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欄目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燈光教案,您在閱讀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獲吧。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因此教案課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寫。?教案課件的使用有助于增強規(guī)劃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
燈光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2、體會本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相互照應的關系,并感受作者這樣寫的深意。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快速閱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找出最受感動之處和不理解的地方。
2.加強朗讀,體會感情,從中受到教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重點、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難點: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nèi)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lián)系。
突破方法:
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設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體會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1.相關課件2.有關“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影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燈光”,齊讀課題,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在想象世界上如果沒有燈光會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看看你有什么收獲?
2.學生交流。
3.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再讀課題,看看你看到的還僅僅是燈光嗎?
5.再讀課文,畫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做上批注。
三、走近郝副營長
1.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好多同學都作了批注,停下手中的筆,讓我們一起走進交流時刻,匯報的同學要注意:首先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讀出來,然后再談一談自己有什么感受。
2.生匯報交流
投影出示: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郝副營長劃著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墒?,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1)千鈞一發(fā)是什么意思?(投影出示這段話)
(2)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同學們,再來讀這段話,用一個詞語概括出你的感受。
(3)指導朗讀
2.師:我把這段話稍微改動了幾個地方,投影出示: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你劃著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墒?,火光暴露了你自己,你,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1)指名讀,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2)生齊讀。
師:我們繼續(xù)交流,還有那些句子讓你感受很深?
3.投影出示: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1)學生談感受
(2)師示范朗讀
(3)指名朗讀
(4)理解“憧憬”的意思師:此時此刻,郝副營長會憧憬些什么呢?(師板書:憧憬未來)
(5)生齊讀。
四、感受文章線索
1.師:我想問同學們,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憶?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生瀏覽課文,邊讀邊劃)
3.學生匯報(出現(xiàn)了三次,第一次是看到天安門前的燈光后,一個人說的。第二處是出現(xiàn)在郝副營長看到書上的圖片后說的。他感覺到電燈非常好。第三處是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這是郝副營長的心愿。)
師:正是因為郝副營長的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當我突然聽到“多好啊”這句話時,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郝副營長,想起了他的故事。
五、升華拓展
1.師:課文學到這里,我總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就是:課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都寫到了天安門前的燈光,這是為什么?去掉行不行?
2.學生交流:
投影出示: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3.深入理解好副營長所“憧憬”的是什么?(郝副營長憧憬的是什么?郝副營長憧憬的僅僅是有電燈嗎?)
4.再讀一讀課題,以“燈光”為題有什么深意嗎?
過渡:是啊!課文中還有一句讓我們刻骨銘心的話,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5.投影出示: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師:此時你想說什么?
過渡:其實,不僅僅是郝副營長,為了新中國,為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還有無數(shù)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請看大屏幕。
6.播放“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影片
六、讀寫結(jié)合,深化“多好啊”
1.播放“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影片
2.請你以“多好啊”為題寫一寫,可以是一首小詩,也可以是一段隨想,也可以是心靈的獨白。
3.集體交流
燈光教案【篇2】
一、師范寫課題,讀題
二、對比感受燈光,導入學文
燈光,司空見慣,普普通通,我們都非常熟悉,平時都不怎么注意它,而有一個名叫王愿堅的作家卻對燈光有著特殊的感受。他就是《燈光》這一課的作者(板書)。王愿堅對燈光有怎樣特殊的感受呢?看到課文第一小節(ji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體會作者對燈光的別樣感受
1、指名讀。
2、這里講的是作者在哪里感受燈光?(天安門廣場,板書:天安門)。
3、天安門廣場夜晚的燈光到底是怎樣的呢?請看大屏幕:第一幅插圖(廣場夜景圖)。
4、假如你在一個月朗風清的夜晚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到這樣的燈景,你有何感受?(課文最后一節(jié)有一個詞寫了這燈景,就是——璀璨)也許你會贊美燈火的輝煌,也許你會感嘆燈光的華麗,也許你會被璀璨的華燈所吸引,所陶醉,但你絕不會有作者的那種感受——讀讀第一節(jié)第二句??纯醋髡哂惺裁磩e樣的感受。
5、作者有什么別樣的感受?(感到光明、感到溫暖)這心頭的光明感、溫暖感緣自何景?因何而生?——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王愿堅筆下的燈景——誰再來讀讀這第二句?(聽了你的朗讀,我感覺廣場上的燈并不多呀!再讀讀。)而且,這千萬盞燈并不刺眼,并不炫目,而是“靜靜地照耀著周圍的雄偉建筑?!币黄鹱x讀,把這種寧靜的感覺讀出來。能不能讀得再輕柔些,把那種寧靜和美讀出來?——對,就是這種情景,它讓人心頭感到……。這種心頭的光明和溫暖又是一種什么感覺?(幸福、美好)
6、正是因為能找到這種幸福感、美好感,所以,作者說 “我愛到……”讀。
四、了解故事,理清脈絡
1、王愿堅之所以對燈光有這種別樣的感受,是因為在他的經(jīng)歷中,圍繞燈光,發(fā)生過一個感人的故事。你們預習了課文,知道從哪兒到哪兒寫的是這個故事嗎?
想起
回憶
2、請說說你這樣劃分的根據(jù)。(點出前后兩個過渡句)
3、結(jié)合板書梳理課文脈絡:現(xiàn)今 很久以前 現(xiàn)今(照應開頭)
五、感悟三處“多好啊”,體會英語對燈光的向往
1、那么,是什么讓作者會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故事呢?
2、“多好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各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分別是在贊嘆什么?請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
3、交流感悟
(1)在文中出現(xiàn)過幾次?分別出現(xiàn)在什么時期?(正是因為作者在戰(zhàn)爭年代聽到過這句話,所以當他解放后在廣場散步時一聽到這句話就不由地想起那個故事來,是嗎?)
(2)看第一次,誰讀讀?是講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也許他是在贊嘆什么?
(3)那么,第二次又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生答)誰讀讀你畫下的語句。(點大屏幕)——他是在贊嘆什么?或者說為什么而贊嘆?——學到這兒有問題嗎?(郝副營長為什么會對插圖中的電燈光那么神往?)——你知道他們那個時代用什么照明嗎?——所以,當他……時,他就被……的插圖深深地吸引住了,連煙也忘記點了,而在借著微弱的火柴光出神地看起圖來(出示插圖),讀讀相應的話。
(4)那么,第三次呢?出現(xiàn)在哪一段?(投影第7自然段)誰讀讀有關的話?這次贊美的是哪里的燈光?(用這一段后面的一詞概括——“憧憬里”)當時的郝副營長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讓我們來讀讀寫他陷入憧憬時的語言和神態(tài)——“聽讀……”讀。他對燈光是多么向往,多么癡迷啊,——“聽說……”再說?!耙话础土亮恕保呀?jīng)就夠贊嘆的了,可對燈光充滿神往的他卻要反復地說“很亮很亮”,再讀。從他的反復強調(diào)里你體會到什么呢?——引讀:“他又劃著了……”——再深情一點——“趕明了勝利了……”讀。師情景式地補讀完這節(jié)最后一句。
六、讀故事的后續(xù)部分,感悟郝副營長的獻身精神
1、后來,郝副營長過上了他向往的充滿神奇燈光的美好生活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2、自由讀8~11節(jié),說說他是怎么犧牲的,找到寫他犧牲那一刻的情景的句子讀讀。(點大屏幕)感悟英雄形象。
(1)“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怎樣的時刻?哪里寫了當時情況的危急?讀讀。
(2)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郝副營長是怎么做的?“在這……”讀。原來,剛才在“黑暗里出現(xiàn)的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的火光,就是——郝副營長點燃那本書發(fā)生的火光。這火光雖然微弱,對于尋找突然口的我軍部隊來說——已經(jīng)夠亮了。戰(zhàn)士們靠著這微弱的火光——沖進了圍墻,響起一片喊殺聲。這一仗——我們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當時我軍部隊只有一個團哪,卻消滅了——一個整編師!真可謂是——大獲全勝。
(3)這一仗的勝利是怎么來的?誰的功勞最大?是他在部隊出現(xiàn)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當時,他可以不挺身而出嗎?(完全可以)那樣,他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當時他還年輕哪,還只有——22歲,他多想過——“多好啊”的生活??墒?,如果那樣,后果就會很嚴重,后續(xù)部隊就——找不到突破口,就會總被堵在——敵軍圍墻外面,而已沖進去的突擊連很快就會——被敵軍剿滅。整個戰(zhàn)斗就會——失敗。
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我們的郝副營長沒有多想,沒有多考慮自己,而——“劃著了……指了路”??墒恰盎鸸狻蛑辛恕!?BR> (4)看插圖,這是一個多么高大的形象啊,你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怎樣的感人精神?(英勇獻身、大公無私舍、小我保大我……)。
(5)面對戰(zhàn)友的壯舉,作者無限感慨,他在第11小節(jié)寫道——讀大屏幕:“這位……見一見電燈”。這不僅是對英雄壯舉的感慨,還是對戰(zhàn)友的沉痛懷念?!蹲x后引讀。這何止是一句感慨,它還是送給這位英雄的最美的詩句和最深情的贊歌——范讀后引讀。他曾經(jīng)是哪么地向往電燈,那么渴求能在電燈光底下學習、生活,可是在戰(zhàn)斗中,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讀“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電燈?!?BR> 3、理解燈光深意
這燈光啊,在郝副營長和“我”的眼里,有怎樣特別的意義啊?(成了美好的東西,誓死追求的東西,是他們深深向往的、憧憬的東西,是他們的向往,他們的追求,他們的夢,這燈光里閃耀著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
七、回讀1、12段
1、正是有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有了這次親身經(jīng)歷,作者才會深深地懷念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引讀最后一自然段,帶著深切的懷念之情,范讀后再引讀。
2、正是有了這位戰(zhàn)友可歌可泣的事跡,有了這次難以忘懷的經(jīng)歷,作者才會對燈光有那樣特別的感受——讀第一節(jié)。(對燈光深意的理解也可放到這個環(huán)節(jié))。
八、聯(lián)系生活、自由表達
學了這個故事,面對英雄的英魂,聯(lián)系今天充滿燈光的生活,你有什么話要說?
九、(機動)積累精彩句段,留住英烈形象
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英烈,記住他的音容美貌——找、誦描寫郝副營長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
燈光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體會郝副營長生前所說的話,從而感受今天生活來之不易。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在哪見過燈光?在燈光下你有何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題為“燈光”的課文(板書課題)相信你讀后一定會對燈光有新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2.指名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②“多好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幾次?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動筆畫一畫有關語句,可在相關地方做簡單批注。
三、同學交流,讀寫結(jié)合
1.圍繞自學內(nèi)容,同學間交流自己讀文章感受。(可從內(nèi)容上交流,也可從表達方法交流)讀好郝副營長的話。
2.課件出示:郝副營長和我的對話,同學自讀、指讀,體會此時對“多好啊!”這句話理解。
3.教師依據(jù)學生匯報,重點引導學生,注意課堂動態(tài)生成?!岸嗪冒 痹谖闹谐霈F(xiàn)三次,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營長是怎么做的,畫一畫讀一讀有關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4.讀完此文,我和同學們一樣深深被郝副營長那種為了讓孩子們能在燈光下學習而英雄獻身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此時此刻你想對郝副營長或同學們說點什么呢?趕快拿起筆把它記錄在課文插圖旁。
四、領悟表達,課外拓展
1.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好書推薦:我們課下可閱讀王愿堅短篇小說《七根火柴》《糧食的故事》。
板書設計
燈光
多好啊
一點燈光一段憧憬
一星火光一個壯舉
一位英雄一生懷念
六年級下冊《燈光》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戰(zhàn)地、圍殲”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課文的表達順序。
3、從郝副營長的神情、談話和行動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無私奉獻精神。4、
教學重點
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課文的表達順序。
教學難點
從郝副營長的神情、談話和行動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無私奉獻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
2、搜集作者王愿堅的有關資料。
3、查詞典理解“千鈞一發(fā)”。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出示作者王愿堅,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例: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師相機補充: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就是王愿堅與陸柱國合寫的。今天我們將學習他寫的另一個感人的故事《燈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xiàn)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2、我為什么會由一聲贊嘆想起往事?(因為郝副營長看到插圖上的燈光、憧憬未來發(fā)出了同樣的贊嘆“多好啊!”)
3、這些贊嘆全是因燈光而引起,請劃出文中描寫燈光的句子。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4、讀讀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思路:
(1)“我”為什么看到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郝副營長注視著那幅圖,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營長在憧憬什么?
5、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聯(lián)系生活實際)
6、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內(nèi)容。
四、總結(jié)。
你覺得題目“燈光”有什么深刻的含義?(感受以郝副營長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板書設計
11燈光
郝副營長看圖憧憬
燃書獻身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文章
燈光教案【篇4】
一、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稚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練習縮寫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準備
書寫縮寫課文范例的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圍繞課后練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王愿堅)他是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被列入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閃閃的紅星》,他是劇本的編者之一。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讀音。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xiàn)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xiàn)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
2.把課文分成三段,怎么分?(第一、二自然段為一段,最后一個自然段為一段,中間部分為一段。)
3.指名按分的段朗讀課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把這一段分成三層,想一想,每一層的主要意思;這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講的?(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怎樣把這一段分為三層。(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是第一層,第八、九自然段是第二層,第十自然段是第三層。)。
(4)請三名學生分三層朗讀課文,每人朗讀一層。
四、指導理解第二段的內(nèi)容。
(1)指名說第一層的內(nèi)容。(大致內(nèi)容是)在圍殲戰(zhàn)開始之前,“我”在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身邊。這是一位年輕的戰(zhàn)斗英雄;他在激戰(zhàn)之前心情是那樣的平靜,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上的插圖,看得那樣人神。他從插圖中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的情景,想到了未來,深情他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三層的內(nèi)容。(內(nèi)容大致是,突擊連沖進守敵圍墻后,后續(xù)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了聯(lián)系。這樣,突擊隊孤軍深入,得不到增援,圍殲戰(zhàn)有失敗的可能,情況非常危急。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了。這次圍殲戰(zhàn)獲得了完全的勝利,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人們懷著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葬了郝副營長的遺體。)
(3)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事。
五、布置作業(yè)
1.準備縮寫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復習課文內(nèi)容練習縮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全文。
2.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事。
二、指名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
1.討論:“多好?。 边@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第一次是革命勝利后的和平時期,“我”在清明節(jié)晚上到天安門廣場散步,聽到背后傳來一聲對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的贊嘆:“多好?。 钡诙问窃?947年初秋,激烈的圍殲戰(zhàn)就要開始之前,郝副營長在交通溝里、借著火柴的微弱亮光看書??吹綍袭嫷碾姛簦f出了“多好?。 钡谌问呛赂睜I長和我在交通溝里談話時,說到革命勝利后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霸摱嗪冒?!”)
2,討論:他仍說這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對學生討論要求不要過高,學生只要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三、指導作縮寫練習
1.指名讀“思考。練習”第四題,明確練習要求。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縮寫這一段,哪幾點必須寫清楚。
3.討論交流。(縮寫第二段,必須寫清楚五點:一是時間是1947年初秋;二是那次戰(zhàn)斗的任務;三是戰(zhàn)斗前郝副營長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戰(zhàn)斗中郝副營長的表現(xiàn);五是郝副營長的犧牲。
四、學生做縮寫練習,教師巡視了解縮寫情況(用10~15分鐘)
五、請兩三個學生讀自己寫的內(nèi)容,師生酌情評議
六、掛出寫有縮寫范例的小黑板,供學生修改參考。
縮寫范例
1947年初秋,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準備圍殲國民黨軍57師。戰(zhàn)斗開始前,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憧憬著未來)戰(zhàn)斗打響了,后續(xù)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卻暴露了自己,被敵人的機槍打中犧牲了。)
七、學生根據(jù)范例修改自己的縮寫。
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讀寫例話)
教學要求
學習分辨課文中的內(nèi)容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這些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例話,初步了解例話的主要內(nèi)容
1.提出自學要求:默讀例話,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講讀書的時候要注意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第二自然段以《月光曲》這篇課文為例,具體說明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第三自然段講注意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對閱讀和作文都很有好處。)
二、指導重點理解第二自然段,學習怎樣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1.提出自學要求:仔細閱讀第二自然段,對照《月光曲》這篇課文想一想,《月光曲》這篇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內(nèi)容是寫由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月光曲》中的事物和聯(lián)想。(先讓學生充分自由發(fā)言,再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例話中講的三層意思:貝多芬由在茅屋里見到的事物而聯(lián)想到月光下的大海;皮鞋匠由所聽到的琴聲而聯(lián)想到大海的動態(tài)變化;皮鞋匠由妹妹的表情聯(lián)想到妹妹仿佛也看到了大海。)
三、聯(lián)系本組其他課文,加深理解
1.《菩薩蠻大柏地》一課中,哪些是作者見到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作者看到的是彩虹、雨后斜陽下“關山陣陣蒼”的景色,還看到當年“廖戰(zhàn)”留下的彈痕。作者由看到的這些事物,想到了那次激烈的戰(zhàn)斗;想到那累累的彈痕,把關山打扮得更加好看了。)
2.《燈光》一課中,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和背后傳來的“多好啊”的贊嘆聲,是作者接觸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對郝副營長犧牲經(jīng)過的回憶,是由接觸到的事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四、小結(jié)
以后讀書,就要像這樣,注意分析文章里講的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五、布置作業(yè)
預習“基礎訓練2”。
燈光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繼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2.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先烈對美好生活所作的貢獻。
(二)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三)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自學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自行學習。
2.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二)導入新課。
北京的夜晚燈火輝煌,那美麗的裝飾燈令人眼花繚亂,那高高直立在街道兩旁的路燈,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無限的光明。
同學們,面對這燈火輝煌的'夜晚,我們感到光明無處不在。但是,在那遙遠的戰(zhàn)爭年代,人們是多么渴望這燈光??!
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燈光的。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看一看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你用最精練的語言概括出來。
(作者回憶在戰(zhàn)爭年代有關燈光的一件事。)
2.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課文,可以在書上做些標記。
自學思考題:
(1)試給課文分為三段。
引導學生:哪些自然段寫的是作者回憶的往事?
(2)“多好??!”這句話在課文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說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
“多好??!”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
第一次:“清明節(jié)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在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
這個“多好??!”是“我”漫步在天安門廣場上,“我”背后的人說的。說話的人是在欣賞這美麗的景色時發(fā)出的由衷的贊嘆。也正是由于這一聲贊嘆,引起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
第二次:“‘多好??!’他在自言自語。”
這個“多好?。 笔呛赂睜I長說的。他是著名的戰(zhàn)斗英雄,在那晚準備攻破守敵的圍墻的戰(zhàn)斗前,借助火柴的微弱的亮光,看著一本破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
他看到一個孩子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發(fā)出了“多好啊”的感慨。他沒有見到過電燈,但卻知道電燈一按電鈕就亮。他知道孩子們有了電燈就不用在黑暗中學習;他知道,這電燈會給人們便利。他多么希望能見到電燈啊。
第三次:“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BR> 這個“多好啊”是郝副營長說的。在當時的戰(zhàn)爭時期,條件極其艱苦,很多人從沒有見過電燈,郝副營長也沒有見到過,但是他沒有想到勝利后,自己如何地去用電燈,而是想到了讀書的孩子們。
從郝副營長的話語中,我們可以體會出前輩們的崇高品質(zhì)。他們的條件艱苦,他們不知索取,只求奉獻。他們可以奉獻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熱情,他們更可以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奉獻自己的生命。
(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3)從課文中,我們看一看寫了郝副營長哪些方面的崇高品質(zhì)?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
第一方面:他是一位年輕的著名的戰(zhàn)斗英雄。
他只有22歲,說明他很年輕。22歲,正是我們蓬勃發(fā)展的時候;22歲,正是我們盡情享受人間快樂的時候;22歲,正是我們還沒有離開父母懷抱,盡情體驗家庭溫暖的時候。而郝副營長卻身經(jīng)百戰(zhàn),成了著名的戰(zhàn)斗英雄。
說他是戰(zhàn)斗英雄,的確。他在戰(zhàn)斗前倚著交通溝的胸墻看書,說明他面對即將開始的戰(zhàn)斗,是多么的平靜。在戰(zhàn)斗打響后,部隊受敵人的阻擊,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聯(lián)系的時候,是郝副營長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劃燃了火柴,點著了那本書,為后續(xù)部隊指路。
是他,為了部隊,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暴露了自己,中彈犧牲。難道這一切不能說明他是一位英雄的營長嗎?
第二方面:他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
他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他為了祖國的下一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時時刻刻希望下一代過上幸福的生活,雖然他不清楚這幸福的生活究竟什么樣,但他知道孩子們能在燈下讀書便是幸福,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xiàn)這美好的憧憬。我們不難看出,郝副營長的思想境界是多么高尚啊!
(4)作者為什么把回憶往事安排在特定的環(huán)境——天安門廣場呢?
我們首先看文章的開頭部分。
①請同學讀第1、2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你是怎樣讀懂的?
引導學生這樣體會:
a.夜晚,我們在天安門廣場上看到萬盞燈照耀。感到光明、溫暖。
作者看到廣場上華燈齊放,把廣場裝點得如此雄偉壯麗,心中自然會有一種自豪感、幸福感,對祖國充滿了無限的熱愛。此情此景,容易勾起對往事的回憶。
b.清明節(jié)前的晚上,漫步在廣場上。
清明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掃墓日,以掃墓寄托對親人,對先烈的無限哀思,在這種特定的時間里,作者漫步在廣場上,也容易回憶往事。
c.背后的人一句“多好啊’”,使我陷入深深的回憶。
“多好??!”這三個字,一直縈繞在作者的腦海中,以至提到這三個字就很敏感。
根據(jù)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把回憶安排在天安門廣場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中,使讀者有一種莊嚴感。
②請學生讀第1、2自然段,要有感情地朗讀。
(5)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有什么關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互相照應。在結(jié)尾,作者交代是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想到了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
這里從回憶中回到現(xiàn)實。再次出現(xiàn)華燈,使讀者感到“燈光”這條線索一直沒有斷,而且“我”在天安門廣場璀璨的燈光下回憶往事,包含著我不忘過去,決心把先烈的革命精神發(fā)揚光大的意思。
分析到這里,段落就十分清楚了,開頭、結(jié)尾,中間回憶部分,全文三段就這么劃分。
3.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理解全文。
4.教師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你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想和體會嗎?
5.完成課后作業(yè)。
指導學生縮寫。
(1)什么是縮寫?
縮寫,就是把長文縮成意思相同的短文。
(2)我們怎樣縮寫呢?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你所要縮寫的文章的意思是什么?對這篇文章有充分的理解。然后,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把主要的意思提煉出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抓住文章的主干。
最后,我們根據(jù)提煉出來的主干,稍作添加,縮寫成一篇與原文意思一樣的一篇短文。
(3)明確縮寫的內(nèi)容:縮寫回憶的那件往事。
①我們默讀這部分,看一看這部分是分幾層敘述的?
第一層:介紹戰(zhàn)斗開始前,我在交通溝找到了郝副營長他談起電燈的情況。
這一層主要交待了時間,即1947年初秋的一天,地點是蘇豫皖平原沙土集的一個交通溝。
第二層:戰(zhàn)斗打響后,郝副營長為了部隊點燃了書,為部隊照亮,自己中彈犧牲。
第三層: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圍殲戰(zhàn)獲得了徹底的勝利。我們埋葬了郝副營長。
②我們看一看這三層哪一層是主要的,哪層是次要的?為什么這樣說?
(第一層是主要的,第二、三層是次要的。因為第一層主要是圍繞燈光來寫的,主要是通過這一層來表現(xiàn)郝副營長的高貴品質(zhì)的。
那么,我們就把第一層作為重點來敘述,其它兩個層次可以一帶而過。另外,第二層要比第三層多敘述一點。)
③同桌互相敘述。
④指名縮寫,要求同學仔細聽:
a.看一看他敘述的重點是不是很突出。
b.聽一聽他的語言是否很通順。
c.聽一聽他敘述時是不是很有條理,層次很清楚。
d.比一比誰敘述得好。
縮寫示例:
1947年的初秋,我在豫皖蘇平原的沙土集村的一個交通溝里,找到了郝副營長這位著名的戰(zhàn)斗英雄。
他,二十二歲,今晚他要帶領突擊隊員攻破守敵的圍墻,為全軍打開殲敵的道路。
在戰(zhàn)斗打響前,他劃著了一根火柴,借著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舊書上的插圖。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望著圖畫,多么希望將來勝利了,能用上電燈,能讓孩子們在燈下學習。
戰(zhàn)斗打響了,在部隊急于尋找突破口的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他點燃了那本書,為后續(xù)部隊指了路,火光卻暴露了自己。
戰(zhàn)斗勝利了,我們埋葬了他。他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燈光教案【篇6】
設計思想:
《燈光》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二冊第三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通過對一件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來之不易。本文采用倒敘的手法,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敘述過去的事情,結(jié)尾又回到寫燈光。首尾照應,結(jié)構緊湊,文脈相通,含義深刻。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對往事的回憶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調(diào)詳寫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而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作者卻用白描的手法“略寫”,兩次對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對未來來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執(zhí)著的理想。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表達方法上的特點,并結(jié)合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自學能力的學習現(xiàn)狀,教學中,我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機會還給學生。在初讀課文后,通過交流,讓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課文的表達順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課文線索“多好啊”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通過“讀一讀,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的方式,品讀文本,品味“注視”、“憧憬”、“千鈞一發(fā)”等重點詞句,走進郝副營長的內(nèi)心,理解郝副營長的美好憧憬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lián)系,以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受到良好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凹茸x進去,又走出來”是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在教學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的補充與“郝副營長,我想對您說……”的說話訓練,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實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使整堂課圓潤豐滿。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戰(zhàn)地、圍殲、茂密、突擊、殲滅、注視、漆黑、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焦急”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4、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nèi)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簡單的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想象畫面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1課《燈光》。請認真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一邊讀課題,一邊想象畫面,讀出來的感覺會更好。請再讀課題。
3、讀著課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說)
4、燈光,對于我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事物了,生活中隨處可見??勺骷彝踉笀怨P下的燈光卻有著一段感人的經(jīng)歷。
二、理清脈絡,感悟方法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以“燈光”
為題寫了一件什么事?開始吧。(自由讀文)
2、交流讀后的收獲:
①讀了課文,你從課文的結(jié)構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開頭、結(jié)尾寫現(xiàn)實,中間寫回憶部分。首尾呼應、倒敘)
②課文以這樣的表達方式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味“多好啊”,體會美好憧憬
1、課文講述了一位革命戰(zhàn)士為理想而獻身的感人故事。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呢?(板書:多好?。?BR> 2、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快速瀏覽,找找“多好啊”在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每次都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時看到了什么?心里又想到了什么?(課件出示瀏覽要求)
3、匯報交流:(注意說清楚每一次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說的時候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
①(出示天安門廣場燈光圖片)請看,這就是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請你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指名說)
②看到這璀璨的華燈,難怪游人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嘆道:多好?。〈丝?,游人可能想到了什么?(指名說)
③作者由這一聲贊嘆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起他?
第二次
①當時郝副營長看到了什么?一幅怎樣的插圖?(課件出示句子)齊讀。
②郝副營長當時是怎樣看的?“注視”是什么意思?還有哪
個詞也是這個意思?你從“注視”和“沉思”兩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
③是啊,等革命勝利后,孩子們能在明亮的電燈底下讀書,那該多好??!
第三次
①出示句子,齊讀。
②“憧憬”是什么意思?郝副營長在憧憬什么?除了電燈,他還憧憬什么?
③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郝副營長的美好憧憬讀出來。
引讀:郝副營長是在憧憬明亮的燈光,于是,他深情地說:(生讀郝副營長的話)郝副營長是在憧憬幸福與光明,于是,他深情地說:(生讀郝副營長的話)
④如今,他的美好心愿實現(xiàn)了嗎?是的,此時的燈光已不再是“燈光”了,還是指幸福與光明。請再讀課題,這是幸福與光明的象征。
四、走近人物,體會獻身精神
1、為了這句深情的“多好啊”,為了人民的幸福與光明,郝副營長付出了怎樣的代價?(課件出示課文第10自然段)
2、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一刻(一起讀課文第10自然段),讀了這段文字,哪個詞語涌現(xiàn)在你腦海里?
3、說說你對“千鈞一發(fā)”的理解,它在文中指什么時刻?
4、課件出示老師改動后的句子:
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
是您劃著了火柴,
點燃了那本書,
舉得高高的,
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
可是,
火光暴露了您自己,
您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師引讀:讓我們一起把目光定格在那一刻,記住他的英勇壯舉吧。)
5、出示第11自然段
引讀:是啊,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明亮的電燈下學習,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生讀);為了后人能夠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生讀)。
6、孩子們,學到這,你想對這位偉大的戰(zhàn)士說些什么
7、讓我們再次讀課題,記住這位英雄!
五、說先烈故事,拓展升華
1、(音樂起,播放溫馨幸福的畫面)當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時,當我們和爸爸媽媽手牽手在廣場上漫步時,誰又會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樣來的呢?我們又怎能忘記那些曾為今天的幸福而獻身的先烈們呢?你還知道哪些先烈的英雄事跡呢?(生說)
2、補充:董薦瑞、黃繼光的故事(課件出示圖文資料)
3、今天的幸福是無數(shù)的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為此,你覺得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樣做呢?
4、是的,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是對先烈們最好的慰藉。對我們來說,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祖國真的需要我們時,我們能否拋開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能勇敢地站出來呢?就像郝副營長、董薦瑞一樣呢?(留給學生深深的思考)
六、作業(yè)超市
1、電影廣角:觀看一部愛國影片,如《閃閃的紅星》、《狼牙山五壯士》等。
2、課外書屋:閱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劉胡蘭》等革命英雄故事,也可以找來王愿堅的其它作品,如《七根火柴》、《黨費》等讀讀。
燈光教案【篇7】
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多好啊”在文本中多次出現(xiàn),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教學重點、難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中,學習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3、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脈絡,初步感受郝副營長的獻身精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播放節(jié)日里燈光璀璨的景象。
2、讓學生說說看了這些燈光后有什么感想。
3、教師導語引入課文:是啊,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燈光,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我們已經(jīng)離不開燈光。但在六十多年前,有人卻連電燈都沒見過。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根據(jù)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作者。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共同正音。
三、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四、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五、初步感受人物品質(zhì)
1、學習金鑰匙。
2、借鑒金鑰匙中的讀書方法,再讀全文,劃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簡要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
二、提綱契領,抓住重點
(一)學習1-7自然段
1、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回憶?
2、“多好啊!”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快速瀏覽全文,找出相應段落。
3、仔細閱讀1-7,思考:三次“多次啊”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當時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意圖:抓住“多好啊”這句話引導學生有重點地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通過學習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BR> 4、交流反饋。
5、教師介紹背景,重點理解郝副營長說的話,體會他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6、指導朗讀第7自然段。
(二)精讀8-11自然段,體味真情
1、郝副營長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了嗎?快速默讀8-11,哪一節(jié)直接告訴了我們?
2、指導讀第11自然段,引導學生質(zhì)疑:是啊,郝副營長犧牲了,他沒能見到電燈。作為他的戰(zhàn)友,“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3、再讀8-11,思考:郝副營長是怎么犧牲的?他犧牲前發(fā)生了什么事?
4、指名回答。
5、師生合作,分別以作者和郝副營長的身份反復朗讀。
【意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的、多種形式的閱讀能幫助學習理解課文,感受郝副營長無私奉獻勇于獻身這一崇高的人性美。】
7、指導看圖,激發(fā)情感。
圖上郝副營長正高舉著那本燃燒的書。那火光雖然微弱,當在那一刻,卻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部隊前進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輝煌的一刻。
8、激情朗讀10-11自然段:讓我們?nèi)w起立,以無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回顧英雄的壯舉。
(三)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教師范讀。
2、這是課文第幾次提到天安門廣場的華燈?
3、它與開頭是什么關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首尾呼應,點明中心)
4、男女分讀首尾兩段。
5、因為看見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聽到一句熟悉的“多好啊”,作者就想到了曾說過同樣的話,渴望見到電燈,對未來無限憧憬的郝副營長。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6、師小結(jié),激情升華主題。
師:今天的電燈已不僅僅是照明,他裝點我們的城市,美化我們的生活。當我們在燈下學習、工作、漫步時,又怎能不想起郝副營長?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想起郝副營長,我就想起無數(shù)像他那樣的革命先烈。你又想到了誰呢?說說你所知道的“郝副營長”?
2、正是因為無數(shù)個像郝副營長那樣有名或無名的先烈 ,他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交流頒獎詞。
師:忘不了黑夜里跳動的那一星火光,它讓勝利的號角吹響在敵人的陣地。沉沉黑夜擋不住你對幸福的渴望,你深情地點燃無限美好的夢想,照亮了今天光明燦爛的生活。火光中,你毅然挺立的身影光芒四射,如同一盞明燈,你的精神溫暖著每一代中國人的心靈。
【意圖:通過說、寫練習,直接與作品對話,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jié)合的宗旨,引導學生觀察社會、思考人生,進一步為文中人格魅力所感染,教育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做一個樂于奉獻的人。】 板書設計
贊美生活
燈光→多好啊
憧憬未來
珍惜幸福生活
燈光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 讀讀記記“戰(zhàn)地、圍殲、茂密、突擊、殲滅、注視、漆黑、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焦急”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4、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準備:
錄音帶、幻燈片。
教學方法:
讀、思、講、議、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
2.通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詞。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xiàn)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xiàn)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寫的是現(xiàn)在,其余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nèi)容,說說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說一說。再請幾個學生在全班說說,然后組織學生評議。
三、精讀往事部分內(nèi)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nèi)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第一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第二句: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第三句: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第四句: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第五句: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思考,互相討論。
(1)“我”為什么看到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郝副營長注視著那幅圖,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課文的題目是“燈光”,你覺得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嗎?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睂@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發(fā)言,積極討論。)
5.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部分內(nèi)容。
板書設計:
事物——看(燈)
燈光 聯(lián)想——往事
事物——想念 戰(zhàn)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