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8篇

字號: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1)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yīng)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chǔ),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shè)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shè)計如下:
    一、滲透讀法,自由朗讀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地、專注地、饒有興趣地去讀,促使他們在讀中積極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驗,對所學內(nèi)容的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開門見山,直接揭示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日月潭的傳說》。今天我們接著學習這一課。好故事,得讀出味來。想讀好它,你有什么好辦法?誰來出出主意?生交流: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就像放電影一樣,讓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腦中活起來。這樣,調(diào)動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交流讀故事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易于進入故工作節(jié)之中,提高讀書的效率。
    二、交流感受,整體把握
    在學生津津有味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傾聽。緊接著,教師以“讀故事時,你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難受嗎?緊張過嗎?快樂過嗎?憤怒過嗎?來,一吐為快,有一說一?!闭垖W生暢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與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樂,置身于情境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同時,這也是再次整體把握課文的過程,為下面人物形象的交流作了鋪墊。
    三、突出重點,感受形象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文中語言文字,與文本進行對話,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jié)合本篇課文,關(guān)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文本的語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提領(lǐng)而頓,百毛皆順
    如果“領(lǐng)”的設(shè)計合理、優(yōu)化,可以從根本上克服閱讀教學支離破碎、雞零狗碎的現(xiàn)象,同時也能較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的精神。
    學生了解了課文懂得主要內(nèi)容,對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惡龍,救出日月的過程已基本掌握,所以沒必要再逐段(第3、4、5自然段)讀講。《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我認為,能抓住關(guān)鍵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是這篇課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向?qū)W生提出要求:“你認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樣的人?請默讀第3、4、5自然段,找出重點的詞句來說說你的看法?!币源藶椤邦I(lǐng)”引導學生繼續(xù)挖掘文本資源。
    (二)活化文本,深度體驗
    在整體默讀、圈畫的基礎(chǔ)上,學生進行交流。那這篇課文的每個段落是不是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以為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于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yǎng)其語感。我認為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三四兩個自然段,這樣,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就得到了有效保證和落實。
    交流第一處:“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睆摹巴ι矶觥笨闯鏊麄兊膴^不顧身,見義勇為。
    學生能夠找到這一最能體現(xiàn)人物形象的句子,但就此句講此句,對人物形象的突顯顯然分量是不夠的,而是要把這個放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去體會?!八麄兪窃谑裁礃拥那闆r下挺身而出的呢?”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進而讀好兩個問句“可哪兒去找水性特別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進斧頭和金剪刀呢?”聯(lián)系上文理解“一籌莫展”的意思,展開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會說些什么呢?”通過整體把握,上貫下聯(lián),使學生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實踐活動,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救民于危難之中的高大形象,加深對中心的體會。
    交流第二處:“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從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睆倪@看出他們不畏艱難,勇敢頑強。十二個字“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寫得太簡略了,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太大了:他們是如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克服的?請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積累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交流他們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教師根據(jù)文本的描述創(chuàng)設(shè)四種情境,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面對重重磨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
    四、看圖說話,個性表達。
    我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時有講講這個故事這一項,為了降低難度,也為了幫助學生把故事講得生動精彩,能夠活化課文語言,加進自己獨特的感悟,我設(shè)計了看圖說話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跟大尖哥和水社姐同呼吸共命運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幅幅生動又感人的畫面(出示四幅圖),這些畫面雖然沒有聲音,但這背后又有多少精彩呀!請同學們來給這些畫面配上畫外音,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展開想像。”
    圍繞教學目標設(shè)計教學形式,多媒體畫面的出示,把學生引入了遠古時代,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創(chuàng)設(shè)了情境,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后自然有話可說。
    五、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應(yīng)該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經(jīng)千辛萬苦后還沒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化作兩座大山這樣的結(jié)尾是挺讓人遺憾的,孩子的心理也是這樣。于是我號召學生改一改故事的結(jié)尾,最后應(yīng)該還是要回到“人們重視到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兩座青山,永遠地守衛(wèi)在潭的兩邊。人們?yōu)榱思o念這兩位為民造福的年輕英雄,就把兩座山命名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痹鯓邮勾蠹飧绾退缃悴粻奚?,又要有二座山,看誰說的結(jié)尾既合情合理,又不像原來的那么凄涼。
    這個說的設(shè)計是在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的基礎(chǔ)上誕生的。就像作文訓練只有在學生“情動辭發(fā)”的基礎(chǔ)上進行一樣,閱讀教學中說一段話的介入,也應(yīng)該是在學生有說的愿望下展開。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2)
    一、出示詞語
    漆黑一團降伏翻山越嶺披荊斬棘
    千辛萬苦拯救重見光明
    二、概述課文
    誰能用上其中的詞語說說《日月潭的傳說》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力盡千辛萬苦,讓村民重見光明的故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個傳說故事,齊讀課題。
    三、憑借語言,感受主人公的形象
    1、第二段
    “很久很久以前”——介紹這是傳說常用的開頭
    “漆黑一團”想象漆黑一團,沒有太陽沒有月亮的世界會是什么樣?
    指導朗讀
    2、第三段
    出示兩個問句,指導朗讀
    可哪兒去找水性特別好的人呢?
    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呢?
    “一籌莫展”——聯(lián)系以上的問句,理解“一籌莫展”,人們?yōu)槭裁础耙换I莫展”?
    “挺身而出”——做動作,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會說些什么?
    鄉(xiāng)親們,你們放心!
    3、第四段
    這一段是傳說寫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難讀的部分,請大家自由讀一讀。
    (1)出示“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從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BR>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你想象一下,他們一路上會經(jīng)歷哪些辛苦?
    “終于”表示什么?——表明金斧頭和金剪刀的來之不易。
    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們沒有退縮,屈服,可見他們是怎樣的人?
    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他們的不畏艱難。
    (2)出示“回到潭邊,他倆又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潛入湖底,與兩條惡龍激戰(zhàn)了三天三夜?!?BR>    自由讀,你讀出了什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激戰(zhàn)”“三天三夜”
    一起讀一讀,讀出他們的不怕犧牲,舍己救人。
    (3)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話
    (4)太陽和月亮又回來了,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fù)蘇,你們再來想象一下,現(xiàn)在又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小樹?鳥兒?田野里的稻谷?人們的心情?
    這時,人們會對大尖哥和水社姐說什么呢?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謝謝你們:!
    4、第五段
    世界恢復(fù)了美麗,人們歡呼雀躍。那這個傳說的結(jié)果到底怎樣呢?讀讀課文的第五段。
    5、現(xiàn)在你們知道日月潭名字的來歷了吧?想不想去欣賞美麗的日月潭。
    圖片展示朗讀曾作霖的詩句“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 Zy185.com]
    四、講述故事
    看著美麗的日月潭,讀著這個動人的傳說,我深深地被打動了,讓我們也一起來講述這個動人的傳說吧!講述時要注意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抓住重點詞句。
    五、推薦朗讀
    其實,傳說還有很多,你們可以去找找,讀讀。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里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咱們的祖國可美了,你以前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自由說
    2、師:同學們?nèi)ミ^的地方真不少。我聽說祖國寶島臺灣有一處景點特別美,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點擊課件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簡單歸納并把它們寫在黑板上
    3、師:你們真會提問題?,F(xiàn)在,孫老師就帶著大家一同去日月潭看看,再讀讀課文,相信這些問題你們一定能自己解決。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請各位小旅客系好安全帶,我們的飛機就要起飛了。今天我們前往的`目的地是臺灣省的日月潭,請大家觀看錄象。(課件播放錄象)
    2、師:各位小旅客,剛才看見了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
    3、師:要想欣賞日月潭的美景,我們得來讀讀課文,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解決??凑l最先讀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大聲讀,師相機指導,遇到讀書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及時鼓勵)
    4、檢查讀書情況:
    ⑴開火車讀帶拼音的生字。(有一位學生讀錯,請小老師帶讀后讀對,老師及時給予鼓勵。)
    ⑵指名讀去掉注音的生字
    ⑶指名讀課文中的生詞:
    師:生字寶寶找到了朋友,組成了詞語,你們還認識嗎?讀得正確、大聲的,老師獎勵給他一幅圖,這些圖還能讓你們有一些發(fā)現(xiàn)呢。(指名讀詞,課件隨機出示表示該詞語意思的圖片。如讀到“隱隱約約”時,日月潭就有些模糊)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⑷游戲鞏固識字:摘蘋果。(課件演示)
    ⑸學生選擇一段展示讀,目標是讀得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欣賞美景
    過渡:剛才我們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還認識了不少生字,現(xiàn)在咱們來認真欣賞日月潭的美景。
    1、課件演示填空題:
    日月潭是我國()最大的一個()。那里()(),周圍有許多()。
    生自由讀課文,完成填空后齊讀。
    2、為什么這么美的湖要叫日月潭呢?
    ⑴學生讀課文后用自己的話或者讀課文里的句子回答。
    ⑵比較句子,體會“圓圓的”、“彎彎的”這些表示形狀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①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②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比較后,指導讀,自由練讀,指名讀。
    (引導學生擦去前面提出的兩個問題。)
    3、自由大聲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你認為美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再在4人小組交流:(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全班交流:
    ⑴第三自然段介紹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美景?
    (清晨)
    ⑵你認為哪句寫得特別美,就讀給大家聽聽吧。
    (課件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
    ⑶指導讀:咱們可不能吵醒還在睡夢中的日月潭,試著輕輕地讀一讀。指名讀,比賽讀。
    ⑷歸納學習方法。(讀、畫、讀、交流)
    4、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欣賞日月潭中午的美景:
    全班交流,課件相機演示圖片及句子指導朗讀。
    四、 小結(jié),拓展
    1、師:欣賞了日月潭的美景,你喜歡它嗎?請用一句話贊美它。
    2、咱們的旅行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再抓緊最后一點時間去欣賞一下黃昏時日月潭的美景。(演示圖片)
    3、讀一讀三、四兩段,再仿照它說一說黃昏時日月潭的景色。讀,自由練說,指名說。
    4、今天咱們的收獲真不少,一同欣賞了日月潭的美景??赡銈兊陌职謰寢寘s沒看見,多可惜啊。不過沒關(guān)系,回家后,你可以有感情地讀課文給他們聽;也可以摘抄好詞好句給他們看;還可以當小導游向他們介紹日月潭的風光。如果你還知道祖國其他地方很美,也可以搜集圖片或資料向同學們介紹。
    第二課時
    一、背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
    指名背課文
    二、出示生字詞
    出示卡片:
    日月潭環(huán)境光華島稱隱隱約約倒映建筑仙境
    薄薄的霧清晰朦朧
    三、學習生字詞。
    1、讀生字詞
    (1)指讀(優(yōu)秀生)。
    (2)優(yōu)秀生領(lǐng)讀。
    (3)齊讀,分組讀。
    (4)指讀(差生)。
    2、自學生字,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有些生字要注意指導記準字形。
    筑:竹字頭,下邊是“鞏”字,右邊是幾字加一點,不是“九”。
    3、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4、重點指導
    繞:右上是“戈”,沒有點。與“燒”比較。
    建:里面的筆順是“聿”,外面是“廴”,不是“辶”。
    筑:下半部左邊是“工”,第3筆是提;右邊是“幾”字里面加一點。
    蒙:可用“家”來記,上面把“、”改成“艸”;下面比家多一橫。
    5、指導書寫
    潭:左窄右寬。右上“”字要寫扁一點,右下“早”字寫得短一點。
    建:半包圍結(jié)構(gòu),筆順是先里后外,里邊“聿”的筆順是:聿,外邊是“廴”,不是“辶”。
    繞:左右結(jié)構(gòu),“纟”在格中占位略窄,右邊占位略寬。右上無點,右下是“?!保皇恰霸?。
    6、抄寫生字詞
    四、隨堂練習
    1、補充詞語。
    湖水()風光()()燈光隱()約()樹木()太陽()()的霧
    名()古()()的細雨
    2、聽寫句子。
    (1)湖的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2)湖的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3)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游客。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4)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這個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們稱它為日月潭。(《日月潭》第二段)
    1.結(jié)合朗讀,練習填空。
    學生默讀這一段,找出寫日月潭名字來歷的這三句話,并齊讀。
    然后我出示下列填空題(括號內(nèi)是應(yīng)填內(nèi)容):
    湖的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湖的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通過這個練習,學生對日月潭的形狀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2.詞語增刪,指導朗讀。
    師:把這里的“圓圓的”“彎彎的”刪去,句子還是通順的。那么,能不能刪去呢?為什么?
    生:“彎彎的”不能刪,因為月亮有時候是圓的,有時候是彎的,如果刪去“彎彎的”,就不知道月亮是彎的還是圓的了。
    師:說得有道理??墒翘柨偸菆A的,為什么還要講“圓圓的太陽”呢?你聽老師把用上“圓圓的”和不用“圓圓的”這兩句話讀一讀,你比較一下,哪句話聽起來形象、親切?
    生:有“圓圓的”這句話聽起來形象、親切。
    師:而且,用上“圓圓的”,還能和“彎彎的”對應(yīng),讀起來好聽。下面同學們齊讀這一段時,“圓圓的”“彎彎的”要讀重音,最后一句(第4句)中的“日月潭”也要讀重音。
    3.結(jié)合習題,進行聽寫。
    課文的“思考·練習”第3題要求聽寫本段第2、第3句。在以上教學的基礎(chǔ)上,我及時地對學生進行了聽寫訓練。這樣學生剛學過的有關(guān)日月潭形狀的文字就得到了鞏固,同時日月潭的形狀在他們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下一步指導背誦。此外,課后作業(yè)在課堂上完成,又減輕了學生的課外作業(yè)負擔。
    4.利用簡筆畫,指導背誦。
    為了幫助學生背誦這一段,我用簡筆畫勾出了日月潭的平面圖,然后讓學生看著圖,我再用本段4句話中的一些詞語給學生以提示,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這一段的內(nèi)容和文字,把課文流利地背了出來。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5)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日月潭》。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這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來說說教材?!度赵绿丁肥侨私贪娑昙壪聝缘谌龁卧囊黄v讀課文。本課描繪了臺灣著名風景區(qū)日月潭的風光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們按照作者腳步,去走進這篇課文。首先文中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yōu)美風光;然后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后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yōu)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文中還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站在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我將教學本課的教學主旨確定為:圖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詞句激想象。本課教學時間是本課安排為第二課時,該課時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
    1.鞏固生字詞,理解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積累課后的四字詞語。
    能力目標:
    1.了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里的秀麗風光。
    2.感悟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邊品邊想象那里的美麗景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那里的風光秀麗。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在教法與學法分析的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文本特點,這篇課文詞語豐富,文字優(yōu)美,語言清新,情感濃厚,詞語教學也是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在充分了解課文與學生的特點后,圍繞本課的三維目標,設(shè)計出了本課的教法和學法。教學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了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圖文悟情、理解想象、情感朗讀等方法,這樣,既能鞏固學生語文知識點,又能拓展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點,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
    三、教學過程分析
    我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圖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詞句激想象”為主旨,設(shè)計出了本課的教學流程,共分為四個部分:
    (一)欣賞美景,感知文本
    1.欣賞美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師:今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欣賞一個風光秀麗的地方,這個地方的名字叫《日月潭》。
    2.范讀課文,初步感知日月潭景色的秀麗。
    3.說說感受。想一想,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說說日月潭給你的印象嗎?引出“風光秀麗”。
    設(shè)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激趣,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再由圖到文,和孩子們一起走進日月潭,并引導抓關(guān)鍵詞語“風光秀麗”,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二)圖文并茂,賞析文本
    1.自由讀文,勾畫出描寫日月潭風光秀麗的詞語,學生匯報。
    2.圖文結(jié)合,賞析一、二自然段。
    師:日月潭周圍有哪些風光?出示問題:那里,,周圍有許多。(結(jié)合圖片,理解“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跡”,出示日月潭周圍的名勝古跡圖片。)
    用筆勾畫出日月潭名字的來歷。(理解“湖水碧綠”,感悟“圓圓的、彎彎的”)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與感受,利用直觀的圖片,圖文結(jié)合,幫助理學生理解積累詞語,并采用填空的形式來鞏固文中重要語句,從而有效地感知內(nèi)容并為有感情朗讀打下基礎(chǔ)。
    (三)巧抓詞句,想象文本
    自由讀文。師:日月潭景色真是秀麗呀,日月潭早上、中午和雨天三個不同時候的景色更加迷人,請孩子們自由地讀一讀三、四自然段,看一看,你喜歡哪個時候的風光?
    學生自由匯報,追問為什么喜歡,分別抓住“隱隱約約、清晰、朦朧”三個詞語,可借助圖片,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理解感悟。例如:當學生說到中午的風光時,會問:假如你就是正在日月潭觀光旅游的客人,你會清晰地看到什么?你能看到群山環(huán)繞、看到樹木茂盛嗎?此時此刻,日月潭景色已經(jīng)映入你的眼底,你會說什么?帶上你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吧!當學生說到雨天的風光時,抓住“朦朧”一詞,感受朦朧時候的畫面,出示雨天的風光,這樣的景色又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指導悟情朗讀3.4段。
    讀最后自然段,說說這段講了什么?(理解“風光秀麗、中外游客”)
    設(shè)計意圖:針對二年級學生情況,開始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結(jié)合詞語教學這一重點,巧抓關(guān)鍵詞語,引導他們到文中去體驗、去理解、去感悟,發(fā)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巧妙利用讀與說的“焊接”,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呈現(xiàn)出詞語教學的深度拓展。
    (四)抒發(fā)情感,拓展文本
    1.配樂讀文。師:帶著你對日月潭的贊美,再來讀一讀這篇課文吧!
    2.欣賞完了日月潭秀麗的風光,你想說些什么?
    3.情感升華,拓展文本。(出示地圖)師:由于種種原因,臺灣至今還沒有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臺灣人民每時每刻都在思念著祖國,那里的小朋友也十分想到我們大陸來游玩。此時此刻,你想對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么,請大家用筆寫下來。
    設(shè)計意圖:配樂朗讀,釋放出學生積蓄的情感;談?wù)劯惺?,拓展課文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練練小筆,訓練學生讀寫能力,從而達成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活動”。
    五、板書設(shè)計
    良好的板書是一門教學藝術(shù),為了使教學內(nèi)容更形象精煉的展現(xiàn)給學生,強化知識,促進思維。因此,我在板書設(shè)計上下了功夫,板書如下:
    面對語文課,我們呼吁: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fā)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這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皥D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詞句激想象”這也正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努力追求的吧。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6)
    各位老師:
    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對《日月潭》的教學設(shè)計進行簡單說明。
    一、教材解析:
    《日月潭》是魯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其中,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適合學生閱讀積累;另外,本課還有要求學生認識的9個生字,要求會寫的12個生字,這些生字,大多是學生生活中的常用字。所以,本文難易適度,文質(zhì)兼美,適合此年齡段的學生學習。
    二、方法簡述:
    1、注重積累,綜合提高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有些詩文應(yīng)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所以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在朗讀感悟的基礎(chǔ)上,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段,體會語言的魅力。
    2、隨文識字提高認讀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即達到了識字教學的要求,這里所說的語言環(huán)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彼^“語境識字”就是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語境條件,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輕輕松松識字,快快樂樂寫字。
    如:我將文中要求會認的生字“隱”“筑”“茂”“境”等隨文識字。這種在語境中識字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多種方式感知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學生在認讀生字時,生字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再配上背景中出示的日月潭風光的圖片,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生字的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白植浑x詞,詞不離句”,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學生既知字音、認字形,又能借助語言環(huán)境解字義、明用法,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對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運用多種方法巧記字形
    二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了一年半的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記字的規(guī)律,教師應(yīng)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多樣的識字方法,并引導學生嘗試多種方法識字記形。在教學設(shè)計時,我預(yù)設(shè)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環(huán)”的字形,并通過“熟字換偏旁”的方法將“繞”“燒”“澆”“曉”等形近字進行了分辨,學生還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用有趣的字謎“森林里藏著舊城堡”來識記生字“茂”,既富童趣,又生動形象,直觀易記,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最后,讓學生將課文句子中含有生字的詞語進行替換,借助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進一步理解了詞語中的字義。
    三、目標定位
    根據(jù)課標要求、教材編寫意圖以該學段學生特點,我將課時目標確定為:
    1、認識生字;理解“群山環(huán)繞” “樹木茂盛”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3、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那里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時教學目標清晰明了,讓教師教有方向,學生也能學有所獲。
    四、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突破難點。我們都知道,一說“上課”,學生就進入了嚴肅、拘謹?shù)臓顟B(tài),學習起來就“有板有眼”了。我課前讓學生欣賞美麗的圖片使孩子們放松身心,自然進入一種聊天狀態(tài),也為我們的“無痕教學”打下基礎(chǔ)。
    2、檢查預(yù)習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時采用多種方式檢查學生預(yù)習情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3、隨文識字環(huán)節(jié)意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輕松快樂識字,在前面的方法簡述中我也提到。
    4、交流是檢查學生與文本對話階段性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學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所以我設(shè)計了課堂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5、品讀積累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落實情感目標,熟讀成誦的過程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6、寫字仍是本學段課堂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觀察、書寫、評價的過程使學生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書寫習慣。
    7、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shè)計圖文并茂,即展示了學生的質(zhì)疑(本課學習內(nèi)容),又通過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傊迕嬖O(shè)計簡潔、直觀、內(nèi)容豐富。
    以上就是我對《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的說明,如有不當還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7)
    一、復(fù)習、概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欣賞日月潭的美麗傳說,齊讀課題。
    師:這是一篇傳說,像這樣的課文該怎么學呢? (學生無語)
    師:老師有一秘訣,可仔細聽好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輕聲說)帶著想象讀書。
    師:你聽到了什么?
    生:帶著想象去讀書。(隨后齊讀。)
    師:傳說描繪著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想象,寄托著他們的美麗理想。因此要帶著想象去讀書,去還原,去感受,去體驗。
    板書:想象。
    師: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大家想象力。首先請讀讀詞語,你能讀準確嗎?注意要帶著想象去讀詞,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面,一組詞語就是一個故事。
    出示
    龍吞日月 漆黑一團降伏惡龍 一籌莫展
    挺身而出千辛萬苦 化作青山 永遠守衛(wèi)
    師:讀的真好呀!一組詞語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芫煤芫靡郧?,兩條惡龍吞吃了日月,天地間漆黑一團。人們?yōu)榱私捣鼝糊?,聚在一起商量辦法,一籌莫展。這時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們吃盡千辛萬苦,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殺死了惡龍,救出了日月,他們卻因為吃了龍肉化作了青山,永遠地守衛(wèi)在日月潭的兩邊。
    來,讓我們一起通過讀詞語把這個動人的傳說演繹出來吧。(齊讀詞語)
    二、導讀第一自然段
    師:大家動情的朗讀,把我們都帶到了美麗的去日月潭邊。(播放課件,日月潭圖片) 生欣賞不由發(fā)出驚嘆“哇,真美??!”。
    師:讀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看看課文怎樣描繪這美麗的風光。
    師:作者只用了兩個詞青山環(huán)抱,樹木蔥蘢兩個詞就概括地寫出日月潭的美麗,真是惜墨如金,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
    生讀書。
    師:日月潭不僅風景秀美,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板書:動人
    師:(出示)請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2-5自然段,想一想這個傳說中的什么地方打動了你?把打動你的詞句畫下來,反復(fù)讀一讀你畫下來詞句,再想一想從這些詞句中你讀出了什么。
    三、讀好故事(讀出精彩 讀出想象)
    (一)交流第一處
    讓我們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進行細致地讀書交流。
    出示: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1.理解詞義
    師:把目光再縮小一些,各自讀讀,在這句話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詞語?
    生:“挺身而出”
    師:(邊板書邊追問),“挺身而出”是什么意思?
    生:勇敢地站出來。
    2.理解環(huán)境,讀出想象
    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的呢? (學生自由交流,答到龍吞日月的時候老師順勢導入第二節(jié)。出示:)
    (1)太陽和月亮沒有了,人間會變成什么樣呀?(生活在寒冷中,分不清是白
    天還是黑夜,也沒有吃的糧食)
    過渡:沒有了太陽和月亮,百姓們陷入了無邊的黑暗,看來降伏惡龍已經(jīng)刻不容緩了。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人們想出了什么辦法?
    辦法是有的,可降伏惡龍的人好找么?大家商量了幾天幾夜還是沒有辦法,用書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一籌莫展。
    就在這個時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妖龍。
    這是一條怎樣的惡龍呀?(兇狠、厲害、殘忍)
    大尖哥和水社姐水社姐只是凡人,他們能打的敗妖龍嗎?
    那天晚上,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家里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是誰在和他們爭吵呢? 是他們的老媽媽。
    老媽媽說:孩子,惡龍那么厲害,你們打不過他們的。
    大尖哥和水社姐:
    老媽媽說:固然你們的水性很好,但是到哪里去找金剪刀和金斧頭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
    老媽媽說:就算有了金剪刀和金斧頭,惡龍本領(lǐng)那么高強,你們可是九死一生呀!若是你們回不來了,讓我這個八十歲的老媽媽怎么活呀?
    大尖哥和水社姐:
    師小結(jié):明知此去困難重重,兇多吉少,偏要站出來,不退縮,這就是挺身而出 從“挺身而出”,你讀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樣的人?
    勇敢的人、舍已為民的人、不怕犧牲的人。
    讓我們把對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敬意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拿起語文書,朗讀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
    4.小結(jié)學法
    師:“挺身而出”一詞帶給我們多少豐富的想象!我們品味著詞語、想象著課文情境,感受到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課文還有那些地方讓你感動?。
    交流第二處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從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BR>    師:這句話中的哪幾個詞語讓你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出示:
    生: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
    師:讓我們把目光停留在這些詞語上。讀一讀,
    師:同學們,你知道阿里山是一座怎樣的山嗎?(邊介紹邊出示圖片文字)
    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最高峰達到2600多米。山上樹木茂密、荊棘叢生。
    師:根據(jù)剛才的介紹,再來讀這個詞,“ 翻山越嶺”這都是些什么樣的山嶺?
    生:陡峭、險峻、有懸崖絕壁
    師:攀越山嶺的時候有太陽嗎?四周漆黑一團,能夠照亮的只有兩支火把,他們可能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生:差點摔進山崖,他們抓住了一條枯藤又爬了上來。
    生:火把也可能引來野獸的襲擊。
    師:他們是怎樣戰(zhàn)勝野獸的?
    生:用火把趕走它們,用砍刀砍死它們。帶著想象,讀好這個詞:翻山越嶺
    師:再看第二個詞“披荊斬棘”,“荊棘”是什么樣的植物?
    生:帶刺的植物。
    師:讀了這個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大尖哥和水社姐可能被被荊棘刺得遍鱗傷。帶著想象,讀好這個詞:披荊斬棘
    師:“千辛萬苦”,他們究竟吃了多少苦呢?讓我們展開的想象。
    四周漆黑一團,大尖哥和水社姐舉著火把翻山越嶺,
    也許 也許
    也許也許??他們真是吃盡了千辛萬苦。
    生自由想象后,同桌交流。
    (板書“千辛萬苦”)
    師:就這么三個詞,十二個字,可卻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在整個路途大尖哥和水社姐遇到了無數(shù)的險境,他們是憑借什么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勝了災(zāi)難,化險為夷了呢?(不怕犧牲、堅持不懈)
    在困難面前,大尖哥和水社姐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降伏惡龍,拯救日月。
    師:從“終于”一詞,你讀出了什么呀?(來之不易)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讀出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的精神,讀出我們對他們深深的崇敬之情。
    交流第三處
    1. 鞏固方法,自主學習
    師:金剪刀和金斧頭是拿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能戰(zhàn)勝可怕、兇猛的惡龍嗎?老師想請同學用抓住關(guān)鍵詞語想象的方式自學文章的這個部分,哪些詞語你讓聯(lián)想到了什么?先圈畫出來詞語來,再慢慢地讀一讀想一想。
    “回到潭邊,他倆又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潛入湖底,與兩條惡龍激戰(zhàn)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頭砍死了他們,水社姐用金剪刀剪開了龍肚子,救出了太陽和月亮,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BR>    生自主學習后交流。
    2.交流所得,讀出激戰(zhàn)
    生:我從“冒著”看出不怕犧牲的大尖哥和水社姐。
    生:我從“縱身”讀出他們很堅決勇敢。
    生:我從“三天三夜”知道他們戰(zhàn)斗了很長時間。
    師:三天三夜的激戰(zhàn)啊,他們累不累?三天三夜不眨眼,他們困不困?三天三夜什么也沒吃,他們餓不餓?“三天三夜”,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再困再餓再累,也要--(齊說)降伏惡龍,拯救日月。
    師:展開想象,再讀讀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
    生讀。
    師:多么艱難的尋找,多么的艱險的激戰(zhàn)啊,請同學完整地讀讀這一節(jié)。
    交流第四處
    1.自讀自悟,讀傳情感
    師:故事有一個我們都不愿看到的結(jié)局,輕聲讀讀,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出示: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餓,便用龍肉來充饑。他們吃下龍肉后,身子就一個勁地往上長,轉(zhuǎn)眼間,大尖歌和水社姐就化作了兩座青山,永遠地守衛(wèi)在潭的兩邊。
    學生讀書,
    師:說說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的心里很難過。
    師:你們的心聲,已經(jīng)被變成這兩座山峰的大尖哥和水社姐聽到了,瞧他們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大尖哥和水社姐他們后悔么?想想他們會對我們說些什么呢?
    師:假如還有其它的惡龍,他們還敢不敢吞吃日月。(板書:永遠守衛(wèi))
    師:讓我們讀好這一部分吧:(引讀)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餓,
    生齊讀:便用龍肉來充饑。他們吃下龍肉后,身子就一個勁地往上長,轉(zhuǎn)眼間,大尖歌和水社姐就化作了兩座青山,永遠地守衛(wèi)在潭的兩邊。
    四、走出傳說,認識傳說
    師:為了紀念這兩位為民造福的年輕英雄,人們就把這兩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這個潭叫作日月潭。
    (板書:為民造福。)
    師:將來有一天,你能夠去臺灣,到了日月潭,你一定會看到兩座山,那就是―― (生)大尖山和水社山 你一定想到兩個人,他們是――(生)大尖哥和水社姐。你一定能聽到一個動人的傳說――(生)日月潭的傳說。
    師:這個動人的傳說,不知流傳了多少年,不知打動過多少人,再次完整地讀讀課文,結(jié)合板書想一想,這個傳說真正打動你的是什么?
    生:是大尖哥、水社姐為民造福的精神、不畏犧牲的精神、懲邪除惡的精神。
    師:不僅大尖哥水社姐有這種精神,在我國古代神話及許多的傳說中,都有這樣的人物,他們都有這樣的精神,比如哪吒,
    生:沉香、后羿、夸父、孫悟空??
    師:是的,傳說中的這些人物都有這種精神,他們?yōu)榱巳嗣竦男腋?,不畏艱難險阻,懲邪除惡勇往直前??古代生活在窮苦環(huán)境中的人們借助傳說中的英雄寄托著自己美好的愿望,這種英雄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勞動人民。
    五、拓展
    這則傳說在寶島臺灣廣為流傳,當?shù)剡€流傳著這樣的一則民謠呢,老師把它作了改編。同學們輕聲讀一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它摘抄下來,讀一讀和課文作個比較。
    有個美傳說千秋萬代傳一對好夫妻 勤勞又勇敢
    遠方有惡龍 藏在深水潭紅日被它吞 明月被它咽
    勇敢兩夫妻 匆匆把路趕 饑了餐野果 渴了飲山泉
    攀上九險峰跨過九天澗 踏破九雙鞋 闖過九重(chóng)關(guān)
    斬除兩惡龍 堅守深水潭 化作兩山峰 守衛(wèi)日月潭
    《日月潭》教學設(shè)計怎么寫(篇8)
    【教材簡析】
    《日月潭》這篇課文描繪了臺灣著名風景區(qū)日月潭的秀麗風光。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語感,抒發(fā)感情。進一步體會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感悟并感情朗讀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
    2、想象、體會出日月潭的美。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引入
    1、(課件播放日月潭美麗的風景)
    老師引入:連綿起伏的群山綠樹蔥蘢,在密密層層的枝葉的掩映下,樓臺亭閣,交相輝映。一陣微風吹來,清澈碧綠的湖水蕩起了一圈圈漣漪。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美嗎?這就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日月潭。
    老師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將學生帶入情景,在學生的腦海了呈現(xiàn)了美的畫面。以抒情的氛圍定本課學習的基調(diào)。
    2、讓我們一起到美麗的日月潭去游覽。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默讀課文,圈出生字詞,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
    (看拼音識字、問老師同學識字、識字、聯(lián)系上下文猜字)
    2、同桌同學開展“你追我趕”的識字游戲,互相抽認生字并正音。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chǔ)。老師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幫助識字,使學生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 品讀感悟,體會課文描繪的美景
    1、仔細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⑴指導看圖,理解“群山環(huán)繞、名勝古跡”的意思。你知道日月潭周圍還有哪些名勝古跡嗎?
    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你知道日月潭是什么樣子的嗎?
    2、抽生讀第二自然段:
    ⑴把描寫日月潭樣子的的句子用“──”勾畫出來,自己讀一讀。
    ⑵比較句子:
    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學生通過比較朗讀,感悟到彎彎的月亮似的月潭伴著那圓圓的太陽般的日潭,蒼翠的樹木映襯著碧綠的湖水,使日月潭成為美麗的綠色世界。
    ⑶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選擇學習,共同欣賞美景:
    ⑴師: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各異,表現(xiàn)了不同的特點。你喜歡哪一種美景,你就讀哪一段。
    ⑵學生自由選擇段落學習,和同學交流: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了日月潭此時的美麗?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增加了廣闊的自由度,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nèi)容,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將多種讀書思考方法逐步轉(zhuǎn)化為學生自主閱讀的一種能力。通過互相交流啟發(fā),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⑶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指導學生從“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點點燈光、隱隱約約”這些詞句中感受到日月潭清晨的美景。
    ②理解“隱隱約約”的意思,重點指導把“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點點燈光”讀美。
    “薄薄的霧”讀出霧輕柔飄逸的感覺;“天邊的晨星”讓學生想象掛在遙遠的天邊的星星;“點點燈光”想象在濃密的樹林里透射出的燈光星點;“隱隱約約”讓人感受到所以的景物都若隱若現(xiàn),體會出整個日月潭朦朧的美。
    你能用朗讀表現(xiàn)出這種朦朧的美嗎?抽生朗讀,老師相機指導,自己體會、品讀。
    ⑷交流第四段:
    ①師生共同交流:
    學生談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出為什么喜歡的原因。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理解“清晰、朦朧”等詞語的意思。發(fā)現(xiàn)“清晰”和“朦朧”是一對反義詞。選其中的一個詞練習說話。學生在理解、體會、感悟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如:邀請好朋友讀;和同桌一起讀;表演讀;挑戰(zhàn)讀等。老師相機進行指導,讀出日月潭朦朧的美。
    ②課件展現(xiàn)日月潭不同時候的美景,學生再一次欣賞,老師范讀第三、四自然段:
    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讓學生用心感悟美麗的景色,并加上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而為一,讓學生真正走進課文,親身去體味那如詩如畫的情景。
    ③再一次用自己的朗讀體味美景。
    (配樂朗讀)
    ④你能試著背一段嗎?
    (老師指導,學生練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