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傳,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教案要組織教材和考慮教學方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多樣化的教案可以使全班學生興趣濃厚,主動性高,我們在撰寫教案之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1
教學目標:
⑴學會復韻母ie、ue和特殊韻母er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⑵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ye、yue。
⑶學習聲母與復韻母ie、ue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
⑸培養(yǎng)觀察和表達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ieueer的音、形、書寫;
2、ye、yue兩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音形。
教學難點:
兩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與兩個復韻母的字形區(qū)別。
養(yǎng)成教學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看圖學拼音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字母卡片、音節(jié)詞卡片、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國”的動態(tài)畫面。(學生學過的聲母、韻母都包含其中)
談話激趣:在拼音王國里,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這兒有幾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來,跟它們打打招呼。(聲母b、p、m、f、d、t、n、l、j、q、x、y、w和復韻母ai、ei、ui、ao、ou、iu從畫面中一躍而出,排成兩排)全班齊讀。
⑵導入:今天,老朋友們還要介紹我們認識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學習復韻母ie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e
⑴學習ie和ye的讀音和四聲。
a、借助圖畫讀準音。
出示圖畫(椰子樹),學生觀察后交流;圖上畫著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關的東西?(如椰汁、椰樹、椰子糖)
學生試讀圖下的ie、ye。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ie、ye的讀音的?(借助圖畫,或是跟哥哥姐姐學的)。教師適時告訴學生:ie是復韻母,ye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它們的讀音相同。
教師示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
學生模仿,交流發(fā)音方法,教師加以梳理、總結。
同桌互讀互檢,教師巡視、指導。
b、借助語言積累鞏固ie、ye的讀音:我們平時說話,什么時候會說到y(tǒng)e(ie)這個音?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c、學習ie、ye的四聲。
小老師按四聲順序領讀。
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⑵學習拼音。
a、談話激趣:小朋友,你們知道ie的聲母朋友有哪些嗎?我們趕緊讓它們見見面吧!出示聲母b、p、m、d、t、n、l、j、q、x。(展示課件)
b、學習上述聲母與ie相拼的音節(jié)。
復習兩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關音節(jié)(帶調),學生練習拼讀。個人輕聲拼讀,同桌互相拼讀,指名拼讀,小老師領讀。
借助音節(jié)發(fā)展語言:從剛才拼讀的音節(jié)中自選一個來說詞語或句子。小組內互相說,指名說。
⑶指導書寫ei、ye。
a、識記字形:ie和ye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們記牢?
b、指導書寫。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復韻母ue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e
⑴學習ue和yue的讀音和四聲。(教學方法、步驟與ie、ye的教學相同)
提示:教師范讀ue后,要引導學生將ue的發(fā)音特點(尤其是口型)與ie作比較,然后讓學生模仿、練讀。
比較ue和ie在字形上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之前,先復習v上兩點省略規(guī)則。
⑵學習拼音。
a、學生看課本,試著拼讀n、l、j、q、x與ue相拼的音節(jié)。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個別指導。
b、展示相關課件,指名拼讀,教師相機指導。
c、出示帶調音節(jié)nue、lu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d、借助音節(jié)發(fā)展語言:從上述音節(jié)中自選音節(jié)說詞語或句子。
⑶指導書寫ue、yue。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自編兒歌或順口溜記牢ie、ue和ye、yue。(例如:“月兒圓,樹葉綠,大家一起吃月餅?!保?BR>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⑴師生問答,復習ie、ue、ye、yue。如教師問:“誰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ye、ye、ye?”
持卡的學生迅速舉起卡片回答:“我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ye、ye、ye?!?BR> ⑵交流課前自編的兒歌或順口溜。
⑶開火車用音節(jié)說詞語和音節(jié)詞和詞語說句子:bie、die、ye、ye、yue、nue、lue、que、jue、xue、you、
二、學習特殊韻母er
⑴學習er的讀音。
a、學生觀察圖畫(耳朵),試著發(fā)音。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
b、交流發(fā)音體會:小朋友在試讀時遇到什么困難?
c、教師范讀,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特殊韻母。學生模仿、練讀。
d、師生合作,小結發(fā)音方法。
e、學生練習。(邊讀邊配以手勢)同桌互讀,教師巡視、指導。
⑵學習er的發(fā)音。
a、按順序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全班齊讀,。
b、用er、er、er分別說詞語或句子,比比誰說得多。
⑶指導書寫er。
學生試寫一遍;師生評議;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上,我也強調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是主人,所以,我還是安排了個別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學生活動的方式,提高參與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游戲設計環(huán)節(jié)上,忽略了可能還有很多孩子并沒會拼讀。這樣,那些還沒讀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拼讀的機會,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注意的,這樣,也避免出現(xiàn)“差生”的情況。
認一認4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理解“東、西、南、北”四個主要方向。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前面“認一認”中學過的10個生字。
多種形式讀
二、學習16個漢字
1、認讀生字中學習過的紅色音節(jié)
小黑板出示: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小黑板出示本課16個生字
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些字是已經(jīng)認識的。教師相機表揚能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學生。
(1)師范讀
(2)學生結合插圖識記字形
(3)檢查讀
3、運用游戲鞏固。
(1)第一組詞語(做游戲識字)
過渡:小朋友們讀得這么好,下面老師請大家玩?zhèn)€送字游戲,根據(jù)老師的動作,找一個字送給我。
a、教師走出教室
指名說,領著大家讀
b、老師出去后進來
學生齊說入,齊讀
c、老師打開燈
指名說:開開火車讀
d、關上燈
指名讀
e、練習用開關說話
我們還可以說開關什么?
(2)第二組詞語(運用動作識字)
a、運用動作識字
看老師做動作找字,和可以說字請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b、多種形式讀
(3)第三組詞語(運用兒歌識字)
過渡:小朋友們學得這么認真,做得這么端正,老師獎勵你們一首兒歌:早晨起床,面對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面是南。(為下文做鋪墊)
a、小朋友們,你知道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嗎?
用手指著東的方向讀東
b、到了傍晚,太陽從哪邊落下?
老師走到西面,學生用手指著西讀。
c、根據(jù)兒歌內容讀南、北
南邊同學、北邊同學拿著南北讀
d、學生比賽讀
(4)第四組詞語(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字)
a、指名前后兩人說說誰在前,誰在后,生拿卡片讀
b、練習說話:我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c、我們回答問題舉哪只手?寫字呢?
d、生舉卡片讀,多種形式讀
4、打亂順序檢查讀
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三、寫音節(jié)
過渡:你們真的和16個漢字交上了朋友,現(xiàn)在自己選三個音節(jié)來寫一寫,比一比誰寫的漂亮。
1、師生同做寫字操
2、寫音節(jié)
3、評價。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2
《望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激發(fā)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fā)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過朗讀訓練,激發(fā)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fā)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學準備:
及輔助活動:賽詩會
四、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入,板書揭題
1、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歌?請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1、明確:讀通全文,劃出不理解詞句,想清解決。
2、學生讀文,自學字詞
3、指名分段朗讀。
4、詞義質疑:清輝:淡雅清純的光輝。 凝望:出神地看 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聯(lián)系課文)云絮:絮,像棉絮的東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臉或人體輪廓剪紙成形。這里指事物的輪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晶瑩:光亮而透明 隱隱約約:看起來不很清 5、存疑: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曠遠”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月亮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書:景比賽想象
3、我們應怎樣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身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進行寫字指導甥瞳仁鎖絮幽欠
2、鋼筆描紅、臨寫。
3、寫近義詞 光點()凝望()驚奇()封閉()
4、抄詞: 清輝流動封銷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閃爍挑戰(zhàn)剪影繪聲繪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學習第一段
1、師讀課文,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地聽,仔細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2、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畫畫出來?
3、學生細讀課文,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哪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蘆蕩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躍
蘆蕩梅林山峰-鍍上花邊
4、學生當場打開畫筆進行繪畫,其它同學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評議。
5、播放第一段錄音(誦讀),再看看同學畫的圖感受意境。
6、看圖,嘗試背誦。
(六)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么會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聰明而又好學體現(xiàn)在哪里? 角色讀511節(jié)。
4、了解詩句意思。
5、指導讀詩、背詩。
6、教師口述,引入情境,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著 “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天比舒暢,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讓我們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反復朗讀,體會意境。
7、小結談話,激發(fā)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七)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板書: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樣想象月亮的?畫出有關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開一次……”
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樣?請聯(lián)系你的生活經(jīng)驗去感受一下。 自由讀句子,指名讀。
3、討論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繼續(xù)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他瞪大眼睛等我們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各有一個這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fā)光?!⊥馍麕缀醪患偎妓鞯鼗卮?。 他繪聲給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xiàn)成地童話故事。
圈出你認為應重讀的詞,讀,品味。 學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讀這一段。
(八)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 (板書:獨坐甲板,展開幻想)
3、啟發(fā)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閉眼。五、聽錄音,展開幻想。
閉眼,現(xiàn)在,你變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導說說幻想中的東西。
(九)游戲輔助,加深理解。
1、第一個活動:看題目,背古詩。
⑴六個詞語各代表一首古詩,請選手選擇。
⑵依次看題目背古詩,背不出可以朗讀。 通過看詩題背古詩,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積累情況。
⑶小結:剛才各組同學都表現(xiàn)不錯,特別是朗讀時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過,剛才的游戲只是個熱身賽,接下來的游戲難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個游戲:給圖畫配古詩。
⑴每個詞語后面是一幅畫,老師已經(jīng)給圖畫配上了一首詩,也請同學們根據(jù)畫面內容來配一首古詩,看看我們配的古詩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圖畫配古詩,并朗讀古詩。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來繪圖畫,配上適當?shù)墓旁姡瑢嶋H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理解情況。
⑶小結:能給圖畫配上合適的古詩,看來同學們不光會背古詩,而且對古詩還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剛才所朗讀的這些詩除了都寫月亮之外,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板書:幽遠的思念)
[通過恬當?shù)男〗Y,揭示了傳統(tǒng)的月亮文學,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5、第三個游戲: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詩人眼中是個寵兒,在其他的藝術家心中也是最為鐘愛的,例如歌曲當中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月亮。
⑴誰來唱幾句有關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們學校合唱隊曾經(jīng)唱過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聽,我們班有好幾個合唱隊員,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的表演。
⑶請同學們說說聽完后的感覺。
⑷我怎么聽著聽著想睡覺呀?請合唱隊員解釋一下。
⑸小結:怪不得聽著聽著,我好像回到了兒時,躺在搖籃里沉沉睡覺,原來月亮確能引發(fā)人無盡的遐想。(板書)
(十)分組合作,借月抒懷。
⒈除了詩、歌曲還有很多種藝術形式可以借月亮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這樣吧,我給大家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學做一回藝術家。
⒉多媒體出示:“現(xiàn)在你是一個藝術家,請你用編歌、寫詩、書法、畫畫、朗誦、寫話等形式通過月亮來表達你的情感?!?BR> ⒊學生匯報,說清楚作品是什么?為什么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
[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賴于主體的親身實踐,在寫詩、畫畫、編歌等實踐中,學生把感知、理解、內化的知識轉化為了運用的能力。
⒋總結全文。
聆聽著同學們的匯報,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靜的詩,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畫,是一段綿長的情,讓我們在《小白船》優(yōu)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領略一下美麗的月景帶給我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
五、教學結束:
作業(yè):
《練習冊》p54、二、三) 收集有關山水的古詩,背一背,準備賽詩會。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管弦樂曲《森林中的鐵匠》,指導學生根據(jù)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感受理解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
2、通過對樂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賞,在理解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隨音樂表演《勞動最光榮》
師:勞動是很光榮的,勞動的形式也很多,打鐵就是其中的一種。古時候,人們使用的兵器、勞動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鐵器都是由鐵匠用手工敲打出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由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譜寫的管弦樂曲《森林中的鐵匠》。
誰能說說管弦樂器包括哪幾種?大屏幕展出
1、初聽
(1)師:很好,下面我們就來完整地欣賞管弦樂曲《森林中的鐵匠》,請大家邊聽邊想,在你聽音樂的同時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a、學生欣賞
b、欣賞后學生自由發(fā)言
(2)師:對,這首樂曲描寫了美麗大森林的景色和鐵匠們愉快打鐵的場面。你能模仿打鐵的動作嗎?
2、復聽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現(xiàn)在請大家更仔細地聽一遍這首樂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為什么?
a、學生欣賞
b、欣賞后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全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音樂比較抒情優(yōu)美,第二部分的音樂比較歡快熱烈。
二、分段欣賞
〈第一部分〉
1、初聽
(1)師:現(xiàn)在我們就先來欣賞第一部分音樂。請大家聽一聽這部分音樂的旋律在速度、力度、節(jié)奏、情緒[出示板書]等方面是怎樣的?描繪了森林早晨怎樣的景色?
a、學生欣賞
b、學生欣賞后自由發(fā)言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 較慢 ; 旋律 平穩(wěn) ;節(jié)奏舒展 ;力度 較弱 ;情緒 優(yōu)美抒情 ]
(2)師:這部分音樂以較慢的速度,舒展的節(jié)奏,較弱的力度,平穩(wěn)且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表現(xiàn)了大森林早晨寧靜祥和的景象。
2、再聽
師:下面就讓我們再來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時的美麗,并且邊欣賞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所描繪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蘇醒了。[放音樂]
3、小結:
剛才,我們仔細欣賞了第一部分樂曲,作曲家用緩慢的速度,舒展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了大森林美麗的晨景。
〈第二部分〉
1、初聽:
(1)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請小朋友聽聽這部分樂曲在速度、節(jié)奏、力度以及情緒方面起了什么變化?第二部分音樂與第一部分音樂有什么不同?這一部分的樂曲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
a、學生欣賞
b、學生欣賞后自由發(fā)言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速度 較快 ;力度 較強 ;節(jié)奏 明快 旋律 跳躍 ;情緒歡快熱烈 ]
(2)小結:
師:第二部分的音樂節(jié)奏明快,旋律活潑歡快具有波爾卡午曲的風格,表現(xiàn)了森林中的鐵匠愉快而辛勤勞動的場面。[出示圖片]
(3)復聽:下面就請大家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用打擊樂器來敲一敲,學做小鐵匠。另外,再仔細聽一聽這一部分的結尾在情緒上起了什么變化?表現(xiàn)了怎樣的場景?
a、學生邊欣賞邊表演
b、欣賞后自由發(fā)言
(4)小結:結尾部分節(jié)奏更緊密,速度更歡快,情緒也更熱烈,表現(xiàn)出鐵匠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喜悅的心情。
問:打鐵是一種很辛苦的工作,為什么鐵匠們卻那么高興,干得那么歡呢?
學生回答
師:說得對,因為勞動是很光榮的,勞動能創(chuàng)造財富,勞動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所以我們要從小熱愛勞動。接下來,就讓我們完整地再次欣賞樂曲,進一步感受樂曲塑造的音樂形象,并且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xiàn)。
三、欣賞全曲
1、欣賞全曲
2、師:誰來說說今天我們欣賞了什么樂曲?欣賞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由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譜寫的管弦樂曲《森林中的鐵匠》,通過欣賞使我們懂得了勞動是很光榮的,我們要從小熱愛勞動。
教學反思:學生們能隨音樂熱情的演奏樂器,節(jié)奏把握的比較準確。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難點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疑
1.用豎式計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談話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分橘子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互動解疑平均分后有時會出現(xiàn)余數(shù)。
1.課件顯示14個橘子畫面。
2.組織小組討論:有14個橘子,如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幾盤?請每個同學用代表橘子的圓片實際分一分,在小組內討論怎樣列出算式,用豎式怎樣表示。
3.全班進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顯示學生的圓片圖,引導學生探究豎式各數(shù)表示的意思及單位名稱的寫法,并進一步認識余數(sh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4÷4=3盤……2個答:可以放3盤,還剩2個。4引導學生認識豎式中:“14”表示把14個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盤放4個,“3” 表示放了3盤強調單位“盤”,“12”表示3盤共12個4×3=12?!?”表示放了3盤后還剩下2個。強調單位:“個”5說明“2”是這個豎式的余數(shù),這2個不能再繼續(xù)往下分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6體驗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三、啟思導疑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 “試一試”。
2.討論:根據(jù)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3.學生獨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1、2、3、4題。
五、總結評價
1.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獲?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5
本單元所選課文都是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課文以敘事為主。人類歷史上,血與火的戰(zhàn)爭屢屢爆發(fā)。戰(zhàn)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閱讀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可以了解歷史,可以看到正義戰(zhàn)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zhàn)爭的罪惡,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兩個極端,可以看到人類毅力、智能、體能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從而獲得有益的啟示。課文有的記敘正義戰(zhàn)爭,如《新聞兩則》《蘆花蕩》;有的譴責非正義戰(zhàn)爭的殘酷,如《蠟燭》《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樂上尉的信》《親愛的爸爸媽媽》。正義和非正義的斗爭中,真善美與假惡丑都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2、知識與能力目標:
積累字詞,復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提高默讀的速度和質量,培養(yǎng)默讀的技能。
3、過程和方法目標:
綜合運用默讀的各種方法,并知道學生自測。在閱讀中引導學生用心感受課文中有特色的語言、感人肺腑的人物、驚心動魄的情景,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
教學設想
1、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是敘事性作品,所以要反復練習記敘文六要素的知識。通過默讀,迅速抓住課文中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了解事件梗概,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加強默讀方法的練習。
3、重視語言的積累、體驗和評價。
4、充分做好綜合性學習以“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準備工作。引導學生提高對戰(zhàn)爭的認識,培養(yǎng)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活動開闊文化視野,增加歷史和文學知識,培養(yǎng)收集、處理資料和信息的能力,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和針對問題闡述自己觀點的協(xié)作能力。首先,向學生介紹幾本關于戰(zhàn)爭圖書或提供有關的網(wǎng)站,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戰(zhàn)爭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或請歷史老師講述有關著名戰(zhàn)例的故事,讓學生從中獲得一定的認識和體會。按照學生的興趣和條件劃分活動小組,設計活動記錄表格。最后,活動的開展要落實到“說”和“寫”上。
5、在教學過程中,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課文簡單介紹
1、毛澤東的《新聞兩則》所報道渡江戰(zhàn)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進攻階段具有關鍵意義的勝利。講讀這篇課文,應該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的有關知識,把握新聞的內容、結構特點,認識人民必勝,反動勢力必敗的歷史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
2、孫犁的《蘆花蕩》敘述一場“英雄的行為”,故事頗具傳奇色彩。講讀課文,應引導學生把握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及環(huán)境特征,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掌握解讀敘事性作品的思路、方法,賞析人物的立體美、真實美,感受環(huán)境描寫的詩情畫意。
3、西蒙諾夫的《蠟燭》,贊美各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年代用血肉凝結起來的情誼。講讀此文,要讓學生了解戰(zhàn)地通訊的特點,把握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揣摩關鍵性語句的豐厚意蘊,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激發(fā)學生消除戰(zhàn)爭、擁抱和平的正義感。
4、雨果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樂上尉的信》中,作者以人類的良知嚴厲譴責本國政府的強盜行為,對中國表達了極大的尊重和同情。老師指導學生自讀,引導學生感受雨果以人類的名義譴責非正義戰(zhàn)爭的罪惡所體現(xiàn)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全人類,為祖國的壯大、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切。
5、聶華苓的《親愛的爸爸媽媽》,記敘作者在南斯拉夫參加的一次悼念活動,再現(xiàn)了半個世紀前一段殘酷的歷史,表達了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呼聲:永遠不要有戰(zhàn)爭了。老師指導學生把握文章四個部分的內在聯(lián)系,理清文章的敘事脈絡,掌握快速準確全面理解文章的能力。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數(shù)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shù)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shù)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2、學生舉例。
3、自己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身邊去發(fā)現(xiàn)除法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展開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8題。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匯報算式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看圖,進一步理解圖意,正確寫出除法算式,重點區(qū)別兩種不同的分法和得數(shù)后面單位名稱的寫法。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9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指名匯報是怎樣計算的?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的思考題。
(1)、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義。
(2)、全班交流匯報。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7題。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完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分后填寫算式。讓學生在獨立寫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讀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豐富的操作活動認識幾分之幾。會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同分母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產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幾。
教學難點:認識分子的含義和幾分之幾與幾分之幾的比較。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一)認識幾分之幾
1、出示:分西瓜場景圖(用圓片代替西瓜)
(1)問:他們一家打算干什么?
(2)教師口述:小紅吃了一塊,媽媽吃了三塊。
問:小紅和媽媽各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同桌說一說
追問:什么是3/8呢?
(3)問:剩下的爸爸吃,那么爸爸吃了多少呢?
追問:什么是4/8?同桌討論一下
(4)師:3/84/8也是分數(shù)(教師板書:分數(shù))
(5)師:今天學的分數(shù)跟我們以前學的分數(shù)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一張正長方形紙,
要求:折成同樣大小的4份,給其中的幾份涂上顏色。
展示交流:你涂的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為什么?
3、出示:一張長方形紙
提問:你能折出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請你折一折,并涂上顏色
學生折一折,涂一涂
展示交流
4、那么,如果把一張紙平均分成10份,涂了2份,是(2/10);涂了3份呢?4份,5份呢?
教師小結:涂了10份中的幾份就是(十分之幾)?
5、出示:試一試
提問: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觀察判斷,同桌交流想法
獨立填寫,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二)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
二、比較大小
1、出示3/5和2/5
提問:3/5和2/5誰大誰???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
小組討論比較方法,全班交流
(1)折一折,涂一涂
(2)推理:平均分成5份,取3份
平均分成5份,取2份
2、練習:出示書本P103第4題
(1)涂一涂,比一比
(2)指明學生介紹自己的作業(yè)。
3、如果沒有圖,你會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嗎?
出示:1/32/34/73/74/95/95/83/8
(1)小組里交流
(2)出示
1/2〇1/4
1/2和1/4分子一樣大,它們相等嗎?
(3)總結方法:分母相同,就看分子。
4、比較大?。?BR> 5/63/62/75/73/52/53/124/129/1001/1001/61/5
(1)和同桌比一比(2)交流
5、出示:3/9<()<8/91/7<()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紅領巾試驗田)這塊地的3/9種了西紅柿,1/9種了茄子,4/9種了青菜。
(1)你知道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交流。
師:還剩下多少?你打算干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除了學習了幾分之幾外,還學了什么?(分數(shù)的比較大?。?BR> 板書設計:認識幾分之幾
1/42/43/44/4
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