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yīng)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yīng)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一
在看完《人間失格》這本書后,在翻完它最后一頁時,我坐在藤椅上久久不想動彈。書中曾出現(xiàn)的那一幕幕場景似乎歷歷在目,我無法去續(xù)寫當(dāng)時的那種感受,但絕對不能去忽略掉這種感受給人帶來的震撼。
在近幾年來,讀書似乎變得極為挑剔。那些特別長的故事向來不敢去輕易涉足,一來若是沒有強大的構(gòu)架,那么我是絕對看不下去的;二者說來,干凈的文筆以及明快的敘述風(fēng)格等等,這些都極為重要。但說起來真正讓我對《人間失格》這本書產(chǎn)生閱讀興趣的是,這本傳說特別喪的書竟能長久以來保持著極高的銷量,這點就很不正常,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
自然需要我自己來看看它的內(nèi)容。
……
……
在短短的八十來頁的內(nèi)容中,作者用一種極其荒誕不經(jīng)的手法來描寫出這樣一個大庭葉藏。
他是膽小的,甚至“膽小到連幸福都會感到害怕?!?他是不值得信賴的,因為他從來都是順從別人;他是可憐的,因為上天賦予了他極高的才情,卻最終將他定義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廢人;他是值得憐憫的,因為他活的無比真實,真實到他與這個世界都格格不入;他是高貴的,因為他從來都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多種復(fù)雜性格的人,一個這個世界都拋棄的人,或者他將這個世界拋棄的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彼魺o其事的說道”:我認(rèn)識的小葉,個性率真,為人機(jī)靈,只要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你知道嗎?當(dāng)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懷著怎樣的心緒呢?它無疑是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在千葉縣船橋縣的京都小酒館里面,那么和手札中提到的老板娘最后總結(jié)性的這樣說道。……我認(rèn)識的小葉……我認(rèn)識的小葉,正如書中所說的“:我那無法向任何人訴苦的孤獨氣味,卻被很多女性憑借本能而嗅出……”
這位京都小酒館的老板娘便是其中的一位,而縱觀大庭葉藏的一生,自童年時代到他的暮年時代,也就截止到二十七歲那年,在這短短的幾年生活中,他仿佛活了一個世紀(jì)那么久,內(nèi)心永遠(yuǎn)處于激烈的矛盾和不斷自我同化的過程,他試圖將自己這種仿佛與生俱來的孤獨徹底消隱在幸福的生活中,但最終還是無法做到這點,因為他連這幸福都感到莫名的恐懼和渾身打顫,緊接著還是隱退在自己熟悉的黑暗中。這黑暗或許就是他嘴里說的光明,正如他自己在文中所提到的關(guān)于反義語的概念,黑暗的生活或許對于大庭葉藏來說才是真正的生活,而釋放無限光明的生活,便要算是真正的人間煉獄了,這的確是很奇怪且有頹廢的價值觀。
大庭葉藏的人生隨著被老家的哥哥、比目魚以及他的妻子好子送進(jìn)”療養(yǎng)院”而真正結(jié)束,大庭葉藏被醫(yī)生帶著走進(jìn)一間病房,卡擦一聲,大門深鎖,自從他的世界就像他先前曾說的”我要去沒有女人的地方。”
”……沒有女人的地方?!边@句話并不是想表達(dá)大庭葉藏關(guān)于性欲方面的事情,而是直接抨擊揭示他的內(nèi)心真正的生活,在這家“瘋?cè)嗽骸薄谶@棟沒有任何女人,只有男性精神病患者的環(huán)境中,大庭葉藏的生活希望自此全部湮滅。不知道在這里的時候,他還會不會去想”自己會在某個瞬間”被打動的想法,我想是沒有的,因為他的靈魂向來是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此刻更是孤寂的。
“我今年將滿二十七歲,白發(fā)蒼蒼……”
”我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現(xiàn)在的我,稱不上幸福,也算不上不幸……只是一切都將就此流逝。”
這一句句直擊心靈的話語,在讀完后會縈繞在你的頭腦中,就像鬼魂般陰惻惻的感到莫名的心驚肉跳。我在想的是,這樣的一個人究竟算不算一個人,太宰治說他失去了做人的資格,他已經(jīng)算不得一個人的存在了;但太宰治又在后記中借用酒館老板娘的口中緩緩道出”:他是一個天真率性的人……”
……
時間倒推到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點,也就是他人生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節(jié)點。此刻的大庭葉藏因為鐮倉殉情的事情,被高中辭退,住在比目魚的家中,自此與故鄉(xiāng)的家人斷絕聯(lián)系。他是個被世界遺棄的人,完全被遺忘到黑暗的角落里面,沒有人能去拯救他,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辦法做到,因為他向來不會拒絕別人,就像他小時候不知道什么是饑餓感一樣,只是別人認(rèn)為他應(yīng)該是餓了,該是吃些東西了,他便自己也就認(rèn)為該吃些東西了,盡管有時候他不情愿,但還是會笑著往嘴里塞滿東西,因為那些大人看到后可能會很高興,很高興的看到這一幕。
在這段人生階段中,大庭葉藏的認(rèn)識了靜子,他們一起生活在一起,很長時間以后,大庭葉藏聽到茂子叫他爸爸都會感到非常高興,甚至認(rèn)為漸漸融入到了這個世界。
”我想要一個真正的爸爸?!?BR> 有時候,傷害大庭葉藏的不僅僅是鋒利的刀刃、嗚咽冰冷的河水,還是安眠藥、酗酒等等,還有那顆極易受到傷害的脆弱的心,而茂子這句突然冒出的這句話一下子就徹底撕開了大庭葉藏的面具,一下子就像一柄鋒利的刀刃刺入了他早已千瘡百孔的心,徹底將它擊打粉碎。他曾是多么想借助她們的幸福來使得自己漸漸的、緩慢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繼而融入到這個幸福的家庭中。但這一切都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化為泡沫,不復(fù)存在。
在他還在上小學(xué)的時候,他自己為了表現(xiàn)的合群,表現(xiàn)的不表現(xiàn)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而奇怪的想法,他學(xué)會了”搞笑”,他逼真的演技成功的令他在學(xué)校中如魚得水,可是就在某一天的體育課上,竹一走過來對他說”:你這都是裝的。”
我能理解大庭葉藏當(dāng)時的如墜冰窖的感受,那種就像自己表演了很長時間,然后在大家哈哈大笑之后,你最終發(fā)現(xiàn)原來觀眾笑得并不是你那精湛的演技以及搞笑的技能,而是你的裝模作樣,原來大家都知道你就是在表演,類似于皇帝的新裝的荒誕不經(jīng)的表演。
在這個時間,大庭葉藏想要擁抱幸福、熱愛世界,最終他還是無力的擁有這一切,他害怕這幸福的一家人,因為他的加入而變得骯臟不堪,他害怕這幸福會在突然的某個瞬間崩潰瓦解,他害怕?lián)碛羞@幸福,他的本性就是膽小鬼,膽小到甚至連幸福都不敢去擁抱,他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家人,這家幸福的人……
追本溯源,這一切都來源于他童年時代。太宰治開篇說道”:回首前塵,盡是可恥的過往。”這句話一下子便能吸引人的興趣,你難道不想知道究竟是怎樣的人會對自己的一生做出類似的評價。
大庭葉藏的童年生活可謂是良多艱辛,他從小體弱多病,也就造成了他愛幻想的毛病,他的心思細(xì)膩無比,對這個世界的任何事情都有高度的感知。這是上天賦予他的才能,卻是讓他走向地獄深淵的一把鑰匙,正式開啟他的地獄人生。
他認(rèn)為人類的生活難以捉摸。他幻想火車的天橋是裝飾品、幻想地鐵是好玩,但其實到后來才知道其實都是實用品。這些意象都在間接的去想表達(dá)這樣的主題即:真實的生活和幻想的存在、善于惡的交織、光明和黑暗的界限等等。
……
大庭葉藏的一生活的真實無比,他那天賦的才情最終成了他痛苦的來源。他生活中一直以虛假的面具來度過這可悲的一生。他所認(rèn)識到的關(guān)于朋友、幸福、生活等方面,盡是悲觀的方面。雖然看起來讓人驚悸,但的確是具有很高的反思價值。其實就生活而言,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這個世界中充滿了謊言與欺騙,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帶著不同的面具,麻木不仁的行走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外表熱情、笑容滿面,內(nèi)心卻是冷酷無情自私;他們之間雖然以朋友相稱,就像大庭葉藏和掘木一般,相互輕蔑卻又相互來往。直視每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或多或少的找到某些屬于自己的影子,那些躲在內(nèi)心深處黑暗的影子。它就像一面鏡子,將整個世界的黑暗都照亮了,就這樣赤裸裸的暴露在光明之中。
我們不害怕看見黑暗的降臨,我們害怕的是內(nèi)心的黑暗占據(jù)著自己的心靈。就像法國作家雨果說的”: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同時釋放無限黑暗的也是人心?!?BR> 我所希冀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去消除那些隱藏著的黑暗。雖然大庭葉藏就這樣消失在時光的長河中,但我們卻可以跳出這樣一個悲慘的結(jié)局。太宰治就這樣將現(xiàn)實問題赤裸裸的暴漏出來,毫無任何遮攔修飾,但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方案或是道路去走。
這是人心。每個人內(nèi)心的黑暗都不一樣,正如他們所經(jīng)歷的也都千奇百怪,只有靠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解決,這樣我想是最好的方法。直視我們內(nèi)心的黑暗,然后通過我們自己將它徹底從我們心中消除,從而成長為一個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這或許就是太宰治在后記說的”:小葉是一個率真的人,像神一樣的好孩子?!?BR>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會像是太宰治所希冀的,像神一樣的孩子……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二
《十萬個為什么》里有許多深奧的秘密,也有許多常識性的知識,《十萬個為什么》主要講的是生活中的疑問,它還給我們介紹了許多過去的事例,比如:星星為什么會發(fā)光、人為什么會打呼嚕、人為什么會做夢,打蛇為什么要打七寸,鱷魚的眼淚是怎么回事,含羞草為什么會害羞,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產(chǎn)生的,為什么會有月食等等,這些都是平時生活中我們會想到的難題,十萬個為什么讓我了解了生活中的許多知識,這本書不但增長了我的知識還開闊了我的眼界。這是一本科普知識大全,一本令我百看不厭的好書。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它讓我開闊視野,提高學(xué)習(xí)興趣。
以前,我并不了解月亮,總以為月亮上有宮殿、嫦娥和玉兔。讀了這本書后,我才明白:月亮是一顆冷冷清清的,沒有空氣的星球,并不像我想象的哪像美麗,相反,他還有一點令人厭惡。
《十萬個為什么》中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海水為什么發(fā)藍(lán)?為什么會有地震?四季是怎樣形成的?從這些問題中我明白了許多常理,解開了我心中的謎團(tuán)。
《十萬個為什么》中介紹了一些小常識:為什么地震前狗會不停地叫喚?原來狗比人類聽覺高,自然也就聽的遠(yuǎn),聽的聲音小,也能聽見。為什么雨后會有彩虹?為什么“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讓我知道了許多“為什么”。
“大蛇為什么要打三寸和七寸?”書中告訴我們,打三寸,是因為三寸是蛇脊椎骨最容易打斷的地方,打七寸是因為七寸是蛇的心臟部位,如果蛇的心臟被打碎,蛇自然就沒命了。
《十萬個為什么》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它讓我知道世界的許多奧秘,宇宙的龐大;讓我知道了科學(xué)的無窮力量,知識的無窮無盡,豐富多彩。
《十萬個為什么》是一本很棒的書,建議大家讀一讀,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三
早早看完了《人間失格》。做為讀者,被開了上帝視角,對于主人公葉藏,看的過程中一直在怒其不爭。
出生好、惹人喜歡、聰明,你看,這些都是人人想要的,他出生就擁有,怎么就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了這樣了?他的童年,都在看著別人眼色過的,在心里計較在著怎樣才能惹人喜歡,怎樣才能看著乖巧。后來,他不管不顧,隨著自己的想法過了一生。要說他這一生過的好嘛?不好,或者說,這一生過得很丑吧。把人性里的丑都表現(xiàn)出來了,可是,這不正是活出了他自己嗎?我們總是活的很假裝,努力想變成人們所向往的模樣,可是向往的模樣是真的我們嗎?好像并不是,我們總是宣揚自己的善良,自己的無私,自己的偉大,可是陰暗的呢?我們并不愿意承認(rèn),承認(rèn)我們嫉妒、我們自私、我們懶散、我們貪心。
太宰治在書里寫到“我對人們的恐懼,在心底與日俱增蠢蠢欲動著,但在現(xiàn)實里,演技卻日漸成長?!边@是他的成長,也是每一個人的成長。由孩童時的無憂無慮,到成年后的左右顧慮,好像生活少了點真實,我們總能笑,卻不是因為快樂,因為演技,我們需要演戲,我們不敢展現(xiàn)恐懼,總是要在惶惶不安中扮演著冷靜,可又多少人曾躲在自己的天地里悄無聲息地哭泣。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戴上面具,開始學(xué)會演戲,終究逃不了變成這世俗中的一員。我不愿意變成太宰治,一步步看穿自己,一步步走向地獄。我寧愿戴著面具,扮演著自己,終究是一場莫名的荒.唐。
《人間失格》里葉藏很荒.唐,他荒.唐在頹廢、在貪婪、在懶惰、在貪心,這些都太丑了,盡管他落得這般田地,我也不會可憐他。他不懂得掙扎,一味看向深處,一直盯著深淵的人,深淵也在盯著你,他便是被深淵所吞噬的一員。人的強大在于,有自控力,即在誘惑面前,懂得舍取,一味看向人性,卻忽略了人的自控力,最終只是放縱自己掉入這深淵。在書里看到自己,卻又害怕是自己,我知道人的本質(zhì)從來都帶有灰暗色彩的,卻又害怕自己被這灰暗吞噬。要說生活,多去觸碰陽光吧。
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字?BR> 人,是不會自我教授妙諦真言的。我們所能看到的,不過是在歲月的增長中慢慢浮現(xiàn)在眼前的東西罷了。那么多的真知灼見,也不過是在生命的盡頭才能擁有的領(lǐng)悟,這是太宰治的遺作,書的成功大概也是于生命盡頭所留下的傷感,才真正能準(zhǔn)確的表達(dá)我們普通生活中的悲憫吧。
太宰治是什么樣的人,只有書能表達(dá),可悲又可憐的是,他跌跌撞撞的這些年里,終究沒有一個能讓他真正傾訴的人。到頭來回憶人生,也就留下一本書便匆匆離去了。這世間究竟可以消極到什么地步,我們并不知道?!度碎g失格》是個偷窺鏡,讓我們看看消極的人生里,自己這個角色究竟在想什么?
晃眼而來,我自己的生活也不過是平靜,天大的悲傷,突然的狂喜,也不只不過是我自己世界的跳動。持續(xù)的消極,才是最大跌宕。有什么要消極的呢,你不是一直很努力嗎?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四
最近,跟隨閱讀小組的步伐,我閱讀了太宰治先生的《人間失格》。雖說原意本是完成閱讀任務(wù),可不知為何,心似乎是被太宰治的筆尖狠狠地釘在了書上,久久地,沉浸在那個昏暗無光的世界中。它帶給我的負(fù)面情緒,何止一個“喪”字?
聽聞主人公葉藏的原型,就是作者太宰治先生。我于是搜索了太宰治生平,不出我意料的,他的一生的確是跌宕不平,且以悲劇結(jié)尾——五次想要了結(jié)自己,享年38歲。消瘦干凈的臉龐,鼻梁高挺,眉目濃淡相宜,只是這張臉?biāo)坪跤幸粋€敗筆——那對黑眼睛,像一潭深深的死水,安在臉上,一整張臉都似乎暗淡無光。
我似乎能理解為什么這本書使人看來如此痛苦了。主人公葉藏的后半生,他的喜怒哀樂似乎都是系在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似乎也系在別人的喜怒哀樂之中。他沒有了自我,似乎別人叫他活著就活著,別人叫他死他就從容赴死。父母給他的生命一點兒也不重要,可以被別人踐踏也可以為了某個風(fēng)流女子去殉情??捎袥]有想過呢,為什么偏偏只有太宰治能寫出來這種人物,為什么偏偏就是太宰治?
難道因為他是天選之子?上帝就偏要叫他如此才華橫溢?
只有經(jīng)歷過這比地獄更深一層的痛苦,才寫得出如此陰暗得叫人心口疼的文字吧。
何其可悲,所謂的才華橫溢原來是痛苦堆積起來的。人間對他來說不是不值得,而是容不下。他像游走在人世間的孤魂野鬼,拼命尋找自己的歸宿??窗。宕芜淀憣儆谧约菏澜绲拇箝T,最終趕上了一趟末班車。天堂人滿,地獄打烊,一腔的悲傷無處可去,宣泄于筆尖,留給人世我這活過的痕跡。
天堂人滿,地獄打烊,我何去何從。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五
合上了散發(fā)著悲傷的氣息與淚水的《包法利夫人》。美麗、多情的少婦愛瑪在虛榮心的支配下,在不甘平庸的享樂中,在無比的絕望中,在萬般的悔恨中,痛苦地掙扎著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耶和華的天堂里,又多了一只溫順的羔羊。
在入春以來的閱讀、寫作中,我之所以從癡迷的詩歌意象、意境中走出,步入充滿愛恨情仇和生命傳奇故事、情節(jié)、人物中,根本的原因還在于要放下無邊的虛無和幻想,重新?lián)焓捌鹕畹恼鎸?,體驗日子里的美好及快樂。因為我相信謝有順那句話,小說就是對生活場景的還原和復(fù)制。因為我所崇拜的王小波說,小說是可以這樣寫的。因為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小老頭。
當(dāng)每一個生命,每一個飲食男女,從呱呱墜地來到塵世那一刻,兩只光亮,水晶一般的眼睛就對人間充滿了好奇和驚訝,力圖把空無一物的肚皮,填飽塞滿;力圖在一張白紙似的腦袋上,描繪出最為精彩的圖畫;人生不過百年,欲望卻無邊,人們總是企圖趕走內(nèi)心的無知、淺薄、直白,讓自己變得強大、淵博、威猛起來。美麗多情、衣食無憂的包法利夫人愛瑪也不過是凡人一個,享樂主義在她的身上顯露無遺,她的墮落她的死亡與她那不安于現(xiàn)狀的心密不可分。她是一朵鮮艷、誘惑的虞美人,悲哀的命運在前方等待著。
愛瑪出生在富裕的莊園,自由受到修道院的教育,幽閉的生活一旦被打開,浪漫的情調(diào)就會像塞納河水奔騰不止。
分析包法利夫人墮落的原因,我這個行政管理系畢業(yè)的學(xué)生想從社會學(xué)的角度來驗證一下。試想我們每一個人在從自然人轉(zhuǎn)化為社會人、有用人的漫長過程中,不外乎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等等這些基本生理需求的追求,與此同時,在滿足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之外,人們開始了精神層面的追求,讀書、學(xué)習(xí)、交流等等。加之人是能夠思考高級動物,在加上出身、血型、性格、生長環(huán)境、教育程度的存在,角色體現(xiàn)、角色互動,為自身的社會化豐富了許多,譬如是在當(dāng)今這個二十一世紀(jì),互聯(lián)網(wǎng)極為發(fā)達(dá)的地球村,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遍地是低頭蟻族,扣扣聊、微信聊、公眾號、頭條玩、抖音玩、火山小視頻等手機(jī)娛樂至死的時代,傳統(tǒng)的紙質(zhì)媒體、讀物交流、學(xué)習(xí),已經(jīng)退居到幽暗偏僻的角落,自己卻如一位民國社會的藍(lán)袍先生,獨坐斗室,耐得住萬般的寂寞與孤獨,嚼菜根、啃“磚頭”,苦辣酸甜、悲歡咸淡,自我感知。宋朝皇帝說: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入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回過頭來再談?wù)劙ɡ蛉?,這位可悲的美少婦的命運。愛瑪生長在十九世紀(jì)的法國鄉(xiāng)村貝爾托,父親魯俄老爹是位莊園的主人,殷實的家庭為天真浪漫、美麗多情的女兒提供了衣食無憂、富于幻想的童年少年生活。
一次魯俄莊主病了,于是身著飄逸藍(lán)袍的愛瑪姑娘有幸被年輕的鄉(xiāng)醫(yī)包法利邂逅。愛瑪姑娘纖細(xì)的指甲,明亮的眼睛,烏黑的睫毛,瀑布般的頭發(fā),紅撲撲的臉蛋兒,給已婚的包法利留下了驚鴻一瞥。好事成巧,又過了沒多久,包法利的第一位老婆,二手女人,四十多歲的寡婦愛洛伊絲在家被公婆氣死了。年輕、漂亮、單純的愛瑪姑娘便在父親魯俄老爹的的極力撮合下(魯俄老爹對包法利醫(yī)生能夠治好自己的病,非常感謝,對年輕的鄉(xiāng)醫(yī)十分看好、器重),成為了真正的包法利夫人(這是一樁標(biāo)準(zhǔn)包辦的婚姻)。
婚后的愛瑪應(yīng)該是幸福,美滿的,怎奈丈夫包法利是個老實本分、沉默寡言、不會哄自己女人的男人,他早出晚歸不斷出診給患者治病,時間長了便冷落了家中的小美人。愛情需要不斷保鮮,二婚男人包法利的欠缺讓心比天高、愛慕虛榮、不甘平庸的妻子愛瑪感到生活的孤獨、乏味,整日一副抑郁寡歡的樣子,叫人見了十分心痛。為了滿足妻子向往美好生活的欲望,包法利醫(yī)生便離開居住的道斯特搬到了較為熱鬧繁華、熱鬧的永維鎮(zhèn)。
以上這些是小說的第一部分,故事的開端。接下來福樓拜進(jìn)入了故事的發(fā)展、高潮部分的敘述。
包法利夫人在永維鎮(zhèn)在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先后認(rèn)識了藥店老板奧梅、布商件高利貸商勒樂、見習(xí)生萊昂、有錢的主兒羅多爾夫,就是這幾位小鎮(zhèn)上的頭面人物徹底改變了愛瑪?shù)纳?,萊昂是大學(xué)生風(fēng)流倜儻、羅多爾夫是情場老手、獵艷專家,沒有多久愛瑪就背丈夫包法利先后與他們在自己的家庭后院頻頻幽會,幾番外出私奔,愛瑪風(fēng)流成性、夜不歸宿、淫欲、揮霍無度,商人勒樂有機(jī)可乘,主動上門送衣服、布料、胭脂、梳妝臺、沙發(fā)、帷帳等等一切生活用品。最后愛瑪手頭虧空甚至賣了自己家的土地,勒樂的自私、奸詐、多謀,唯利是圖,步步為愛瑪設(shè)圈套,甚至讓她把整個房產(chǎn)做了抵押,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羅多爾夫是個裙釵堆里的老搶手老司機(jī),是個喜新厭舊、無情無義的家伙,最后擯棄了愛瑪,萊昂是個外邊斯文,內(nèi)心虛偽懦弱的家伙,迫于自己的名聲迫于家庭的阻擾,斷然離開了愛瑪,包法利夫人最終被他倆推上了債臺高筑、走投無路的地步。
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尾,愛瑪面對上門的公證人,無奈之余只好重新求救于萊昂和羅多爾夫,一個避而不見,一個冷酷無情、見死不救,絕望之余的愛瑪、包法利夫人跑到藥店老板奧梅的儲藏間,吞食了白色的粉末砒霜后,回到家中,躺在自己的床上,悔恨之余,只有等待死亡。
尤其在對服毒后的包法利夫人愛瑪最后死亡過程的描寫中,作者細(xì)膩、真實的文筆深深觸痛了閱讀的神經(jīng),死亡是多么的可怕,多么地恐懼。譬如,書在第三百零一頁寫道:
她的胸脯立即開始急劇起伏,舌頭完全伸到嘴外,眼珠子亂轉(zhuǎn)。像兩盞玻璃燈,漸漸變暗,最終熄滅。
朗朗晴天吆暖洋洋,
小妞兒相思心癢癢。
愛瑪像一具中了電的尸體,一下子坐了起來,頭發(fā)散亂,兩眼發(fā)直,嘴巴張開。
鐮刀割麥喲忙又忙,
麥穗穗散落田壟上。
我的小蘭喲彎下腰,
拾麥穗一個不漏掉。
“瞎子”愛瑪叫道。
她笑起來。那是一種兇惡、瘋狂、絕望的笑。她似乎看見乞丐那張丑陋的臉,像一個嚇人的怪物,揚起在永恒的黑暗中。
這天起喲起了大風(fēng),
她的短裙沒了蹤影!
一陣抽搐,愛瑪?shù)乖谌靿|上,大家圍攏過來,她已經(jīng)咽了氣。
這就是包法利夫人的死亡。一絲惋惜、哀傷襲上心頭。我不得不佩服一代文學(xué)大師的絕妙文筆,場景、人物、民謠相互襯托,象征、寓意不言自明。
最為讓人惋惜而感到驚訝的是作者福樓拜在處理故事的結(jié)尾時,讓包法利醫(yī)生遇到了自己的情敵、殺死自己可愛妻子的羅多爾夫,尷尬之余,懦弱的鄉(xiāng)村醫(yī)生沒有與之搏命,為妻子復(fù)仇,而是說出了這樣的話,
我不怨恨你!
錯在命運!
一篇舉世矚目的文學(xué)作品就這樣結(jié)束了,讀者在看到愛瑪墮落、死亡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位法國男人遲鈍懦弱、委曲求全的性格。
讀罷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我佩服居斯塔夫細(xì)膩的敘事語言天才,文筆流暢、簡潔凝練、意境唯美富有詩意,環(huán)境烘托、故事情節(jié)、人物心理的描寫刻畫逼真到位,富有個性、人性,在純自然純客觀主義基礎(chǔ)上,福樓拜通過自己獨特的敘述角度、敘事方法,伏筆、銜接等藝術(shù)技巧,無情地揭露了十九世紀(jì)的法國社會現(xiàn)狀,批判了貴族、教會的冷漠、無情,是對法國社會真實生活的很好復(fù)制與再現(xiàn),讓讀者在閱讀中認(rèn)知、辨明了愛情的本質(zhì)、家庭的內(nèi)涵,檢驗了善良與虛偽的人性,其文學(xué)藝術(shù)價值和社會道德價值,歷史、讀者將會作出公正的評判。
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尤其是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一門綜合性的高超手藝,是一項十分艱辛、費神的腦力勞作,它涉及、檢驗著作者的學(xué)識、修養(yǎng)、生活積累和思想、藝術(shù)價值觀,而福樓拜的這部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開啟了新小說創(chuàng)作的先河,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司湯達(dá)(心理分析小說《紅與黑》的作者)、喬伊斯(《尤利西斯》意識流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的一座豐碑,個人認(rèn)為是至今為止寫的最好小說。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六
《源氏物語》這部影片改編自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氏部的同名作品《源氏物語》。影片擷取了原著中的大部分情節(jié),也充分還原了原著中的美學(xué)價值以哀動人、以悲感人。
《源氏物語》講述日本平安王朝時期,一個降為臣籍的皇子光源氏,他母親死得早,從小缺失母愛的他,長大后無心仕途,酷愛拈花惹草,一生與愛情糾纏不清,卻一生不可得。
影片極力將人物置身于美侖美奐的畫面中:潔白的櫻花,如水的月空,華麗的服飾無不給觀影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
一個影片,兩條線:紫式部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光源氏生活的故事中的世界。兩條線相互交織構(gòu)成了影片戲劇化的沖突。
女人似水如花
光源氏第一次見到藤壺是在桐壺帝與她出游時,那一瞥,目光便定格在她身上了:穿著繡有雙飛蝶的羅裙,淡搽脂粉,悠閑恬靜,散發(fā)著天然的風(fēng)韻;那盈盈含笑倚風(fēng)立于帝王旁的她猶如一朵嬌艷的桃花……
這撩動著她情思的女子的出現(xiàn),成了他一生寄情于女人的風(fēng)流符號。
“女人是水做的”,水的柔美包容了一切。她們展盡千般風(fēng)情:或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或丁香笑吐嬌無限;或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為的是在光源氏心上留下一點痕跡,但男人的移情,有多少兩情相悅,有多少纏綿繾綣,都已在清冷的月光里成為傷感的回憶。
夕顏是女子亦是花,在夜間無聲盛開又無聲凋謝,是種悲哀的花、無言的痛。可她卻在這樣短暫的生命歷程內(nèi)綻放出唯美,那一瞬間的耀目是不可忽視的。
電影的主旨由此確立:女人在如夢如幻的人生里,用悠悠女人味展現(xiàn)著萬種風(fēng)情。女人似花、花似夢,夢醒、花謝。生命隨著飄忽不定的情,往往于最絢爛之時零落,宛若櫻花一般,隨著天際一縷華麗墜落,留給世界的是一種死亡之內(nèi),生命之外的唯美。
光源氏的悲劇
盧梭說:“人生而是自由的,他卻無往不在枷鎖中?!?BR> 光源氏的一生都擺脫不了一個“情”字,他有濟(jì)世之才,卻只流戀花叢。他的用情不一,給了愛她的女人致命的一擊,甚至葬送美好的生命。
從小母愛的缺失,讓他有一種錯覺:希望從更多的女人身上獲得愛,來彌補心中的缺憾??伤?,這些都是有情感、有靈魂的女人,不是毫無知覺的一件件玩偶。他渴望愛,卻不懂守候這份愛,這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些女人的悲哀。
光源氏與藤壺的亂倫之戀,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訴說的哀,明知這種感情是不道德的,但彼此的喜愛之情,不能夠壓抑,就是一種哀。但拋開道德層面,那種無法掩抑的愛恰如淤泥中的蓮花一般,妙不可言。從側(cè)面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悲劇之美。
尾聲
影片結(jié)尾光源氏與紫式部于一片朦朦的夜空下不期而遇。光源氏覺得是紫式部故事里的世界在折磨他,讓愛離他而去。紫氏部一句“你招惹眾多女人,就需要付出與這些幸福同等的血淚”此世即我世。至此,現(xiàn)實世界和故事中的世界又重合了。
我們卻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種悲劇力量的存在:那種傷痛是歷久彌新的,并且是沉積久遠(yuǎn)的。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一
在看完《人間失格》這本書后,在翻完它最后一頁時,我坐在藤椅上久久不想動彈。書中曾出現(xiàn)的那一幕幕場景似乎歷歷在目,我無法去續(xù)寫當(dāng)時的那種感受,但絕對不能去忽略掉這種感受給人帶來的震撼。
在近幾年來,讀書似乎變得極為挑剔。那些特別長的故事向來不敢去輕易涉足,一來若是沒有強大的構(gòu)架,那么我是絕對看不下去的;二者說來,干凈的文筆以及明快的敘述風(fēng)格等等,這些都極為重要。但說起來真正讓我對《人間失格》這本書產(chǎn)生閱讀興趣的是,這本傳說特別喪的書竟能長久以來保持著極高的銷量,這點就很不正常,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
自然需要我自己來看看它的內(nèi)容。
……
……
在短短的八十來頁的內(nèi)容中,作者用一種極其荒誕不經(jīng)的手法來描寫出這樣一個大庭葉藏。
他是膽小的,甚至“膽小到連幸福都會感到害怕?!?他是不值得信賴的,因為他從來都是順從別人;他是可憐的,因為上天賦予了他極高的才情,卻最終將他定義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廢人;他是值得憐憫的,因為他活的無比真實,真實到他與這個世界都格格不入;他是高貴的,因為他從來都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多種復(fù)雜性格的人,一個這個世界都拋棄的人,或者他將這個世界拋棄的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彼魺o其事的說道”:我認(rèn)識的小葉,個性率真,為人機(jī)靈,只要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你知道嗎?當(dāng)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懷著怎樣的心緒呢?它無疑是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在千葉縣船橋縣的京都小酒館里面,那么和手札中提到的老板娘最后總結(jié)性的這樣說道。……我認(rèn)識的小葉……我認(rèn)識的小葉,正如書中所說的“:我那無法向任何人訴苦的孤獨氣味,卻被很多女性憑借本能而嗅出……”
這位京都小酒館的老板娘便是其中的一位,而縱觀大庭葉藏的一生,自童年時代到他的暮年時代,也就截止到二十七歲那年,在這短短的幾年生活中,他仿佛活了一個世紀(jì)那么久,內(nèi)心永遠(yuǎn)處于激烈的矛盾和不斷自我同化的過程,他試圖將自己這種仿佛與生俱來的孤獨徹底消隱在幸福的生活中,但最終還是無法做到這點,因為他連這幸福都感到莫名的恐懼和渾身打顫,緊接著還是隱退在自己熟悉的黑暗中。這黑暗或許就是他嘴里說的光明,正如他自己在文中所提到的關(guān)于反義語的概念,黑暗的生活或許對于大庭葉藏來說才是真正的生活,而釋放無限光明的生活,便要算是真正的人間煉獄了,這的確是很奇怪且有頹廢的價值觀。
大庭葉藏的人生隨著被老家的哥哥、比目魚以及他的妻子好子送進(jìn)”療養(yǎng)院”而真正結(jié)束,大庭葉藏被醫(yī)生帶著走進(jìn)一間病房,卡擦一聲,大門深鎖,自從他的世界就像他先前曾說的”我要去沒有女人的地方。”
”……沒有女人的地方?!边@句話并不是想表達(dá)大庭葉藏關(guān)于性欲方面的事情,而是直接抨擊揭示他的內(nèi)心真正的生活,在這家“瘋?cè)嗽骸薄谶@棟沒有任何女人,只有男性精神病患者的環(huán)境中,大庭葉藏的生活希望自此全部湮滅。不知道在這里的時候,他還會不會去想”自己會在某個瞬間”被打動的想法,我想是沒有的,因為他的靈魂向來是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此刻更是孤寂的。
“我今年將滿二十七歲,白發(fā)蒼蒼……”
”我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現(xiàn)在的我,稱不上幸福,也算不上不幸……只是一切都將就此流逝。”
這一句句直擊心靈的話語,在讀完后會縈繞在你的頭腦中,就像鬼魂般陰惻惻的感到莫名的心驚肉跳。我在想的是,這樣的一個人究竟算不算一個人,太宰治說他失去了做人的資格,他已經(jīng)算不得一個人的存在了;但太宰治又在后記中借用酒館老板娘的口中緩緩道出”:他是一個天真率性的人……”
……
時間倒推到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點,也就是他人生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節(jié)點。此刻的大庭葉藏因為鐮倉殉情的事情,被高中辭退,住在比目魚的家中,自此與故鄉(xiāng)的家人斷絕聯(lián)系。他是個被世界遺棄的人,完全被遺忘到黑暗的角落里面,沒有人能去拯救他,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辦法做到,因為他向來不會拒絕別人,就像他小時候不知道什么是饑餓感一樣,只是別人認(rèn)為他應(yīng)該是餓了,該是吃些東西了,他便自己也就認(rèn)為該吃些東西了,盡管有時候他不情愿,但還是會笑著往嘴里塞滿東西,因為那些大人看到后可能會很高興,很高興的看到這一幕。
在這段人生階段中,大庭葉藏的認(rèn)識了靜子,他們一起生活在一起,很長時間以后,大庭葉藏聽到茂子叫他爸爸都會感到非常高興,甚至認(rèn)為漸漸融入到了這個世界。
”我想要一個真正的爸爸?!?BR> 有時候,傷害大庭葉藏的不僅僅是鋒利的刀刃、嗚咽冰冷的河水,還是安眠藥、酗酒等等,還有那顆極易受到傷害的脆弱的心,而茂子這句突然冒出的這句話一下子就徹底撕開了大庭葉藏的面具,一下子就像一柄鋒利的刀刃刺入了他早已千瘡百孔的心,徹底將它擊打粉碎。他曾是多么想借助她們的幸福來使得自己漸漸的、緩慢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繼而融入到這個幸福的家庭中。但這一切都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化為泡沫,不復(fù)存在。
在他還在上小學(xué)的時候,他自己為了表現(xiàn)的合群,表現(xiàn)的不表現(xiàn)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而奇怪的想法,他學(xué)會了”搞笑”,他逼真的演技成功的令他在學(xué)校中如魚得水,可是就在某一天的體育課上,竹一走過來對他說”:你這都是裝的。”
我能理解大庭葉藏當(dāng)時的如墜冰窖的感受,那種就像自己表演了很長時間,然后在大家哈哈大笑之后,你最終發(fā)現(xiàn)原來觀眾笑得并不是你那精湛的演技以及搞笑的技能,而是你的裝模作樣,原來大家都知道你就是在表演,類似于皇帝的新裝的荒誕不經(jīng)的表演。
在這個時間,大庭葉藏想要擁抱幸福、熱愛世界,最終他還是無力的擁有這一切,他害怕這幸福的一家人,因為他的加入而變得骯臟不堪,他害怕這幸福會在突然的某個瞬間崩潰瓦解,他害怕?lián)碛羞@幸福,他的本性就是膽小鬼,膽小到甚至連幸福都不敢去擁抱,他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家人,這家幸福的人……
追本溯源,這一切都來源于他童年時代。太宰治開篇說道”:回首前塵,盡是可恥的過往。”這句話一下子便能吸引人的興趣,你難道不想知道究竟是怎樣的人會對自己的一生做出類似的評價。
大庭葉藏的童年生活可謂是良多艱辛,他從小體弱多病,也就造成了他愛幻想的毛病,他的心思細(xì)膩無比,對這個世界的任何事情都有高度的感知。這是上天賦予他的才能,卻是讓他走向地獄深淵的一把鑰匙,正式開啟他的地獄人生。
他認(rèn)為人類的生活難以捉摸。他幻想火車的天橋是裝飾品、幻想地鐵是好玩,但其實到后來才知道其實都是實用品。這些意象都在間接的去想表達(dá)這樣的主題即:真實的生活和幻想的存在、善于惡的交織、光明和黑暗的界限等等。
……
大庭葉藏的一生活的真實無比,他那天賦的才情最終成了他痛苦的來源。他生活中一直以虛假的面具來度過這可悲的一生。他所認(rèn)識到的關(guān)于朋友、幸福、生活等方面,盡是悲觀的方面。雖然看起來讓人驚悸,但的確是具有很高的反思價值。其實就生活而言,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這個世界中充滿了謊言與欺騙,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帶著不同的面具,麻木不仁的行走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外表熱情、笑容滿面,內(nèi)心卻是冷酷無情自私;他們之間雖然以朋友相稱,就像大庭葉藏和掘木一般,相互輕蔑卻又相互來往。直視每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或多或少的找到某些屬于自己的影子,那些躲在內(nèi)心深處黑暗的影子。它就像一面鏡子,將整個世界的黑暗都照亮了,就這樣赤裸裸的暴露在光明之中。
我們不害怕看見黑暗的降臨,我們害怕的是內(nèi)心的黑暗占據(jù)著自己的心靈。就像法國作家雨果說的”: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同時釋放無限黑暗的也是人心?!?BR> 我所希冀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去消除那些隱藏著的黑暗。雖然大庭葉藏就這樣消失在時光的長河中,但我們卻可以跳出這樣一個悲慘的結(jié)局。太宰治就這樣將現(xiàn)實問題赤裸裸的暴漏出來,毫無任何遮攔修飾,但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方案或是道路去走。
這是人心。每個人內(nèi)心的黑暗都不一樣,正如他們所經(jīng)歷的也都千奇百怪,只有靠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解決,這樣我想是最好的方法。直視我們內(nèi)心的黑暗,然后通過我們自己將它徹底從我們心中消除,從而成長為一個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這或許就是太宰治在后記說的”:小葉是一個率真的人,像神一樣的好孩子?!?BR>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會像是太宰治所希冀的,像神一樣的孩子……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二
《十萬個為什么》里有許多深奧的秘密,也有許多常識性的知識,《十萬個為什么》主要講的是生活中的疑問,它還給我們介紹了許多過去的事例,比如:星星為什么會發(fā)光、人為什么會打呼嚕、人為什么會做夢,打蛇為什么要打七寸,鱷魚的眼淚是怎么回事,含羞草為什么會害羞,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產(chǎn)生的,為什么會有月食等等,這些都是平時生活中我們會想到的難題,十萬個為什么讓我了解了生活中的許多知識,這本書不但增長了我的知識還開闊了我的眼界。這是一本科普知識大全,一本令我百看不厭的好書。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它讓我開闊視野,提高學(xué)習(xí)興趣。
以前,我并不了解月亮,總以為月亮上有宮殿、嫦娥和玉兔。讀了這本書后,我才明白:月亮是一顆冷冷清清的,沒有空氣的星球,并不像我想象的哪像美麗,相反,他還有一點令人厭惡。
《十萬個為什么》中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海水為什么發(fā)藍(lán)?為什么會有地震?四季是怎樣形成的?從這些問題中我明白了許多常理,解開了我心中的謎團(tuán)。
《十萬個為什么》中介紹了一些小常識:為什么地震前狗會不停地叫喚?原來狗比人類聽覺高,自然也就聽的遠(yuǎn),聽的聲音小,也能聽見。為什么雨后會有彩虹?為什么“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讓我知道了許多“為什么”。
“大蛇為什么要打三寸和七寸?”書中告訴我們,打三寸,是因為三寸是蛇脊椎骨最容易打斷的地方,打七寸是因為七寸是蛇的心臟部位,如果蛇的心臟被打碎,蛇自然就沒命了。
《十萬個為什么》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它讓我知道世界的許多奧秘,宇宙的龐大;讓我知道了科學(xué)的無窮力量,知識的無窮無盡,豐富多彩。
《十萬個為什么》是一本很棒的書,建議大家讀一讀,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三
早早看完了《人間失格》。做為讀者,被開了上帝視角,對于主人公葉藏,看的過程中一直在怒其不爭。
出生好、惹人喜歡、聰明,你看,這些都是人人想要的,他出生就擁有,怎么就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了這樣了?他的童年,都在看著別人眼色過的,在心里計較在著怎樣才能惹人喜歡,怎樣才能看著乖巧。后來,他不管不顧,隨著自己的想法過了一生。要說他這一生過的好嘛?不好,或者說,這一生過得很丑吧。把人性里的丑都表現(xiàn)出來了,可是,這不正是活出了他自己嗎?我們總是活的很假裝,努力想變成人們所向往的模樣,可是向往的模樣是真的我們嗎?好像并不是,我們總是宣揚自己的善良,自己的無私,自己的偉大,可是陰暗的呢?我們并不愿意承認(rèn),承認(rèn)我們嫉妒、我們自私、我們懶散、我們貪心。
太宰治在書里寫到“我對人們的恐懼,在心底與日俱增蠢蠢欲動著,但在現(xiàn)實里,演技卻日漸成長?!边@是他的成長,也是每一個人的成長。由孩童時的無憂無慮,到成年后的左右顧慮,好像生活少了點真實,我們總能笑,卻不是因為快樂,因為演技,我們需要演戲,我們不敢展現(xiàn)恐懼,總是要在惶惶不安中扮演著冷靜,可又多少人曾躲在自己的天地里悄無聲息地哭泣。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戴上面具,開始學(xué)會演戲,終究逃不了變成這世俗中的一員。我不愿意變成太宰治,一步步看穿自己,一步步走向地獄。我寧愿戴著面具,扮演著自己,終究是一場莫名的荒.唐。
《人間失格》里葉藏很荒.唐,他荒.唐在頹廢、在貪婪、在懶惰、在貪心,這些都太丑了,盡管他落得這般田地,我也不會可憐他。他不懂得掙扎,一味看向深處,一直盯著深淵的人,深淵也在盯著你,他便是被深淵所吞噬的一員。人的強大在于,有自控力,即在誘惑面前,懂得舍取,一味看向人性,卻忽略了人的自控力,最終只是放縱自己掉入這深淵。在書里看到自己,卻又害怕是自己,我知道人的本質(zhì)從來都帶有灰暗色彩的,卻又害怕自己被這灰暗吞噬。要說生活,多去觸碰陽光吧。
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字?BR> 人,是不會自我教授妙諦真言的。我們所能看到的,不過是在歲月的增長中慢慢浮現(xiàn)在眼前的東西罷了。那么多的真知灼見,也不過是在生命的盡頭才能擁有的領(lǐng)悟,這是太宰治的遺作,書的成功大概也是于生命盡頭所留下的傷感,才真正能準(zhǔn)確的表達(dá)我們普通生活中的悲憫吧。
太宰治是什么樣的人,只有書能表達(dá),可悲又可憐的是,他跌跌撞撞的這些年里,終究沒有一個能讓他真正傾訴的人。到頭來回憶人生,也就留下一本書便匆匆離去了。這世間究竟可以消極到什么地步,我們并不知道?!度碎g失格》是個偷窺鏡,讓我們看看消極的人生里,自己這個角色究竟在想什么?
晃眼而來,我自己的生活也不過是平靜,天大的悲傷,突然的狂喜,也不只不過是我自己世界的跳動。持續(xù)的消極,才是最大跌宕。有什么要消極的呢,你不是一直很努力嗎?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四
最近,跟隨閱讀小組的步伐,我閱讀了太宰治先生的《人間失格》。雖說原意本是完成閱讀任務(wù),可不知為何,心似乎是被太宰治的筆尖狠狠地釘在了書上,久久地,沉浸在那個昏暗無光的世界中。它帶給我的負(fù)面情緒,何止一個“喪”字?
聽聞主人公葉藏的原型,就是作者太宰治先生。我于是搜索了太宰治生平,不出我意料的,他的一生的確是跌宕不平,且以悲劇結(jié)尾——五次想要了結(jié)自己,享年38歲。消瘦干凈的臉龐,鼻梁高挺,眉目濃淡相宜,只是這張臉?biāo)坪跤幸粋€敗筆——那對黑眼睛,像一潭深深的死水,安在臉上,一整張臉都似乎暗淡無光。
我似乎能理解為什么這本書使人看來如此痛苦了。主人公葉藏的后半生,他的喜怒哀樂似乎都是系在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似乎也系在別人的喜怒哀樂之中。他沒有了自我,似乎別人叫他活著就活著,別人叫他死他就從容赴死。父母給他的生命一點兒也不重要,可以被別人踐踏也可以為了某個風(fēng)流女子去殉情??捎袥]有想過呢,為什么偏偏只有太宰治能寫出來這種人物,為什么偏偏就是太宰治?
難道因為他是天選之子?上帝就偏要叫他如此才華橫溢?
只有經(jīng)歷過這比地獄更深一層的痛苦,才寫得出如此陰暗得叫人心口疼的文字吧。
何其可悲,所謂的才華橫溢原來是痛苦堆積起來的。人間對他來說不是不值得,而是容不下。他像游走在人世間的孤魂野鬼,拼命尋找自己的歸宿??窗。宕芜淀憣儆谧约菏澜绲拇箝T,最終趕上了一趟末班車。天堂人滿,地獄打烊,一腔的悲傷無處可去,宣泄于筆尖,留給人世我這活過的痕跡。
天堂人滿,地獄打烊,我何去何從。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五
合上了散發(fā)著悲傷的氣息與淚水的《包法利夫人》。美麗、多情的少婦愛瑪在虛榮心的支配下,在不甘平庸的享樂中,在無比的絕望中,在萬般的悔恨中,痛苦地掙扎著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耶和華的天堂里,又多了一只溫順的羔羊。
在入春以來的閱讀、寫作中,我之所以從癡迷的詩歌意象、意境中走出,步入充滿愛恨情仇和生命傳奇故事、情節(jié)、人物中,根本的原因還在于要放下無邊的虛無和幻想,重新?lián)焓捌鹕畹恼鎸?,體驗日子里的美好及快樂。因為我相信謝有順那句話,小說就是對生活場景的還原和復(fù)制。因為我所崇拜的王小波說,小說是可以這樣寫的。因為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小老頭。
當(dāng)每一個生命,每一個飲食男女,從呱呱墜地來到塵世那一刻,兩只光亮,水晶一般的眼睛就對人間充滿了好奇和驚訝,力圖把空無一物的肚皮,填飽塞滿;力圖在一張白紙似的腦袋上,描繪出最為精彩的圖畫;人生不過百年,欲望卻無邊,人們總是企圖趕走內(nèi)心的無知、淺薄、直白,讓自己變得強大、淵博、威猛起來。美麗多情、衣食無憂的包法利夫人愛瑪也不過是凡人一個,享樂主義在她的身上顯露無遺,她的墮落她的死亡與她那不安于現(xiàn)狀的心密不可分。她是一朵鮮艷、誘惑的虞美人,悲哀的命運在前方等待著。
愛瑪出生在富裕的莊園,自由受到修道院的教育,幽閉的生活一旦被打開,浪漫的情調(diào)就會像塞納河水奔騰不止。
分析包法利夫人墮落的原因,我這個行政管理系畢業(yè)的學(xué)生想從社會學(xué)的角度來驗證一下。試想我們每一個人在從自然人轉(zhuǎn)化為社會人、有用人的漫長過程中,不外乎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等等這些基本生理需求的追求,與此同時,在滿足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之外,人們開始了精神層面的追求,讀書、學(xué)習(xí)、交流等等。加之人是能夠思考高級動物,在加上出身、血型、性格、生長環(huán)境、教育程度的存在,角色體現(xiàn)、角色互動,為自身的社會化豐富了許多,譬如是在當(dāng)今這個二十一世紀(jì),互聯(lián)網(wǎng)極為發(fā)達(dá)的地球村,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遍地是低頭蟻族,扣扣聊、微信聊、公眾號、頭條玩、抖音玩、火山小視頻等手機(jī)娛樂至死的時代,傳統(tǒng)的紙質(zhì)媒體、讀物交流、學(xué)習(xí),已經(jīng)退居到幽暗偏僻的角落,自己卻如一位民國社會的藍(lán)袍先生,獨坐斗室,耐得住萬般的寂寞與孤獨,嚼菜根、啃“磚頭”,苦辣酸甜、悲歡咸淡,自我感知。宋朝皇帝說: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入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回過頭來再談?wù)劙ɡ蛉?,這位可悲的美少婦的命運。愛瑪生長在十九世紀(jì)的法國鄉(xiāng)村貝爾托,父親魯俄老爹是位莊園的主人,殷實的家庭為天真浪漫、美麗多情的女兒提供了衣食無憂、富于幻想的童年少年生活。
一次魯俄莊主病了,于是身著飄逸藍(lán)袍的愛瑪姑娘有幸被年輕的鄉(xiāng)醫(yī)包法利邂逅。愛瑪姑娘纖細(xì)的指甲,明亮的眼睛,烏黑的睫毛,瀑布般的頭發(fā),紅撲撲的臉蛋兒,給已婚的包法利留下了驚鴻一瞥。好事成巧,又過了沒多久,包法利的第一位老婆,二手女人,四十多歲的寡婦愛洛伊絲在家被公婆氣死了。年輕、漂亮、單純的愛瑪姑娘便在父親魯俄老爹的的極力撮合下(魯俄老爹對包法利醫(yī)生能夠治好自己的病,非常感謝,對年輕的鄉(xiāng)醫(yī)十分看好、器重),成為了真正的包法利夫人(這是一樁標(biāo)準(zhǔn)包辦的婚姻)。
婚后的愛瑪應(yīng)該是幸福,美滿的,怎奈丈夫包法利是個老實本分、沉默寡言、不會哄自己女人的男人,他早出晚歸不斷出診給患者治病,時間長了便冷落了家中的小美人。愛情需要不斷保鮮,二婚男人包法利的欠缺讓心比天高、愛慕虛榮、不甘平庸的妻子愛瑪感到生活的孤獨、乏味,整日一副抑郁寡歡的樣子,叫人見了十分心痛。為了滿足妻子向往美好生活的欲望,包法利醫(yī)生便離開居住的道斯特搬到了較為熱鬧繁華、熱鬧的永維鎮(zhèn)。
以上這些是小說的第一部分,故事的開端。接下來福樓拜進(jìn)入了故事的發(fā)展、高潮部分的敘述。
包法利夫人在永維鎮(zhèn)在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先后認(rèn)識了藥店老板奧梅、布商件高利貸商勒樂、見習(xí)生萊昂、有錢的主兒羅多爾夫,就是這幾位小鎮(zhèn)上的頭面人物徹底改變了愛瑪?shù)纳?,萊昂是大學(xué)生風(fēng)流倜儻、羅多爾夫是情場老手、獵艷專家,沒有多久愛瑪就背丈夫包法利先后與他們在自己的家庭后院頻頻幽會,幾番外出私奔,愛瑪風(fēng)流成性、夜不歸宿、淫欲、揮霍無度,商人勒樂有機(jī)可乘,主動上門送衣服、布料、胭脂、梳妝臺、沙發(fā)、帷帳等等一切生活用品。最后愛瑪手頭虧空甚至賣了自己家的土地,勒樂的自私、奸詐、多謀,唯利是圖,步步為愛瑪設(shè)圈套,甚至讓她把整個房產(chǎn)做了抵押,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羅多爾夫是個裙釵堆里的老搶手老司機(jī),是個喜新厭舊、無情無義的家伙,最后擯棄了愛瑪,萊昂是個外邊斯文,內(nèi)心虛偽懦弱的家伙,迫于自己的名聲迫于家庭的阻擾,斷然離開了愛瑪,包法利夫人最終被他倆推上了債臺高筑、走投無路的地步。
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尾,愛瑪面對上門的公證人,無奈之余只好重新求救于萊昂和羅多爾夫,一個避而不見,一個冷酷無情、見死不救,絕望之余的愛瑪、包法利夫人跑到藥店老板奧梅的儲藏間,吞食了白色的粉末砒霜后,回到家中,躺在自己的床上,悔恨之余,只有等待死亡。
尤其在對服毒后的包法利夫人愛瑪最后死亡過程的描寫中,作者細(xì)膩、真實的文筆深深觸痛了閱讀的神經(jīng),死亡是多么的可怕,多么地恐懼。譬如,書在第三百零一頁寫道:
她的胸脯立即開始急劇起伏,舌頭完全伸到嘴外,眼珠子亂轉(zhuǎn)。像兩盞玻璃燈,漸漸變暗,最終熄滅。
朗朗晴天吆暖洋洋,
小妞兒相思心癢癢。
愛瑪像一具中了電的尸體,一下子坐了起來,頭發(fā)散亂,兩眼發(fā)直,嘴巴張開。
鐮刀割麥喲忙又忙,
麥穗穗散落田壟上。
我的小蘭喲彎下腰,
拾麥穗一個不漏掉。
“瞎子”愛瑪叫道。
她笑起來。那是一種兇惡、瘋狂、絕望的笑。她似乎看見乞丐那張丑陋的臉,像一個嚇人的怪物,揚起在永恒的黑暗中。
這天起喲起了大風(fēng),
她的短裙沒了蹤影!
一陣抽搐,愛瑪?shù)乖谌靿|上,大家圍攏過來,她已經(jīng)咽了氣。
這就是包法利夫人的死亡。一絲惋惜、哀傷襲上心頭。我不得不佩服一代文學(xué)大師的絕妙文筆,場景、人物、民謠相互襯托,象征、寓意不言自明。
最為讓人惋惜而感到驚訝的是作者福樓拜在處理故事的結(jié)尾時,讓包法利醫(yī)生遇到了自己的情敵、殺死自己可愛妻子的羅多爾夫,尷尬之余,懦弱的鄉(xiāng)村醫(yī)生沒有與之搏命,為妻子復(fù)仇,而是說出了這樣的話,
我不怨恨你!
錯在命運!
一篇舉世矚目的文學(xué)作品就這樣結(jié)束了,讀者在看到愛瑪墮落、死亡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位法國男人遲鈍懦弱、委曲求全的性格。
讀罷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我佩服居斯塔夫細(xì)膩的敘事語言天才,文筆流暢、簡潔凝練、意境唯美富有詩意,環(huán)境烘托、故事情節(jié)、人物心理的描寫刻畫逼真到位,富有個性、人性,在純自然純客觀主義基礎(chǔ)上,福樓拜通過自己獨特的敘述角度、敘事方法,伏筆、銜接等藝術(shù)技巧,無情地揭露了十九世紀(jì)的法國社會現(xiàn)狀,批判了貴族、教會的冷漠、無情,是對法國社會真實生活的很好復(fù)制與再現(xiàn),讓讀者在閱讀中認(rèn)知、辨明了愛情的本質(zhì)、家庭的內(nèi)涵,檢驗了善良與虛偽的人性,其文學(xué)藝術(shù)價值和社會道德價值,歷史、讀者將會作出公正的評判。
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尤其是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一門綜合性的高超手藝,是一項十分艱辛、費神的腦力勞作,它涉及、檢驗著作者的學(xué)識、修養(yǎng)、生活積累和思想、藝術(shù)價值觀,而福樓拜的這部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開啟了新小說創(chuàng)作的先河,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司湯達(dá)(心理分析小說《紅與黑》的作者)、喬伊斯(《尤利西斯》意識流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的一座豐碑,個人認(rèn)為是至今為止寫的最好小說。
讀《人間失格》心得體會篇六
《源氏物語》這部影片改編自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氏部的同名作品《源氏物語》。影片擷取了原著中的大部分情節(jié),也充分還原了原著中的美學(xué)價值以哀動人、以悲感人。
《源氏物語》講述日本平安王朝時期,一個降為臣籍的皇子光源氏,他母親死得早,從小缺失母愛的他,長大后無心仕途,酷愛拈花惹草,一生與愛情糾纏不清,卻一生不可得。
影片極力將人物置身于美侖美奐的畫面中:潔白的櫻花,如水的月空,華麗的服飾無不給觀影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
一個影片,兩條線:紫式部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光源氏生活的故事中的世界。兩條線相互交織構(gòu)成了影片戲劇化的沖突。
女人似水如花
光源氏第一次見到藤壺是在桐壺帝與她出游時,那一瞥,目光便定格在她身上了:穿著繡有雙飛蝶的羅裙,淡搽脂粉,悠閑恬靜,散發(fā)著天然的風(fēng)韻;那盈盈含笑倚風(fēng)立于帝王旁的她猶如一朵嬌艷的桃花……
這撩動著她情思的女子的出現(xiàn),成了他一生寄情于女人的風(fēng)流符號。
“女人是水做的”,水的柔美包容了一切。她們展盡千般風(fēng)情:或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或丁香笑吐嬌無限;或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為的是在光源氏心上留下一點痕跡,但男人的移情,有多少兩情相悅,有多少纏綿繾綣,都已在清冷的月光里成為傷感的回憶。
夕顏是女子亦是花,在夜間無聲盛開又無聲凋謝,是種悲哀的花、無言的痛。可她卻在這樣短暫的生命歷程內(nèi)綻放出唯美,那一瞬間的耀目是不可忽視的。
電影的主旨由此確立:女人在如夢如幻的人生里,用悠悠女人味展現(xiàn)著萬種風(fēng)情。女人似花、花似夢,夢醒、花謝。生命隨著飄忽不定的情,往往于最絢爛之時零落,宛若櫻花一般,隨著天際一縷華麗墜落,留給世界的是一種死亡之內(nèi),生命之外的唯美。
光源氏的悲劇
盧梭說:“人生而是自由的,他卻無往不在枷鎖中?!?BR> 光源氏的一生都擺脫不了一個“情”字,他有濟(jì)世之才,卻只流戀花叢。他的用情不一,給了愛她的女人致命的一擊,甚至葬送美好的生命。
從小母愛的缺失,讓他有一種錯覺:希望從更多的女人身上獲得愛,來彌補心中的缺憾??伤?,這些都是有情感、有靈魂的女人,不是毫無知覺的一件件玩偶。他渴望愛,卻不懂守候這份愛,這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些女人的悲哀。
光源氏與藤壺的亂倫之戀,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訴說的哀,明知這種感情是不道德的,但彼此的喜愛之情,不能夠壓抑,就是一種哀。但拋開道德層面,那種無法掩抑的愛恰如淤泥中的蓮花一般,妙不可言。從側(cè)面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悲劇之美。
尾聲
影片結(jié)尾光源氏與紫式部于一片朦朦的夜空下不期而遇。光源氏覺得是紫式部故事里的世界在折磨他,讓愛離他而去。紫氏部一句“你招惹眾多女人,就需要付出與這些幸福同等的血淚”此世即我世。至此,現(xiàn)實世界和故事中的世界又重合了。
我們卻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種悲劇力量的存在:那種傷痛是歷久彌新的,并且是沉積久遠(yuǎ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