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課件精華6篇

字號:


    學生們能夠在生動有趣的課堂中收獲滿滿,這離不開辛苦準備的教案。如果老師還沒寫好的話,就要趕緊動手了。教案是課堂教學的藍圖,不可或缺。如果您對“抽象課件”感興趣,不妨來看看我們整理的相關資訊吧!相信這些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抽象課件(篇1)
    游戲意圖:
    孩子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到幼兒晚期才出現(xiàn)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這時孩子能憑借一些抽象概念進行思維,了解一些事物的本質屬性,但孩子對事物的理解不夠深刻,受外部條件的限制,屬直接理解水平。如:有兩杯等量的水,取出其中一杯倒進一只較細點的杯子里,孩子則從液面比原來升高而理解為杯中的水比原來增多了。為了發(fā)展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成人可和孩子一起玩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的游戲,讓孩子運用聽覺器官區(qū)別聲音的高低,訓練聽力,探索發(fā)音高低的原因。此游戲適合5歲以上的孩子玩。
    游戲準備:
    3只相同的玻璃杯(3只碗或玻璃瓶也可),分別盛多少不一的水,筷子1根。
    游戲玩法:
    爸爸(媽媽)用筷子分別敲擊3只杯子,讓孩子仔細傾聽3只杯子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引導孩子說出哪只杯子發(fā)出的聲音高些(盛水最少的玻璃杯發(fā)出的聲音最高),哪只杯子發(fā)出的聲音低些(盛水最多的玻璃杯發(fā)出的聲音最低)。然后和孩子一起探索玻璃杯發(fā)音高低的原因。
    爸爸(媽媽)可另換3只一樣的容器,如碗,同上步驟,也可讓孩子自己拿筷子敲敲,聽聽哪個碗中發(fā)出的音高些,哪個碗中發(fā)出的音低些,引導孩子最終總結出:同一質地的容器,盛水:越多聲音越低;反之,聲音越高。
    網(wǎng)站溫馨提示:
    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積累的感性知識越豐富,概括認識事物會越全面、越準確。孩子游戲遇到問題時,家長不必急于告訴孩子怎么辦,而是通過提問或提供解決問題的條件,啟發(fā)孩子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就會大大獲得發(fā)展。
    抽象課件(篇2)
    裝飾畫:
    圍巾
    活動目標:
    1、了解圍巾花飾的多樣,及色彩的豐富。
    2、學習用花紋,格子或圖樣對圍巾進行裝飾。
    3、對裝飾畫有興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圖案的圍巾,水彩筆,紙(長、正方形的圍巾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冬天來了,天氣非常寒冷,請小朋友說說,我們怎樣來防寒呢?
    二、出示各式圍巾,讓幼兒欣賞;
    這是什么?(圍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花紋不一樣)
    花紋什么地方不一樣?(有的是圍著圍巾四周一圈,有的兩邊有花紋,有的有圖案;或是圖案不一樣,有的是動物,有的是花,有的是格子……)
    三、裝飾圍巾,幼兒作業(yè)。
    1、我們今天也來裝飾圍巾,你喜歡什么樣的圍巾?你會用什么畫案來裝飾你的圍巾呢?(幼兒講述)。
    2、看看我們有什么東西呢?(水彩筆)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能夠自己大膽裝飾圍巾,注意不和別人一樣,能自己想方法設計。
    4、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進行設計。
    四、評講幼兒作品
    1、我們看看這些圍巾顏色怎么樣?
    2、你是怎么設計圍巾的?用了什么方法?(線條,圖案,色塊,花紋)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抽象課件(篇3)
    今天,也稱不上是評價,只是以自己個人的理解來解讀翁校的五下《約分》一課的課堂練習設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兩個:其一是最簡分數(shù)的認識;其二是約分的學習。其實這兩個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約分是學生學習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有知識儲備的,又是相互相承的。
    本節(jié)課的核心知識點個人認為應該是“最簡分數(shù)”,可以從“什么是最簡分數(shù)、怎樣化成最簡分數(shù)和為什么要學最簡分數(shù)”這三個問題去思考翁校的這節(jié)課的設計。
    一、從目標中解讀翁校本課的設計:
    知識目標:學生理解和掌握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就是什么是最簡分數(shù)。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約分的方法。就是怎樣化成最簡分數(shù)。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從課堂練習設計中解讀:
    (一)第一板塊設計:我理解為讓學生不斷鞏固舊知,為新知搭好橋
    練習一:能用“分”組成有關分數(shù)的詞語。揭示課題“約分”。
    這樣導入課堂非常新穎,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新課,而且激發(fā)起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促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的良好狀態(tài),為新課的教學活動的展開打好基礎。很巧妙地滲透了約分是與分子、分母、平均分有著密切的關系的。
    練習二:復習鋪墊
    1.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 (零除外)分數(shù)的 ,這叫做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2. 叫做互質數(shù)。
    3.12 和18 的公因數(shù)有 最大公因數(shù)是 。
    90 和40 的公因數(shù)有 最大公因數(shù)是 。
    復習鋪墊,在這里翁校設計三道復習題,一道是復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另一道是復習互質數(shù),最后一道復習最大公因數(shù)。我們都知道任何新知識都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依托的,課的開始就復習回顧了這三個知識點,明確又簡單,為理解什么是最簡分數(shù)的含義和掌握化成最簡分數(shù)(也就是約分)的方法作好了鋪墊。
    (二)第二板塊:我理解為讓學生不斷經(jīng)歷過程,理解新知
    探究什么是最簡分數(shù)
    練習一:出示下列分數(shù)
    3/4 12/18 2/5 60/72 5/12 9/16 24/36 30/45
    (預設學生交這些分數(shù)分成二類,一類是分子分母是互質數(shù),另一類分子分母不是互質數(shù))
    第一類:3/4 2/5 5/12 9/16
    第二類:12/18 60/72 24/36 30/45
    數(shù)學概念具有抽象概括性,但是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看,他們對于直觀的、具體的感性知識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師不能把現(xiàn)成的概念原封不動地、簡單地“搬”給學生,必須利用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活動的經(jīng)歷,從直觀、感性中體會事物的本質,在具體的活動中去不斷提煉,抽象概念。在翁校這個練習中“你覺得哪些分數(shù)與眾不同?為什么?”這一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一步一步走進了“最簡分數(shù)”的特征,達到深刻理解。在此基礎上以一句“你能給這樣的分數(shù)取一個名字嗎?”再次促使學生對“最簡分數(shù)”的深思。從而理解了什么是最簡分數(shù)。
    探究怎樣求最簡分數(shù)
    練習二:
    第二類分數(shù):12/18 60/72 24/36 30/45
    第二組的分數(shù)也有這種特點么?有什么方法能使第二組的分數(shù)成為最簡分數(shù)呢?以12/18為例
    1.明確約分的概念
    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
    預設結果:
    第一類:做不來
    第二類:先用12和18的公因數(shù)2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6/9,再用6和9的公因數(shù)3 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2/3.
    第三類: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6去除分子和分母,直接得到2/3.
    比較二種方法,出示約分概念: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2.明確約分的格式
    出示:例2 把18/42約分(多媒體演示約分的兩種方法)
    方法1:先用18 和42 的公約數(shù)2 去除分子和分母,再用9 和21 的公約數(shù)3 去除分子和分母
    方法2: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約數(shù)6去除分子和分母,直接得到3/7.
    練習三:完成第二組里剩下的三個分數(shù)約分60/72 24/36 30/45
    讓生板演。
    探究怎樣求最簡分數(shù),翁校的設計中給學生充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學生在發(fā)現(xiàn)最簡分數(shù)時途徑有很多,有些學生是一步步除以公因數(shù)的,也有的學生是一下子就除以最大公因數(shù)的,也有的學生是口算一下子得出最簡分數(shù)的,都是可以的。促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因素,引導學生克服固定的思維模式。在鞏固約分方法的練習時,讓學生板演,及時對所學內容進鞏固并形成技能,也把學生的錯誤、及格式再一次得到反饋。使每一位學生都真正理解怎樣求最簡分數(shù)。
    (三)第三板塊:我理解為鞏固練習中提高內化,運用新知
    1.練習提高
    第一關:把相等的分數(shù)用直線連起來
    10/12 12/15 45/60 21/35
    3/4 3/5 5/6 4/5
    第二關:探索數(shù)學空間站
    a.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
    b. 600/1000 =3/5( )c. 18/24 =6/8( )d. 18/24 = 3/8( )
    第三關:
    分母是9 的真分數(shù)有( ),其中最簡分數(shù)是( )。
    要掌握約分的方法,除了要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大于1的公因數(shù)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判定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非常重要。翁校這幾個練習設計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數(shù)感,讓學生熟練準確的約分,正確用最簡分數(shù)表示結果。
    2.智力沖浪
    把30/40、25/30和15/40從小到大排列起來,你能用剛才學過的知識解決下列問題么?
    這個練習注重知識的階梯性,加強知識與技能的聯(lián)系,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感受到了為什么要學習最簡分數(shù),也為后續(xù)學習(通分)這個知識作很好準備。
    由于本人解讀能力有限,有些設計意圖肯定沒有理解到位,不過沒關系,本周二我們組張冬妹老師將執(zhí)教《約分》研討課,到時肯定讓翁校來指點與引領。
    抽象課件(篇4)
    大班優(yōu)質美術教案《抽象大師作畫》
    【活動目標】
    1、在初步理解抽象畫的基礎上,嘗試用蒼蠅拍拍出抽象畫面進行添畫,說出畫面所表現(xiàn)的主題。
    2、體驗抽象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課件;
    2、顏料盤、鉛畫紙、畫筆、各色顏料、畫框、蒼蠅拍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抽象畫《構成第四號》,請幼兒觀看。
    1、孩子們,來說說看你在這幅畫里看到了什么?
    2、請幼兒交流。
    3、教師小結。
    光從畫面來看,我們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幅畫描寫的是戰(zhàn)斗的畫面,中間高高的像不像一座山?你們看,這兩條直線垂直下來,成了一條路。把整個畫面風格成兩各部分,畫面左邊是騎兵的戰(zhàn)斗場面,這些線條就像箭一樣朝著戰(zhàn)斗方向沖出去。右邊是兩個臥倒的人像,顯示出和平、寧靜的氣氛來,與左邊的場面互相對立。這樣一分析,你們覺得這幅畫是不是很有意思?。?BR>    二、認識抽象大師康定斯基,欣賞他的作品。
    1、介紹康定斯基,幫助理解抽象概念。
    這是俄羅斯的抽象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構成第四號》。他被人們成為“抽象繪畫之父”。孩子們,誰知道什么叫抽象畫呢?
    2、解釋抽象畫的概念。
    抽象畫就是與我們要畫的東西沒有相像的地方,是畫家想法上的創(chuàng)新的和想象,通過抽象的效果表現(xiàn)出鮮明的主題。
    3、欣賞康定斯基的作品。
    (1)康定斯基一直把自己的抽象繪畫叫做“即興之作”或者“構圖”,即興就是很隨意的進行抽象繪畫,(屈老師 )而取名“構圖”的作品是畫家經(jīng)過一定的構思再進行繪畫的??刀ㄋ够泻芏嘀淖髌?,這些作品都有著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逐一介紹抽象畫作品。
    帶有弓箭手的風景:這是一幅“夢幻風景畫”之一,看看畫面上有些什么呀?這里像不像一個人拿著弓騎在馬上呀?這個尖尖頂?shù)哪阌X得是什么呢?(請幼兒講述自己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小結:這個尖尖頂?shù)氖莾勺潜ぃ虚g一座歪著的占據(jù)整個畫面的也是城堡,騎馬的是一個身穿俄羅斯傳統(tǒng)服裝的弓箭手??刀ㄋ够煤芏嗌珘K描繪了俄羅斯鄉(xiāng)村的美麗景色,表達他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帶黑色的弓形:這是一幅當之無愧的名畫。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看到了些什么?它們可能是什么呢?
    小結:他是畫家即興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是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一幅作品,畫面中尖形的弓狀物,它可以表現(xiàn)為房頂、山巔、塔尖、樹的枝葉、風帆等等,場面很混亂,表達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的壓抑感。
    (3)簡單介紹畫名,請幼兒欣賞。
    康定斯基還有很多作品,名字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三、播放課件,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1、出示蒼蠅拍,觀看學習拍拍畫。
    我們也來做一回抽象大師,今天我們作畫的工具很特別哦,看看是什么?。?BR>    2、觀看課件中的拍拍畫,學習如何進行拍拍畫的繪制。
    四、組織幼兒作畫。
    1、介紹材料,講解如何使用材料。
    2、提出要求,規(guī)范操作。
    (1)蘸顏料的時候要注意正反面都蘸一下,這樣用起來更方便哦。使用排筆的時候,注意筆的用法,細線條用筆的側面,寬線條用筆的正面。我們抽象大師作畫之前先要想好一個主題,完成后要記得給你的畫取一個特別的名字哦。
    (2)完成后再選一個喜歡的框表起來。
    3、請幼兒操作,進行指導。
    五、請幼兒將作品放入畫框內展示。
    1、請幼兒把作品放入畫框。
    2、集體欣賞,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我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大作吧,說說你的作品叫什么名字,表現(xiàn)什么主題。
    3、排好隊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請幼兒帶著畫回教室。
    讓我們一起拿著自己的作品回教室進行畫展吧。
    抽象課件(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5課《走進抽象藝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作為人類三種主要藝術類型之一,抽象藝術也是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只不過它使用的是純粹的藝術語言,抽象藝術有冷抽象和熱抽象兩種類型之分,了解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xiàn),進而能夠創(chuàng)作抽象藝術作品。
    教學目標:
    對抽象藝術有更深入、具體的認識,通過欣賞抽象藝術作品了解和認識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冷抽象和熱抽象),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及抽象藝術的語言和藝術上的美的表現(xiàn)。
    教學重點:
    抽象藝術的概念和冷熱抽象藝術的特點的把握以及冷熱抽象藝術作品的辨別。
    教學難點:
    1、如何結合原有的美術語言的知識來理解認識抽象藝術的概念。
    2、藝術如何發(fā)展到抽象的。
    二、教學方法:展示法,講練結合法,探究討論法
    三、 學法指導
    1、 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并巧妙導出本課。
    2、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過程
    新授過程:
    導入:首先同學們來看兩組圖片,第一幅是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存在的,真實的再現(xiàn)現(xiàn)實,即具象藝術。另兩幅在你們的生活中存在這樣的物體嗎?學生回答:“不存在”。我們稱這種沒有現(xiàn)實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為抽象藝術作品。怎樣去欣賞抽象藝術作品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抽象藝術,去體會其獨特的藝術美。
    教師總結: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意象藝術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現(xiàn)任何現(xiàn)實中的可視物,但不能因此說它與現(xiàn)實就沒有任何關系。
    展示:《百老匯的爵士樂》、《即興之31》兩幅作品。
    問題思考探討:
    同學們分兩組討論,談談自己對這兩幅作品的感受。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分別請一位同學回答問題,然后找同組同學作補充。
    教師活動:老師總結后引出——抽象藝術的含義
    (一)抽象藝術及其兩種形態(tài)(冷抽象,熱抽象)
    1、抽象藝術的含義
    在20世紀初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的.美術類型。
    2、冷抽象、熱抽象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及觀點。
    冷抽象含義: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熱抽象含義: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賞析 《百老匯的爵士樂》。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先鑒賞紐約百老匯夜景的照片,然后一邊聽爵士樂(爵士樂:《藍色狂想曲》),一邊欣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
    教師活動:老師介紹:
    1、爵士音樂;
    2、蒙德里安生平簡介;
    3、蒙德里安對百老匯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對爵士音樂的感受。
    問題思考與探討:
    學生活動:同學們分組討論后回答問題:
    這幅作品使用的語言有哪些?不同的顏色塊讓你聯(lián)想起什么?橫豎交錯的線條讓你想起什么?
    教師活動:老師補充總結
    能力練習: 欣賞幾幅作品,判斷它們是屬于冷抽象還是熱抽象藝術作品。
    創(chuàng)設情景請同學們思考:具象藝術能夠如實的再現(xiàn)客觀世界,而抽象藝術卻完全排除現(xiàn)實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藝術為什么會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
    (二)藝術走向抽象的原因
    問題思考: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25頁,回答問題。
    1.抽象藝術的形成?:
    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1.抽象藝術的形成: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fā)明加速人們對美術的本質思考,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已經(jīng)基本確立
    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照相機的發(fā)明,現(xiàn)代的社會化大分工,西方科學理性的影響。
    抽象藝術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三)抽象藝術的特點
    分析性,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并加以夸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
    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包括:A形式與色彩;B構圖與筆觸; C材料與肌理;D空間與透視;E光影與運動。
    學生能力練習:讓學生自己來欣賞作品,判斷作品的藝術美的表現(xiàn)。
    知識補充:抽象藝術在我國的獨特表現(xiàn),
    抽象藝術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運用。
    拓展:學生欣賞完這些作品后,躍躍欲試,都想創(chuàng)作抽象藝術作品,那么,這時候老師要適時滿足學生的欲望
    動手實踐,創(chuàng)作作品。讓學生聽一首音樂,創(chuàng)作一幅抽象藝術作品。
    (四)課堂回顧
    這節(jié)課重點講述的是冷、熱抽象藝術作品,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xiàn)。
    四、板書設計
    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課課題,然后分別展示冷抽象、熱抽象美術作品,分析其分類、代表藝術家、特點等環(huán)節(jié),分析鑒賞部分作品。
    抽象課件(篇6)
    活動目標:
    1.在嘗試運用粗細不同的筆作畫中初步培養(yǎng)幼兒線描的興趣。
    2.初步嘗試運用線條的粗細變化進行裝飾,初步培養(yǎng)幼兒認真做事的習慣。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活動重難點:
    嘗試運用線條的粗細變化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粗細不一的記號筆若干、8的紙張若干、教師的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近階段,來小豬胖胖的公園的游客越來越少,于是他決定把最簡單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樓大廈吸引游客,小豬問小朋友,有什么好辦法把最簡單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樓大廈?(畫的高點、頂天立地;裝飾的漂亮點、可以是各種形狀的門和窗。)
    2.今天我們畫高樓大廈的時候要和線條一起做游戲,你們知道的都有哪些線條呢?(直線、曲線)
    二、出示范例圖片、觀察欣賞
    1.這個美麗的圖案是用哪個線條畫的,是用一個什么好辦法畫出來的?(粗細的變化)
    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進行講解。
    2.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線條粗細的變化畫出很多美麗的圖案,這些美麗的圖案還可以裝飾我們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觀察,看潘老師為小豬設計的房子。
    你喜歡哪撞房子?最喜歡它什么地方?為什么?(要求幼兒把話說明白。)
    小結:原來不用涂顏色,用線條一樣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三、引導創(chuàng)作及指導
    1.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小豬的高樓大廈畫的要頂天立地。,!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打扮房子的時候先想一想,你用哪個線條,用什么好辦法來打扮小豬的房子?
    2.介紹有創(chuàng)意的圖案,鼓勵大家學一學。
    3.激勵繪畫中認真作畫的幼兒,鼓勵幼兒向他們學習。同時要學習小豬一樣不怕困難。
    四、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yōu)樾∝i設計了漂亮的房子,接下來請小朋友把走廊上的“娃娃新城”也設計的漂亮一點。
    活動反思:
    孩子的小肌肉還沒有發(fā)展的很好,所以直線還不能畫的很直。特別是房子的身體,都是下面很大的。所以在繪畫直線上還需要加強練習??傮w來說,孩子們畫的房子都有一定的模樣所在了。