己的勤奮了加汗水了。我會以飽滿的熱情與濃厚的興趣繼續(xù)學習我的日語,我始終相信一句話,那就是“貴在持之以恒”。
選修課心得體會(篇2)
20__年10月3-6日在浙江師范大學,我?guī)е榫w參加了省普高課程改革的骨干教師培訓,因為國慶放假期間還得參加培訓,心里還是有點不愿意,但培訓后自己覺得不虛此行。我先后聽了很多專家的報告和對深化課改的一些政策的解讀,其中有浙師大林新事教授的、金華一中徐楨主任、磐安二中周生民校長、浙師大附中副校長童志斌博士的、浙江寧波奉化武嶺中學校長樊欣軍的等報告和講座,使得自己對深化課程改革中自己應(yīng)該做些什么,應(yīng)該怎么做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也識到開設(shè)高中選修課程的必要性,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訓的心得體會小結(jié)如下:
一、普高選修課開設(shè)是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需要。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開始厭學,學校為了升學率不斷增加學生負擔,老師的教學也圍繞著高考指揮棒,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很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我省起始于20__年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課程改革較好地推進了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加強了學校的課程意識,催生了一些教與學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只有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才能真正鞏固前一階段課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課程理念貫徹到底,實現(xiàn)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fā)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zhì)量,有力推進教育內(nèi)涵式發(fā)展。
二、普高選修課開設(shè)的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勢必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和特色化發(fā)展,為每個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平臺,通過深化課程改革,建立起豐富的課程體系,實行自由選課走班,讓孩子能多學些自己想學、自己有能力學、自己學得好且對實現(xiàn)自己志向有用的東西,讓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嘗一些學習和成功的快樂,進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向著全面而有個性的方向發(fā)展,推動教育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多樣化人才。
三、開設(shè)選修課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
深化新課程改革中把更多的課程學習選擇權(quán)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fā)選擇權(quán)交給老師,把更多的課程設(shè)置選擇權(quán)交給學校。老師應(yīng)該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充分展示給自己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會得到大大提升。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自己的思想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骨干教師,我們應(yīng)該多宣傳課改思想,轉(zhuǎn)變觀念,因為深化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雖然目前還面臨著不少的困難,但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的未來,我們教師應(yīng),加強自身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積累,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開發(fā)選修課程,因為培養(yǎng)國家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選修課心得體會(篇3)
今天上本學期最后一次選修課----走進生物技術(shù).感悟很深.
其實大家都進入期,末考試緊張復習階段,其它選修課也早已停了.由于這科是3分的跨專業(yè)選修所以才上到現(xiàn)在.
很慚愧,這門選修課我真的逃了很多,雖然我上課的次數(shù)很少但是每次都讓我有所體會.特別這次,真的讓我感觸很深.朱老師在講課的同時會針對特別的話題向我們傳達很多人生哲學.雖說他說的那些道理并不第一次聽,甚至經(jīng)常聽,大家都懂.但是在特定的時刻,針對特定的話題,老師的在次傳達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這對于塑造高尚的人格,培養(yǎng)正確科學的人生世界觀有種促進,催化的作用.就像這次來說,他說:在同類事物中你不必每件事都做好,但是你認真做好一件事,那你就是有收獲的. 其中還引用了中山大學一位教授在講座上講給他聽的一個例子,教給了我們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這些正確的觀點,我們都懂但是運用到生活中的很少,大家都知道那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變成左耳進右耳出.此時,在特定的時刻,老師的再次傳達真的是一種激發(fā)劑,如果認真思考真的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很多人都說選修課都是為了修夠?qū)W分,老師講什么內(nèi)容不必去聽,都是些很枯燥的難以理解的沒用東西...如果點名,就過去看其他書.但是,你有沒有真的認真聽過呢?真的那么難嗎?其實不然,就好象,生物技術(shù)在工業(yè)上的應(yīng)用,老師講了發(fā)酵技術(shù)生產(chǎn)米酒,酒啤酒等釀酒技術(shù)過程,味精,抗生素酸奶...都是我們很容易明白的.退一萬步來說,從中至少讓我們知道了中國的啤酒生產(chǎn)量排世界第二.再說,不管什么內(nèi)容,只要認真去對待,還是從中有所收獲的.這門選修課,老師很少點名,所以每次去聽課的人很少,250人選的課,大概就去那么50人左右,我想坐在那里的大多人都是明智的. 老師也說過,這門課就是期末交一篇綜述可以了,對你們的要求不高,但是從綜述的格式,內(nèi)容也可以看出你們用了多少心思,上這門課你們學了些什么,收獲了多少.確實,如果就是為了選夠那3分學分,你平時真的不需要去上課,就在期末交一份復制,粘貼過來的綜述就可以了.但是,回過頭來你收獲了什么呢?這門課你學到了知道沒??呵,有的也僅僅是那3分學分吧.而對于那些經(jīng)常去聽課的同學來說,他們是幸運的,不但從課堂上學到了這門課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對于他們來說真的是一筆潛在財富,對于日后的人生道路是大有用處的.因為有些思想經(jīng)老師的啟發(fā)已經(jīng)可以深入腦海.
另我感觸很深的還有,兩位同學針對老師三星期前提出的一個問題如:人工生產(chǎn)的人參生和自然生產(chǎn)的人參相比他們的區(qū)別,各自優(yōu)缺?...他們回去查了大量資料,最后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上講臺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知識成果.他們講得很明確,可以說是把人家的知識轉(zhuǎn)化成自己的知識了.他們是有收獲的.而且,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態(tài)度,那種對知識的追求,還有處事的那股認真勁兒.其中,有個同學是我在計算機技術(shù)委員會時認識的,他是有間工作室電子雜志組(還是網(wǎng)絡(luò)組?)的組長.他的才能有目共睹,在計協(xié)的最大感受是:他,以及工作室當然還有計協(xié)的幾個會長部長真的很厲害,我很佩服他們,真的,不單在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才能上,還在于他們的思維方法,他們的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一切.
或許,很多人都不覺得有什么難得,沒什么大不了的,確實,是沒什么大不了的,沒什么難的.但問題是就是那么簡單的事有多少人去做?連老師都忘了自己的問題,竟然有人認真對待了.很多事其實你也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問題是你有沒實際行動去做?
人家的與眾不同不在于表面,甚至給人的感覺很一般,但是從和他們的聊天交流中你可以體會到他們的不同,他們的觀點,思維方法很正確深刻.會讓你陷入深深的思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覺.話語不要多,在于深刻.和那些有著哲學思維的人交流真的會讓你的思想進步很多,會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用.
總之,認真做好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會讓你有所收獲.只有認真去對待你才能發(fā)掘更多.
選修課心得體會(篇4)
我從小就因喜歡動漫游戲而愛上日語,后來大學進入日語專業(yè)正式學習,大三赴日交換留學一年,畢業(yè)后在日企工作了七年多,掐指一算,學日語至今也有12個年頭了。粗略整理了一下這些年來的日語學習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
【五十音圖】
從小學開始,我就對日語感興趣。跟大多數(shù)少年一樣,帶我入門的領(lǐng)路人是日本的動畫片和電子游戲。
那時候的動畫片都是中文配音,只有主題曲和片尾曲是原汁原味的日語。我先用錄像機錄下,然后再回放,把每句歌詞抄下來,前前后后抄錄了好幾十首歌。后來上初中時又買了臺帶AV輸入端子的錄音機,把錄像帶里的日語歌轉(zhuǎn)錄到錄音帶,沒完沒了的聽,慢慢地也能跟著哼唱。
而電子游戲呢,當時哪有漢化版,滿屏的日語指令,只能靠死記其位置。然后那些要用一長串假名密碼記錄通關(guān)進度的游戲,就逼著我去學寫平假名了。(比如FC的《圣斗士黃金傳說完結(jié)篇》《天使之翼2》等等)
我的五十音圖學習,就是這樣完成的。
通過抄日語歌詞學寫假名,通過聽日語歌來學讀假名,此法相信到今天也絕不過時。何況在網(wǎng)絡(luò)時代,獲取日語歌資源猶如探囊取物。在此推薦幾首KIRORO的歌,速度較慢且咬字清晰,適合用來學假名發(fā)音:《未來へ》《長い間》《ひとつぶの涙》《生きそ》。
【詞匯】
讓我第一次接觸大量日語文字的,是日本的國民RPG游戲《勇者斗惡龍3》。其文字量是以前那些小游戲遠遠不能比的。
面對異國語言的嘆息之壁,不畏艱險的初中生采取了兩個行動:第一,買了本《新袖珍日漢詞典》;第二,開始做攻略筆記。在此游戲的通關(guān)過程中,積累了大量RPG詞匯(魔法、鑰匙、戰(zhàn)斗、逃跑、寶箱、體力……),但是語法依然一竅不通,雖然抄了很多對話,但僅能弄懂只言片語。
此后一直到高中,雖然游戲照玩不誤,但日語卻止步不前。畢竟不像現(xiàn)在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日語學習書,更沒有金山銀山般的網(wǎng)絡(luò)資源。于是,我大學便選擇了日語專業(yè),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純粹是出于興趣。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目的,那就是為了看懂RPG游戲的劇情。
如今回想起來,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從來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背過單詞,只是每天早上讀完課文之后順帶讀一遍生詞。后來大三赴日交換留學一年,倒是弄了個生詞本,記下閱讀中碰到的新詞匯,沒事就翻出來看看,但最后似乎也沒記住幾個。多年來的英語課,讓我對背單詞深惡痛絕。
我的詞匯量,基本上來自大學期間所接觸的大量動畫、日劇和游戲,以及留學期間看的日語書。另外,由于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詞匯,以及來自英語的外來語,可以通過其對應(yīng)的漢語或英語來推測詞義,這部分詞匯不需要特別花力氣記憶。還有就是在接觸了一定量的日語詞匯之后,會慢慢摸到一些造詞的規(guī)律,大大提高猜測生詞含義的準確率。
不是靠背單詞,而是在具體的語境之中,通過大量接觸而自然地記住詞匯。隨身帶本辭典是個好習慣。看日劇動畫,玩游戲,讀書,和日本人交流互動,都是擴充詞匯的好辦法。漢語詞匯或英語外來語,可以通過原詞來推測其詞義。通過摸索造詞規(guī)律,也可以提高猜測生詞的準確率。
【發(fā)音】
從小學時代聽動漫歌曲開始,我就一直在模仿日語發(fā)音。后來看日語原聲的日劇動漫,也會下意識地模仿,并在讀課文或課堂發(fā)言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發(fā)音。
我是潮汕人,但普通話還算標準,受方言影響不大,這想必也跟善于模仿發(fā)音有關(guān)。而盡管到高考為止,我的英語成績都一直很好,但英語口語卻很爛,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錄音去模仿過英語發(fā)音,會唱的英語歌也只有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而已。
純正的發(fā)音,只有通過模仿來掌握,然后在朗讀和會話中去不斷糾正。
【語法】
日語的語法可謂紛繁蕪雜。先是存在敬體和簡體兩大體系,還有動詞和形容詞的各種變形,加上無處不在又陰陽怪氣對使用場合有極苛刻要求的助詞,更有尊敬語和謙遜語、對外對內(nèi)、對長輩平輩小輩的語氣區(qū)別……每一個單獨拎出來都足以讓人頭暈眼花。
好在我對日語抱有無比旺盛的好奇心,對各種不懂的語法句型都有刨根問底一探究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zhí)著勁兒,查詞典、問老師、搜雅虎,若不徹底弄懂,絕不輕易放過。因此一路披荊斬棘,沒有被嚇倒過。
由于日語屬于黏著語,靠附著在句子成分后面的助詞來接續(xù),因此學會準確的斷句非常重要。日本人說話又喜歡含蓄和婉轉(zhuǎn),要判斷一句話是肯定還是否定,也必須依靠準確斷句。而日語的動詞、形容詞往往都是由漢字加假名構(gòu)成,判斷夾在漢字之間的假名是屬于上一個詞還是下一個詞、還是單獨的一個助詞,有時還真不太容易。
記得大學精讀課的老師(也是班主任)喜歡讓我們造句,然后第二天對收上來的句子進行點評。她常說的一句話是:乍一看似乎不通,看上三遍似乎就通了。那時候只覺得日語真麻煩,連判斷一個句子的語法對錯都這樣難。直到最近我才明白,在對生詞或句型理解不夠深刻,又缺乏相關(guān)語境的情況下造句,其實對學語法有害無益,特別是日語這種需要特別注意使用場合的語言。與其自己胡亂造句,不如接觸大量地道的例句,在正確的語境中掌握詞匯或句型的用法。
除了學校的教材《新編日語》之外,我從來不看其他什么語法書,不過有一本書我覺得是所有學日語同學必備的,那就是《日本語句型辭典》。幾乎囊括了所有可能接觸到的句型,而且解釋精當,例句豐富,絕對是葵花寶典般的存在。
日語語法體系復雜,最好通過大量的閱讀(看日劇當然也可以)和接觸正確例句,去理解各種助詞和句型的用法。不提倡用造句去記語法,那樣可能會記住錯誤的表達。學會準確斷句,然后分析句型,必要時借助工具書。
大學的聽力課老師采用了一個很變態(tài)的訓練方法,就是讓我們下課后聽錄音,然后把錄音內(nèi)容全部寫出來。而且那錄音帶是翻錄的,音質(zhì)差,雜音多,經(jīng)??ㄔ谝粋€詞那里死也聽不出來。盡管變態(tài),但這方法卻使我養(yǎng)成了在聽日語時,絕不輕易放過一個字眼的好習慣。
在看日劇或動畫時,因為有情景的視覺呈現(xiàn),所以比單聽錄音要容易理解,但對字幕的依賴,卻往往使我們喪失了鍛煉聽力的大好機會。因此我盡量不去看字幕,有時候干脆把字幕遮住。
這樣兩年鍛煉下來,到我大三去日本交換留學時,與日本人交談的聽力就基本沒問題了,至少能聽清楚每一個字眼,當然離聽懂專業(yè)課和選修課還有相當?shù)木嚯x。在日本的一年,聽力的提高不是特明顯,突飛猛進的是口語表達能力。
提高聽力只能靠多聽,沒有捷徑??慈談”嚷犱浺舾美斫?,但最好把字幕遮住。
【口語】
大二開始由外教來上會話課,終于有了跟日本人說日語的機會。之前一直堅持模仿錄音和朗讀課文,讓我掌握了比較標準的發(fā)音,對發(fā)音有了自信,自然就會大膽積極地發(fā)言。真實場景下的互動,可以學到更多地道的表達,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口語儲備。看日劇對提高口語也有很大幫助,起碼知道現(xiàn)實生活中日本人是怎么說話的。(但是動畫就不一定了,可能導致你學了滿口二次元日語……)
大三留學日本一年,最大的收獲是學會運用地道的日語表達來傳遞自己的思想,通俗點兒說就是知道用什么詞、什么說法,讓日本人馬上聽懂。也沒啥竅門,就是在日常的互動中不斷地去模仿而已。不過說來也怪,我去的城市是神戶,但卻幾乎完全沒受關(guān)西腔的影響,后來工作后碰到說關(guān)西腔的客戶,還覺得挺懷念。
找個日本人交流,是提高口語最好的方法。但很多人沒這個條件,那就通過看日劇來模仿,有機會就大膽說。
【閱讀和寫作】
閱讀方面,大一大二基本上就是讀課文,其他閱讀材料似乎接觸不多。大三留學那年,除了各種專業(yè)書(我專業(yè)課是社會學,選修了電影史、媒體活用論、教育學等,不過所謂專業(yè)書也不是教材,而是老師選定的相關(guān)著作)之外,讀的幾乎都是與畢業(yè)論文相關(guān)的書籍(不過因為我的論文題目是“日本的電子游戲文化”,所以讀起來其實也跟閑書差不多),小說之類文學書極少涉及,只在圖書館翻看了一些(還特地找了金庸小說的日文版來看),二手漫畫倒是買了不少……
寫作方面,大一大二也鍛煉得較少,只記得好像有節(jié)作文課,寫完還要上臺念的。大三留學一年,除了幾篇敷衍塞責的選修課論文之外,就是畢業(yè)論文課上大概每兩周提交一篇的報告了。那時候博客在國內(nèi)才剛剛興起,我還是在日本聽一留學生的介紹才知道有這么個東西,所以沒能借助它來鍛煉日語的筆頭能力,遺憾。
應(yīng)用寫作的能力,是在我畢業(yè)后的第二份工作中得到強化的,因為幾乎每天都要發(fā)幾十封日語郵件。特別是書面敬語,此前可說是一竅不通,全是按口語的習慣來寫的。
想提高閱讀能力,閱讀量自然越大越好,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都可以拿來讀。寫作能力也只能通過多寫來提高,語言是為了傳達思想而存在的,把自己想說的東西,用日語表達出來就好了。寫日記,寫博客,寫讀后感,寫信,什么形式都可以。
【做題和考試】
先說考試。經(jīng)常聽到很多自學日語的朋友說目標是考N3、N2、N1,或者問學完某本書能達到N幾的水平。我總是告訴他們,不要把考級當做目標,能力考試的等級跟實際語言能力沒有太大關(guān)系,考的只是你的應(yīng)試能力。中國人都是應(yīng)試的天才,什么考試都難不倒我們。很多培訓班說包過N2N1,只不過是教你怎么考試而已。多少人考過了N2N1,還是講不出流利的日語。
盡管我考過了日語能力考試一級,還有專業(yè)八級,但我完全不覺得這兩張證書能夠反映我的日語水平。
照我說,真正有價值的考試,就是請一位日本人跟你聊上半小時,再加上當場寫一篇作文。判斷外語學得好不好,只需要看一點:能不能用語言來交際和獲取信息。這才是學外語真正應(yīng)該達到的目標。
說到考試就不得不說做題?;旧?,做題就是為考試服務(wù)的。所以,我同樣不提倡做題。在缺乏真實語境的情況下,適當做做練習題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做題當做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唯一手段。想提高語言能力,當然只能去聽,去讀,去說,去寫。做題有什么用?考級之前做幾套真題就夠了。
【關(guān)于自學】
現(xiàn)在真是個幸福的時代,各種教材、輔導書、視頻音頻課件滿天飛,不管想學什么技能,只要有興趣和恒心,都能靠自學達到一定的水平。興趣很容易有,但恒心就不是人人都有了。我自學笛子至今已超過十年,中途好幾次放棄又重拾,而且因為沒人指點,走了很多彎路,現(xiàn)在也只是一高級菜鳥的水平而已。
我相信學日語比笛子簡單得多,關(guān)鍵在于能否保持學習的熱情,并持之以恒。我也相信,學日語的過程不應(yīng)該是枯燥和痛苦的,學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應(yīng)該興高采烈、充滿好奇心才對。但自學肯定避免不了走彎路,和因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而產(chǎn)生挫折感,導致止步不前甚至半途而廢。如果有一個老師帶領(lǐng)你,選對方向,避開陷阱,傳授竅門,那么你的日語學習之路,必然平坦順暢許多。
雖然我自己是日語專業(yè)出身,但畢業(yè)八年來的工作經(jīng)驗,讓我深深覺得,對自學能力有信心的人,完全沒有必要讀日語專業(yè),揮霍三四年的大好青春去學一門語言,最多報個業(yè)余培訓班就夠了。學一門別的專業(yè)技能,輔以日語,就業(yè)前景要廣闊的多。當然這是基于眼下社會現(xiàn)實的功利想法,打心眼里喜歡日語,將來打算從事語言研究或教學工作的同學另當別論。
在我心目中,合格的日語培訓班,應(yīng)該是這樣子的:3-6人的小班教學,拒絕填鴨式的灌輸,讓每個學員都有充分互動的機會,幫助學員培養(yǎng)在課下積極自學的好習慣,最終目標不是考級,而是自如地運用日語能力去交際和獲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