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有感(篇1)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從中知道了我們中國許多具有優(yōu)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在六歲那年,他媽媽買回來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靈靈的梨,洗的干干凈凈后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和姐妹們,而孔融卻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媽媽十分不明,“孔融,你為什么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說:“夫子說過,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應(yīng)該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給他們吃吧!”媽媽聽了之后,連忙點了點頭,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BR> 孔融小小年紀(jì)就知道關(guān)心別人,令我萬分敬佩。現(xiàn)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當(dāng)做心肝寶貝,十分的寵愛,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關(guān)心父母,關(guān)心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
有一次,我放學(xué)回家,看見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開,“咕嚕,咕?!钡匕压韧炅?。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打開冰箱看見果汁沒有了就問我,我說“全喝完了!”爸爸媽媽沒說什么,但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從孔融身上學(xué)到了關(guān)心別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我也認(rèn)識到自己以前犯了好多的錯誤,我一定要改正這些錯誤,
我真的很希望所用像我一樣犯過這種錯誤的同學(xué),都能像我一樣,知錯就改,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有感(篇2)
今天,我想大家介紹一個中國美德的故事,叫《孔融讓梨》??兹?,東漢時生于山東曲阜,是孔子的第20個孫子。他是孔子的次子,泰山都尉。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xué),思維敏捷,說話機(jī)智。大家都稱贊他是個奇怪的孩子。
4歲時,他能背誦許多詩詞,懂得禮儀。他的父母非常愛他??兹谄邭q的時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長壽臺上放著一盤梭羅。媽媽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dú)給自已的那一個是最小的。我父親奇怪地問他:其他人都有大梨子,但你有小梨子。為什么?
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xué),思維敏捷,說話機(jī)智。大家都稱贊他是個奇怪的孩子。4歲時,他能背誦許多詩詞,懂得禮儀。他的父母非常愛他。
這是孔融放梨的故事。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觸良多??兹谥?,大的要拿大的,小的要學(xué)會謙虛。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一天,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塊烤芋頭。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媽媽讓我們自己選擇,所以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個大的。弟弟見了也要與我搶,我也不甘示弱和他搶了起來。
于是聲音越來越大,我摔斷了哥哥的手。媽媽見后,沒有批評我。而是不聲不響的把那個大的給了弟弟。
我見后很是不開心,于是傷心地跑走了。心想:媽媽怎么那么壞,明明知道大的弟弟吃不完還把它給弟弟,我吃不就正好吃完了嗎?
直到我讀到孔融讓的故事,我才知道我原來的行為是錯誤的。與孔融相比,我根本不是一個好妹妹。從那以后,我什么事情都會謙讓著弟弟,媽媽買了什么,我會讓弟弟先挑,所以就再也沒有發(fā)生什么爭吵事件了。
孔融的這種美德是謙虛。像這樣的故事有很多,但我沒有一一介紹。其實我們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們?nèi)鄙俚氖且浑p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靈。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有許多許多,現(xiàn)在就要靠我們來發(fā)揚(yáng)光大。
中國的美德傳統(tǒng)是什么?它是指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道德遺產(chǎn),具有影響力,可以繼承,有益于子孫后代?!爸?、孝、誠、信、禮、義、恥、廉”這八個字是中華美德的濃縮精華,我們要格守這八個字,做一個有美德的少年。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我們炎黃子孫,應(yīng)當(dāng)弘揚(yáng)中華美德,傳承民族文化,胸中懷著一顆真摯的愛國心。今天,我們?yōu)檎衽d中華而努力;明天,我們將為中國創(chuàng)造輝煌的未來貢獻(xiàn)力量。
孔融讓梨有感(篇3)
【第1篇】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知道,我們應(yīng)該團(tuán)結(jié)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
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后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后,最后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氛圍令人感動。這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孔融兩兄弟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他們的父母必須去工作。他們筋疲力盡,容易挨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斗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后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jīng)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jìn)肚里,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現(xiàn)在,有時,我仍然認(rèn)為我的父母應(yīng)該給我。
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dāng)了。從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qiáng)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yīng)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后?!鞍偕菩橄取笔侵腥A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人人都應(yīng)該明白。
父母給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一點點做起,感謝父母,感謝長輩!
【第2篇】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兹谧尷娴墓适伦屛抑溃覀儜?yīng)該團(tuán)結(jié)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后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后,最后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氛圍令人感動。這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孔融兩兄弟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他們的父母必須去工作。他們筋疲力盡,容易挨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斗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后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jīng)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jìn)肚里,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現(xiàn)在,有時,我仍然認(rèn)為我的父母應(yīng)該給我。
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dāng)了。從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qiáng)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yīng)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后。“百善孝為先”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人人都應(yīng)該明白。
父母給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一點點做起,感謝父母,感謝長輩!
孔融讓梨有感(篇4)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與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訓(xùn),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yīng)該彬彬有禮,不能態(tài)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孔融讓梨》講了,一天孔融的爸爸買來了一些梨子,孔融的媽媽就把梨子拿去洗了洗,然后放到籃子里端出來放在桌子上,孔融的哥哥姐姐們一擁而上,紛紛都搶大的梨子,而孔融卻先讓哥哥姐姐拿,然后才到籃子里面跳了一個最小的,父親見了就問:“你不拿大的,偏偏拿了一個又小又廋的梨子呢?”孔融說:“我最小,所以應(yīng)該拿小的,哥哥姐姐們比我大,理所應(yīng)當(dāng)拿大的了。而且他們是我的長輩,我應(yīng)該要讓著他們才是呀?!笨兹诘母绺缃憬銈兟犃丝兹诘幕卮穑夹呃⒌氐拖铝祟^。
在生活中,我也曾經(jīng)像孔融的哥哥姐姐一樣。就拿上個星期三來說吧,我的大伯來我家,他買了好多的橙子,叫我們吃,我就先拿了一個大大的,再拿了一個小的,大的我自己先拿著,小的給了妹妹,我說:“我比你大應(yīng)該拿大的,你比我小應(yīng)該拿小的。然后我就拿著橙子喜滋滋的走進(jìn)廚房切橙子了。
讀完《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才羞愧地低下了頭,我一定要向孔融學(xué)習(xí),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
孔融讓梨有感(篇5)
孔融4歲就讓梨吃,比他大3倍、4倍的人都不讓他吃??兹诤芏拢芸蓯?,很可愛。
孔融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歲那天孔融的爸爸從集市上買來了兩個金黃色的鴨梨,爸爸看孔融比較小,就他給他一個大的,給他哥哥較小的一個梨,他的哥哥心里十分不服氣,孔融毫不急待的把那個大的梨給他哥哥,他哥哥見此狀況,心里懊悔不已,他見弟弟那么懂事,心里也十分的開心、欣慰。
漸漸的我長大了,也應(yīng)該懂事了,可是在家的我時不時的頂撞爺爺,說爺爺偏心我小弟,可是換位思考一下,我弟弟中午吃的也不是很多,而我都在挑三揀四,其實吃什么不都一樣啊,只要吃飽就行了。
奶奶那個年代,沒飯吃時,就到飯店門口拾人家不吃的菜葉,回家煮吃,吃飯時都不放油,因為買不起。奶奶小時家里很窮,沒有牛,推磨時,自己用手推著,奶奶從老家來這兒時是走來的,奶奶家離這很遠(yuǎn),走時很累,你說誰走過用汽車都要行幾小時的路,竟然給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走到這里了!
我在家的時候,總說我弟弟一來就炒肉,我在家就燉豆腐,我非常的生氣感覺很不公平,為什么我的待遇和弟弟的不一樣,唉一想到這就想起了孔融,讓一個大梨給他哥哥我應(yīng)該向孔融學(xué)習(xí),學(xué)會讓著弟弟。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從中知道了我們中國許多具有優(yōu)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在六歲那年,他媽媽買回來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靈靈的梨,洗的干干凈凈后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和姐妹們,而孔融卻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媽媽十分不明,“孔融,你為什么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說:“夫子說過,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應(yīng)該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給他們吃吧!”媽媽聽了之后,連忙點了點頭,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BR> 孔融小小年紀(jì)就知道關(guān)心別人,令我萬分敬佩。現(xiàn)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當(dāng)做心肝寶貝,十分的寵愛,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關(guān)心父母,關(guān)心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
有一次,我放學(xué)回家,看見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開,“咕嚕,咕?!钡匕压韧炅?。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打開冰箱看見果汁沒有了就問我,我說“全喝完了!”爸爸媽媽沒說什么,但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從孔融身上學(xué)到了關(guān)心別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我也認(rèn)識到自己以前犯了好多的錯誤,我一定要改正這些錯誤,
我真的很希望所用像我一樣犯過這種錯誤的同學(xué),都能像我一樣,知錯就改,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有感(篇2)
今天,我想大家介紹一個中國美德的故事,叫《孔融讓梨》??兹?,東漢時生于山東曲阜,是孔子的第20個孫子。他是孔子的次子,泰山都尉。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xué),思維敏捷,說話機(jī)智。大家都稱贊他是個奇怪的孩子。
4歲時,他能背誦許多詩詞,懂得禮儀。他的父母非常愛他??兹谄邭q的時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長壽臺上放著一盤梭羅。媽媽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dú)給自已的那一個是最小的。我父親奇怪地問他:其他人都有大梨子,但你有小梨子。為什么?
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xué),思維敏捷,說話機(jī)智。大家都稱贊他是個奇怪的孩子。4歲時,他能背誦許多詩詞,懂得禮儀。他的父母非常愛他。
這是孔融放梨的故事。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觸良多??兹谥?,大的要拿大的,小的要學(xué)會謙虛。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一天,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塊烤芋頭。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媽媽讓我們自己選擇,所以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個大的。弟弟見了也要與我搶,我也不甘示弱和他搶了起來。
于是聲音越來越大,我摔斷了哥哥的手。媽媽見后,沒有批評我。而是不聲不響的把那個大的給了弟弟。
我見后很是不開心,于是傷心地跑走了。心想:媽媽怎么那么壞,明明知道大的弟弟吃不完還把它給弟弟,我吃不就正好吃完了嗎?
直到我讀到孔融讓的故事,我才知道我原來的行為是錯誤的。與孔融相比,我根本不是一個好妹妹。從那以后,我什么事情都會謙讓著弟弟,媽媽買了什么,我會讓弟弟先挑,所以就再也沒有發(fā)生什么爭吵事件了。
孔融的這種美德是謙虛。像這樣的故事有很多,但我沒有一一介紹。其實我們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們?nèi)鄙俚氖且浑p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靈。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有許多許多,現(xiàn)在就要靠我們來發(fā)揚(yáng)光大。
中國的美德傳統(tǒng)是什么?它是指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道德遺產(chǎn),具有影響力,可以繼承,有益于子孫后代?!爸?、孝、誠、信、禮、義、恥、廉”這八個字是中華美德的濃縮精華,我們要格守這八個字,做一個有美德的少年。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我們炎黃子孫,應(yīng)當(dāng)弘揚(yáng)中華美德,傳承民族文化,胸中懷著一顆真摯的愛國心。今天,我們?yōu)檎衽d中華而努力;明天,我們將為中國創(chuàng)造輝煌的未來貢獻(xiàn)力量。
孔融讓梨有感(篇3)
【第1篇】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知道,我們應(yīng)該團(tuán)結(jié)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
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后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后,最后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氛圍令人感動。這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孔融兩兄弟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他們的父母必須去工作。他們筋疲力盡,容易挨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斗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后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jīng)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jìn)肚里,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現(xiàn)在,有時,我仍然認(rèn)為我的父母應(yīng)該給我。
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dāng)了。從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qiáng)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yīng)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后?!鞍偕菩橄取笔侵腥A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人人都應(yīng)該明白。
父母給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一點點做起,感謝父母,感謝長輩!
【第2篇】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兹谧尷娴墓适伦屛抑溃覀儜?yīng)該團(tuán)結(jié)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后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后,最后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氛圍令人感動。這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孔融兩兄弟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他們的父母必須去工作。他們筋疲力盡,容易挨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斗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后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只小羊過獨(dú)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jīng)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jìn)肚里,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現(xiàn)在,有時,我仍然認(rèn)為我的父母應(yīng)該給我。
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dāng)了。從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qiáng)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yīng)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后。“百善孝為先”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人人都應(yīng)該明白。
父母給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一點點做起,感謝父母,感謝長輩!
孔融讓梨有感(篇4)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與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訓(xùn),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yīng)該彬彬有禮,不能態(tài)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孔融讓梨》講了,一天孔融的爸爸買來了一些梨子,孔融的媽媽就把梨子拿去洗了洗,然后放到籃子里端出來放在桌子上,孔融的哥哥姐姐們一擁而上,紛紛都搶大的梨子,而孔融卻先讓哥哥姐姐拿,然后才到籃子里面跳了一個最小的,父親見了就問:“你不拿大的,偏偏拿了一個又小又廋的梨子呢?”孔融說:“我最小,所以應(yīng)該拿小的,哥哥姐姐們比我大,理所應(yīng)當(dāng)拿大的了。而且他們是我的長輩,我應(yīng)該要讓著他們才是呀?!笨兹诘母绺缃憬銈兟犃丝兹诘幕卮穑夹呃⒌氐拖铝祟^。
在生活中,我也曾經(jīng)像孔融的哥哥姐姐一樣。就拿上個星期三來說吧,我的大伯來我家,他買了好多的橙子,叫我們吃,我就先拿了一個大大的,再拿了一個小的,大的我自己先拿著,小的給了妹妹,我說:“我比你大應(yīng)該拿大的,你比我小應(yīng)該拿小的。然后我就拿著橙子喜滋滋的走進(jìn)廚房切橙子了。
讀完《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才羞愧地低下了頭,我一定要向孔融學(xué)習(xí),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
孔融讓梨有感(篇5)
孔融4歲就讓梨吃,比他大3倍、4倍的人都不讓他吃??兹诤芏拢芸蓯?,很可愛。
孔融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歲那天孔融的爸爸從集市上買來了兩個金黃色的鴨梨,爸爸看孔融比較小,就他給他一個大的,給他哥哥較小的一個梨,他的哥哥心里十分不服氣,孔融毫不急待的把那個大的梨給他哥哥,他哥哥見此狀況,心里懊悔不已,他見弟弟那么懂事,心里也十分的開心、欣慰。
漸漸的我長大了,也應(yīng)該懂事了,可是在家的我時不時的頂撞爺爺,說爺爺偏心我小弟,可是換位思考一下,我弟弟中午吃的也不是很多,而我都在挑三揀四,其實吃什么不都一樣啊,只要吃飽就行了。
奶奶那個年代,沒飯吃時,就到飯店門口拾人家不吃的菜葉,回家煮吃,吃飯時都不放油,因為買不起。奶奶小時家里很窮,沒有牛,推磨時,自己用手推著,奶奶從老家來這兒時是走來的,奶奶家離這很遠(yuǎn),走時很累,你說誰走過用汽車都要行幾小時的路,竟然給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走到這里了!
我在家的時候,總說我弟弟一來就炒肉,我在家就燉豆腐,我非常的生氣感覺很不公平,為什么我的待遇和弟弟的不一樣,唉一想到這就想起了孔融,讓一個大梨給他哥哥我應(yīng)該向孔融學(xué)習(xí),學(xué)會讓著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