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課件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需要認真準備教案課件。只有寫好教案,才能保證完整的課堂教學。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課,筆者費盡心思,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準備今天的“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相信您閱讀本文后會受益匪淺!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歌曲《秋天多么美》旋律優(yōu)美、內(nèi)容生動。歌曲前半部分運用擬人的手法表 現(xiàn)棉桃、稻花、高粱成熟的喜人景象;后半部分通過簡單重復的歌詞和跳躍的旋 律表達人們收獲的喜悅?;顒又欣脠D片幫助幼兒熟悉和記憶歌詞能有效降低附 點音符、跳音、強弱音的演唱難度,讓幼兒在演唱的過程中感受秋收的喜悅心情。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學習用優(yōu)美、歡快的聲音演唱棉桃、稻花、高粱成熟時的豐收景象。
2.能唱準附點音符,用跳音、強弱音表現(xiàn)出歌曲的旋律變化。
3.用聲音、表情、動作表現(xiàn)歌曲,體驗豐收的喜悅心情。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自制與歌曲內(nèi)容相符的圖片(有條件的提供實物棉桃、稻花、高粱,棉桃、稻花、高粱頭飾若干)。
2.活動前請家長幫助幼兒通過多種方式認識秋季的農(nóng)作物。
3.《幼兒素質(zhì)發(fā)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1、交流談話,引導幼兒用歌唱的形式來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1)引導幼兒分享秋天收獲的農(nóng)作物。
(2)鼓勵幼兒通過歌唱來抒發(fā)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組織幼兒學唱歌曲的后半部分“來……來來一一秋天多么美”。教師通過指 揮暗示, 弓丨導幼兒唱出旋律的強、弱,以及弱音部分的跳音感覺。
2、引導幼兒欣賞完整的歌曲,結(jié)合圖片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nèi)容。
(1)教師清唱,幼兒欣賞歌曲第 1 遍。
提問:歌曲有幾段?是幾拍子的?歌曲里提到了哪些農(nóng)作物?
(2)出示圖片,教師伴隨旋律演唱,幼兒欣賞歌曲第 2 遍。
提問:歌曲中把農(nóng)作物比喻成什么?它們都在做什么? 利用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內(nèi)容。
(3)教師彈奏歌曲主旋律,請幼兒按歌曲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
3、幼兒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歡快。
(1)教師分句彈奏歌曲旋律,幼兒自主嘗試按句填唱歌詞。 如果幼兒演唱不準確,教師隨即示范,引導幼兒模仿演唱。
針對歌曲的難點——附點音符,可以通過多次傾聽旋律、手拍節(jié)奏的方法, 幫助幼兒正確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教師彈奏完整的歌曲,幼兒跟唱,嘗試演唱完整的歌曲。
4、運用頭飾激發(fā)幼兒演唱興趣,用聲音、表情、動作表現(xiàn)豐收的喜悅。
(1)幼兒自選頭飾扮演歌曲中的“棉桃”“稻花”“高粱”,教師引導幼兒進入角色,唱出豐收的喜悅心情。
(2)創(chuàng)設“小舞臺”,幼兒分組演唱。
活動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優(yōu)美、活潑的兒童歌曲,本次活動有三個目標:
1、讓幼兒感受優(yōu)美的樂曲,并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來。唱時要表現(xiàn)出喜悅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歌曲教學加深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3、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
為了達到本節(jié)活動的目標,我把本次活動分為四大環(huán)節(jié),即秋天的序曲、認識秋天、歌唱秋天、美麗的秋天,從聽、看、動、作、思五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設計。
一、聽,即用耳朵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shù),因此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多聽多變的形式,變換著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多聽。如聽mtv唱片、聽老師范唱、帶著問題聽、打著節(jié)奏聽、跳著舞來聽等,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唱歌曲,培養(yǎng)其獨立學習的能力,避免了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學。
二、看,百聞不如一見,活動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種植物,讓幼兒過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了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如考慮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鋼筋建筑的高樓里,離秋天里農(nóng)村收獲的景象距離很遠,因此,我把農(nóng)村收獲的景象用相機拍下來制成課件,讓幼兒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分享收獲的喜悅,加深了對秋天的認識,同時利于歌曲的感情處理
三、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此不失時機給孩子提供動的機會,讓幼兒心動、腦動、口動、手動、全身動,感情處理讓其心動,歌曲創(chuàng)作讓其腦動,歌曲演唱讓其口動,節(jié)奏強弱讓其手動,豐收舞蹈讓其全身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四、作。即創(chuàng)作,在平日的活動中孩子的創(chuàng)新總是令我贊嘆不已,因此我大膽地進行著教學實驗,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聲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把想說的用歌聲唱出來,我想充滿歌聲的童年一定是快樂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借助《秋天多么美》優(yōu)美的音樂,結(jié)合新課改的精神,我從各個領域進行教育滲透,如自然科學教育、藝術(shù)教育、品德教育、衛(wèi)生教育等,使幼兒不僅僅是學到了一首好聽的歌,而是學到了許許多多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知識。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2
二、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能觀察比較不同食物遇到碘伏后產(chǎn)生的變化。
2.認識淀粉,了解淀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它的營養(yǎng)。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碘伏;米飯、饅頭、胡蘿卜、土豆、白菜、餅干、黃瓜、紅薯、香蕉、蘋果; 淀粉;一次性杯子;餐巾紙。
2.食物觀察記錄表 6 份、記號筆。
3.桌子一張,驗證圖片。
4.碘伏在生活中的用途照片、淀粉實物、超市淀粉圖、家庭淀粉使用圖。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導入語:小博士們,今天我們又要來做小實驗了。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實驗的材料和工具。
請每一組選派兩名小朋友分別去看看桌上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和大家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1.提問:
(1)你看到了哪些食物?(十種食物)
(2)還有哪些實驗工具?(神秘的藥水,記錄紙,抹布)
(3)這瓶神秘的藥水是什么顏色的?(逐一走到幼兒面前,讓幼兒觀察神秘藥水的顏色,為后面的實驗觀察做準備)
反饋:神秘藥水是什么顏色的?告訴你們,待會我們就要用這瓶藥水做實驗。
(4)記錄紙上有些什么內(nèi)容,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jié):記錄紙上有十種食物,分別滴入神秘的藥水,觀察滴入的棕褐色藥水是否會有顏色的變化?如果有變化,在有變化的一欄打勾,沒有變化,則在沒變化一欄打叉。
2.提出活動要求
(1)兩個小朋友為一組,在記錄紙上標注自己的名字,相互合作、輪流觀察和記錄食物滴進棕褐色藥水后發(fā)生的顏色變化。
(2)滴入藥水后要耐心等待一會兒,仔細觀察它是否有變化后再進行記錄。
(3)完成記錄后將它貼到前面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
(二)實驗探究,交流結(jié)果
1.幼兒分組實驗,提出時間要求(幼小銜接)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觀察幼兒活動情況
3.交流信息(將幼兒的實驗結(jié)果放置在前面桌子上,便于幼兒觀察)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些食物遇到藥水變深藍了?哪些食物遇到藥水沒有變藍?
(教師利用幼兒實驗的實物,逐個驗證它們是否變藍)
(2)結(jié)合驗證圖片進行驗證,并梳理小結(jié)(哪些食物變了顏色;哪些只是藥水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
4.引出碘伏
(1)提問:這瓶神秘的藥水真有趣,把它滴在不同的食物上,有的食物會變色 ,你知道它是什么嗎?(碘伏)
(2)你知道什么是碘伏嗎?碘伏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出示圖片,拓展幼兒經(jīng)驗。
小結(jié):原來,碘酒有消毒功能,能殺死許多細菌,在打針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到它。5.引出淀粉遇碘變藍
(1)提問:為什么碘伏滴在有的食物上顏色會變深藍;滴在另一些食物上,卻只是碘伏的棕褐色呢?(幼兒三三兩兩討論一下)
小結(jié):遇到碘伏會變色的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淀粉有個特點,就是遇到碘伏會變藍。那么誰知道淀粉是什么樣子的?(出示淀粉實物,給幼兒摸摸,聞聞,看看)
(2)淀粉遇到碘之后,真的會變色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將碘伏滴進面粉,觀察顏色變化。)
(三)淀粉的營養(yǎng)與運用
1.提問:平時,你在哪里看見過這些淀粉?(ppt-超市買淀粉的照片,家里用淀粉勾芡,使肉絲松軟的照片)
2.提問:含有淀粉的食物有什么營養(yǎng)呢?我們來聽聽衛(wèi)生老師的介紹。(ppt) 小結(jié):原來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淀粉,人們用科學的方法從食物中提取淀粉,然后用它來為我們的生活服務,淀粉的作用真大。
3.延伸:今天,小博士們學做了碘伏讓食物變顏色的實驗,真不錯,老師希望你們以后進入小學后也要多觀察,多實驗,多發(fā)現(xiàn),做個愛科學的小學生,好嗎?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端午節(jié)的特殊物品蘆葦,了解它的生長環(huán)境和用途。
2.觀察、感知、認識蘆葦,知道它的基本特征。
3.對我們周圍的植物感興趣,產(chǎn)生喜歡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家鄉(xiāng)澤河葦塘、溝渠蘆葦?shù)恼掌虒W課件。
2.家長帶幼兒參觀葦塘,搜集蘆葦?shù)挠猛尽?BR> 活動過程
1.出示蘆葦,了解蘆葦?shù)纳L環(huán)境和外形特征。
提問:請小朋友說一說,在哪里見過蘆葦?它生長什么地方?
小結(jié):蘆葦是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蘆葦多生于低濕地或淺水中,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我們農(nóng)田的溝渠到處可見蘆葦,長長的澤河邊最為密集。
2.出示整棵蘆葦,引導幼兒觀察蘆葦?shù)耐庑翁卣鳌?BR> 提問:蘆葦是什么樣子的?(高高的)我們來量一量,它有多高? 蘆葦同什么植物相似?(竹子)為什么?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jié):蘆葦?shù)闹仓旮叽?,莖稈直立,稈高 1~3 米,蘆葦和竹子相似, 都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蘆葦大約有 20 多節(jié),基部和上部的節(jié)間較短,最長節(jié)間位于下部第 4-6 節(jié),長 20-25(40)厘米,節(jié)下常生白粉。葉鞘下部短于上部,長于其節(jié)間,圓筒形,無毛或有細毛。到了秋季,會開出像羽毛一樣白色的蘆花。蘆葦?shù)娜~子像大大的柳葉形,我們家鄉(xiāng)有在端午節(jié)用蘆葦葉包粽子的習俗,用新鮮的蘆葦葉包出的粽子,特別的清香。蘆葦主要有蘆葉、蘆花、蘆莖、蘆根、四部分組成。
3.利用教學課件,幫助幼兒了解蘆葦?shù)姆敝撤椒ā?BR> 提問:蘆葦?shù)母渴鞘裁礃幼拥?蘆葦為什是一片片生長的?
小結(jié):蘆葦具有橫走的根狀莖,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狀莖繁殖為主, 根狀莖縱橫交錯形成網(wǎng)狀,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較厚的根狀莖層,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蘆葦具有迅速擴展的繁殖能力,形成連片的蘆葦群落。
4.通過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蘆葦?shù)挠猛尽L釂枺赫l知道蘆葦有什么用途?
小結(jié):葦葉可以包粽子;蘆葦稈可作造紙和人造絲、人造棉原料, 也供編織席、簾等用;嫩時含大量蛋白質(zhì)和糖分,為優(yōu)良飼料。蘆花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掃帚,花絮可填枕頭。蘆根是一味中藥,能清胃火,除肺熱;有健胃、鎮(zhèn)嘔、利尿之功效。有的爺爺奶奶用蘆葦燒火做飯。
5.討論:你喜歡蘆葦嗎?為什們?
小結(jié):蘆葦?shù)挠猛竞艽螅c我們的生活的密切相關(guān),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它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延伸活動
小朋友回家后可請爸爸媽媽幫忙采摘葦葉,帶到幼兒園里,同老師小朋友一起包幫粽子。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腳趾將物品夾起,并按類別放入筐中。
2、發(fā)展腳步肌肉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以和身體的平衡能力,體驗赤足的樂趣。
3、有集體合作的精神,以和集體榮譽感。
4、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積木、碎布、皺紙團、塑料筐、氣球若干、磁帶、錄音機、標志(分組用、分色)、小旗(紅、黃、藍三面)、紅蘋果貼紙。
活動過程:
1、脫去鞋赤足進入場地,自由玩(自由組合游戲:角力游戲;石頭、剪子、布;人、槍、老虎等)。
2、集體聽音樂做熱腳運動。
⑴、腳部韻律操⑵、熱身操
3、自由分散練習用腳趾夾物品。
⑴、幼兒邊夾邊討論怎樣夾。
⑵、請個別幼兒示范,師小結(jié)。
⑶、情由而用腳趾將積木、碎布、皺紙團等物品分類放入小筐。
4、游戲競賽:
⑴、送紙團
①、師介紹競賽名稱,方法。規(guī)則。(分三組輪到的幼兒手拿小旗先用腳趾夾起紙團,再走到規(guī)定的筐前將紙團放進去,然后迅速將小旗傳給下一位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紙團多的取勝)
②、幼兒競賽
③、評比贏隊,鼓勵大家緊密合作。
⑵、踩氣球
①、師出示充氣氣球:"我們再來一個游戲競賽--踩氣球!"師介紹競賽的方法、規(guī)則。(將幼兒分為紅黃藍三組,每組踩同色的氣球,如:紅組踩紅氣球,依此類推,踩爆后將同色的氣球,用腳趾夾到小筐中,以快速、干凈組取勝)
②、進行游戲競賽。
③、師宣布獲勝組。
5、聽音樂做腳趾放松動作,有秩序地穿襪、穿鞋,結(jié)束活動。
(1)模仿老師拍節(jié)奏,老師先拍,幼兒跟著學。
(2)請拍得好的小朋友在大鼓上敲以上節(jié)奏,其他人模仿打鼓,并發(fā)出鼓聲節(jié)奏。
5.完整地學唱歌曲。注意唱準和點音符和切分音。
二、增加練習形式,提高唱歌的興趣。
1.討論:除了全體一起唱,還可以怎樣唱?
2.老師指揮,幼兒按指揮要求輪唱或是領唱、齊唱等。
3.有表情地歌唱,唱出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我更加感受到孩子更能接受老師說的話,家長很肯定我們的教育工作,有個家長告訴我孩子不僅僅知道保護自己的腳丫,還告訴媽媽以后不要穿高跟鞋,對腳丫不好。家園配合默契,寶寶才能更健康茁壯成長。
午餐后,幼兒在操場上散步,一起玩"小腳丫走直線"的游戲,幼兒對腳丫頭尾相接走直線的動作很感興趣,有的幼兒還提出:腳丫還有很多本領呢,有的說:腳丫會夾報紙、有的說腳丫會跳繩、有的說腳丫天冷時會長凍瘡......幼兒的問與答妙趣橫生,她們提議說要取找一找有關(guān)腳丫的奧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開展了"有趣的小腳丫"系列活動。
游戲中,孩子們圍繞著小腳的本領,自己分組,有的踢球、有的跳欄、跳圈、跳紙棒,還有的用腿用腳夾沙袋走和跳,玩得很開心。在討論中孩子們還想出了很多創(chuàng)意,比如,腳可以夾沙袋也可以夾小紙棒、夾球,還可以跳球,還能跑著"飛"過跳欄,用小腳踢小紙棒玩,就象踢帶繩子的毽子一樣,小腳還可以玩兩人一起穿大鞋的游戲等。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訓練,訓練孩子運物折返跑。
2、體驗游戲以及合作的樂趣。
3、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6、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7、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
2、三種不同的顏料,盆,塑料杯,大飲料瓶,頭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小朋友們,夏天到了,賣果汁嘍!有草莓汁、哈密瓜汁、蘋果汁,快來幫忙啊!
二、教師講解示范
在發(fā)出“開始”的信號后,要拿著空杯子跑到裝有用顏料調(diào)兌的“果汁”的盆邊,將杯子裝滿。
然后延著規(guī)定的跑道跑到前方的空瓶子處,將果汁倒進空瓶,然后再將空杯子返回到起點處傳給同組的下個人。
當發(fā)出“結(jié)束”的信號是,活動結(jié)束,比一比誰運的果汁最多。
三、賣果汁樓
1、將小朋友分成人數(shù)均等的三組,帶上各自組的小頭巾,成為“小小運貨員”。
2、按照老師的指導,在信號開始后,開始運送“果汁”。
3、最后,比一比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哪組的小朋友運的果汁最多!
四、整理活動
1、教師總結(jié)活動情況。
2、幼兒隨舒緩音樂和教師一起放松做休息運動,分享游戲的樂趣。
活動評價:
1、幼兒能夠很好的遵循游戲規(guī)則 ,同時能在觀察別人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怎樣運的最多。
2、除了一名比較內(nèi)向幼兒外,其他的孩子都能夠積極的參加活動。對于內(nèi)向的孩子,應該多多給予鼓勵,帶動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和他做游戲,使他更快的融入班級的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參照《幼兒園多元智能活動》,考慮了幼兒的體能目標,并且選擇了大班孩子喜歡的競賽性游戲,幼兒的參與性很高,只是在起跑及交接杯子時,有部分孩子沒有站在起點線后,此外有的小朋友只注重了跑,而忽略杯子中的果汁,老師及時提醒了小朋友,很快他們就改正了?;顒咏Y(jié)束時,孩子們汗流滿面,達到一定的活動量,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并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的能力。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整理物品及有序擺放的方法, 能將物品擺放整齊。
2、能與同伴一起整理物品, 保持身邊環(huán)境的整潔。
3、養(yǎng)成隨時整理物品的好習慣 , 體驗和小伙伴一起整理物品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用照相機拍攝幾張活動區(qū)里凌亂的很照片。
2、空白紙、水彩筆。
活動建議:
1、教 師引導幼兒觀看沒有進行整理的活動去的照片 , 組織幼兒討論如何讓活動室變得干凈整潔。
提問:看到這些照片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 怎樣才能讓活動室變得干凈整潔? 讓幼兒懂得活動室是我們共同的家,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 大家的生活環(huán)境才會變得干凈整潔。
2、請幼兒與同伴一 起整理活動室, 學習簡單的整理物品及有序擺放的方法。
( 1) 請幼兒自由結(jié)合, 3~5 人一組, 并討論制定沒組的活動計劃, 引導幼兒觀察本組要整理的活動區(qū),根據(jù)本活動區(qū)的特點討論怎樣能整理的即快又整齊。
( 2)幼兒分組整理,教師巡回指導,并將幼兒收拾整理的過程和勞動成果用照相機或錄像機拍攝下來。
( 3)組織幼兒交流:哪一組整理得又快又整齊? 你們用什么方法整理物品的?
幫助幼兒總結(jié)出: 整理物品可按照物品的用途分類擺放, 或按照名稱、大小、長短等基本特征整理。
( 4)請每組幼兒根據(jù)自己整理的物品,用簡單的符號做成標志,貼在此類物品的下方, 再次檢查物品擺放的是否整齊。
3 、組織幼兒觀看照片或錄像, 感受整潔的環(huán)境帶來的喜悅。
( 1)觀看整理過程,教師提出問題 :整理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
( 2)觀看整理的活動室,組織幼兒討論 :看到整潔的活動室,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以后應該怎樣做?
( 3) 討論: 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整理? 如: 走廊、院子、社區(qū)、自己的家等。我們怎樣才能使這些地方變得整潔呢?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葡萄是秋季的時令水果,味道酸甜,外形晶瑩可愛。中國獨有的水墨畫可以 很好地表現(xiàn)出葡萄的神韻。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實物和欣賞范畫,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葡萄葉、藤蔓、葡萄的外形特點和毛筆中鋒、側(cè)鋒的聯(lián)系,了解運筆方式和繪畫步驟,鼓勵幼兒大膽運筆繪畫,體驗畫水墨畫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目標】
1.了解葡萄、葡萄葉及藤蔓的外形特征,學習用毛筆畫葡萄的步驟方法。
2.能較好地運用毛筆的側(cè)鋒畫出葉片、葡萄,用毛筆的中鋒畫出藤蔓、葉脈、 葡萄蒂。
3.學會欣賞水墨畫,體驗畫水墨畫的樂趣。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墨汁,花青和曙紅調(diào)和的紫色顏料,毛毯,宣紙,毛筆,調(diào)色盤,涮筆筒。
2 實物葡萄,背 2、景音樂(古箏演奏曲),范畫 1 幅,“幼兒學習材料”——《秋天多美好》。
3.活動前,幼兒已經(jīng)掌握正確的握毛筆姿勢,會調(diào)和濃墨、淡墨及用花青和曙紅調(diào)和成葡萄顏色。
【活動建議】
1、出示實物葡萄,引導幼兒觀察葡萄的外形特征。
提問:整串葡萄看上去是什么形狀的? 一粒粒的葡萄是什么形狀的?又是怎樣排列的?
2、出示范畫,引導幼兒探究繪畫方法步驟。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上的葡萄、葡萄葉、藤蔓,猜想一下它們是用毛筆的什么部位(筆尖、筆肚、筆根)畫出來的。
(2 )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用了哪些色彩,教師講解演示葡萄色彩的調(diào)和方法。
(3 )結(jié)合《秋天多美好》第 24 頁,與幼兒一起梳理繪畫步驟。
第 1 步:用毛筆調(diào)和淡墨,側(cè)鋒左右兩筆畫葉片,在畫好的葉片半干時用毛 筆中鋒畫葉脈(葉筋)。
第 2 步:用毛筆調(diào)和花青和曙紅,側(cè)鋒左右兩筆畫葡萄,在畫好的葡萄半干時, 調(diào)和濃墨,用中鋒點葡萄蒂。
第 3 步:用毛筆調(diào)和濃墨,中鋒畫藤蔓。
3、播放舒緩的音樂,幼兒作畫。提示幼兒繪畫時注意以下問題:
(1)涮筆時,避免水濺到外面。(幼兒涮筆時,教師可以說歌謠,幫助幼兒正確掌握涮筆方法。)
(2)注意蘸墨多少要適宜,繪畫的葡萄粒大小要均勻。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賞、互評。
(1)播放音樂,組織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創(chuàng)設“葡萄園”情境,組織幼兒互賞、互評,與幼兒一起從作品的色彩、外形及整體布局 3 個方面進行 評價。
(2)鼓勵幼兒想象還有哪些水果可以用畫葡萄的方法繪畫。例如:荔枝、山楂等。
涮筆歌
桃筆,洗個澡, 上上下下輕輕跳, 多余的水要擋掉。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一路拳》、《五步拳》以“健康第一”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 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體驗、交流展示,師生共同批評的教學組織過程,實現(xiàn)認知過程:由不知到知的轉(zhuǎn)化;思維過程:由被動模仿到主動善思會學的過程;心理過程: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和“我愛學”的轉(zhuǎn)化;能力過程;從理解知識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轉(zhuǎn)化。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夠說出 1—3 式的動作名稱術(shù)語;80%的學生能根據(jù)教師口令做出動作。
2.過程與方法:通過模仿、分組體驗等練習方法,體會動作 路線,用力方式,感受武術(shù)精氣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愿意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積極改正自 身不足之處。
4.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預備姿勢及 1—3 式的 手型、步型、步法等動作方法。
【活動難點】
動作路線清晰,方向正確,連貫有力。
【活動準備】場地。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課堂常規(guī):體委整隊,報告人數(shù),師生問好。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師生行“抱拳禮”互相問好,說明本 課學習任務和要求。
要求:精神抖擻,隊列整齊,步伐一致。二 、準備部分。
1.游戲:桃花朵朵開
游戲方法與規(guī)則:幼兒圍繞老師拉成一個圓,以一定的速度圓形跑,在跑步的過程中老師會隨機報出一個數(shù)字或者一個數(shù)學算式, 幼兒迅速組成一個隊,落單的男生可做兩個俯臥撐,女生兩個下蹲起。
2.連貫性的徒手操。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散開。跟著音樂口令師生 一同做操,做的過程中幼兒盡量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遇到不會做的 動作跟著模仿。
三 、基本部分。
1.復習:武術(shù)基本手型和基本步伐,并給與鼓勵性評價
2.新課講授
(1)五步拳:預備姿勢及 1—3 式動作要領:
預備姿勢(并步抱拳):身體成立正姿勢,兩手握拳抱于腰間, 頭往左看
弓步?jīng)_拳 :左腳向左邁一步,成左弓步,同時身體向左轉(zhuǎn)體
90 度,左手向左平摟收回
腰間抱拳,同時右拳從腰間沖出。目視前方
彈腿沖拳:重心前移,右腿經(jīng)提膝向前彈踢小腿,同時沖左 拳,收右拳。目視前方
馬步架打 :右腳落地,腳尖內(nèi)扣,身體向左轉(zhuǎn)體 90°,下蹲成馬步,同時左拳變掌,屈臂上架,右拳從腰間向側(cè)沖出;目視 右方。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散開。
① 教師示范五步拳完整動作,幼兒觀看示范對五步拳有初步的了解。
組織要求:幼兒成四列橫隊,認真觀察老師的示范動作
②單個動作分解示范、講解,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聽講解 學習動作名稱術(shù)語及動作方法。
組織要求:基本手型以及步伐到位,教師口令清晰。
采用遞進分解練習法進行練習,分組練習動作,組員基本能連貫 成單式動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大領域的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嘗試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邊表演邊唱。
3、在演唱中體驗即將成為小學生的自豪、喜悅之情。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前參觀小學。
2、物質(zhì)準備:音樂磁帶,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設計圖片或課件,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的高興場景(錄像)。
活動建議:
1、欣賞歌曲《上學歌》,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和明朗的節(jié)奏。
(1)聽歌詞,感受歌曲的特點。
提問:歌詞中唱到了些什么?聽到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欣賞第 2 遍歌曲,感受節(jié)拍、節(jié)奏,并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達感知的節(jié)奏特點。
2、利用圖片,理解并學習歌詞。
(1)用歌曲做背景音樂,出示圖片,學說歌詞。
(2)引導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式表現(xiàn)節(jié)奏(如:點頭、拍手、拍肩等),并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
如:X XX X |X- |X XX X |X –
太陽 當空 照,花兒 對我 笑。
3、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特點和做小學生的自豪感。
(1)跟唱:以聽為主,小聲哼唱,一邊聽一邊自然的學唱《上學歌》
(2)引導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提示幼兒用聲音和表情表現(xiàn)自豪、喜悅的心情。
如:第 1 段歌詞的前兩句“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要以充分朝氣和舒展的歌聲唱出:“小鳥說早早早”要唱的跳躍輕快,表現(xiàn)出美好快樂的心情:最后一句“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要唱的堅實飽滿,聲音可強一些,表現(xiàn)出自己要好好學習的決心。
4、啟發(fā)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演唱,進一步體驗做一個小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反思:
《上學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簡單易學,因此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入手,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前導入,我用動情的范唱在加上合適的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有學習歌曲的熱情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