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通用7篇)

字號: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一
    “兒子,走啦?!彪S著父母的呼喊,我們上了車,往老家趕去。車上,我瞥見高速路旁的山上有許多人在掃墓,我不禁沉思:清明,對于人們來說真的這么重要嗎?但仔細的看,我發(fā)現人們不是在真正的掃墓,而是在攀比。看,那邊的人燒的是高等的香、名貴的冥紙,用的是質地好的掃把;這邊的人燒的是更高檔的香、冥紙,用的是更漂亮的掃把。這還是真正的掃墓嗎?我望著這些人,有些傷感,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散去,現代的攀比則迅速崛起,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去掃什么墓、祭什么祖呢?
    到了老家,我隨著父母來到祖墳前,開始一系列的祭祖活動。燒香時,我又瞥見有幾戶人家正在掃墓,他們不像我在車上看見的那樣,而是用樸實的用具,真誠的心去掃墓的。我又有些欣慰,畢竟千年傳統(tǒng)還沒有完全散去,還有些殘存在民間里。
    掃好墓,祭好祖,我們又坐車回去。路上,我特地看了一下掃墓的人們,他們正互相指責、謾罵,我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清明,一個佳節(jié),又是一個消退中的佳節(jié),只希望人們能放下攀比心理,做到真正的掃墓、祭祖,千年民族文化才能回到民間。
    下雨了,或許老天也在為人們的行為感到悲哀吧。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二
    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jié)悄然而至。清明節(jié)是憂傷的,正所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jié)又是美好的,畫風盡是“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這是一個祭祀祖先、緬懷先人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節(jié)日。
    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饲榇司埃诮袢粘鞘须m已不太容易見到,但那份心境,卻從歷史古卷里走來,至今從未散去。
    不論是烈士陵園里列隊行禮的中小學生,還是去往城郊公墓路上的堵車長龍,抑或鄉(xiāng)野村頭回鄉(xiāng)上墳的年輕后生,人們都在用行動,共同傳承著這個節(jié)日的厚重深遠。今時今日之清明節(jié),既延續(xù)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悠久歷史,又有著契合當下的別樣內涵。
    盡孝應在親在時,駕鶴去后無意義。清明節(jié),我們要憑吊的,是一份濃稠的相思,要表達的,是一份深深的懷念。只要心靈足夠虔誠,祭祀形式和祭品種類,都不重要,網上祭祖之類也很不錯,一瓣心香,一厄淚酒,足矣。
    悼念親人,讓我們懂得很多,比如你從哪里來,又將往哪里去。追思先人惦念亡者,仍是為了活著的人能夠好好活著。祭奠先人的祭品不是別的,是時時總會記起的淡淡思念;
    悼念先人的方式也不是別的,是更好去愛身邊的親人。
    滿街楊柳綠絲煙,最美不過四月天。在萬物生長的美好春光里,我們慎終追遠,亦催護新生。不妨少一點“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沉重,多一點“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的閑適。
    古人在清明前后的文娛活動,本就豐富多彩,插柳、斗雞、蹴鞠,不一而足,甚至多有“戶外野餐暨相親大會”舉行?,F代人的清明節(jié),假期固然短暫,卻也不應辜負這大好春光。在一年里的季節(jié),就該享受人間最美的春色。
    清明節(jié)滋潤了傳統(tǒng),也記住了鄉(xiāng)愁。邀上親人朋友,賞花踏青,親近自然,已成越來越多人的共同選擇。尤其是,阡陌鄉(xiāng)村此刻正是一派田園風光,氣溫適宜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吸引著來自鋼筋水泥叢林的無數訪客。
    仿佛,那些潛藏在古老文化基因和古詩古詞中的優(yōu)美意境,一瞬間又回到了人們的眼前。這是去不掉的鄉(xiāng)愁情結,也是割不斷的文化記憶。在文化認同與身份認同中,在親近傳統(tǒng)和親近自然中,清明節(jié)讓我們回望了過去,亦找回了自己。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三
    今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jié)”,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將要帶著全校師生的重托,去完成一項重要的使命——“掃墓”,到安康烈士陵園緬懷先烈事跡,悼念烈士英靈。
    走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每個同學都身穿校服,脖子上戴著紅領巾,手上拿著我們親手制作的、將要親手獻給革命英烈的小白花,每個同學都神情嚴肅,沒有了往日的嘻嘻哈哈和調皮淘氣。
    我們踏著沉重的腳步走進安康烈士陵園,每個人都沉默不語,一聲不吭,默默地望著旁邊的花草。穿過花草,向深處走去,只看見一個小廣場的中心有一個高為19.49米的烈士紀念碑,上頭刻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副司令員符先輝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不垂朽”八個大字?!斑@座墓碑為什么要定這么高呢”一個同學發(fā)問。教師回答:“因為解放我們安康最終的、的、最重要的牛蹄嶺戰(zhàn)斗發(fā)生在1949年,這樣做正是為了紀念牛蹄嶺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向革命烈士默哀的儀式開始了,盡管此時此刻天上正在下著傾盆大雨,但每位同學們都全部收起了雨傘,靜靜的低下頭,一聲也不吭,讓那些如斷線珍珠般的雨水流在我們身上,就像我們眼中的淚水一樣盡情的流淌……,此時此刻,時間仿佛凝固了一樣……
    默哀過后,我們便開始自由參觀,有的同學緩緩走向烈士墓地向英烈致以革命少先隊隊禮,有的同學默默地讀著烈士墓碑上英雄事跡,也有同學凝望著烈士的墓悄悄抹淚或送上一朵小白花。
    參觀完烈士的墓地,我們參觀了牛蹄嶺戰(zhàn)斗展覽館,里面記載了牛蹄嶺戰(zhàn)斗的路線圖、戰(zhàn)斗情景,以及革命英雄和先烈的英勇事跡,其中光榮犧牲的符先輝、張孝德、孟俊岐等先烈的光榮事跡尤其令人感動不已。最終我們還參觀了“三線學兵事跡展覽館”,感受到了解放后大西南鐵路建設者的愛國精神和英勇事跡。
    我們要時刻銘記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祖國的建設、人民的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當像烈士那樣撰寫自我精彩的人生,僅有懂得珍惜,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chuàng)造未來,創(chuàng)造完美生活。
    走在回校的路上,大雨依然下個不停,我們大家的心境沉痛不已,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個清明節(jié)真叫我終生難忘啊!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四
    歲月滄桑人雖去,名鑄人間草木香。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舍身取義,矢志不渝,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歷史不會忘記,這座高聳的勝利的豐碑是無數先烈用熱血和頭顱筑就的。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這偉大的五四精神有著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zhí)著,有著范仲淹“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鐵血奔流的崢嶸歲月早已成為往昔,而我們現在則處在和平發(fā)展的新時代。如果說,上世紀的熱血青年選擇了視死如歸剛毅,那當代青年就應該選擇頭懸梁錐刺骨、十年磨一劍的堅韌。
    我們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但我們擁有著相同的華夏炎黃子孫的血液。民族血脈傳承,偉大精神代代相傳,在又一個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我們青年人應該接過先驅們手中的旗幟繼續(xù)前進,去追求心中的理想。
    新時代新青年,我明確了共青團員絕不僅僅是一種所謂的政治標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動力源泉。我們應該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態(tài)度,弘揚與時俱進的學習風氣,開拓與時俱進的局面,爭做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
    我們始終要發(fā)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作用,始終保持先進。不斷增強黨團員意識,不斷學習,缺什么,學什么,用行動、實踐證明自己,用年輕人的激情與熱情去工作、學習。加強團員意識,從學習中、生活上、日常工作上抓起。把團旗飄起來,團徽戴起來;堅持把組織的紀律記心頭,將這一行動經?;?、制度化、規(guī)范化,不斷進取。
    我們應傳承五四的火炬,牢記使命,在其位、謀其政、用其心、盡其力,盡我們微薄之力,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一點一滴去開創(chuàng),一步一個腳印去邁進,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實。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五
    清明,我們都不陌生,我們經常隨大人在每年的清明節(jié)“上墳”“燒紙”等一些活動。人們總是在清明前后祭奠已故的親人,以表對其的尊重與思念。
    不過,我們要祭奠的對象不僅僅是自己的親人,還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的創(chuàng)造者,那些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中華民族的興盛作出重大貢獻的先輩升值因此而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去西路軍瓜州縣最后一站遺址紅軍紀念塔舉行了清明掃墓活動。站在紀念塔前,聽著徐校長講的七十年前紅軍在這里戰(zhàn)斗的事跡。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仿佛我就是七十五年前的紅軍隊伍里的一名戰(zhàn)士,正在為著保衛(wèi)祖國疆土保衛(wèi)祖國人民而浴血奮戰(zhàn)在疆場上……
    再回到現今的生活當中,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少戰(zhàn)士用生命的代價換回來的。所以今天你也可以投稿,我們再次來到紅軍紀念塔前,向革命先烈獻上我們的思念與敬重,獻上我們最真摯的贊歌。
    祭祀先烈,讓我們再翻歷史;祭祀先烈,讓我們不忘國恥;祭祀先烈,讓我們邊恥辱為前進的動力;祭祀先烈,讓我們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祭祀先烈,讓我們更加珍惜美好今天。
    祭祀清明,重要的不是它的過程,而是它的意義。它寄托了我們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對故人的思念之義。它猶如一只船只將我們的思念與敬重帶向遠方……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六
    這個網上祭先烈的網站,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祭先烈的網站。使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事物,特別是那個“不忘先烈拋忠骨,民族復興中華魂!”這個網站。
    從這個網上,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對于先烈評論的留言。我自己也寫了一兩篇。我非常崇敬這些烈士們,是他們,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現在的安寧平靜;是他們,是他們給予了我們新中國;是他們,是他們!犧牲了他們的骨和血,來換取我們這幸福美滿的生活!
    每當我在10月1日的時候,開了電視機,一開場就聽到了主席的話“同志們,你們好!”,這又使我知道了以前烈士為我們新中國付出的勞動與貢獻。
    每當我在三月,總會在中午的時候老師回會跟我們講起今個月是雷鋒月,又接著跟我們講起了雷鋒精神……
    對于先烈們的事跡我都很感動。他們舍己救人,幫助了許多人。網上祭先烈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從中的只是和用心去祭拜這些偉大的先烈們。網上祭先烈變大了我們對先烈們的感謝。雖然他們以不在人世。但是他們做過的事我們都永永遠遠記在心里。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
    守護清明祭英烈感想篇七
    又一個初日的朝陽照在了我們的臉頰,溫暖的陽光照耀我們幸福的生活。綠油油的大樹下留過我們歡快的笑聲,緩緩的小溪上曾流過我們幸福的足跡。
    又是一個清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清明,是我們懷念已故之人日子。假如你站在浩瀚的大山之巔,望現在的中國大地,無比的幸福吉祥就會徘徊在你的心底。看現在的生活,我們可以去歡笑,去快樂,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記住,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先人們用鮮血,汗水來打造的。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曾經都是慘烈的戰(zhàn)場。這里的土地是先人用血汗?jié)补嗟?。他們?yōu)榱藝?,為了尊嚴,為了家人,不惜一切代價反抗侵略者。他們從不怕失去生命,他們心中只有保衛(wèi)國家的信念。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死亡對于戰(zhàn)爭來說,是必然的。很多擁有愛國意志的人,都死在了戰(zhàn)場上,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想到這里,不禁心情激動,大發(fā)感慨。我們佩服那些烈士,他們雖然身軀已經不再,但是他們的精神我們應該去學習。我們同樣都是中國的公民,愛國同樣是我們心中必有的信念。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必須要珍惜如今良好的學習條件,竭盡全力的去拼搏,去學習,去奮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沒有知識,沒有力量是絕對不行的,我們一定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做海洋中的一滴水珠,假如人們都要做海洋中的水珠,那就會成為大海。
    祭奠英雄的鐘聲再次響起,振奮人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