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13篇

字號:


    為了確保工作的成功完成,我們需要制定富有計劃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因此,我們應該主動撰寫一份完整全面的方案,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那么,如何撰寫這樣的方案呢?我們推薦一篇關于“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的文章,希望它能為您帶來啟示。請注意,這篇文章僅供參考,歡迎您閱讀!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以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所需的原料和包粽子的方法。
    3、激發(fā)幼兒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jié)”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4、品嘗粽子,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2
    一、背景材料:
    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jié)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fā)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樂于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jié)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 科學區(qū):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區(qū):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 閱讀區(qū):張貼有關端午節(jié)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 表演區(qū):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 和寶貝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寶貝講述端午節(jié)的風俗。
    2、 帶寶貝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jié)物品。
    3、 和寶貝一起觀看有關節(jié)日慶?;顒拥膱蟮?。
    4、 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 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 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當我在給寶貝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寶貝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 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jié)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寶貝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jié)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寶貝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寶貝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 粽子香袋
    目標: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 養(yǎng)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活動四 長命縷
    目標:
    1、 知道我國有在端午節(jié)給兒童戴長命縷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jié)的了解。
    2、 學習搓線的技巧。
    幼兒反映:
    顯然,寶貝們非常的喜歡搓長命縷,每天我都要給寶貝準備一批制作的毛線。區(qū)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都愛到美工區(qū)去搓長命縷玩,有些寶貝一連搓了好幾條戴在手上、腳上,有的甚至連脖子上也戴了一條。女寶貝還戴著跳起了舞。
    活動五 做龍舟
    目標:
    1、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chuàng)作龍舟。
    2、 增強合作性、創(chuàng)造性、動手能力。
    活動六 包粽子
    目標:
    1、 學習包粽子,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興趣。
    2、 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jié)”的名稱,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jié)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jié)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 吃粽子
    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yōu)椴蛔岕~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 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 給孩子戴五絲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jié)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影樓拍攝活動全程,在媒體發(fā)稿專題報道,評選制作香包及包粽子活動第一名。
    五、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合家幸福!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chuàng)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fā)創(chuàng)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2)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chuàng)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3)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5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jié)的主題教育,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jié)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蔽妩S“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jié)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jié)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感受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氛圍;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jié)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fā)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 ”我的發(fā)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jié)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jié)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qū)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jié)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qū):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jié)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一)小班活動一:參觀端午節(jié)的環(huán)境主要涉及領域:社會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huán)境,感受節(jié)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習俗。
    2、參觀園內環(huán)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jié)的有關習俗。
    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參與端午節(jié)活動,萌發(fā)對名族文化的興趣。
    3、通過端午節(jié)活動培養(yǎng)親子之間深厚的情感
    二、游戲開始:
    活動1
    運球走(每個家庭一大一?。?BR>    材料準備: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蓋、計時器
    游戲玩法: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游戲開始,家長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孩子處將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蓋上,孩子手托瓶蓋將球運到終點,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活動2
    帶你走(每個家庭一大一?。?BR>    材料者準備:報紙
    游戲方法:家長把兩張報紙依次鋪在地上,讓幼兒從報紙上走到對面。以計時的方法評比,先跑完的隊伍為勝。
    活動3
    運球跑(每個家庭一大一?。?BR>    游戲方法:家長好孩子面對面或背對背,把一個球夾在中間,合作把球運到指定對地點,最先運到的家庭獲勝。在運球的過程中,手不許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或破碎,則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活動4
    踩氣球(每個家庭一大一?。?BR>    材料準備:氣球、綁繩
    游 戲方法:在一個5平方米的區(qū)域內用腳踩破他人腳上綁的氣球,直到游戲時間結束。一個小朋友和一個家長分別腳上綁3個氣球,每個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腳,否則 視為違規(guī),取消繼續(xù)比賽的資格。在比賽時間內踩別人的氣球,并躲開別人不讓踩破自己腳上的氣球,剩下多的2個小朋友獲得獎勵。
    三、抽獎活動
    在廣場設立一個填寫抽獎區(qū)域在活動開始時結束填寫。每個活動結束后由活動勝利家庭抽取幸運觀眾,并發(fā)獎品。
    四、為孩子和家長頒獎:
    對各家庭活動進行評價,由活動主辦方為獲獎的孩子和家長搬出相應的獎勵??梢龑Ш⒆觽冏晕以u價、互相評價如:
    1.今天你快樂嗎?為什么?
    2.你覺得你和家長今天表現怎么樣?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戲?為什么?
    五、活動結束:
    由于活動全程都要攝影師的跟蹤,每個家庭所付出的汗水都記錄在我們的攝影和錄像中,我們會送每個家庭一張?zhí)鹈赖娜腋U掌约熬佬《Y品。
    六、活動應急措施:
    1.事先熟悉活動地點的環(huán)境,了解周圍是否有安全隱患,若有應及時整改。
    2.做好活動組織工作,強化活動紀律,確定負責人,事先制定好。照顧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動時的安全。
    3.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游戲活動強度應適中,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發(fā)現異常,及時給予關注。
    4.活動時,要及時提醒孩子安全第一,比賽第二。
    5.隨時供應孩子飲水,在活動過程中,安排孩子適當休息。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樂。
    3、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活動準備: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針、線等)。
    2、幼兒已有刺繡經驗。
    3、民間音樂。
    活動過程:
    1、觀察香包,了解掛香包的用途,激發(fā)自制香包的興趣。
    2、討論、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驟。
    (2)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
    3、在音樂聲中,嘗試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掛在胸前,互相觀賞,體驗自制香包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8
    活動一:觀看端午節(jié)的flash
    目標: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
    知道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
    活動二:說香袋。
    準備:請家長為幼兒制作一個香袋
    目標:談論自己的香袋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三:學兒歌
    活動四:環(huán)境布置端午節(jié)到了。(照片)
    活動五:各種各樣的粽子
    目標:知道粽子有各種各樣的。
    準備:請幼兒每人帶一個粽子來幼兒園
    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jié)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ji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fā)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
    活動六:繪畫“端午節(jié)”
    一、活動要求:
    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想象并表現端午節(jié)的快樂。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端午節(jié)的民間習俗。
    三、活動過程:
    回憶端午節(jié)。
    提問:端午節(jié)你過得快樂嗎?你覺得端午節(jié)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幼兒討論并講述)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節(jié)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將端午節(jié)時印象最深或最快樂的事畫下來。作品評析及展覽。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交流過節(jié)的感受。
    活動七:(建構活動)美麗的龍舟
    (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jié)的劃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征(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龍舟?
    3.幼兒分組制作龍舟,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
    4.將幼兒自己制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并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xiāng)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特征。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么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么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里,像什么?
    2、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只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幼兒了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了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為什么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后說
    標簽:節(jié)日慶典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10
    中四班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熱鬧的賽龍舟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習俗活動,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xié)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氛圍。
    2.大膽地用語言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觀看過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2.賽龍舟活動的錄像。
    活動過程:
    1.自由結伴交流賽龍舟的情景。
    ★指導語:你們看過賽龍舟嗎?請小朋友們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觀看賽龍舟的錄像,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1)觀看賽龍舟錄像,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xié)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氣氛。 ★指導語: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感覺?
    (2)觀看錄像片段,講述參加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情。
    ★指導語:人們是怎么賽龍舟的?他們的姿勢、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3)觀看錄像片段,講述兩岸觀眾吶喊助威的熱烈場面。
    ★指導語:現場的觀眾是怎樣為選手們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指導語:看到這樣的場面,你的心情怎么樣?你覺得怎樣才能在賽龍舟中取得好成績?
    3.拓展講述,了解賽龍舟已由傳統(tǒng)民俗活動逐步變成國際性的體育文化活動。
    ★指導語:你還在哪里看到過賽龍舟?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賽龍舟?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1、了解家鄉(xiāng)龍舟的特點。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顒訙蕚洌糊堉?、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特征。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么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么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里,像什么?
    2、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只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幼兒了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了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為什么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劃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劃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jié)奏地前后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游戲感受劃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劃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游戲,我做鼓手為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后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劃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嘗試劃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劃龍舟的游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在玩這個游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劃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劃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么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劃龍舟游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準備:1、故事錄音。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顒咏榻B: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jié)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 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jié)活動:快樂端午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用彩紙、軟陶和繩子等自制"粽子",讓幼兒在動手過程中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3、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培養(yǎng)良好的活動習慣。
    (二)、活動準備:
    彩紙、繩子、軟陶、裝制作完手工粽子的塑料盒或展示的紙盤、各種制作工具等輔助材料,準備粽子實物。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讓幼兒觀察外形,激發(fā)興趣。
    2、在老師引導下讓幼兒討論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通過示范操作后,分組制作。
    4、完成的作品展示。
    5、將實物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展示結束,老師對端午節(jié)進行概括總結,讓幼兒將手工作品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我知道的端午節(jié)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理解有關節(jié)日的一些風俗習慣。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將自己知道的端午節(jié)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明確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節(jié)日的氛圍。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jié)。
    2、賽龍舟的錄像。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有關《屈原的故事》的書籍或視頻及圖片資料。
    (三)、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出示圖片,播放視頻《屈原的故事》。
    2、了解相關風俗活動
    (1)出示香包,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帶領幼兒做賽龍舟的游戲。
    將幼兒分成四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聽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幾個小組還可以比賽。
    4、大家分享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四)、活動總結:
    老師對端午節(jié)進行概括,讓幼兒回家告訴家長自己通過在幼兒園的學習對于端午節(jié)的認識,和家人一起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用彩紙、軟陶和繩子等自制"粽子",讓幼兒在動手過程中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3、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培養(yǎng)良好的活動習慣。
    (二)活動準備:
    彩紙、繩子、軟陶、裝制作完手工粽子的塑料盒或展示的紙盤、各種制作工具等輔助材料,準備粽子實物。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讓幼兒觀察外形,激發(fā)興趣。
    2、在老師引導下讓幼兒討論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通過示范操作后,分組制作。
    4、完成的作品展示。
    5、將實物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展示結束,老師對端午節(jié)進行概括總結,讓幼兒將手工作品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篇13
    活動目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jié)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jié)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jié)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jié)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材料: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jié)》、故事磁帶《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2、準備: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做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
    “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jié)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jié)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風俗習慣。
    2、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fā)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jié)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小編精心推薦
    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 端午節(ji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